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50 KB
- 2021-11-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二年级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曹 称 员 根 柱 议 论 重 杆 秤 砍 线 止 量
2.识字方法:
(1)常规识字:
加一加:员 根 柱 议 论 杆 秤 砍 线 量
换一换:住----柱 很----根 吹----砍 称----秤
偏旁归类:根 柱 杆
议 论
翘舌音字:称 柱 重 秤 止
词语识字:曹操 重量
(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猜字谜:历史上谁跑的最快?【曹操】
“柱 议 论 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识记;
联系生活识字:“杆 秤 称 重 量”,农贸市场上用杆秤称重量。
3.易读错字:曹(平舌音,易读成chao)
4.翘舌音字:称 柱 重 秤
5.多音字:重 zhòng(重量) chóng(重复)
杆 gǎn(一杆秤) gān(旗杆)
称 chēng (大称) chèn (称职)
6.应会写字:称 柱 底 杆 秤 做 岁 站 船 然
(1)写正确,易写错字:底 秤 船 然
“底”容易漏掉最后一点;“船”左边舟的横不露头,右边几字不写钩;“秤”的左边午不能写成木字旁;“然”字的第8笔是点。
(2)写美观:柱 杆 站 (按规律分类指导书写)
这几个字属于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左右挨紧。
7.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别人 一同 柱子 一边 到底 秤杆
力气 出来 船身 石头 地方 果然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二、理解运用
(一)了解词意
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议论 一边….一边…..
2.了解词意的方法:表演理解词意。
(二)重点问题,联系课后题:
1.课后题
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2.学生课前预习中质疑提出的问题。
想一想与生活实际不符合的地方;与自己认知有不同的地方;根据课题提问;根据中心句提问;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在似懂非懂的问题上提问;
问题一:
问题一:
(三)仿写句子(或造句)训练: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________________才________________。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_________到底________________?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一边 一边 。
情感体验:
1 .能从曹冲称象的故事受到启发。
2.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
2、知道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指导学生向曹冲学习,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
(一)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根据小组长的分工,做一张识字卡片。
二年级上册第4课《称象》预习提纲
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出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这实在难能可贵。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吧。
一、字词初探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会认字。(只填序号)
①曹 ②员 ③根 ④柱 ⑤议 ⑥论 ⑦重
⑧杆 ⑨秤 ⑩砍 ⑪线 ⑫ 止 ⑬量 ⑭ 称
(1)我已经认识的字有:
(2)我用有趣的办法记住的字是:
说一说我的办法:
(3)我把易读错的字用横线 标出并注音。
2.会写字。
这几个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称 柱 杆 秤
3. 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三)词语
1、给课后的每个生字口头组3个词语,其中可以有三字词语、四字词语或者俗语、成语、古诗句。
2.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议论、船舷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也可以用写近义词的方式理解)
3.还有除了四字词,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二、文本细读
1.认真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2.试着和小组内同学分工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1. 尝试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2. 仿写。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________________才________________。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_________到底________________?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一边 一边 。
四、学生质疑:想一想与生活实际不符合的地方;与自己认知有不同的地方;根据课题提问;根据中心句提问;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在似懂非懂的问题上提问;
问题一:
问题二:
教学时间
1课时
栏目设计
预习提纲
预习展示 精讲点拨
导入
导语: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出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这实在难能可贵。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吧。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
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预习评价
1.出示预习较好的学生名单。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1.课件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课件展示)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3. 展示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长名单以及检查记录表。
初
读
课
文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1、每个小组的 号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做好评价准备。
2、全班评价。(我想表扬 因为 。
我想鼓励 因为 。我想提醒一下 ,因为 。)
3、正音。(提醒大家注音本课中最容易读错的字。)
展
示
预
习
成
果
(一)生字
1.多音字:
1.小组展示多音字(根据学生在本课找到的多音字为准)
出示: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重 zhòng(重量) chóng(重复)
杆 gǎn(一杆秤) gān(旗杆)
称 chēng(大称) chèn (称职)
2.在小组内说一说正确读音。
3.学生齐读。
2.常规识字。
3.趣味识字。
1.小组展示常规识字
常规识字:
加一加:员 根 柱 议 论 杆 秤 砍 线 量
换一换:住----柱 很----根 吹----砍 称----秤
偏旁归类:根 柱 杆
议 论
翘舌音字:称 柱 重 秤 止
词语识字:曹操 重量
2.组长评价,总结。(其他小组补充)
3.展示趣味识字(猜字谜、编儿歌的识字方法,展示的同学要问一下是怎么猜或编出来的?)
(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猜字谜:历史上谁跑的最快?【曹操】
“柱 议 论 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识记;
联系生活识字:“杆 秤 称 重 量”,农贸市场上用杆秤称重量。
4.易写错的字:
底 秤 船 然
4.易写错的字:(小组展示)
(1)出示自己书写的田字格里的字:
(2)告诉大家:哪一笔容易出错。每个字组两个词,其中一词必须是四字词语。
(3)教师范写,边讲解:“底”容易漏掉最后一点;“船”左边舟的横不露头,右边几字不写钩;“秤”的左边午不能写成木字旁;“然”字的第8笔是点。
(4)学生练写。
(5)评价反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书写书写较好的。
(二)词语
在文中标画出下列词语:
别人 一同 柱子 一边 到底 秤杆 力气 出来 船身 石头 地方 果然
展示词语
小组长分工:
(1)(表示数量词上午、表示动作的等)
(2)组员展示(以卡片的形式出现,领读。)
(3)选择其中词语说一句完整的句子。(提问同学:你想用哪个词语说句话,全班同学交流)
文
本
细
读
创意朗读,
读中体会。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朗读,创意朗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指导朗读。
(预设:课文第一段读第2、3句,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第2段第1句“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从中体会象很大。第2句话,读出官员们疑问语气。)
(2)小组展示,谈体会。(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在全班交流
拓展延伸:
1.你向曹冲学习什么?(启发学生从两方面学习)。
(1)曹冲用心听别人的议论,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2)曹冲善于观察和学习,知识丰富,知道船在水里下沉的程度与重量有关系。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必须有丰富的知识,肯动脑筋思考问题,就会变得聪明起来。
2.仿写句段:出示句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说说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并仿写一句。(教师点明仿写方法:注意用上“一边……一边……”,并加上标点)
(1)学生上台展示预习中的仿写,
(2)其他同学评价书写、标点、用词是否准确。
(3)修改美化。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从创意朗读中方面来谈收获。
二 年级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限时检测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
gǎn chèng chēng zhòng liàng
农贸市场上用
。
二、规范书写
(1)这几个字注意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柱 站
(2)认真观察下面的字,舟的横不能露头,右边第二笔是横折弯。
船
三、给下面的内容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 )在船舷上做记号。
(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称石头的重量。
( )赶象上船。
四、照样子,写一写。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一边 一边 。
板书设计
4曹冲称象
曹操
官员们:造大秤 宰大象 直摇头
曹冲 :以船代秤 以石代象 点头微笑
相关文档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zh2021-11-1823页
- 二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美文晨读第112021-11-182页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ie2021-11-1812页
- 2020秋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021-11-1824页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学期第1单元测2021-11-183页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四2021-11-184页
- 人教版1年级上语文教案:11 ie ue2021-11-184页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2021-11-1814页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升国旗》教2021-11-184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2021-11-18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