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4 KB
  • 2021-11-23 发布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9. 《古诗三首》‎ ‎《暮江吟》‎ 教材分析:‎ ‎《暮江吟》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描写了 诗人在去杭州上任 的路上, 看到江上从日落到夜晚这一段时间的景色, 流露出作者对深 秋季节美景的喜爱之情。 诗中描绘了 两幅画面: 残阳斜照和新月 明露。‎ 其中‚铺‛ 字形象地表现出了 夕阳的柔美, 而‚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 动幻之美更令人陶醉;‚可怜‛ 一词恰恰表现了 诗人对夜凉如水,‚露 似珍珠月 似弓 ‛ 这一静美景色的热爱和留恋。‎ 教学目 标:‎ ‎1、 学习《暮江吟》 , 理解诗句的意思, 了 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 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学习, 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 通过反复朗读, 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掌握 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 这首古诗的题目 是《暮江吟》 。 (出示课题, 齐读。 )‎ ‎2、 理解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诗歌作于公元 822 年。这一年,‎ 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 一路上, 他为自己离开了 腐败的朝廷, 离开了 16‎ 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 游山玩水, 走到一处, 被眼前的美景所吸 引, 便写下了 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水风景诗。 那这首诗描写的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的景色呢? 我们来看看能不能从诗题中找到答案。‎ 看诗题, 指名回答。‎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 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 看到美丽的景色 就陶醉其中、 诗兴大发, 就脱口 吟诵出这首古诗。‎ ‎3、 诗人在江边吟什么呢? (课件出示背景图片和全诗) ——师 配乐范读。‎ 二. 初读感诗意 ‎1、 学生自由读古诗, 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2、 指名学生读, 师生正音、 评价。‎ ‎3、 词义理解: 翻开书, 看看从书上的注释中你理解了 哪些词的 意思, 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师相机指导)‎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 夕阳。‎ 瑟瑟——本是绿宝石的名称, 诗中指碧绿的颜色。 用来形容没有 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指导看图) 而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颜色? (红色) 所以 江水一半是——(生) 绿色, 一半是——(生) 红色。‎ 可怜——可爱, 令人爱惜。 今义: 令人怜悯。 用‚可爱‛ 代替‚可 怜‛ , 即‚可爱九月 初三夜‛ , 用现代的话怎么讲?‎ 想一个感叹句——可爱的九月 初三夜啊! 九月 初三夜真可爱啊!‎ 九月 初三——指农历九月 初三, 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 (九月 初 三这深秋的夜晚为什么这么可爱? 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诗……)‎ ‎4、 诗意理解:‎ ‎①这些诗句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你能说说吗?‎ ‎②诗人看到了 哪些景象呢? 能加上时间、 地点、 人物连起来说说 吗? 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三. 研读悟诗情 16‎ ‎1、 下面我们来欣赏欣赏这首古诗, 和大诗人白居易一起感受江 南独特的美景!‎ 再读古诗, 你最欣赏哪几句? 在这句子中, 你欣赏到了 什么?‎ ‎2、 汇报交流: 第一、 二句 ‎①生汇报。‎ A、 ‚残阳‛‎ ‎‚铺‛ ——联系下文的‚半江红‛ 理解。‎ 出示句子比较:‎ 一道残阳照水中 ‎(用‚照‛ 太俗)‎ 一道残阳射水中 ‎(用‚射‛ 不符合残阳的特点)‎ 一道残阳铺水中 ‎(用‚铺‛ 形象地表达了 霞光几乎贴着湖面铺撒 过来地样子。 在这里是‚斜照‛ 的意思。 )‎ 看图体会江水的平静, 夕阳的美丽。‎ B、 ‚江水‛‎ ‎‚瑟瑟‛‚红‛ ——这是怎样的绿, 怎样的红啊, 能用上‚仿佛‛‎ 或者‚好像‛ 说一说吗?‎ ‎②你们说的真美。 这么美的景象, 谁来读一读?(指多名学生读,‎ 师相机指导读后, 男生齐读。 )‎ 第三、 四句 ‎①生汇报。‎ A、 ‚露珠‛ ——‚珍珠‛ 。 (比喻的手法)‎ B、 ‚月 亮‛ ——‚弓 ‛ 。 (看图。 用形容词描述: 晶莹剔透的 珍珠, 精致小巧的弓 。 )‎ ‎②这么美的景象, 谁来读一读?‎ ‎(指多名学生读, 师相机指导读 16‎ 后, 女生齐读。 )‎ 四. 吟诵入诗境 ‎1、‎ 你们读得真美! 老师的眼前仿佛也出现了 九月 初三那一天的 美景啊!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音乐响起) 让我们一起在这柔美的音乐 声中去想象那一幅清丽的图画——天气晴朗无风, 江水缓缓流动。 我 静静地站在江边, 只见一道夕阳的余晖铺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 光 色瞬息变化, 江水一半是碧绿的, 另一半则是通红的, 整条江简直就 像一大块美丽的宝石! 天色渐渐地暗了 下来, 只见那弯弯的月 亮悄悄 地挂在树梢上, 像一张精致小巧的弓 。 那江边的花草上已经爬满了 圆 滚滚的小露珠, 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它们难道是从天上溜到人 间来玩耍的星星吗?