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60 KB
- 2021-11-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1.知识目标:
(1)认识7个本课生字,结合课文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2)明确诗歌感情基调,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2.能力目标:
(1)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具体事物的象征意义。
(2)理解诗句内容,了解、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了解延安伟大精神所在,教育学生学习延安的伟大精神。
1.诗中出现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2.理解诗句内容,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谈话启迪,激情导入。
1.同学们,关于延安,你们知道些什么?师介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就是延安精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培育的延安精神是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我们今天就一块儿来学习一下这首《延安,我把你追寻》。
二、初读诗歌,把握节奏,分清结构。
1.听录音朗读,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用着重号划出诗的韵脚来,并说说全诗押的是什么韵。
(韵脚是:光、阳、香、场、琅、炕、响、梁、煌、翔、想、光、阳。)
3.出示诗歌前两节节奏,学生自己划分后四节节奏。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安/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4.学生齐诵读: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准节奏;第三遍感受诗歌内涵。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一、(1、2节)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
二、(3、4节)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三、(5、6节)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自学诗歌,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部分
(1)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两个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讨论回答。
作者追寻的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延安精神追寻的迫切心情。
(3)这两节小诗,你读出了延安什么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2.品悟诗情,学习第二部分。
(1)雨后春笋:比喻高楼大厦涌现得快、多。满目琳琅:各种好东西很多。通过这两个比喻告诉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现代化。
(2)温热土炕:代表的是延安的精神。
(3)理解句子: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老牛破车的含义是指贫穷落后,顶天立地的脊梁是指延安精神。
(4)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永远不能丢。)
分析理解:“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的,也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5)连起来读三、四节诗,概括意思。
3.学习第三部分。
(1)反问句的体会。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一个人失去了灵魂就如同行尸走肉,因此延安精神永远都是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辐射着我们每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2)追寻信念:什么样的信念?(金色的理想,解放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3)追寻温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追寻光明:只有拥有延安精神才能拥有光明。
(5)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思感,深化理解。
五、总结全文。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六、联系实际,写点感想。
1.齐读:延安精神
2.让孩子联系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如何将延安精神传承下去。
延安,我把你追寻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团结友爱
不屈不挠延安精神
本文课题清晰地点明了全文内容,透露了全诗的旨意,特别是“追寻”一词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在理解每节诗的意思时,我扣住“追寻”二字来理解。在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的感情这一目标完成过程中,适当调整问题难度,突破难点。比如:作者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只是追寻这个地方吗?
因为没有重视检查学生收集资料,有些学生没有去收集资料,教师在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时,有些学生不明白,提出了很多问题。因此,这一环节用去了很多时间,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由于时间不够,就有些仓促,从本课教学中,我感受到,有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课前收集资料,对课堂上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
相关文档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麻雀》教2021-11-236页
-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我2021-11-234页
- 2020年秋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2021-11-235页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9那一定会很2021-11-2320页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听听,秋的2021-11-239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基础达2021-11-234页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金色的草2021-11-234页
-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期末总复习 人2021-11-23125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陶罐2021-11-233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2021-11-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