- 81.00 KB
- 2021-11-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主题:跳跃与游戏单元(水平一)
单元教学时间:年4月 教学对象:二年级1-4班(自然班级形)
执教者学校: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执教者:颜小琴
设计思路
2011版课标更强调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这正是本单元教学设计的纲领性旨意。本单元的设计以《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一书为蓝本,充分挖掘传统民间体育项目——“跳房子”中的健体冶德元素,创新“跳房子”的游戏方法,在快乐的跳跃体验中释放儿童“爱玩”、“会玩”、“疯玩”的天性,自然而然地达到单元教学目标。
“跳房子”是一种世界性儿童游戏,只是跳的载体——“房子”的形状和数量的组合各有不同罢了。传统的“房子”是同一硬质平面的,因为其有趣、活泼、轻松已经赢得了孩子们乃至不少成年人的青睐。本单元设计了借助小折垫的几种简单的跳跃学习。小折垫的弹性不同于硬质介质,对学生的身体平衡性、协调性、灵敏性都是新的考验,而小折垫搭建的“立体的房子”又是崭新的诱惑,因此,本单元内容虽少,却富有新意;技能要求不高,却启迪思维;游戏方法耳熟能详,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学生基本掌握几种跳跃方法后,跳“立体的房子”成为“要玩”、“能玩”、“会玩”的儿童天性的张扬。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基于儿童发展为中心的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过程,将深深地植入孩子们的童年记忆,会举一反三、旷日持久地影响创造性“我锻炼”的习惯。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主题:跳跃与游戏单元(水平一)
单元教学时间:年4月 教学对象:二年级1-4班(自然班级形式)
执教者学校: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执教者:颜小琴
教材组合内容
运动知识
运动技能
1.垫上跳跃与简单平面跳跃的异同以及用以健身活动的几种方法。
2.利用小折垫进行跳跃练习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
3.上肢动作对跳跃时控制身体平衡的作用。
4.创造性设计跳跃游戏也需要团队合作。
5.“跳立体的房子”的启示:“举一反三”可以玩出新花样充实体育生活。
1.借助小折垫进行不同规格的跳跃练习。
2.利用小折垫的特点,进行折叠、拼接、踩踏、抛举等动作。
3.基于逐步自主支配小折垫布置场地背景的“跳立体的房子”多种跳跃技能运用的创新型游戏。
4.发展平衡性的上下肢配合性练习。
单元学习目标
运动参与:学生能够对本单元的各项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充分展示“会玩”、“能玩”的“本我”。
运动技能:借助小折垫做踏跳步与跑跳步、单跳双落等不同难度的跳跃动作,创新“跳房子”游戏即跳“立体的房子”,发展跳跃技能。
身体健康:通过“跳房子”游戏,发展学生在跳跃中的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提高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学练活动中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对“跳房子”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能够根据提示探索活动方法,懂得友好相处,互相商量,合力提高团队活动质量。
重点
本单元依托小折垫学习的几种跳跃的动作方法。
难
点
所学跳跃动作的协调连贯、能控制好身体的平衡。
学时
学时目标
学时内容及重点、难点
学练形式
学法要点
指导要点
学习效果检测
一
1.检录已有“跳房子”经验,快乐地投入本课学习。
2.“小折垫”上的踏跳步与地面图线上跑跳步的组合体验。
3.体验并乐于分享有节奏跳跃的乐趣。
1.踏跳步与跑跳步。
2.游戏:“跳上跳下”
重点:“小折垫”上踏跳步动作并控制好身体的平衡。
难点:“小折垫”与地面图线上两种跳跃的平稳、协调组合。
1.集合引导学生进行踏跳步与跑跳步的练习。
2.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玩“跳房子”。
3.将全班学生均分六组,进行踏跳步与跑跳步练习和游戏。
1.根据老师的引导自由生发所学跳跃方法在“跳房子”中的运用。
2.通过教师的示范分析出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
3.在游戏中,小组讨论获胜的策略。
1.引导学生说出两种跳跃的异同点。
