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4 KB
- 2021-11-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9. 《古诗三首》
《暮江吟》
教材分析:
《暮江吟》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描写了 诗人在去杭州上任
的路上, 看到江上从日落到夜晚这一段时间的景色, 流露出作者对深
秋季节美景的喜爱之情。 诗中描绘了 两幅画面: 残阳斜照和新月 明露。
其中‚铺‛ 字形象地表现出了 夕阳的柔美, 而‚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
动幻之美更令人陶醉;‚可怜‛ 一词恰恰表现了 诗人对夜凉如水,‚露
似珍珠月 似弓 ‛ 这一静美景色的热爱和留恋。
教学目 标:
1、 学习《暮江吟》 , 理解诗句的意思, 了 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
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学习, 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 通过反复朗读, 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掌握
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 这首古诗的题目
是《暮江吟》 。 (出示课题, 齐读。 )
2、 理解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诗歌作于公元 822 年。这一年,
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 一路上, 他为自己离开了 腐败的朝廷, 离开了
16
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 游山玩水, 走到一处, 被眼前的美景所吸
引, 便写下了 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水风景诗。 那这首诗描写的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的景色呢? 我们来看看能不能从诗题中找到答案。
看诗题, 指名回答。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 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 看到美丽的景色
就陶醉其中、 诗兴大发, 就脱口 吟诵出这首古诗。
3、 诗人在江边吟什么呢? (课件出示背景图片和全诗) ——师
配乐范读。
二. 初读感诗意
1、 学生自由读古诗, 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2、 指名学生读, 师生正音、 评价。
3、 词义理解: 翻开书, 看看从书上的注释中你理解了 哪些词的
意思, 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师相机指导)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 夕阳。
瑟瑟——本是绿宝石的名称, 诗中指碧绿的颜色。 用来形容没有
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指导看图) 而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颜色? (红色) 所以
江水一半是——(生) 绿色, 一半是——(生) 红色。
可怜——可爱, 令人爱惜。 今义: 令人怜悯。 用‚可爱‛ 代替‚可
怜‛ , 即‚可爱九月 初三夜‛ , 用现代的话怎么讲?
想一个感叹句——可爱的九月 初三夜啊! 九月 初三夜真可爱啊!
九月 初三——指农历九月 初三, 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 (九月 初
三这深秋的夜晚为什么这么可爱? 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诗……)
4、 诗意理解:
①这些诗句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你能说说吗?
②诗人看到了 哪些景象呢? 能加上时间、 地点、 人物连起来说说
吗? 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三. 研读悟诗情
16
1、 下面我们来欣赏欣赏这首古诗, 和大诗人白居易一起感受江
南独特的美景!
再读古诗, 你最欣赏哪几句? 在这句子中, 你欣赏到了 什么?
2、 汇报交流: 第一、 二句
①生汇报。
A、 ‚残阳‛
‚铺‛ ——联系下文的‚半江红‛ 理解。
出示句子比较:
一道残阳照水中
(用‚照‛ 太俗)
一道残阳射水中
(用‚射‛ 不符合残阳的特点)
一道残阳铺水中
(用‚铺‛ 形象地表达了 霞光几乎贴着湖面铺撒
过来地样子。 在这里是‚斜照‛ 的意思。 )
看图体会江水的平静, 夕阳的美丽。
B、 ‚江水‛
‚瑟瑟‛‚红‛ ——这是怎样的绿, 怎样的红啊, 能用上‚仿佛‛
或者‚好像‛ 说一说吗?
②你们说的真美。 这么美的景象, 谁来读一读?(指多名学生读,
师相机指导读后, 男生齐读。 )
第三、 四句
①生汇报。
A、 ‚露珠‛ ——‚珍珠‛ 。 (比喻的手法)
B、 ‚月 亮‛ ——‚弓 ‛ 。 (看图。 用形容词描述: 晶莹剔透的
珍珠, 精致小巧的弓 。 )
②这么美的景象, 谁来读一读?
(指多名学生读, 师相机指导读
16
后, 女生齐读。 )
四. 吟诵入诗境
1、
你们读得真美! 老师的眼前仿佛也出现了 九月 初三那一天的
美景啊!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音乐响起) 让我们一起在这柔美的音乐
声中去想象那一幅清丽的图画——天气晴朗无风, 江水缓缓流动。 我
静静地站在江边, 只见一道夕阳的余晖铺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 光
色瞬息变化, 江水一半是碧绿的, 另一半则是通红的, 整条江简直就
像一大块美丽的宝石! 天色渐渐地暗了 下来, 只见那弯弯的月 亮悄悄
地挂在树梢上, 像一张精致小巧的弓 。 那江边的花草上已经爬满了 圆
滚滚的小露珠, 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它们难道是从天上溜到人
间来玩耍的星星吗?
