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87 KB
- 2021-11-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尝试续编故事。
字词句
◎认识30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会写14个词语。
◎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轴、基”等7个生字。
◎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能了解引用别人所说的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
◎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阅读
◎
能一边阅读一边猜测,可以结合文章题目、插图,文章中的一些线索,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等预测,感受预测的乐趣。
◎能将自己的预测与实际内容进行比较,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阅读《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等不完整的故事,能预测故事的结局。
◎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阅读策略。
口头表达
◎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能向他人讲述同学或名人名字里的故事。
书面表达
◎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1.预测是最常用的阅读策略。本单元是以预测作为语文要素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什么是预测?
◎
预测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内容、背景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对文本后面的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以及作者观点等方面进行推测,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寻找文本信息验证,从而在推测与验证中不断推进阅读。
2.为什么预测?
感受阅读的乐趣
3.预测有哪些基本方法?
依据文章的题目、插图预测
4.你认为学习预测的阅读策略单元与其他单元有哪些不同?
◎这个单元以学习预测的阅读策略为目标,重在引导学生形成预测意识和预测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测一般用于陌生的文本材料,但是如果学生已经提前读过课文,该怎样展开教学?
◎不要求预习,以确保课堂教学过程中预测的真实性。如果部分学生已经读过课文,应引导其积极回忆初读课文时预测的内容,或者尝试转化为作者视角,讨论接下来怎么写可能更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小狗学叫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合计
课时
2
1
1
1
2
2
9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语文要素
阅读:
1.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2.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教学重难点
学习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完成《预习卡》。
2.试着根据课本上的旁批边读边想。
课时目标
1.认识“暴、凑”等7个生字。
2.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
教学过程
一、讨论导入,了解单元主题
1.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预测?你有没有试过一边读一边预测呢?
2.教师小结导入:预测就是一边读一边猜想或推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本单元我们就试着一边读课文一边预测,体会阅读的乐趣。
二、初读课文,尝试预测
设计意图:
着眼形象,利用“总也倒不了”和“老屋”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步尝试预测,利用预测内容与故事内容之间的异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1.预测老屋是怎样的一座老屋。
(1)读题,辨析“倒”的声音。预测一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会是怎样的一座老屋?
(2)读第1、2自然段,随机认读并理解“门板、准备”。
提问:你眼前看到了一座怎样的老屋?和你预测的一样吗?哪些差不多?哪些不一样?
2.预测故事内容。
(1)整体预测。
师:明明准备倒下的老屋怎么就“总也倒不了”呢?请你预测一下,可能发生了什么,说说你预测的依据。
学生预测,教师适时概括并填表(预设):
预测的依据故事里的内容,生活经验和
生活常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房子老旧就该修了。
改变想法很正常。 预测的内容 有人修理老屋了。
它可能改变主意了。
(2)出示旁批。
师:这些旁批,是别的同学读到这个题目时的预测,你认为他们预测的依据是什么?(预设)
设计意图:
着眼故事整体,初识旁批,尝试一边读一边预测,保护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为接下来进一步了解预测做好准备。
预测的依据故事里的内容,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读过的关于魔法的书里有类似的情节。
预测的内容 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
三、交流预测的内容,感知预测
1.交流预测的内容。
师: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在什么地方预测了?预测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概括填表(预设)。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体会预测的多种可能性。
预测的依据故事里的内容,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 老屋像前面一样,也答应了小蜘蛛的请求。, 老屋听小蜘蛛讲故事。……
预测的内容 过几天小蜘蛛会离开的。 老屋肯定不会倒了。……
2.小结:根据文章的题目、插图和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可以大胆预测。出示课后题左边的泡泡。
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订正《预习卡》。
课时目标
1.会写“准、备”等13个字。
2.知道要结合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预测故事内容,初步体会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知道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教学过程
一、回顾预测过程,明白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
1.预设:出示表格,回顾预测的过程,讨论预测的依据。
预测的依据故事里
的内容,生活经验和
生活常识 老屋像前面一样,也答应了小蜘蛛的请求。, 跟前面小猫、老母鸡的情况一样。老屋听小蜘蛛讲故事。, 我读过的故事里也是这样的。…… 预测的内容 过几天小蜘蛛会离开的。 老屋肯定不会倒了。……
2.小结:根据故事里的内容,结合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我们可以大胆预测。
二、辨析预测的内容,懂得预测正确与否并不重要
1.辨析预测的内容。
再读课文旁批中的预测和自己的预测,说说哪些和课文内容一样,哪些和课文内容不一样。
2.小结:只要是有依据的,无论与课文内容一样还是不一样,都无关紧要。随机出示课后题右边的泡泡。
设计意图:
补充材料,让学生拓展运用预测策略。
三、拓展实践,强化运用预测策略
1.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旁批“老屋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出示“熊宝宝”形象。让学生预测:如果是熊宝宝,会寻求什么帮助呢?老屋又会怎么办呢?
2.小组合作一,预测故事的大致发展。
预测的依据故事里的内容,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 老母鸡走了之后,熊宝宝又来请求老屋帮助。, 预测的内容
3.小组合作二,预测故事细节。
预测的依据故事里的内容,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 小猫想安心睡觉;老母鸡想安心孵蛋。 小猫请求老屋坚持一个晚上;老母鸡请求老屋坚持二十一天。……, 预测的内容
4.小组展示。思考预测的内容与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之间的联系,评议预测的合理性。
5.出示“熊宝宝”片段。提问:和你预测的内容一致吗? 你觉得哪一个更有趣?
四、回顾故事全文,总结预测的基本方法
1.回顾故事的内容。
2.总结预测的基本方法。
(1)方法:依据阅读经验、生活经验、上下文内容。
(2)可以预测的地方:题目、插图、内容。
设计意图:
学完课文,集中指导书写。
五、书写指导
1.“暴”的书写指导。
(1)出示“暴”,提问:这个字有3个部分组成,你觉得哪个部分在书写的时候最容易写错?为什么?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2.“准”和“备”的书写指导。
(1)出示“准备”,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共同点和区别。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3.“漂”和“晒”的书写指导。
(1)出示比较,学生讨论这两个字哪部分的书写要注意。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随堂练》。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是学习阅读策略——“预测”的第一篇课文。与往常的课不同的是,我没有安排学生预习,目的是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初始体验,这种体验是预测的基础和前提。教学之初,我利用题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引导学生预测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根据课文中的旁批,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在什么地方预测和依据什么来预测。最后,引导学生对预测内容进行辨析,让学生明确无论预测的结果是否与后面的内容一致,都要思考自己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在三年级的起始阶段,我认为作为语文学习基础的字词教学还是不能放松的,所以本课在识字教学环节还需完善。
教学资源
古德曼“自上而下”阅读模式:美国语言学家古德曼(K.S.Goodmen)于1967年提出了“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之后史密斯(F.Smith)等予以补充。他们认为,阅读是一场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读者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想法、语法和语义知识,并运用自己的有关背景知识对阅读文本进行猜测、证实。这种模式有四个阶段:①预测,读者预测读物中的语法结枃,运用他们的语言知识和语义概念,从读物结构中获取意义。②抽样,读者从书面符号中抽样以证实他们试探性的预测。③验证,如果预测的意义被证实,读者对随之而来的内容将进行新的猜测。④修正,如果他提取的样品不产生意义,或者预测的书写符号输入没有出现,则需要从读物中提取更多的信息,以修正错误的预测。
参考:
马海英.对国外三种阅读模式的认知与评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