2.进行错误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找出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
3.指导学生在游戏中合理运用技术动作取得胜利的方法。
1.根据提示说出并做出两种跳跃动作。
2.控制好垫上跳跃的平衡性。
2.认同“跳房子”的新规则与新形式,在游戏中尽情“疯玩”。
二
1.学生能够以高涨的情绪投入到学练中。
2.体验并描述合作学练、自由创编的愉悦心情。
3.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平衡协调能力。
1.踏跳步、跑跳、滑跳动作组合练习。
2.游戏:“跳房子”新编
重点:两种跳跃动作的平稳组合 。
难点:改变跳跃移动路线的身体平衡与协调。
1.有节奏地做出不同跳的动作,注意动作变换时平稳自然。
2.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图片所示的练习形式进行练习。
3.全班同学均分六组,进行“跳房子”新编游戏。
1.在老师的提示下自我调整跳的动作,完成任务。
2.观察图片,说出小折垫的摆放,做到按要求与地面图的组合,形成互帮互助的练习氛围。
3.小组讨论,明确“跳房子”的方法。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构建“房子”图案。
2.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理的技术动作进行跳跃移动。
3.启发学生评价同伴的表现并发表改进移动路线的观点。
1.能够灵活做出两种跳跃的自由变换。
2.描绘出帮助同伴和被同伴帮助的感受。
3.控制好地面与垫上跳跃移换的平衡。
4.能够客观评价自己以及同伴的表现,发表改进组合动作移动路线的观点。
三
1.知道并能做出原地、行进间单跳双落的动作,体验单双脚交换跳的节奏与身体平衡感觉。
2.通过连续的跳跃和抛垫游戏练习,发展上下肢力量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3.能积极参与跳跃及游戏的练习,乐于展示自我,与同伴友好相处。
1.学习单跳双落的动作方法。
2.利用小折垫进行简单的补偿性练习。
3、游戏:跳“立体的房子”
重点:单、双脚交换跳。
难点:单、双脚连续交换跳的节奏与身体平衡。
1.仔细观察,做好“镜中人”。
2.不同高度垫上跳跃的体验:借助上肢控制身体平衡。
3.分成两大组,尝试进行跳“立体的房子”的游戏。
1.根据示范,模仿练习。
2.根据图形板支配器材和场地。
3.熟悉跳“立体的房子”的规则。
1.利用小游戏“照镜子”引导学生模仿上下肢的练习动作。
2.利用图形板指导学生合作布置场地。
3.指导学生利用所学跳“立体的房子”。
4.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会玩”的天性。
1.根据提示支配活动器材和场地,进行规定动作的技能性游戏。
2.控制好不同高度垫上跳跃的身体平衡。
3.踊跃展示,在活动中体现“我会玩”的天性。
四
1.能够自主支配活动所需器材。
2.通过跳“立体的房子”发展学生的跳跃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1.利用小折垫进行各种跳跃的练习:自主匹配练习方法和活动场地,合作尝试两种以上的技能性游戏。
2.游戏:“跳立体的房子”。
重点:完成各种跳跃动作的组合。
难点:在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场地的布置和练习时友好相处、安全有序。
1.四人一组利用小折垫进行各种跳跃的组合练习。
2.讨论“立体的房子”图案规划,合作设置场地。
3.根据自定规则进行游戏。
4.散点放松。
1.复习已学的跳跃技术动作,利用小折垫进行练习。
2.体会完成组合动作的细节要领。
3.创编跳“立体的房子”的规则,讨论团队协作的方法。
1.帮助学生复习所学几种跳跃方法,结合“跳房子”系列游戏进行技术调整。
2.提示学生在跳房子游戏中完成组合动作的细节问题。
3.引导学生运用上肢帮助控制跳跃移动中的身体平衡,增加动作的平稳性。
4.指导学生团队配合的方法。
1.根据小折垫的特点,调整垫上跳跃的组合动作技术,完成简单的动作组合游戏。
2.积极动脑,学会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完成游戏。
3.尝试对彼此团队的表现作出评价。
4.“我能玩”:通过讨论自主支配器材和场地,举一反三地进行新游戏。
补偿性体能练习内容
1.连续的开合跳、单脚跳、蛙跳练习。(持续20秒以上)
2.多种姿态的走。(20米)
3.静力性的单脚支撑练习。(20秒)
4.反复抛举练习。(5-7次)
单元学习成果测试
体能、运动技能
自我表现能力
合作学习能力
体能:能够顺利完成不同难度的跳跃组合以及与其它技能综合的跳“立体的房子”的新游戏。本单元的补偿性体能练习内容。
运动技能:掌握不同难度的垫上跳跃动作和跳“立体的房子”游戏所需要的单个技术。
1.通过观察和分析对错误动作提出改进意见,在同伴面前踊跃展示自己的跳跃动作。
2.积极参与,充分表现“我要玩”、“我能玩”、“我会玩”的天性,展示自由个性的“本我”。
