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44 KB
- 2021-11-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题:泥条头像
课时:1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堂课是人美版第三册第十一课,《泥条头像》,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人美版第三册第十一课《 泥条头像》 教案本课要求学生学习借助瓶子,引导学生进行立体雕塑的初步尝试。二年级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彩泥了,人美版第三册第十一课《 泥条头像 》教案在一年级时已经学过《花点心》、《太阳》、《新颖的泥名片》,已经掌握了彩泥的搓、揉、压等技法,但是用彩泥来进行立体雕塑还是第一次学习,泥条头像教案这堂课既是对立体雕塑的初步尝试,同时也是学生对以往所学技能的一次巩固,一次提高。由于采用了搓泥条缠绕瓶子形成立体造型的方法,降低了难度,产生了情趣,并以此了解变废为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丰富了视觉、触觉和是审美经验,激发了创造精神,同时发展了美术实践能力。对于泥条头像教案这堂课我确定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这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作出造型新颖生动的泥条头像。这是对学生更高层次的要求。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立体雕塑头像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
2. 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 、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3. 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和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掌握搓泥条的方法,学会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作出造型新颖生动的泥条头像。
作业要求:
请两人一组构思并制作一个有趣的泥条头像,比一比哪组的创意最新颖,外形最独特,颜色最鲜艳,而且合作最愉快。
教师教具准备:
课件、课题、板书、《泥娃娃》及背景音乐、橡皮泥。
学生学具准备:
橡皮泥、面团、事先有搓泥条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刚刚上完语文课,但知识的魅力让我们从心底一定荡漾着从迷茫到获取真知的快乐。就让我们伴随着这种快乐把一首好听的歌曲献给最最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一) 播放《泥娃娃》音乐,边唱边表演。
(二) 谈话,播放课件: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泥娃娃,看看它们表现的是什么部位的特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些都是由泥条做成的头像,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泥条头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美仑美奂的泥条头像世界去学习和制作泥条头像吧!)
(三)出示课题:泥条头像
一、 新授部分:
课件展示:在泥条头像世界如果大家能做到尽情地说、大胆地想、仔细地看。那么你就能成为最具现代感最有才华的设计师。首先让我们来——
(一) 课件播放——尽情地说:
1、 从表现手法上看这两个头像有什么不同?(绘画和手工制作)
2、 说一说泥条头像与雕塑作品中的头像是不是都是立体的?(立体)
3、 从形状上、表情上、色彩上看泥条头像与雕塑作品中的头像有哪些不同?(分别的说)
4、你更喜欢哪一种头像作品?那么泥条头像的里边到底是什么呢?
4、 老师也带来了两个瓶子,说一说这两个瓶子哪些地方不一样?看看利用这两个瓶子,就能变成不同的有趣的泥条头像。(课件放映)
5、 从不同的角度看看这一组泥条头像,说一说做立体的泥条头像,应该注意些什么?(搓条、盘筑、捏形、装饰)
6、 从使用材料上看这两个泥条头像有什么不同?(面团,橡皮泥)
7、 从外形上看这几个泥条头像有什么不同?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盘筑?(横着、竖着、斜着)
8、 你喜欢这两个泥条头像吗?(表情、色彩、形状)
(二) 课件播放——大胆地想:
想一想用这些泥怎么把瓶子变成有趣的泥条头像?
(学生回答——课件播放步骤)难道一个瓶子只能变成一个泥条头像吗?是的,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并开动大脑奇思妙想就一定能变出更多的头像,(课件展示)还可以更多……
(三) 课件播放——仔细地看:
1、 游戏——《开心一刻:我最像》
让我们一起学一学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头像表情吧——(规则:当老师说“立正”时学生看屏幕,当老师说“开始”时学生转身面向家长学头像的表情,家长认为孩子学得像就鼓鼓掌,学得不像就摇摇头)
2、 欣赏学生作品:看一看这些瓶子都被小朋友变成了什么样的泥条头像?
