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9 KB
- 2021-11-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6《蝙蝠和雷达》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 揭开了 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
秘密, 并从中受到启发, 给飞机装上雷达, 解决了 飞机在夜间安全
飞行的问题。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 叙述思路清晰,
逻辑性强, 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
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 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第
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 科学家做了 三次试
验, 结果证明, 蝙蝠夜里飞行, 靠的不是眼睛, 而是用嘴和耳朵配
合起来探路的。 第三部分: 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 给飞机装
上雷达, 保证了 飞机安全飞行。 这项研究告诉人们, 研究生物可以
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教学目 标:
1 、 认识5个生字, 会写1 2个生字。 正确读写“蝙蝠、 清朗、 捕捉、
飞蛾、 蚊子、 避开、 敏锐、 铃铛、 苍蝇、 揭开、 推进、 障碍物、 荧光
屏、 横七竖八” 等词语。
2、 朗读课文,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
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激发热爱科学、 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 难点:
1 、 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 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
3、 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
课前准备:
1 、 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2、 课文朗读录音、 写有生字词语的小黑板、 CAI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8
一、 以图为媒, 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 ) 同学们, 你们认识它们吗? 请说
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 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 它们
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 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 指导写“蝙蝠” 两字。
二、 朗读课文, 学习 生字
1 、 听课文朗读, 注意生字的读音, 标出自 然段。
2、 自 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 同桌轮流读课文, 互相评价, 互相指导。
4、 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 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 提示学生
注意形声字和“蝙、 荧” 等字的读音。
三、 默读课文, 归纳大意
1 、 课文主要讲什么? 请大家默读全文, 用自 己的话说一说。
2、 同桌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指名讲, 师生共同归纳。 你现在知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了
吧?
四、 学习 前三个自 然段
(一) 默读前三个自 然段, 找出过渡句
(二) 出示过渡句,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设问) 读
了 这个句子, 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过渡: 要想揭开其中的奥秘, 我们要先来学习 第三自 然段。
(三) 重点学习 第三自 然
1 、指名读第三自 然段, 其他同学思考: 这个自 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 指名讲段意
3、 对于蝙蝠在夜间飞行, 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 为什么?
4、 出示句子: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 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而且
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
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8
(1) 抓住重点词句, 让学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间飞行而且不会有
危险的本领。
(2) 模拟体验: 你想试一下在夜里飞行吗? 让学生闭上双眼, 在
教室里走一圈, 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
(3) 说感受
(4) 指导朗读: 蝙蝠的本领真让人佩服,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
气来朗读这一段话? (赞叹、 佩服)
五、 结束语: 我们人类是靠什么来判断有没有障碍物的?(眼睛)
那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飞行, 它靠的是不是那双像猫头鹰一样锐利的
眼睛呢? 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词语
熟读课文
查找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引入
同学们, 昨天我们学习 了 1 1课《蝙蝠和雷达》, 还记得蝙蝠和雷达
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科学家们经过反复试验, 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
飞行的秘密, 并得到启发, 发明了雷达)
二、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研读课文, 解开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
密
导入:【课件出示一只蝙蝠】 看! 今天小蝙蝠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上, 它说有话要对我们说呢, 我们来听听吧: 你们人类真了不起! 竟
然连我们蝙蝠界的秘密都能知道, 我真的很想知道你们人类是怎么发
现我们的秘密的, 同学们, 你们能告诉我吗?
师: 同学们, 你们愿意代替科学们回答小蝙蝠的问题吗? 问题的
答案就在课文中, 我们要把问题回答准确、 完整就要先认真读书, 我
们先来找一下, 哪些自 然段是写了科学家们的试验的? (4、 5、 6自
8
然段)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4、 5、 6自 然段。
(一) 学习 4、 5、 6自 然段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自 由轻声读课文4、 5、 6自 然段, 想一想科
学家做了几次试验? 在什么环境中做实验, 分别怎么做, 结果怎么样?
得出了什么结论?
边默读4、 5、 6自 然段, 边用简洁、 准确的话来填写表格
试验顺
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组讨论填表结果
指名讲所填写的表格【课件出示: 表格】
哪位同学可以看着表格来为小蝙蝠解释试验的过程? 要注意人称的
变化。【课件出示: 表格】
【出示课件】 过渡语: 你们这班小科学家真棒! 那你们又知道我的嘴
和耳朵是怎么配合起来探路的吗?
(二) 学习 第七自 然段
课文哪个自 然段回答了小蝙蝠的问题? 快速读第七自 然段, 动手画出
有关句子, 并把句子读一读。
汇报句子
男女同学赛读
默读句子, 在表格背后的空白处画出蝙蝠的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示意
图
展示示意图, 并复述蝙蝠探路的原理, 完善学生的示意图, 板书:
同桌看板书复述蝙蝠探路的原理
科学家们发现蝙蝠夜间能安全飞行的秘密容易吗? 从哪些句子可以
8
看出来?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理解“反复、 终于” 的用词准确
性。【课件出示句子】
齐读句子, 说体会
齐读体会
齐读第七自 然段
【课件出示小蝙蝠】: 同学们说得不错, 我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
就是嘴和耳朵能互相配合, 嘴和耳朵两样东西是缺一不可的。 那你们
人类的科学家发明的雷达又是怎样探路的呢? 课文哪个自 然段告诉
我们答案?
