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 MB
  • 2021-11-19 发布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导学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3.江南 课题 江南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词语、句子以及语言的感悟很少,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都相对缺乏,对于古诗的韵律及古诗所描述的意境不能很好地体会,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我想在教学中用儿童化的语言情景,多媒体课件再现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美;用朗读感悟诗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丰富想象,调动学生的美感情绪。‎ 学前准备 ‎1.教学挂图,生字及词语卡片,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江、南、可、采、莲、东、西、北”9个生字。‎ ‎2.认识“氵、艹”2个偏旁,学会“亅、”两种笔画。‎ ‎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习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导入课题,出示课题。(用时:5分钟)‎ ‎1.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式谈话,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相机出示课题。‎ ‎2.教师结合课题,引导学生认读“江南”。‎ ‎1.说一说采莲的情况。‎ ‎2.齐读课题。‎ ‎3.认读“江、南”。‎ ‎ 1.猜一猜。‎ ‎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 5‎ 二、初读课题、读准字词。(用时:10分钟)‎ ‎1.教师引学:根据字音,读读课文。‎ ‎2.出示8个生字。‎ ‎3.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读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先带着拼音读,然后去拼音读。‎ ‎3.自由读。‎ ‎4.开火车读,同桌赛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 ‎1.我会连。‎ 江南 cǎi lián 采莲 dōnɡ xī 东西 jiānɡ nán 三、指导写字。(用时:15分钟)‎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记忆生字。‎ ‎1.观察字形。‎ ‎2.学写生字。‎ ‎3.自主积累词语。‎ ‎2.比一比,谁写得好。‎ 四、再读课文,检查反馈。(用时:10分钟)‎ ‎ 1.把生字放到课文里,你们还认识吗?教师范读课文。‎ ‎ 2.学生自由读课文。‎ ‎1.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2.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3.我想说。‎ 读了课文,我知道写的是 ‎ ‎ 的情景。‎ 教学反思 ‎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前准备 ‎ 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5‎ 一、激情导入,温故知新。(用时:5分钟)‎ ‎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领学生复习生字。‎ ‎3.教师引学: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课文里写了什么吗?‎ ‎1.学生复习生字。‎ ‎2.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3.讨论交流。‎ ‎4.给下列的生字注音。‎ ‎( )( )( )‎ ‎ 江 可 采 ‎( )( )( )‎ ‎ 莲 南 西 ‎( )( )‎ ‎ 东 北 二、设境悟情,展开想象,学习前两行诗。(用时:10分钟)‎ ‎1.指导朗读。‎ ‎2.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图画,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1)图中的儿童是怎样采莲的?‎ ‎(2)周围的荷叶。荷花长得怎么样?‎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看图边思考问题。‎ ‎3.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 ‎5.读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鱼戏莲叶,鱼戏莲叶,鱼戏莲叶北。‎ 三、学习后五行诗。(用时:10分钟)‎ 引导学生说一说:鱼儿在荷叶间是怎样自由自在地嬉戏的?‎ ‎1.边看图边思考,说出鱼儿嬉戏的快乐。‎ ‎2.再读,边读边体会。‎ 四、激发学生情感。(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感受美景。‎ ‎1.学生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 ‎2.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美景。‎ ‎6.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荷花池边看一看,回来写一写,都看到了什么?‎ ‎ ‎ ‎ ‎ 5‎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