2、 同学们, 面对此情此景, 你有怎样的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
来。 (指名读——齐读)
3、 让我们也来当一回作者, 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准备(背诵) ——全班交流(配乐) 。
五. 延伸展诗兴
我们的家乡 很美, 我们的江南很美, 其实我们的祖国山河, 我们
的大自然到处都很美, 有很多诗人也都赞美过我们大自然美丽的景色,
今天我们就来一个‚赛诗会‛ , 小组之间比一比, 赛一赛, 看谁平时
积累的古诗多。
六. 课外作业
刚才同学们背诵了 许多写景的古诗词, 同学们回去后可以把自己
喜欢的诗词画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也可以编成一个小故事, 看看这些
诗词又蕴涵着怎样的心情和感悟呢?
板书设计:
暮
江
16
吟
残阳
铺
江水
瑟瑟
红
可怜
露珠
真珠
月
弓
《题西林壁》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在游历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在诗中, 作者通过对庐山雄伟壮观、 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 抒发了 他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的感慨, 其实就是告诉了 我们这么一个道理: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 符合实际的认识, 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
上, 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学习古诗已初步掌握了 基本步骤, 即: 读——解
——悟。 而本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较难掌握, 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
生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教学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 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古诗, 并能够默写出来。
2、 教会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1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懂得诗中蕴含的‚当局者迷, 旁观
者清‛ 的道理。
2、 培养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能够将全诗背诵并默写下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体会诗中所含的‚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的哲理思想。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山清水秀、 风景优美。 在古代有
许多诗人都曾以山水为题作下了 很多诗。
下面, 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 并请你来说一说, 你看到的图片会想
起哪一首诗呢?
图 1: (配乐) 《望庐山瀑布》
图 2: (配乐) 《望天门山》
2、 同学们的朗诵呀与诗中描写的景色一样美
今天, 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描写风景的古诗。
这首诗是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经过庐山时所写下的。
诗的名字叫作——《题西林壁》 (ppt 出示课题和作者)
二、 解题
1、 齐读课题
2、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注释, 说一说题目 的意思。
(设想: 可能有同学不懂‚题‛ 的意思, 可让同学们先组词, 比如
16
‚题目 ‛ ‚题写‛ ‚问题‛ 等, 结合古诗, 选择正确的译义。 )
3、 板书课题意思: 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文。
三、 了 解诗人
1、 我们再来了 解一下本诗的作者。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 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 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
2、 本文是苏轼经过庐山时写下的游记诗之一, 同时所写的游庐山诗
还有 7 首, 《题西林壁》 是他所写的最后一首, 这首诗是他游遍庐山
之后带有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诗。
四、 初读诗文, 感知节奏
1、 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赶快来读一读, 听清老师的要求, 自由读
故事、 读正确、 读流利、 注意停顿。 开始! (师板书课题)
2、 教师范读。 要求: 同学们在听时要注意老师的节奏, 在停顿的地
方用‚/‛ 作上标记。 (PPT 出示节奏)
3、 全班朗读, 教师纠音。 注意卷舌音平舌音的正确读法。
4、 鼓励个别起来展示读, 大家一起纠音、 评价。
过渡: 同学们已经会读这首诗了 , 但是你知道诗中写了 什么吗? 下面
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意思
五、 学习第一、 二句诗意
1、 全班朗读这两句。
2、 猜想诗意: 根据自己的理解, 同桌间互相说说你猜到的这两句诗
的意思。
3、 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 横着看, 庐山是一条山岭,
连绵不断; 侧着看, 庐山却变成了 一座山峰, 高大陡峭。 从远处看、
近处看、 高处看、 低处看, 景象都各不相同。 )
4、 在这两句诗中, 它告诉了 我们什么?
庐山千姿万态, 从每个角度都看到不一样的景象。 (有岭又有峰)
16
5、 延伸: 学到这里, 你是否想起, 我们在上一学期也学过这种描述
了 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发现不同的样子的文章?
(引导学生说出《画杨桃》 中的话: ‚看的角度不同, 杨桃的样子就
不同。 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 )
6、 谁来把庐山不同的景象画一画? (给时间让学生作画, 画完后展
示、 评价)
7、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过渡: 就那么一座山, 为什么作者会看到好多不同的景象呢? (引导
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六、 学习第三、 四句诗意
1、 全班朗读这两句。
2、 请你根据注释猜想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3、 请你说一说, 在这两句来应该注意哪些字的解释?
识: 认识; 清楚。 缘: 因为 真面目 : 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4、 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 认不清庐山真实的景色, 是因
为我就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
5、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七、 深入体会
1、 诗人这样多次、 多角度地看庐山, 为什么还说‚不识庐山真面
目 ‛ 呢?
