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36 KB
  • 2021-11-19 发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退位减》教案(二)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退位减》教案(二)‎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减  法   第2课时 退 位 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2、例3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以上节课北京奥运会这一情景为计算的实际背景,利用中国和美国所得金牌数的比较引出退位减法算式51-36的计算,为了突破退位减的教学难点,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何退位,最后让学生思考“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从反面进一步强化竖式减法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   例3 直接出示算式50-24,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这里只是通过提示“从十位退位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50-24的退位问题。   教学目标 ‎ ‎   1.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1. 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亲身经历个位上不够减时应该从十位退“1”当“10”来减,同时在交流、计算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的算法。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领悟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明析算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预设A 复习导入:   1.口算: 65-8=  70-9=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5减8不够减怎么办?0减9不够减怎么办?   指定某名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提示:利用小棒来说明理由。   2.列竖式计算:45-23=  67-25=   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的知识。 ‎ ‎  【品析:复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计算能力的平台,这个展示过程,激活了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知识经验,也为学生理解10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作好铺垫,完成知识的迁移、提升,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预设B 情境导入:   我们的首都北京有幸在2008年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魅力。这一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中国队与美国队金牌数(出示课件),谁能提出一个减法的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中国队比美国队多多少枚金牌?”或“美国队比中国队少多少枚金牌?”   师生讨论列式:51-36=   师:怎样列竖式呢?   学生: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师板书:‎ 师:从个位减起,可是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呢?   由此引出课题:退位减法。(板书课题)   【品析:在情境中,‎ ‎ 引导学生提出退位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一方面复习了旧知识点,同时在情境中又蕴藏了新知识点,“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呢?”顺理成章地拉开了新课教学的序幕。】   预设C对比导入:   出示请同学们拿笔算一算,指名说计算方法,强调笔算减法从个位算起。现在老师变一个小魔术,老师擦掉数字9,换成1,现在请你再列竖式算一算51减36。学生很快发现了个位上1减6不够减。‎ ‎  师: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笔算减法的知识。(板书课题)   【品析:通过一组对比笔算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欲望。】‎ 二、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提取信息,提出问题。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19页例2中的表格,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2表格,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减法问题: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 ‎  指名列式:51-36=   ◎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1.尝试练习,制造冲突。   (1)学生试着口算:51-36=   (2)尝试列竖式计算,同桌交流遇到的困难。   (3)指定某名学生汇报,引发冲突: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2.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小组内借助小棒进行探究,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   预设:   ①11-6=5,40-30=10,5+10=15。 ‎ ‎  ②10-6=4,4+1=5,40-30=10,5+10=15。   问:为什么都要拆开一捆啊?   (3)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3.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师生列竖式计算。   师:在计算中1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是10,个位上是多少减6?十位上退1后是几?十位上的5上面为什么要写一个点呢?这个点起什么作用?这时十位上的数有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个位和十位分别怎样算?并形成如下板书:‎ ‎  小结: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十再减。   ◎顺承例2,研学例3。 ‎ ‎   计算50-24=   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师: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   强调: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要算10减4。   比较51-36和50-24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品析:结合生活背景,体会减法的意义;借助学具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有效地沟通了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同时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二、 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体现在: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 ‎  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体现在:①笔算加法,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②笔算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由于笔算减法是在笔算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而言,从笔算加法到笔算减法是数学思维的迁移转化,所以真正明白算理,应该是在本环节质疑之后,真正实现了学有所得。】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如何?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然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提出:生活中到处要用到加减法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学习运用加减法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品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出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升华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享受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 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 ‎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迁移的教学方法,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中来。通过教具小棒的操作与演示,我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说出计算方法,掌握写竖式的过程。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在课堂上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才能总结出更好的计算方法。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有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