(三) 学习 第八自 然段
边读文段, 边画出有关句子, 并读一读
模仿板书动手画雷达的探路方法示意图
同桌交流示意图, 并复述
指名展示示意图, 并复述, 完善学生的示意图并板书: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44页, 完成课后练习 三
指名讲答案
齐读
三、 拓展延伸
(一) 默读“资料袋”, 填写: 人们从( ) 身上得到启发, 发明
了 ( )。【课件出示】
(二) 介绍自 己知道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用“人们从( )
身上得到启发, 发明了( )。” 的句式来说。【课件出示】
(三) 补充有关仿生学的资料【课件出示】
(四) 说一说: 我从( ) 身上得到启发, 想发明( )。
【课件出示】
参考: 我从变色龙身上得到启发, 想发明变色纸尿裤, 如果婴儿小便
了 , 就显示蓝色, 如果婴儿拉臭臭了, 就显示红色, 大大方便了家长。
(五) 推荐课外书籍:《开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学》【课件出示】
8
四、 作业布置:
1 、 阅读有关动、 植物秘密的书籍, 仿照《蝙蝠和雷达》 的写法, 写
写自 己从动、 植物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设计出来的小发明。
五、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蝙蝠和雷达》 属于科普知识短文, 富有趣味, 主要将科学家通
过反复试验, 揭开了 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 并从中受到启发, 给
飞机装上雷达, 解决了 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文章思路清晰,
逻辑性强, 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拓宽视野。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了 解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
到的启示, 激发学生爱科学从小就探索科学的兴趣
难点: 弄清蝙蝠探路和飞机空间安全飞行的联系
一、 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 标, 我取得了 以下教学效果:
1. 课题质疑, 引发探究。
在课堂开始, 我出示了 蝙蝠的图片和雷达的图片, 并请学生说说
自己对蝙蝠和雷达的了 解。 学生课前已经进行了 预习, 很快便说出蝙
蝠是一种哺乳动物, 而雷达是人类发明的探测仪器, 学生答后我再质
疑: 一个是动物, 一个是科技产品, 课题用‚和‛ 字连接是为什么呢?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设疑是探究学习的开始, 一下子学生的的
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 将学生的学习思维置于一定的情景中, 学生乐
于参与, 兴趣浓厚, 也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继而引导学生在文中寻
找关于描写蝙蝠和雷达的句子, 为概括全文内容作铺垫。
2.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在课前, 我加强了 预习指导, 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课堂中,
我设计同桌合作探究, 找出蝙蝠探路靠的是什么, 并完成表格。 在阅
读了 蝙蝠探路方法和雷达探路方法后, 我又让学生用卡片在黑板上摆
一摆整个过程, 激发了 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同时我又指几名学生上
8
台分别介绍三个试验过程, 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勇于展现自我。 通过活
动, 学生在玩中学, 不但牢固地掌握了 知识, 了 解了 蝙蝠和雷达探路
方法, 而且使学生得到了 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3. 渗透方法指导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方式是影响学习方法掌握的重要外部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有较强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意识, 有坚实的语文
知识基础, 能凭借学习内容, 把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内容与如何学习统
一在同一过程中, 寓学法于教学之中, 久而久之, 学生领悟各种学习
方法。 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课文,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了 解
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如果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有效方法, 运用
到其他课内阅读或课外阅读, 就是很好的方法指导。 我让学生仔细阅
读完课文后, 找出课文中既写了 蝙蝠又写了 雷达的句子, 因为这些句
子合起来正好概括了 文章的主要内容。 当学生找到后, 就让他们连起
来说一说, 并且告诉他们有时候利用文章中的主要句子就能概括课文
的主要内容, 在以后的自己阅读中也可以试试。
二、 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 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 课前, 我加强了 预习
指导, 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课堂中, 我设计同桌合作探究, 找出
蝙蝠探路靠的是什么, 并完成表格。 在阅读了 蝙蝠探路方法和雷达探
路方法后, 我又让学生用卡片在黑板上摆一摆整个过程, 激发了 学生
阅读文章的兴趣, 同时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勇于展现自我。 通过活动,
学生在玩中学, 不但牢固地掌握了 知识, 了 解了 蝙蝠和雷达探路方法,
而且使学生得到了 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三、 不足之处
在学习科学家三次实验的经过, 填写表格这一学习环节没有处理
好。 学生在复述这部分内容时, 没有很好地运用到课文中的语言, 只
是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语言, 没有达到复述课文的真正目 的。 复述完后,
如能带领学生再回到课文中读一读, 回味课文语言, 感悟课文语言,
8
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的缜密, 我相信效果会更好。 读的训练还显得较为
薄弱。
四、 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 我会这样做: 首先创设情景, 激发
参与兴趣, ‚现在咱们开个小小的招聘会, 这里有两积职业供大家选
择, 一种是记者, 一种是科研工作者 ‛。 接着自学课文, ‚记者朋友
们把你要提的问题罗列在纸上; 科研工作者要把你研究的过程按要点
罗列到纸上‛。 然后合作探究:‚蝙蝠是怎么探路的? ‛ 再谈一谈‚蝙
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 最后, 拓展练习, 培养创新精神: ‚同学们,
你们还知道哪些创造发明也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 ‛‚你现在最
想发明什么? ‛ 这一拓展练习,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 拓宽了 语文
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同时, 激起了 学生创造的欲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