(引导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2、 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呢?
3、 教师归纳: 诗人觉得没能够认识庐山的真面目 , 是因为本身就处
在庐山之中, 只看到庐山的局部。 要是身在庐山之外, 从高处鸟瞰,
就能认识到庐山的全貌了 。
4、 读一读, 比一比, 说一说前两句与后两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前
两句写看到的景象, 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
16
八、 拓展
1、 从这首诗中, 你觉得作者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教材分析: 生或会回答‚看景象要看全面‛ 、 ‚看待事物要讲究方
法‛ 、 ‚ 不要置身在景物之中只看它的局部, 要站在高处看它的全
貌‛ 、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的发现‛ 等)
教师作归纳: 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 就像在
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一样,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 符合实际的认识,
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 即: 我们要想对
事情有一个全面的了 解, 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2、 谈感受: 你能不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 说一说, 你平时遇到的‚不
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情况。
九、 熟读背诵、 默写
1、 请你把自己当做诗人,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练习背诵
⑪同桌间互相练习背诵。
⑫分组竞赛背诵。
⑬师生互背:
①教师出上一句, 学生对下一句。
②教师说意思, 学生对出相应的诗句。
③将诗句顺序打乱, 让学生衔接上句或下句, 做到倒背如流。
⑭谁愿意站起来给大家展示你的背诵?
⑮自评、 共同评价背诵情况。
3、 练习默写
⑪先说一说, 在默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个字的书写?‚峰‛不要写成‚锋‛,
‚各‛ 不要写成‚个‛ , ‚缘‛ 的右边上头不要写成‚互‛ 。
⑫学生练习默写。
⑬谁愿意上黑板来展示你的默写?
⑭共同评价默写情况。
16
十、 总结、 延伸
1、 学了 这首诗, 你知道了 什么?
⑪指名作答诗句的意思。
⑫指名谈出诗中包含的道理。
⑬谈一谈你对庐山的了 解。
2、 提升感情: 从诗中, 我们知道, 庐山是一个雄奇壮观、 千姿百态
的自然景观, 所以苏轼通过多个角度、 细致地观察了 庐山, 并用简洁
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 它的奇特景象。 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像诗人一样,
对祖国的美丽河山有所感、 有所悟, 将你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十一、 布置作业
1、 默写古诗。
2、 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意思。
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 横看-----岭
远近高低各不同
侧看-----峰
不识真面目 当局者迷
只缘在山中 旁观者清
《雪梅》
教材分析:
本篇是一首咏物说理的七言绝句。 咏物贴切自然, 合乎情理, 说
理精辟深刻, 很有启示性。 当属精品, 值得一赏。 尤其评梅之语, 入木
三分, 非梅之知音不可然也。
教学目 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本诗, 背诵本诗。
2. 了 解诗的大意, 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3. 了 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 学习梅花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看图片、 赏雪梅
16
1. 谈话引入
师: 同学们, 史老师为大家准备了 几张图片, 我们一起来静静地
欣赏。(放图片)
师: 美吗?
师: 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 生
回答。
师: 说得对! 这是梅花, 在冬天开放, 很美丽。 特别是雪中的梅
花更惹人喜欢。 自古以来, 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 可是, 雪
和梅却争执起来了 , 怎么回事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 这首诗
中去探个究竟。
2. 板书课题。‚雪梅‛ 就是雪中的梅花。
二、 读古诗、 诵雪梅
1. 借助拼音, 把这首诗诗读正确。
评: 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 真为你们高兴。
2. 认读标拼音的字。
3. 同桌互读, 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 指名读, 请其他同学认真听, 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5. 去掉拼音指名读。
6. 当小老师领读。
7. 听老师读, 注意节奏。
8. 自己读, 读出节奏。 评: 节奏感出来了 , 诗的韵味也就出
来了 。
9. 男女生接读。
10. 男女生合作读。 男生读, 女生做回音壁。
11. 齐读。
12. 背读。
13. 领背。
14. 同桌互背。
16
15. 齐背。
三、 品诗句, 悟道理。
师: 诗会背了 , 诗的意思知道吗?
