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 KB
  • 2021-11-24 发布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它们吸水吗》教案 (7)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它们吸水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 的材料第 4 课《它们吸水吗》 【教材分析】 本课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谁更容易吸水。这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通 过在四种不同的材料上滴一滴水,从侧面观察它们的吸水现象,分别用合适的 方法描述水滴的变化和材料的细微变化,并以此判断四种材料吸水能力的强弱。 第二部分:纸的观察。教科书用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一张白纸。 第三部分:造一张纸。这部分教科书是通过图片的方式介绍古代造纸的过程的。 第四部分:我们来造一张纸。这部分的主要活动有两个:1、经历用废报纸造一 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找浆——抄纸——压平晒干。了解纸的构成方式: 用纸纤维叠加而成;2、比较自己造的纸和平时所用的纸的区别,如厚薄不同、 疏密程度不同。纤维长短不同(光滑程度不同)等。 【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研究了生命世界(植物、动物)内容的基础上,初次接触本单元 的内容——物质世界,并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质——纸作为研究物质世界的 切入点。关于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三年级学生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纸和衣 服很容易吸水,木头也能吸水、塑料和金属却不太能吸水。学生们也已经知道 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是不同的。但在语言表达上还存在着表达不准的现象,让 学生意识到材料的特性是与它们构造相关联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 2 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设计理念】 纸是最常见的重要物质,但对于学生来说,纸虽然在生活中最为常见,同 时也最容易被忽略,因此纸的研究主题能够引起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关注。教学 中,将引导学生继续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通过比较、 估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多纬度地来认识纸的基本性质,也 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作好铺垫。 【教学资源或材料】 多媒体电脑、电脑动画课件、配套实验用具。 【教法】电教多媒体法、讨论法、比较法、引导探究法相结合。 【课时】1 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3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铅画纸)、塑料膜、铁片、木片(纹理较 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透明杯子、水。 老师 1、古代造纸的录像,现代造纸的工艺录像制作好教学课件。 2、电熨斗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小魔术:水到哪里去了? 教师出示两个杯子,在两个杯子里分别放入毛巾和塑料,然后在倒入同样 多的水,分别从两个杯子里取出毛巾和塑料,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 了?水跑到哪里去了呢? 师: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生:…… 师: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 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师板书课 题)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高昂的兴趣是 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利用小魔术导入新课,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 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聚集动力。】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一)谁更容易吸水 4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 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 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 的变化。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 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现: ①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②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二)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 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指名汇报所选择的方法。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 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 5 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三)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 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 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 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四)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 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 各不相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来设计实验,互相借鉴,共同分享,让学 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实验,让学生 自己设计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只是 一个参与者,指导者,激励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喜欢探究的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严谨的态度和敢于尝试,大胆探索的精神】 三、深化理解 内化新知 1、通过对纸的研究,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 6 2、比一比,在一分钟之内哪个小组说出各种纸的名字多。 3、你所知道的纸都有哪些用途? 4、师准备一些不同的纸展示给学生,感受纸的多样性,全班交流纸的用途。 5、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四、归纳总结 促进建构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进行质疑。 【设计意图:质疑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多方面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拥有信心, 这样既注重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又渗透了实践第一的原则。】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搜集不同的材料,看看它们的吸水能力有什么不同,课后同学们在 一起交流交流。 2、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制造出一张精美的纸书签送 给你的好朋友。 板书设计: 4 它们吸水吗 纸 最强 纤维 结构 木头 强 塑料 弱 铁 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