‎ ‎2、 同学们, 面对此情此景, 你有怎样的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 来。 (指名读——齐读)‎ ‎3、 让我们也来当一回作者, 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诵表达出来。‎ ‎——准备(背诵) ——全班交流(配乐) 。‎ 五. 延伸展诗兴 我们的家乡 很美, 我们的江南很美, 其实我们的祖国山河, 我们 的大自然到处都很美, 有很多诗人也都赞美过我们大自然美丽的景色,‎ 今天我们就来一个‚赛诗会‛ , 小组之间比一比, 赛一赛, 看谁平时 积累的古诗多。‎ 六. 课外作业 刚才同学们背诵了 许多写景的古诗词, 同学们回去后可以把自己 喜欢的诗词画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也可以编成一个小故事, 看看这些 诗词又蕴涵着怎样的心情和感悟呢?‎ 板书设计:‎ 暮 江 16‎ 吟 残阳 铺 江水 瑟瑟 红 可怜 露珠 真珠 月 弓 ‎《题西林壁》‎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在游历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在诗中, 作者通过对庐山雄伟壮观、 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 抒发了 他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的感慨, 其实就是告诉了 我们这么一个道理:‎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 符合实际的认识, 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 上, 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学习古诗已初步掌握了 基本步骤, 即: 读——解 ‎——悟。 而本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较难掌握, 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 生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教学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 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古诗, 并能够默写出来。‎ ‎2、 教会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1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懂得诗中蕴含的‚当局者迷, 旁观 者清‛ 的道理。‎ ‎2、 培养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能够将全诗背诵并默写下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体会诗中所含的‚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的哲理思想。‎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山清水秀、 风景优美。 在古代有 许多诗人都曾以山水为题作下了 很多诗。‎ 下面, 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 并请你来说一说, 你看到的图片会想 起哪一首诗呢?‎ 图 1: (配乐) 《望庐山瀑布》‎ 图 2: (配乐) 《望天门山》‎ ‎2、 同学们的朗诵呀与诗中描写的景色一样美 今天, 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描写风景的古诗。‎ 这首诗是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经过庐山时所写下的。‎ 诗的名字叫作——《题西林壁》 (ppt 出示课题和作者)‎ 二、 解题 ‎1、 齐读课题 ‎2、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注释, 说一说题目 的意思。‎ ‎(设想: 可能有同学不懂‚题‛ 的意思, 可让同学们先组词, 比如 16‎ ‎‚题目 ‛ ‚题写‛ ‚问题‛ 等, 结合古诗, 选择正确的译义。 )‎ ‎3、 板书课题意思: 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文。‎ 三、 了 解诗人 ‎1、 我们再来了 解一下本诗的作者。‎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 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 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 ‎2、 本文是苏轼经过庐山时写下的游记诗之一, 同时所写的游庐山诗 还有 7 首, 《题西林壁》 是他所写的最后一首, 这首诗是他游遍庐山 之后带有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诗。‎ 四、 初读诗文, 感知节奏 ‎1、 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赶快来读一读, 听清老师的要求, 自由读 故事、 读正确、 读流利、 注意停顿。 开始! (师板书课题)‎ ‎2、 教师范读。 要求: 同学们在听时要注意老师的节奏, 在停顿的地 方用‚/‛ 作上标记。 (PPT 出示节奏)‎ ‎3、 全班朗读, 教师纠音。 注意卷舌音平舌音的正确读法。‎ ‎4、 鼓励个别起来展示读, 大家一起纠音、 评价。‎ 过渡: 同学们已经会读这首诗了 , 但是你知道诗中写了 什么吗? 下面 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意思 五、 学习第一、 二句诗意 ‎1、 全班朗读这两句。‎ ‎2、 猜想诗意: 根据自己的理解, 同桌间互相说说你猜到的这两句诗 的意思。‎ ‎3、 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 横着看, 庐山是一条山岭,‎ 连绵不断; 侧着看, 庐山却变成了 一座山峰, 高大陡峭。 从远处看、‎ 近处看、 高处看、 低处看, 景象都各不相同。 )‎ ‎4、 在这两句诗中, 它告诉了 我们什么?