1.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场地的布置,合作完成游戏时友好相处。
2.在本单元的相关游戏中能够通过讨论确定游戏方法,为提高团队活动质量出谋划策。
《单跳双落、“跳房子”》教学设计
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颜小琴
一、 设计思想
本课的设计基于体育新课标修订版更加强调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乐趣与学习的成功的理念,针对“跳跃与游戏”微单元及课时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重新审视“跳房子”游戏的存在价值,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努力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
二、教材分析
对省编教参《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水平一(二年级)“跳跃与游戏”单元的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和改动,设计了4课时的“跳跃与游戏”微单元教学计划:以“小折垫”为主器材,充分挖掘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跳房子”中的健体冶德元素,创新了“跳房子”的游戏方法,以求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本课是第3课时,教学内容是单跳双落、“跳房子”。
“跳房子”是一种世界性儿童游戏,只是跳的载体即“房子”的形状和数量的组合各有不同罢了。传统的“房子”是同一硬质平面的,因为其有趣、活泼、轻松已经赢得了孩子们乃至不少成年人的青睐。而“小折垫”的弹性不同于硬质的介质,对孩子们的身体平衡性、协调性、灵敏性都是新的考验,加上“小折垫”搭建的“立体的房子”又是崭新的诱惑,因此,本单元内容虽少,却富有新意;技能要求不高,却启迪思维;“跳房子”耳熟能详,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三、 学情分析
本课在我校二(1)班进行。本班从一年级开始就是“我锻炼”实验研究的试点班级。
1. 孩子们有很强的亲师力。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特别愿意和老师交流、接近。
2.孩子们有很强的学习力。在本次课以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跳上、跳下以及双脚连续跳的动作方法,跳跃时能做到双脚同时起跳并轻巧落地,对“跳房子”游戏津津乐道,容易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基础。
3.孩子们有积极的学习期待。孩子们期待着对“跳跃”的进一步学习,当大家对“跳房子”取得成功的时候,这种快乐体验必定难以忘怀的。
4.新项目学习有负迁移倾向。原地跳跃与移动中的跳跃毕竟不同;在平面上的跳跃和在有层次的立体上的跳跃也会有不同的体验;在硬质地面上的跳跃和在软质介质上的跳跃挑战性更不一样。所有这些,既构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困难,又形成了学习的动力。正是这些,体育学习会才使得孩子们启迪思维、挑战自我、展露天性。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并能做出原地、行进间单跳双落的动作,体验单双脚交换跳的节奏与身体平衡感觉。
2.通过连续的跳跃和抛垫游戏练习,发展上下肢力量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3.能积极参与跳跃及游戏的练习,乐于展示自我,与同伴友好相处。
五、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单、双脚交换跳。
本课难点:单、双脚连续交换跳的节奏与身体平衡。
六、 教学策略与手段
1.“我锻炼”,我快乐——苏派体育“学”的课堂模式探究。
小学校园的“久坐族”、塑胶操场上的“被运动”等现象的产生,迫切需要“我锻炼”引导。“我锻炼”充分调动儿童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的是儿童在体育锻炼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能动性、自由度、稳定度、嬉乐度。