3、 这些泥条头像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二、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大家这么喜欢泥条头像听听它说了些什么——
(一)布置作业要求:(播放录音)
亲爱的小朋友:
请两人一组一同构思并制作一个有趣的泥条头像,比一比哪组的作品创意最新颖,表情最有趣,颜色最鲜艳,而且合作最愉快。
(二)同桌讨论如何制作,怎样做?
学生回答,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
(二)教师巡视指导:
1、询问学生的分工,想法。
2、及时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习。
3、辅导创作过程中有问题的小组。
4、教师给小组的作品拍照。
四、展示评价作品:
1、播放小组的作品照片。
2、请个别小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请其他组同学对其作品评价。
3、“泥条头像”评价引申——播放录音:
(小朋友们:
大家今天表现得真棒!你们的作品就像艺术大师设计制作的一样,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创意都很独特!一个个小小的旧瓶子经过我们的奇思妙想和巧手制作以及同伴的齐心协力就变成了一件件有趣的艺术品,多好呀!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废旧的物品,同学们只要用心就一定能把它们变废为宝!)
一、 结束部分:
现在每一组的同学和你们的泥条头像作品就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们一定会像爸爸妈妈一样爱着它们。相信你们一定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么转过身去大声地对他们说些什么吧——
下课——经过刚才的制作,相信等会儿同学们一定也会处理好橡皮泥的问题。
泥条头像
尽情地说 大胆地想 仔细地看
立 搓条 横 形状
盘筑 竖 色彩
体 捏形 斜 表情
装饰
体
泥条头像
尽情地说 大胆地想 仔细地看
立 搓条 盘筑 捏形 装饰
横 竖 斜
体
形状 色彩 表情
体
小学美术第三册《泥条头像》说课教案
哈尔滨市南岗区洁净小学 李威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课是“设计 应用”领域的课程,根据《新课程标准》第一时段的阶段目标设计。学习借助瓶子,引导学生进行立体雕塑的初步尝试。由于采用了搓泥条缠绕瓶子形成立体造型的方法,化解了难度,产生了情趣。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丰富了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激发了创造精神,同时发展了美术实践能力。
2、教材特点
本课教材中介绍了搓泥条、在瓶子上缠绕泥条的画面。把泥条缠绕在粗细不同的瓶子上,用泥或泥条设计五官或头发,制作成有趣的泥条头像。由于头型和五官表情的多种变化,泥条头像千姿百态,产生了许多有趣的形象。教材中展示了一件泥条人物作品和若干用胶泥、彩泥制成的泥条头像作品。两个同学手捧自己的得意之作在感受和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说教学目的
《新课程标准》将总目标是按三个维度来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于:了解立体雕塑头像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用瓶子和泥条组合成的头像为基本形,五官和头发为附属形。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于: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头像的创作造型。
3、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于: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立体雕塑的基本知识。
2、难点: 作品新颖、生动,富有美感。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机械训练的状态,倡导学生快乐地学、主动地学、持久地学,注重培养学生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而我设计并运用了以下教法、学法:
1.教法:本课具体采用了激趣法、指导观察法、启发想像法、讲解示范法。
2.学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欣赏、比赛、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并利用小组合作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五、说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让学生处于趣味动态感知活动中。因为,动态参与行为创设着情境并触发着激情,趣味将使学生主动投入探究并深感快乐。因而,一开始,我便很神秘地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好朋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然后,出示几张面部特点较突出的头像作品,在学生们惊叹之时,我让学生讨论除了用笔画人物头像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头像?展开联想,拓宽学生的思路。汇报时学生会说可以用橡皮泥捏的方法,我会及时表扬他,并适时的“变”出一个泥条头像:老师就用橡皮泥做了一个头像,在学生赞叹老师的作品美妙绝伦时,我让学生观察画出来的头像和用橡皮泥做出来的头像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平面与立体的区别,感受圆雕作品的美感。
接着,我问学生:先不想也和老师一样用橡皮泥作头像呢?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将学习任务很自然地交给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泥条头像》,同时板书课题。一个良好的开端就这样形成了。
(二) 赏析激思
