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6 KB
  • 2021-11-23 发布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语文园地五教案2新人教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园地五 ‎(四课时)‎ ‎ 第一课时 口 语 交 际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3、 具体生动的讲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课前准备:‎ 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 收集关于爱父母的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启发谈话,提示学习活动:‎ 1、 师动情讲述故事《妈妈的礼物》。‎ 2、 师述:同学们,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小故事呢?‎ 生先小组里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再举手交流。‎ ‎ 例:《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血乳》等 ‎3、小结:听了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 二、引导交流,进一步体会父母之爱。‎ 1、 师述:同学们,你的爸爸妈妈向你倾注了无限的爱意,今天你可以给大家谈一谈,可以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也可以结合你的一些感受来谈;还可以一边说事情,一边加入你的感受。‎ 2、 学生小组交流。‎ 3、 请代表上台交流。‎ 三、引导交流,激发爱父母的感情。‎ 1、 师述: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如此的爱我们,可是我知道,有的同学在家里稍有不如意的地方,便经常和爸爸妈妈大吵大闹,随意乱发脾气。但我也知道,有的同学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通过综合性学习,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爱我们的父母呢?‎ 2、 学生讨论交流 4‎ 1、 师述:你以前是怎么做的呢?‎ 2、 师述: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做了哪些关爱父母的事情?你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四、创设情境,激发交流欲望。‎ 1、 师述:有一个小朋友以前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他不知道父母究竟有多么的爱他,可是有一天他终于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好,可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去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你能帮助他,给他想个好办法吗?‎ 2、 生讨论交流,推举出小组的优秀建议。‎ 五、活动小结 六、布置作业:‎ ‎ 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交流,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习作 一、 提出任务。‎ 在综合性学习中,你已经了解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你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次习作,就请你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 二、 选材构思 1、 哪一件事让你感触最深?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 , 事情发生的地点,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 事情的经过 , 事情的结果。  在整个这一件事情中,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 同学之间交流交流,注意把事情交代清楚。‎ 三、 动笔起草。‎ 1、 师述:下面就请同学们动笔起草,注意写一写自己在整个这件事情中的心情。‎ 2、 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回家将这个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 第三课时 4‎ ‎ (讲评修改)‎ 一、 朗读欣赏 1、 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 二、 评议 ‎1、师生共同评议。 2、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 再读欣赏,誊写。‎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一字多义的现象,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2、 归类认识“槐”、“梧”等八个字。‎ 3、 积累名诗句。‎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发现。‎ 1、 学生小声读课文中的两组句子。‎ 2、 实物投影显示,学生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a. 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3、师总结:‎ ‎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他的意思是不同的。这就是汉字的一字多义现象,我们要知道汉字的准确意思,就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二、 读读认认。‎ 1、 自读韵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 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 自学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 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抽查认读情况。‎ 5、 自读韵文,了解树木的常识。‎ 4‎ 一、 读读背背 1、 学生自读古诗。‎ 2、 自由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3、 师谈谈古诗大意。‎ 4、 学生背诵古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