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我所主持的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儿童终身幸福的“我锻炼”微课程研究》的研究主题,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设法让孩子们主动参与研究各种环境中的“单跳双落”,随时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氛围轻松、活跃,构建“简洁、灵动、流畅、扎实”的课堂:紧密围绕“单跳双落”主教材,采用“比比谁灵敏”、“照镜子”、“跳平面的房子”、“跳立体的房子”、“看谁抛得高”等“儿童化”教学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巩固、强化跳跃动作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 赋予“踊跃展示”全角度释义——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孩子们基本掌握单跳双落方法之时,跳“立体的房子”成为“要玩”、“能玩”、“会玩”的儿童天性的张扬。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基于儿童发展为中心的学会体育学习的过程,给孩子们一点星火,他们将会“原形毕露”地展示“本我”,我想体育课堂上的“踊跃展示”应该达到这个境界。因此,孩子们无需我提供一个专门的机会给他展示,在全课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是主体,随时可以看到一个个天生“爱玩”、“会玩”、“疯玩”的身影。我仅仅是一个“煽风点火”者:我是镜子外的人,孩子们可以尽情的模仿借助上肢控制身体平衡的动作;手上的图形板,孩子们可以对照搭建“立体的房子”;人均三块“小折垫”
,孩子们可以玩转它们。通过我的引导、启发,孩子们运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进行多层次有目的的练习,动手又动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同时相互交流,讨论探究,结合多层面的评价,让学习变得快乐而轻松。
3.“一主多辅”:各环节围绕主教材实现无缝链接
我认为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既定教学目标是选择教材的依据。因此,主教材只有一个,而辅助手段可以有很多。所有的环节都围绕主教材学习而开展,这些环节构成完整的教学流程,这个流程我尽力做到高度相关、无缝链接。
课的开始部分为“关联再建,引发儿童期待”环节。注入了“三面转法”等与主教材关联的准备“元素”。准备部分为“游戏预热,激活儿童前见”环节。“即时蹲下”、“瞬时站立”孩子们在“比比谁灵敏”的趣味游戏中进一步活动下肢,同时集中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课的基本部分为“分级推进,发展儿童素养”环节。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游戏“照镜子”:学习单跳双落加上肢动作的小组合;2.跳“一”字形的垫子拼图:分跳“平面的房子”和跳“立体的房子”两部分。孩子们根据图形板用“小折垫”合作搭建“新房子”,运用所学跳跃方法,玩转多种样式的“跳房子”,通过比较、体验,从站位、上、下肢配合动作、身体位移路径等等几个层次解决学习重点,化解学习难度;3.游戏“看谁抛得高”:把“小折垫”掌控鼓掌之上,尽情抛举,不仅动手,更要动脑;是全身心的一种“本我”展示。课的结束部分为“自由放松,舒展儿童身心”环节。孩子们和我一起在自由地、随心所欲地放松身体。
为儿童当下的生长而教,对儿童一生的幸福负责,是新体育教学的使命。希望通过本课,让“跳房子”成为孩子们自主走进体育生活的助推器。
跳跃与游戏单元教学计划第 3 课时教案
教学对象: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二年级 男生 20 人;女生 20 人
执教者: 颜小琴 授课时间 年 4 月 14 日
内
容
设
计
技能动作规格:
连续单跳双落
体能练习:
能够顺利完成不同难度的跳跃组合
重点:
单、双脚交换跳
难点:
单、双脚连续交换跳的节奏与身体平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学练
体能发展
情意与合作表现
知道并能做出原地、行进间单跳双落的动作,体验单双脚交换跳的节奏与身体平衡感觉。
通过连续的跳跃和抛垫游戏练习,发展上下肢力量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能积极参与跳跃及游戏的练习,乐于展示自我,与同伴友好相处。
过程/
时间
过程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运动负荷
时
间
次
数
强度
关联再建
引发期待
6'
一、课堂常规
1.课前准备、动员
2. 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课的学习任务及内容要求,安排见习生
4. 队列练习:三面转法
二、小游戏:比比谁 灵敏
1.集体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学习任务
4.队列练习