新授时首先提出疑问,“说到了泥条,你知道泥条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我们用搓的方法来进行一个小比赛,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谁搓的橡皮泥又长又均匀,好不好啊?”可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橡皮泥去搓,同学老师之间互相比较,选出搓的最好的同学进行鼓励。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在这种比一比,赛一赛的氛围当中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最高的。接下来看课件中一位同学的妈妈在揉面搓条准备包饺子,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掌握搓泥条的方法。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制作泥条头像的工具和方法,我让学生拆开我作好的泥条头像。“怎样把橡皮泥粘到瓶子上呢?谁想到前面试一试?”由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掌握制作泥条头像的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我又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体验一下用泥条缠绕瓶子时会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我出示两个五官相同,大小外形却不同的泥条头像,请学生观察这两个泥条头像,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现瓶子的外形、大小不同,泥条头像的外形和大小也会不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出示电脑课件,让学生结识一些好朋友:小胡子、大鼻头、大嘴巴,让学生分析它们的头部特征:大鼻头:头部瘦长、鼻头大、……大嘴巴:脸形较方、嘴巴大、…… 小胡子:头顶尖、嘴巴扁、还有一缕小胡子、……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泥条头像的特点,并找出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这一步同时也是在暗示学生:可以表现什么题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这样为学生积累了感性的创作素材,为他们打开了想像的翅膀。
接下来就研究一下头像的表情。我们都知道生活中人们的表情会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展示一组表情各异的泥条头像,提醒学生注意五官的变化并来模仿一下这些表情。“当然还有更多滑稽可笑的表情。”出示一组不同表情的漫画头像,让学生边欣赏边模仿各种人物表情的样子,使学生在玩玩乐乐中了解人物五官的变化,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创新。
(三) 启思训练
“设计一下自己要做的头像的五官和发型吧!”“眼睛可以用药丸代替吗?头发可以用树叶吗?你还有什么新奇的想法?”我让学生进行天马行空式的想像,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启发他们另辟蹊径的联想。“好胜”是儿童心理的突出特征。在这里,我激励学生比一比“谁的灵感最先闪现”、“谁的奇思妙想最多”
,学生的创作激情即刻被调动起来,他们大胆想像、相互竞争。并请学生“帮老师出出主意”、“选选其它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前沿阵地”。
(四)举办展览 完成作业
传统的作业形式,学生之间是独立的、封闭的,其气氛是沉闷的。现代教育学认为,课堂教学中各个因素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因而,我致力于创设一个交流合作、悦愉共振的作业背境,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和创作环境。作业之前,我先组织学生小组说一说在做的时候打算怎么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
(五)展评添趣
在作业展示中,常会出现一些离奇的想像、夸张的造型和怪诞的组合,作为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喜好、个人的眼光、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在这里,我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不足、完善自我、建立自信,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美的共识。
我先让学生相互参观作品,可以询问作者的设计、制作经验。评选出最喜欢的作品,说说为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你从他人那里学到了什么经验?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增强学生对创作的自信心与虚心求教的品德
(六)课后延伸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将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展评结束后,我先请同学们说说你在这节课学得开心吗,学到了什么,还想到学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此后,我又向学生展示其他泥条盘筑作品,用这种方法还能制作出其他生活用品,如笔筒、花瓶等,并向学生展示作品以此造成一种“完而未完,意犹未尽”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新的探索中去,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继续在创造提供更广泛的空间。至此,我完成了教学任务。
六、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课题生动形象地采用泥条头像立体绘画及文字结合的方法,板面上由人物头像、材料工具、瓶子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的画面、及人物的面部表情其功能是能清晰地揭示学习内容和创作思路。
七、说主要运用的教学原理
(一) 暗示教学理论
根据著名暗示教学专家卢扎诺夫提出的“变苦学为乐学”理论,运用比赛等手段进行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想像能力,并活跃课堂气氛。
(二) 合作教育理论
根据前苏联沙塔洛夫等合作教育倡导者提出的“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是朋友关系、合作关系”的观点,我采用了二人一组讨论、创作,教师、学生互评作业等方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增进学生间的感情,相互交流、学习,互为补充,更利于学生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