‎ 庐山千姿万态, 从每个角度都看到不一样的景象。 (有岭又有峰)‎ 16‎ ‎5、 延伸: 学到这里, 你是否想起, 我们在上一学期也学过这种描述 了 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发现不同的样子的文章?‎ ‎(引导学生说出《画杨桃》 中的话: ‚看的角度不同, 杨桃的样子就 不同。 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 )‎ ‎6、 谁来把庐山不同的景象画一画? (给时间让学生作画, 画完后展 示、 评价)‎ ‎7、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过渡: 就那么一座山, 为什么作者会看到好多不同的景象呢? (引导 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六、 学习第三、 四句诗意 ‎1、 全班朗读这两句。‎ ‎2、 请你根据注释猜想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3、 请你说一说, 在这两句来应该注意哪些字的解释?‎ 识: 认识; 清楚。 缘: 因为 真面目 : 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4、 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 认不清庐山真实的景色, 是因 为我就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 ‎5、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七、 深入体会 ‎1、 诗人这样多次、 多角度地看庐山, 为什么还说‚不识庐山真面 目 ‛ 呢?‎ ‎(引导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2、 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呢?‎ ‎3、 教师归纳: 诗人觉得没能够认识庐山的真面目 , 是因为本身就处 在庐山之中, 只看到庐山的局部。 要是身在庐山之外, 从高处鸟瞰,‎ 就能认识到庐山的全貌了 。‎ ‎4、 读一读, 比一比, 说一说前两句与后两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前 两句写看到的景象, 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 16‎ 八、 拓展 ‎1、 从这首诗中, 你觉得作者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教材分析: 生或会回答‚看景象要看全面‛ 、 ‚看待事物要讲究方 法‛ 、 ‚ 不要置身在景物之中只看它的局部, 要站在高处看它的全 貌‛ 、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的发现‛ 等)‎ 教师作归纳: 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 就像在 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一样,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 符合实际的认识,‎ 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 即: 我们要想对 事情有一个全面的了 解, 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2、 谈感受: 你能不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 说一说, 你平时遇到的‚不 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情况。‎ 九、 熟读背诵、 默写 ‎1、 请你把自己当做诗人,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练习背诵 ‎⑪同桌间互相练习背诵。‎ ‎⑫分组竞赛背诵。‎ ‎⑬师生互背:‎ ‎①教师出上一句, 学生对下一句。‎ ‎②教师说意思, 学生对出相应的诗句。‎ ‎③将诗句顺序打乱, 让学生衔接上句或下句, 做到倒背如流。‎ ‎⑭谁愿意站起来给大家展示你的背诵?‎ ‎⑮自评、 共同评价背诵情况。‎ ‎3、 练习默写 ‎⑪先说一说, 在默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个字的书写?‚峰‛不要写成‚锋‛,‎ ‎‚各‛ 不要写成‚个‛ , ‚缘‛ 的右边上头不要写成‚互‛ 。‎ ‎⑫学生练习默写。‎ ‎⑬谁愿意上黑板来展示你的默写?‎ ‎⑭共同评价默写情况。‎ 16‎ 十、 总结、 延伸 ‎1、 学了 这首诗, 你知道了 什么?‎ ‎⑪指名作答诗句的意思。‎ ‎⑫指名谈出诗中包含的道理。‎ ‎⑬谈一谈你对庐山的了 解。‎ ‎2、 提升感情: 从诗中, 我们知道, 庐山是一个雄奇壮观、 千姿百态 的自然景观, 所以苏轼通过多个角度、 细致地观察了 庐山, 并用简洁 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 它的奇特景象。 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像诗人一样,‎ 对祖国的美丽河山有所感、 有所悟, 将你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十一、 布置作业 ‎1、 默写古诗。‎ ‎2、 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意思。‎ 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 横看-----岭 远近高低各不同 侧看-----峰 不识真面目 当局者迷 只缘在山中 旁观者清 ‎《雪梅》‎ 教材分析:‎ 本篇是一首咏物说理的七言绝句。 咏物贴切自然, 合乎情理, 说 理精辟深刻, 很有启示性。 当属精品, 值得一赏。 尤其评梅之语, 入木 三分, 非梅之知音不可然也。‎ 教学目 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本诗, 背诵本诗。‎ ‎2. 了 解诗的大意, 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3. 了 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 学习梅花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看图片、 赏雪梅 16‎ ‎1. 