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 MB
  • 2021-11-23 发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金色的草地》教案 (10)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讲述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使兄弟俩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课文接着写了“我”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 课文描写 “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课文在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本文语言优美平实,内容也较简单,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绒毛、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 ‎2.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朗读,在读中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 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此外, 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PPT课件,搜集相关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设计意图】单刀直入,引导学生质疑,并带着疑问去初读课文,导入简洁而有效。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3.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 ‎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活宝 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学习功用,学生在组内商议并完成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果。之后在检查自读环节中,教师更是适时点拨,发挥全班交流和学习的优势,优化教学效果。‎ 三、加强练写,巩固生字。‎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的巩固和掌握所学生字词,课堂的练习对于学生写得一手正确、规范的汉字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生字词及概括上节课的学习收获来有效地激活上节课的学习效果,也为快速进入新内容的学习作好了准备。‎ 二、读中质疑。 1.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自由读一读课文。‎ ‎2.再读一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是你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读,并思考、质疑,从中段起就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和能力的养成,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 ‎(1)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看满地盛开蒲公英花的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   第二自然段: 1.同桌齐读,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2.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玩一玩,一名学生上台帮忙读一读文本。课件播放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 3.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 4.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一生帮忙读。想象无数蒲公英飘散远去的情景。 5.一起在读一读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词。   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一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 2.出示填空题:‎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1)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3)指导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本段。   第四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新的想法?‎ ‎2.交流并指导朗读。‎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觉?)‎ 总结全文:抓时间的词来理清文章的脉络,并根据学生的理解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设计意图】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在研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和想象语言文字中的乐趣才是重点。 四、确定主题、练习写作。‎ ‎1.播放ppt课件,学生自主学习文章中优美的语段,自读欣赏。‎ ‎2.说一说:生活中什么地方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用几句话表达出快乐的心情及对这个地方的喜爱。‎ ‎3.练习写话:模仿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通过写话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的思维更敏捷。‎ 五、点评反馈、交流修正。‎ 选择好的的造句段落大家共享,并且对写得好的学生口头表扬,给以鼓励。‎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训练学生写句子的能力。‎ 六、板书: ‎ 金色的草地 带来发现秘密、寻找原因 可爱、有趣!‎ ‎ 更加喜爱 快乐 教学反思:‎ ‎  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教学中,尽量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另一方面,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