1. 借助注释, 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 提出不懂的问题, 一起解决。
3. 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 一起说诗意。
师: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 春色, 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
坏了 诗人, 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 但是雪
花却少了 梅花的一股幽香。
5. 悟道理。 指名说。
师: 1. 从后两句中, 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 雪白梅香(板
书)。 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 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板书) 也各有所
短, 我们要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正如《千字文》 中所读到的; ‚罔
谈彼短, 靡恃己长。‛
6. 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四、 谈雪梅、 拓诗词。
1. 简介诗人。
师: 这首诗的作者是卢梅坡, 是宋朝人。 他非常喜爱梅花, ‚梅
坡‛ 应该不是他的名字, 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因为历史关于他的记载
很少, 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 虽然不知道他的原名,
但是他的作品却流传千古, 成为不朽诗篇, 来看他的第二首《雪梅》
诗。
2. 师读诗, 简介诗意。
3. 生齐读。
4. 谈雪梅的关系。
师: 古往今来, 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 这是因为
雪中有了 梅花, 就透露出春的信息; 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
16
严寒的高尚品格。 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 一诗。
5.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 他曾写下这一
首词《卜算子· 咏梅》, 我们一起来欣赏。
6. 总结。
师: 孩子们, 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别的花都是春
天开, 它却不一样, 越是寒冷, 越是风欺雪压, 它就开得越精神, 越
秀气。 所以, 它象征着不畏严寒、 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它被称为‚岁
寒三友‛ 之一, 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之首。 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
也能不畏严寒, 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 好吗?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
五、 板书设计
雪 梅
雪白梅香
各有所长
教学反思:
《暮江吟》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句语言流畅, 格调清新,
绘影绘色, 细致真切。 诗人选取了 红日西沉到新月 东升这一段时间里
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 运用了 新颖巧妙的比喻, 创造出和谐、 宁静的
意境。 其写景之微妙, 历来备受称道。 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
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题西林壁》 是北宋诗人苏轼在 1084 年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
墙壁上的一首诗, 诗人紧扣游览庐山的独特感受, 抒发了 自己的情感,
借助庐山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读来亲切自然,
耐人寻味。
《雪梅》 运用对比的手法, 道出雪和梅的长处和不足, 借雪梅的
争春, 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 也各有所短, 要相互取长补短, 互相学
习。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 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 感受诗人表达的对
16
明月 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 了 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一、 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 标, 我取得了 以下教学效果:
1. 中国古诗语言精练, 意蕴含蓄。 仅仅抓几个比较生疏的字词,
如这两首古诗中的‚涧、 瑟‛ 的字形和字义的理解; 仅仅抓住古今意
思不同的特殊词‚可怜‛ 一词的理解; 仅仅抓住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
性词语, 如:‚夜静春山空‛ 中的‚空‛、‚一道残阳铺水中‛ 的‚铺‛
的巧妙之处, 从而保留了 古诗的整体美, 放手给学生自读感悟的个性
空间。
2. 课前, 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 有关于题壁诗的, 有关于
苏轼生平的, 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 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 让
他们更全面地了 解了 诗歌的背景、 相关的内容, 更有助于诗歌学习。
在学习这首诗时, 我先让学生回想我们学古诗的方法: (1) 解诗题,
知作者。(2) 初读诗, 正字音。(3) 再读诗, 清节奏。(4) 抓字眼,
明诗意。(5) 多诵读, 悟诗情。 然后安排学生先自主学习, 借助有关
资料和书上的注释, 自己去读, 去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接着在全
班交流, 走进庐山, 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 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
这首诗时的情景。 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 可以是自读、 齐诵、 轮诵、
唱诵或表演读, 形式多样, 重在读出理解, 读出感受。 有了 这些作铺
垫后, 我们就要直奔本课的重难点, 即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
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的内在含义。 经师生讨论, 大家明白了
一个道理: ‚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 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 冷静地分
析, 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
者迷, 旁观者清。‛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 我设计了 一个问题: 在现
实生活中, 你还发现了 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 学生谈及如人的立场不一样, 所以评定
一个人是好是坏的结果也不一样; 犯错误时, 自己往往不能发现, 总
16
是当别人指出后方才醒悟等等。
3. 在反复吟诵中, 体会诗情。
在课堂教学中, 我充分发挥了 读的功能, 刚开始就让学生多读,
反复地读诗,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熏陶。
让学生在与文本、 老师、 学生的对话中读一读, 读出自己的理解, 读
出自己的感悟, 为零距离走进诗境打下基础。 课堂上自主读和互动听
读相结合,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课文, 使学生逐步达到读得准确,
读得流利, 读得有感情。在读的过程中, 培养了 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 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 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 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
借助想象, 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
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想
象‛ 的作用, 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 使学生进入诗境, 解决因古
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
三、 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感悟很多, 所以预设的拓展的内容没有出示; 虽然力求
关注每位学生, 设计了 多样化评价、 解说式评价、 引导性评价等评价
方式, 但真正到了 课堂上, 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四、 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 我会这样做: 首先让学生怀着浓浓
的兴趣投人到学习中去。 在学习古诗时, 把三首诗词放在起, 进行
比较教学, 让学生通过自学, 感受诗句所描述的意境。 然后采用多种
方式训练学生诵读, 应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机械的朗读腔调
的模仿。 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引导学生把握
住作者的感情基调, 读出自己的感受。 最后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
趣的, 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
1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