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KB
- 2021-11-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观 潮
课题 观潮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盐、屹”等 12 个生字,会写“潮、据”等 15 个字。理解“笼罩、人声
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4 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
难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
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拼读 12 个会认字,书写 15 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
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
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课
件出示 2)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
【设计意图:古诗
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了
解古人赞美钱塘江大
潮的诗句,知道钱塘江
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
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
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
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
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
在一点一滴中受到中
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
地方的潮水?(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
观赏钱塘江大潮。)(课件出示 3)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
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课
件出示 4)
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ɡ),避免读成(pēn
ɡ),“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盼、滚、顿、逐、渐、堵、
犹、崩、震、霎、余” (课件出示 5)
字形难点:“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
不要错写成“雨”。
③理解词义。(课件出示 6、7、8)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
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
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
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
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
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
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
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
像开了锅一样。
【设计意图:在学
生交流的基础上去开
展教师指导,能及时发
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
导,能更有效地巩固学
生对字词的掌握。】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
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
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
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
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
“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课件出示 9)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
下奇观”。
第二段(第 2 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
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 3、4 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
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 5 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课件出示 10)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 2—5 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设计意图:引导
学生根据观潮的过程
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
意,可以使学生了解作
者的观察顺序,掌握课
文的整体脉络。同时,
提供两种分段方法,提
倡学生对课文的多元
化理解。】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分钟
四、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
搜集资料,是学生对钱
塘江大潮有了更深的
了解。】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 11)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霎.时(shà sà) 屹.立(qǐ yì) 人声鼎.沸(dǐnɡ tǐnɡ)
二、看拼音写汉字。
cháo tóu zhú jiàn dùn shí kāi kuò
( ) ( ) ( ) ( )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宽阔 辽阔
1.我家门前有一条( )的街道。
2.我们的国家地域( ),物产丰富。
平静 宁静
3.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
4.海滨的夜色多么( ),多么美丽!
【答案】
一、shà yì dǐnɡ
二、潮头 逐渐 顿时 开阔
三、1.宽阔 2.辽阔 3.平静 4.宁静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重点学习课文第 3、4 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体会感受钱塘
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指导背诵。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13)
横贯江面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霎时 屹立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教师:这些词语是描写钱塘江大潮来临场面的成
语,让我们根据它们想象一下画面吧!
【设计意图:课件
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
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
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
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
2.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课件出示 14)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
生自由说)
生的阅读期待。】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板书:潮
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学习第 2 自然段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
2.深入学习课文 3、4 自然段,感受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
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 3、4 自然段,看看课文
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
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
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
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
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
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课
件出示 15)
教师指导: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
“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
滚动)指导读好这句话。
重点体会:人声鼎沸
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
了
【设计意图:通过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
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
体会作者的心情,受到
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
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
当中,实现了与文本的
深层次的对话。】
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
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像开了锅的水一样。(课
件出示 16)
教师总结:潮来时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
从课文中找出来吧!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声音:闷雷滚
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课件出示 17)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图片指出位置)。
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么反应?这个场面可
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人声鼎沸)指导朗读。(课件
出示 18)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
高的水墙。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
的水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朗读:带着激动的感情读。
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
惊、惊喜
体会两丈多高的水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
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课件出示 19)
③比较句子(课件出示 20)
ɑ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
观。)
(板书: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
白色战马)
指导朗读:多精彩的语句呀!我们来比赛,看谁
【设计意图:通过
句子的对比,让学生充
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
彩语言,感受课文中的
精彩描写,从而获得更
深层次的体验,并且在
不断地朗读比较中,把
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
自己的语言,从而把语
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地
落到实处。】
【设计意图:引导
学生阅读其他作家对
潮来临时的文字,不仅
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拓
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把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要读出潮水越来越有气势
的样子。
个人准备后指名读,评价后小组赛读,最后齐读。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
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 21)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
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
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
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
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
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
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
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5)播放视频。(课件出示 22)(快看,钱塘
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
样赞叹?