1.边讲解边带领学生练习2.口令指挥,适时表扬鼓励
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站队静、快、齐 ,认真听讲
2.师生问好
3.明确学习任务
4.动作准确到位,声音清晰洪亮
1.动作协调、到位
3'
3'
6
5
小
中
设计意图:“三面转法”与主教材关联的准备“元素”的安排,是“关联再建,引发儿童期待”。准备部分的游戏预热,如“即时蹲下”、“瞬时站立”,孩子们在“比比谁灵敏”的趣味游戏中进一步活动下肢,同时集中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分级推进
发展素养
29'
一、游戏:照镜子
小组合:手臂动作
单脚跳
双脚跳
二、“跳房子”之跳垫子拼图
1.跳“平面的房子”
2.跳“立体的房子”
三、 游戏:看谁抛得高
两人一组,各持垫子的两角,把一块折叠的垫子抛起,在熟练后可适当的增加垫子块数。
组织“照镜子”:“我在镜子外,你在镜子里;你我动作一模一样”
1.带领学生练习分解的动作
2.引导单脚跳与手臂的动作组合学习
3.引导双脚跳与手臂的动作组合学习
4.在自己的垫子上完成小组合的单跳双落动作
1.组织学生摆出图形
2.引导学生演示连续单跳双落的部分组合动作
3.组织“小先生”互教互学
4.陪伴学生一同练习
5.组织学生代表展示
6.组织学生翻出箭头指示的图形,边讲解边示范完整的组合动作
7.提醒学生根据图形的布局进行相应的单跳双落练习
1.组织学生在“平面房子”上加垫子变成“立体的房子”
2.引导在“立体的房子”上快乐跳跃
3.加大难度进行自我创编手臂动作及结束动作
1.请学生配合演示游戏的方法
2.启发学生探究抛高的窍门
3.组织学生听指挥游戏
1.认真观察,模仿练习
2.动作舒展优美
1.小组合作,主动参与拼摆练习
2.认真思考,仔细观察“新”跳法,评价同伴
3.互教互学单跳双落及上肢的组合动作
4.分组集体练习
5.找出心中的最优代表
6.积极参与,动作连贯平稳
7.体会借助上肢控制身体平衡,明确“跳”的方法
1.根据提示布置活动场地
2.在快乐的“跳跃”中充分展示“我会玩”的天性
3.自我挑战,自然展示
1.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2.积极发表自己的主张
3.自我评价、评价他人
4'
5'
5'
5'
5'
5'
20
5
5
5
5
5
中
大
大
大
大
中
设计意图:1、游戏“照镜子”:实则是学习单双脚跳加上肢动作的小组合;2、跳“一”字形的垫子拼图:分跳“平面的房子”和跳“立体的房子”两部分。孩子们根据图形板用“小折垫”合作搭建“新房子”,运用所学跳跃方法,玩转 “跳房子”,通过比较、体验,从站位、上、下肢配合动作、身体位移路径等等几个层次解决学习重点,化解学习难度;3、游戏“看谁抛得高”:把“小折垫”掌控鼓掌之上,尽情抛举,不仅动手,更要动脑;是全身心的一种“本我”展示,嬉乐度较高。
自由放松
舒展身心
5'
1.放松整理
2.总结全课
3.师生再见
4.收还器材
1.引领学生自由放松
2.全课总结
3.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4.布置收器材
1.全身心放松
2.学生自我评价
3.师生再见
4.收还器材
5'
5
小
设计意图:“自由”是发自内心的,只有内心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当孩子们经历了这场有趣、快乐、充实的“我锻炼”之旅,这个环节的自由放松正是一种内在的思想传递,比其他任何形式的放松整理都显得恰到好处。
安全知识技能教育:
不随身带尖锐物品,鞋带系牢
练习密度预计
预计平均心率
所需场地器材:
垫子123块,图形板1块
50%
120-130次/分
课外锻炼作业:
继续练习用单跳双落的方法跳不同的“房子”(图形)。
课后反思:
1.“一个人”的攀登无止境:本次授课是同轨班级的第4次“同课”,因为有了前面的教学“前见”,调整了一些内容——“三面转法”为后面的转体动作打下基础;上肢动作的揉入,有助于全身的平衡控制,动作节奏变慢,不易走形;口令统一,使整体动作更加美观等等。可见执教多个同轨班是“一个人”科研攀登的有利条件,尤其是本次录像课的经历,使我深深感受到体育课“复盘”的重要性,同时更体会到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仪式感与环境的重要性:面对多架摄像机镜头、许多观摩者的注视,孩子们更加在意各自的学习状态,他们“卖力”的表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无需我的纪律提醒,这种“仪式感”,让我感觉课堂教学达到这种状态多好;拍摄地点借在我校金桥校区,塑胶操场只有我一个班在上室外课,我的“舞台”好独特。只有拍录像课,才有这种安静、宽敞、要啥有啥的教学环境氛围啊!虽然紧张,但我不需要多费力,这堂课终身难忘: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孩子们也成就了我的梦想,而我定会把此情此景铭记心中,向“常态化”的理想课堂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