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50 KB
  • 2021-11-23 发布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是“看图画,写一写”,围绕“放风筝”这一主题展开,要求是“把图画内容写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展开合理想象,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叙述清楚,描写要有画面感,还可以把图画中的内容和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1.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图画,准确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2.围绕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展开想象,细致刻画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等,把事情写具体、清楚、完整。‎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认真回顾自己放风筝的体验,回忆以往看图写话的经验,设想自己会怎么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风筝的图片,教师激趣引入话题。‎ 导语: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有没有什么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指名说一说放风筝带来的乐趣。‎ ‎3.教师过渡,引入话题。‎ 过渡:放风筝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怡情养性。放风筝不但带来了欢笑,也带来了幻想,令我们回味无穷。是啊,放风筝是一项有趣的活动,适合一群人一起玩。看,这里也有一群小朋友正在放风筝呢!今天我们习作的任务就是“看图画,写一写”,联系我们放风筝的情形,把图画上的内容写成一篇作文。‎ ‎4.出示习作主题:看图画,写一写。‎ 二、明确主题,观察图画 5‎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看图的方法。‎ 过渡:我们写看图作文首先要观察图画,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你们知道观察图画有哪些顺序吗?(由远到近、由人到景、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等。)‎ ‎2.再看图画,按顺序观察图画。‎ ‎(1)指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来观察,对图画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幅图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图上是什么天气?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 ‎(2)指导学生再观察局部。可以按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从地面到天空指导学生观察。‎ ‎①先看地面:画面近处有哪些人?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远处还有哪些人?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又是怎样的?边观察边想象画中人物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②再看天空:天空中有哪些风筝?这些风筝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③回归整体。观察局部后,再引导学生把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比如,整幅图画让你感受到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对图意有一个整体的感受。‎ 三、联系实际,想象画面 过渡: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都知道了画面的内容了。但这还不够,如果我们能让这幅画动起来,如电影一样,精彩纷呈,那该多好!要让它动起来,就得靠我们的一项本领,那就是——想象。‎ ‎1.引导学生想象放风筝时遇到的困难或趣事。‎ 过渡:我们是一开始就知道怎么放风筝吗?在将风筝放上天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怎样的尝试?最后是怎么成功的?有什么具体步骤?‎ ‎2.想象画面上人物的行为、心理等。‎ 过渡:刚刚我们观察了画面上小朋友的动作、表情。联系自己的经历想一想,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可能说了什么话?‎ ‎3.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画面连贯起来想一想。‎ ‎(1)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在哪儿发生的?有哪些人物参与活动?可以给主要人物起个名字吗?‎ ‎(2)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由远到近还是由近到远?从地面到天空还是从天空到地面?‎ ‎(3)他们是怎么放风筝的?每个人有什么动作?可能说了哪些话?中间会出现什么状况?大家的心情怎样?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 5‎ ‎4)风筝飞上天后,整个天空变成了什么样?人物的心情怎样?会有什么感受或启示呢?‎ 四、范文引路,化图为文 ‎1.按照上一环节的提示,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初步确定自己的习作内容。‎ ‎2.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3.出示习作范文。‎ 句段赏析 ‎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美丽,为下文孩子们放风筝营造了一个美丽的环境。‎ ‎②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图中两个男孩放风筝的过程,生动地呈现出画面内容。‎ ‎③这是一处远景描写,与上文的近景相结合,很有空间感。‎ ‎④写出了天上风筝的种类、数量之多。‎ ‎⑤发出号召,深化中心。‎ 放风筝 春天来了,桃花红了,杏花白了,风也暖和了。①孩子们来到碧绿的草地上,放起了风筝。‎ 快看,最右边是华华。他双手向上托举着一个五彩的燕子风筝,眉目含笑地对前面的小男孩说:“乐乐,我准备好了,你可以跑动起来啦!”听完这话,那个名叫乐乐的小男孩爽快地回了句:“好嘞!”于是,乐乐左手拿着线轴,右手拽着风筝线,一边顺着风跑,一边回头看看华华头顶的风筝。②乐乐前方有个抱着斑斓的蝴蝶风筝的小姑娘,微笑着站在一旁看华华和乐乐放风筝,心里别提多羡慕了,因为她也想让“蝴蝶”飞上蓝天。不远处,一对父母带着孩子也来放风筝了。爸爸的右手搭着妈妈的肩膀,孩子一边后退,一边望着飘动的三角形风筝。