谈话引入 师: 同学们, 史老师为大家准备了 几张图片, 我们一起来静静地 欣赏。(放图片)‎ 师: 美吗?‎ 师: 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 生 回答。‎ 师: 说得对! 这是梅花, 在冬天开放, 很美丽。 特别是雪中的梅 花更惹人喜欢。 自古以来, 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 可是, 雪 和梅却争执起来了 , 怎么回事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 这首诗 中去探个究竟。‎ ‎2. 板书课题。‚雪梅‛ 就是雪中的梅花。‎ 二、 读古诗、 诵雪梅 ‎1. 借助拼音, 把这首诗诗读正确。‎ 评: 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 真为你们高兴。‎ ‎2. 认读标拼音的字。‎ ‎3. 同桌互读, 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 指名读, 请其他同学认真听, 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5. 去掉拼音指名读。‎ ‎6. 当小老师领读。‎ ‎7. 听老师读, 注意节奏。‎ ‎8. 自己读, 读出节奏。 评: 节奏感出来了 , 诗的韵味也就出 来了 。‎ ‎9. 男女生接读。‎ ‎10. 男女生合作读。 男生读, 女生做回音壁。‎ ‎11. 齐读。‎ ‎12. 背读。‎ ‎13. 领背。‎ ‎14. 同桌互背。‎ 16‎ ‎15. 齐背。‎ 三、 品诗句, 悟道理。‎ 师: 诗会背了 , 诗的意思知道吗?‎ ‎1. 借助注释, 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 提出不懂的问题, 一起解决。‎ ‎3. 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 一起说诗意。‎ 师: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 春色, 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 坏了 诗人, 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 但是雪 花却少了 梅花的一股幽香。‎ ‎5. 悟道理。 指名说。‎ 师: 1. 从后两句中, 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 雪白梅香(板 书)。 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 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板书) 也各有所 短, 我们要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正如《千字文》 中所读到的; ‚罔 谈彼短, 靡恃己长。‛‎ ‎6. 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四、 谈雪梅、 拓诗词。‎ ‎1. 简介诗人。‎ 师: 这首诗的作者是卢梅坡, 是宋朝人。 他非常喜爱梅花, ‚梅 坡‛ 应该不是他的名字, 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因为历史关于他的记载 很少, 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 虽然不知道他的原名,‎ 但是他的作品却流传千古, 成为不朽诗篇, 来看他的第二首《雪梅》‎ 诗。‎ ‎2. 师读诗, 简介诗意。‎ ‎3. 生齐读。‎ ‎4. 谈雪梅的关系。‎ 师: 古往今来, 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 这是因为 雪中有了 梅花, 就透露出春的信息; 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 16‎ 严寒的高尚品格。 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 一诗。‎ ‎5.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 他曾写下这一 首词《卜算子· 咏梅》, 我们一起来欣赏。‎ ‎6. 总结。‎ 师: 孩子们, 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别的花都是春 天开, 它却不一样, 越是寒冷, 越是风欺雪压, 它就开得越精神, 越 秀气。 所以, 它象征着不畏严寒、 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它被称为‚岁 寒三友‛ 之一, 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之首。 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 也能不畏严寒, 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 好吗?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 五、 板书设计 雪 梅 雪白梅香 各有所长 教学反思:‎ ‎《暮江吟》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句语言流畅, 格调清新,‎ 绘影绘色, 细致真切。 诗人选取了 红日西沉到新月 东升这一段时间里 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 运用了 新颖巧妙的比喻, 创造出和谐、 宁静的 意境。 其写景之微妙, 历来备受称道。 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 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题西林壁》 是北宋诗人苏轼在 1084 年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 墙壁上的一首诗, 诗人紧扣游览庐山的独特感受, 抒发了 自己的情感,‎ 借助庐山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读来亲切自然,‎ 耐人寻味。‎ ‎《雪梅》 运用对比的手法, 道出雪和梅的长处和不足, 借雪梅的 争春, 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 也各有所短, 要相互取长补短, 互相学 习。