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
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
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
有国家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
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
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
采访学生)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
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
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
情景的呢?(板书:顺序: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设计意图:播放
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
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
壮观, 让每一位学生
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
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
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
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
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
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
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
化】
【设计意图:把第
2 自然段和第 5 自然段
进行简略处理,可以使
学生能找准课文重点,
防止学生学习内容过
多,抓不住要点。】
(学习第 5 自然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
号浪吼”等词语)(板书:潮来后:漫天卷地 风号
浪吼 恢复平静)
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板
书:天下奇观)
4.指导背诵。
①教师引入: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
有声有色,让人如身临其境,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
可是,我们刚才读句子的时候,把顺序给打乱了。作
者写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
听的练习。我读一段话,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
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学生
每人一张填空练习纸)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
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惦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
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
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
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
(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
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
被震得颤动起来。(课件出示 23)
②教师读句子(包括括号里的词语),学生听后
记下词,填在括号里。(指名板书)
(出示括号内的词语,校对)。现在我们来看看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时间的推移和潮水位
置的改变来描写潮水的变化。)(课件出示 24)
③引读这段话(教师读括号里面的词,学生读后
【设计意图:运用
填空形式降低学生背
诵难度,再结合视频让
学生去背诵,大大激发
了学生背诵的兴趣。】
面的句子)。
④画线的部分留下括号里的词,再请学生背诵后
面的内容。(机动:学生看书试背)
⑤现在我们一边看视频,一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的第 3 自然段,感受钱江潮的气势。(课件出示 25)
(如果不会背,可以看看书,会背的站起来背)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
分钟
三、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
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
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
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课件出示 26)
(放视频)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
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
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
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按照顺序来
介绍。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
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
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设计意图:学生再
一次变换身份,作为导
游来介绍钱塘江大潮,
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以
致用,进一步将课文中
学到的语言内化,将学
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
学语文的兴趣,孩子们
在愉悦、欢快之中得到
了能力上的提高。】
板书
内容
潮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顺序:远近
观潮 潮来时 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天下奇观
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恢复平静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 27、28、29)
一、比一比,组词语。
提( ) 潮( ) 锯( ) 盼( )
堤( ) 朝( ) 据( ) 粉( )
二、词语仿写。
山崩地裂(描写声音)
风号浪吼(含有“风”)
三、句子训练。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用加点的词造句)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把 比喻成了 。你来仿写一个和“潮水”有关的比喻句吧!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 课 文 是 按 照 怎 么 样 的 顺 序 描 写 钱 塘 江 大 潮 这 一 天 下 奇 观 的 , 请 排 序 号 。
( )
A.潮来之时 B.潮头过后。C.潮来之前。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hào)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ɡ)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zhèn)得颤动起来。”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一、提水 堤岸 大潮 朝阳 锯子 根据 盼望 花粉
二、示例:人声鼎沸 鸦雀无声 风和日丽 谈笑风生
三、1.示例:阳光洒在河面上,河面亮闪闪的,犹如长长的锦缎。
2.白浪 水墙 示例:潮水好像暴怒的狂狮,汹涌地冲向岸边的礁石。
四、1. 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过之后
2.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
时奔腾的形态特点;用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地裂”,形象地写出大潮到
来时的巨大声音,这样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人无不惊叹钱塘江大潮非凡
的气势!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我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学字词,自己划分段落,
学生积极投入到自学活动中,效果不错。
2.我还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尤其钱塘江大潮的类文阅读激发了学
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堂气氛非常积极。
不足之处:
我运用视频播放的方法讲学生代入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
对钱塘江大潮的自我感悟的表达,只是学生过于沉浸于视频中,不容易尽快进入后边的教
学环节。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积极推进类文阅读,拓宽
学生视野,还要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想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
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
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
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
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
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要综合运用以
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钱塘潮:
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 8 月 18 日在
海宁市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
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钱塘潮的形成:
到过海边的人,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时候海水像野马,向岸边奔来;有
时候海水又像逃兵,退到离岸很远的地方。海水这种有规律的涨落,叫做潮汐。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钱塘潮为什么偏偏在八月十八最大呢?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
水的吸引力造成的。农历每月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
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
一和十五的潮汐比较大。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
所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
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是由于杭州湾的地形特殊。钱
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狭,出海处宽达一百公里,而往西到海
宁县盐官镇附近,只有三公里宽。潮水刚进杭州湾,水面宽阔,越往西就越受到
河流两岸地形的约束,只好涌积起来,潮头越积越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墙,向
西推进。同时,由于潮流的作用,把长江泻入海中的大量泥沙,不断地带到杭州
湾来,在钱塘江口形成一个体积庞大、好像门坎一样的“沙坎”。当海水推着江
水向钱塘江口内涌去的时候,沙坎挡住了潮头,就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
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高达八米到九米。潮水到来的时候,汹涌澎湃,像千军万马。这就是
举世闻名的钱塘潮。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yī jù kuān kuò cháo shuǐ ɡǔn dònɡ
( ) ( ) ( ) ( )
二、精挑细选。
1.潮 嘲 朝
( )笑 ( )廷 浪( )
2. 笼 珑 拢
合( ) 鸟( ) 小巧玲(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
2.形容隐隐约约。( )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
4.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
5.山岳倒塌、地面开裂,形容声响巨大或变化剧烈。( )
四、句子练习。
1.大潮 钱塘江 天下奇观 被 称为(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运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五、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阅读能力大提升
六、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是按照潮来前、 和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想到
了用课文中的词语“ ”来评价钱塘江大潮。
七、重点段落品析。
《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
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
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
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
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 “ _______________ ”; 江 面 景 象 的 变 化 , 从 “ ___________ ” 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__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__,由“人声鼎
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间
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八、想一想,填一填。
假如你有机会去钱塘江观潮,面对如此壮观的奇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内心
所想呢?
参考答案:
一、依据 宽阔 潮水 滚动
二、1.嘲 朝 潮 2.拢 笼 珑
三、1.人山人海 2.若隐若现 3.风平浪静 4.人声鼎沸 5.山崩地裂
四、1.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雪花飘飘,好像柳絮在空中飞舞。
五、4 2 1 5 3
六、潮来时 潮退后 天下奇观
七、1.午后一点左右
2.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 江面风平浪静 东边
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3.多 迫切 人们看到潮来了十分惊喜、激动
八、钱塘江大潮太壮观了,它是大自然的奇迹,它不愧为“天下奇观”!
相关文档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昆虫2021-11-234页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课堂教学2021-11-2329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8童年2021-11-2350页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堂教学设计2021-11-234页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课堂教学2021-11-2323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古诗2021-11-235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我变2021-11-236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花钟2021-11-235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6方帽2021-11-2331页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课堂教学2021-11-23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