那风筝的两条飘带就像两条小辫子,可爱极了。③‎ 渐渐地,天上的风筝多了起来:老鹰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蜈蚣摆动起灵活的长身体,金鱼把蓝天当成小溪,欢快地游来游去……。天空简直就像一块五彩的布。④草地上撒下了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放风筝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呀!趁着春光正好,何不放起你自己的风筝呢?⑤‎ 总评:小作者采用由近及远、从下到上的顺序,同时又发挥想象,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图画内容介绍得具体而生动,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了放风筝的乐趣。‎ ‎4.学生自读、对比、圈画,然后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小作者写了画面中的哪些人?重点抓住了其中哪些人的动作进行描写的?‎ ‎(2)习作重点是哪一部分?小作者是怎么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又是怎样将细节刻画得形神毕现的?‎ ‎(3)小作者生发了怎样的感受?‎ 5‎ 五、试写习作,完成初稿 ‎1.学生独立构思自己的习作,教师点拨提示。‎ ‎(1)拟定题目:一个好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注意标题要简洁,最好能直接抓住活动名称来拟题。‎ ‎(2)确定重点:按一定的顺序写,重点写放风筝的过程。抓住图片中的主要人物展开想象,想一想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以及会怎么想。‎ ‎(3)动笔写作:先想好自己的思路,再写下来。‎ ‎2.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点评习作,修改展示 ‎1.学生自己朗读习作,看看有没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 ‎2.小组互评互改。注意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内容以及顺序等方面交流自己的看法,看看图上的内容是否都写到了,是否写清楚了。‎ ‎3.出示几篇有突出特点(亮点或问题)的习作,集体评价修改。‎ ‎4.再次审视自己的习作,修改并誊写下来。‎ 看图作文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起步的常见方式,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向高年级书面作文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次的习作课,恰好是看图写话作文。‎ 写作看的图是《放风筝》,很简单的一幅画,也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每个学生都能看懂。但是我发现学生在看完图后,很难做到“思考”这两个字。我努力让他们将图上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然后再把当时的场景补充得更充实与完整。然而,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些基本的想象,但是缺乏新颖的点子。怎样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让他们真正投入到情境中去感受生活,而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一篇习作呢?‎ 按照本次作文指导课的主要环节“导入—明确要求—观察画面弄清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写法指导—口述作文—起草作文”,我将观察画面、展开想象和写作指导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5‎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直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说话能力。我每次指导学生的看图作文,都先出示图片,接着,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习惯。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观察,先中间后四周,从主要到次要顺序观察。再整体了解图意,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顺序提问,如图画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几个人?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指导有条理地回答,并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自身体验代入图画中的人物身上去,从而想象图中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当时发生的事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的连续、深入,培养学生从认真观察中得出结论,绘出故事脉络的能力。‎ ‎2.充分引导,加强说的能力。在学生看清楚图意,回答有关问题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把了解到的内容清楚、准确、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我运用“看谁说得好”等带有鼓励性质的话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具体分三个步骤进行训练,一是让基础好的学生分别上台说,说时要根据老师提示的问题边看图、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旁启发,学生说完图意是与否、好与差,老师给予肯定、纠正或补充。二是让学生同桌之间或小组互说互听,这时老师要注意巡回了解,以便具体指导。三是指引让优生把整幅图的具体内容有条理地说出来。这个环节是重点环节,老师还须向学生提示,图画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一件事?这件事的起因怎样?经过怎样?结果怎样?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讲得更完整,更有条理,这样的效果我觉得更佳。‎ 相信通过以上看、 想、说、写这四环节的指导,大部分学生都能看图有条理地说写一段通顺的话。‎ 上完这一次习作课,我发现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对文章整体的结构、详略安排没能指导到位,学生的初稿不尽如人意;对如何详写动人画面(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人称的选择上,也没有很好地予以渗透,导致很多同学写的作文比较雷同,细节不够具体,内容自然就不够生动,或是只有一个想象的故事但却没有出现画面上的情景,这就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