‎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 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 感受诗人表达的对 16‎ 明月 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 了 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一、 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 标, 我取得了 以下教学效果:‎ ‎1. 中国古诗语言精练, 意蕴含蓄。 仅仅抓几个比较生疏的字词,‎ 如这两首古诗中的‚涧、 瑟‛ 的字形和字义的理解; 仅仅抓住古今意 思不同的特殊词‚可怜‛ 一词的理解; 仅仅抓住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 性词语, 如:‚夜静春山空‛ 中的‚空‛、‚一道残阳铺水中‛ 的‚铺‛‎ 的巧妙之处, 从而保留了 古诗的整体美, 放手给学生自读感悟的个性 空间。‎ ‎2. 课前, 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 有关于题壁诗的, 有关于 苏轼生平的, 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 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 让 他们更全面地了 解了 诗歌的背景、 相关的内容, 更有助于诗歌学习。‎ 在学习这首诗时, 我先让学生回想我们学古诗的方法: (1) 解诗题,‎ 知作者。(2) 初读诗, 正字音。(3) 再读诗, 清节奏。(4) 抓字眼,‎ 明诗意。(5) 多诵读, 悟诗情。 然后安排学生先自主学习, 借助有关 资料和书上的注释, 自己去读, 去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接着在全 班交流, 走进庐山, 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 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 这首诗时的情景。 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 可以是自读、 齐诵、 轮诵、‎ 唱诵或表演读, 形式多样, 重在读出理解, 读出感受。 有了 这些作铺 垫后, 我们就要直奔本课的重难点, 即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 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的内在含义。 经师生讨论, 大家明白了 一个道理: ‚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 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 冷静地分 析, 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 者迷, 旁观者清。‛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 我设计了 一个问题: 在现 实生活中, 你还发现了 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 学生谈及如人的立场不一样, 所以评定 一个人是好是坏的结果也不一样; 犯错误时, 自己往往不能发现, 总 16‎ 是当别人指出后方才醒悟等等。‎ ‎3. 在反复吟诵中, 体会诗情。‎ 在课堂教学中, 我充分发挥了 读的功能, 刚开始就让学生多读,‎ 反复地读诗,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熏陶。‎ 让学生在与文本、 老师、 学生的对话中读一读, 读出自己的理解, 读 出自己的感悟, 为零距离走进诗境打下基础。 课堂上自主读和互动听 读相结合,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课文, 使学生逐步达到读得准确,‎ 读得流利, 读得有感情。在读的过程中, 培养了 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 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 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 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 借助想象, 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 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想 象‛ 的作用, 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 使学生进入诗境, 解决因古 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 三、 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感悟很多, 所以预设的拓展的内容没有出示; 虽然力求 关注每位学生, 设计了 多样化评价、 解说式评价、 引导性评价等评价 方式, 但真正到了 课堂上, 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四、 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 我会这样做: 首先让学生怀着浓浓 的兴趣投人到学习中去。 在学习古诗时, 把三首诗词放在起, 进行 比较教学, 让学生通过自学, 感受诗句所描述的意境。 然后采用多种 方式训练学生诵读, 应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机械的朗读腔调 的模仿。 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引导学生把握 住作者的感情基调, 读出自己的感受。 最后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 趣的, 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 1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