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5 KB
  • 2021-12-06 发布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四 人教部编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 ‎1.对本单元学习的神话故事的特点进行回顾与整理。‎ ‎2.借助拼音识记与花卉有关的词语,进行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 ‎3.指导学生积累表现人物特点的成语,激发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兴趣。‎ ‎4.在读句子中体会想象的神奇,并与同学交流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情节。‎ ‎5.熟读、背诵古诗《嫦娥》。加强语言积累,激发孩子们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识记与花卉有关的词语,进行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 ‎2.指导学生积累表现人物特点的成语,激发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兴趣。‎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心,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加强语言积累,激发孩子们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课件出示:‎ u 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让我赞叹不已。‎ u 神话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如精卫性情刚烈、坚韧执着……‎ u 古人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如普罗米修斯上天拿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 ‎(1)学生自由读句子,说说你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神话想象丰富,题材广泛。神话是古代人民展 现奇特想象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种多样的特色。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神话的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后羿射日和打猎有关,女娲造人与制陶有关,神话把人民的生活情景渗入故事里,加以浪漫化。‎ 神话中的主人公性格鲜明,能力非凡。主人公大多是原始社会里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其它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也有的主人公是与人类作对的超自然力或敌对的人类集团加以艺术夸张而成,不论是正是反,都是鲜明生动超凡的。‎ ‎(3)鼓励学生多阅读神话故事,在阅读中感受神话的特点。‎ ‎2.练一练,学运用。‎ ‎①读《后羿射日》,下面的答案正确的是: ( )‎ A.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B.愿意牺牲自己,为人民群众着想和伟大的奉献精神;‎ C.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希望战胜自然,控制自然,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 ‎②读了《精卫填海》我明白了: ( )‎ A.既然有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坚地奋斗到底。‎ B.精卫有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大海是一定可以填平的。‎ C.这个神话故事告诉了我们,用这种不科学的方法是根本填不平大海的。‎ ‎3.我拓展,我积累。‎ 神话故事总是充满幻想,但是它们又代表着一种文化,读神话故事就好像徜徉在幻想的海洋里面。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聆听先人留下的神话传说,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更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课下搜集神话故事读一读,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1)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2)小组交流,代表讲故事,全班评议。‎ ‎【设计意图:从学过的课文和课外读物中选取神话故事,进行朗读和交流探究,鼓励学生背诵和抄写,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 花圃、花卉、花蕊 玫瑰、茉莉、牡丹、海棠 ‎ ‎(2)教师领读词语。‎ ‎(3)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4)学生再次认真拼读,说一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读一读这些词语,我们知道第一组是用“花”扩词识字,第二组是认识花的名字识字。‎ ‎(5)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花儿的颜色、形状、香味等。‎ ‎(6)课件出示9个生字:‎ 圃 卉 蕊 玫 茉 莉 牡 丹 棠 ‎(7)集体读、开火车读、指名读9个生字。‎ ‎(8)想一想:你发现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最容易记住这些字。‎ ‎(9)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巡回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汉字的特点。(从结构、偏旁、识记方法方面引导。)‎ ‎2.练一练,学运用。‎ 把下面的植物分成两类。‎ 松树 菊花 荷花 杨树 柳树 鸡冠花 杏树 ‎(1)( )‎ ‎(2)( )‎ ‎3.我拓展,我积累。‎ 这样含有花的词语还有很多。‎ 杜鹃 山茶 芍药 荷花 凤仙花 莲花 蝴蝶兰 天竺葵 虞美人 迎春花 睡莲 鸡冠花 槐花 桂花 马蹄莲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积累。 ‎ ‎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词语:‎ 腾云驾雾 上天入地 神机妙算 各显神通 三头六臂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刀枪不入 ‎(2)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成语读正确。‎ ‎(3)读一读这几行成语,想想下面的两行成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我们在读这些成语的时候,我知道了有些成语是有典故的,还有的成语包含着故事。‎ ‎2.练一练,学运用。‎ ‎(1)将下面的成语和对应的人物连线 腾云驾雾 诸葛亮 上天入地 神机妙算 过海的八仙 各显神通 三头六臂 孙悟空 ‎(2)给成语编故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带枪不入 ‎3.我拓展,我积累。‎ 类似这样的成语我还能再说几个:卧薪尝胆【 勾践 】 三顾茅庐【 刘备 】‎ 纸上谈兵【 赵括 】 完璧归赵【 蔺相如 】 凿壁偷光【 匡衡 】‎ 指鹿为马【 赵高 】 囊萤映雪【 车胤 】 负荆请罪【 廉颇 】‎ 百步穿杨【 养由基 】 入木三分【 王羲之】 破釜沉舟【 项羽 】‎ 总结:希望同学们课下多阅读书籍,积累成语,并运能用成语,对人物外貌、性格、特征等进行概括。‎ ‎(二)句子积累。‎ ‎1.读一读,找规律。‎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3个句子: ‎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这里出现的句子是神话故事里的句子,句子描写的情景非常的神奇。我们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要边读边展开想象,想象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 ‎2.读一读,学运用。‎ ‎(1)夸父就跑到黄河边,一头扎进水里,咕咚咕咚,很快就把黄河水喝干了。可是他仍然很渴,就来到渭水边,咕咚咕咚,一口气把渭水喝光了。《夸父追日》‎ ‎(2)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霎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共工怒触不周山》‎ ‎3.我拓展,我积累 我还知道其他一些神话故事,它们描写的故事都非常神奇。如:《牛郎织女》 《哪吒闹海》 《女娲造人》 《后羿射箭》 《大禹治水》《仓颉造字》 《八仙过海》……‎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 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师范读,学生跟读。‎ ‎(2)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3)自由朗读。‎ ‎2.作者简介: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溪)生,又号樊 南生,汉族,唐朝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3.理解重点词语。‎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4.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根据注释,借助插图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远远地看见,半透明的云母石屏风后面,烛光中,孤独的影子深且长;银河渐渐收敛了光芒,报晓的星星也将沉没.嫦娥应当正在后悔独自偷吃了王母娘娘给后羿的不死灵药,天天都在在碧海与青天之间思念以前与后羿在一起的日子。‎ ‎5.介绍创作背景:《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首句既点出了诗人所处幽暗朦胧的境界,也表达了诗人孤寂难遣的心情;次句中以景物描写来暗示时间的推移。后两句写由诗人自己的孤寂难忍进而揣想到月中嫦娥的孤独凄凉。诗人借嫦娥的遭遇、处境来进一步抒发内心孤寂的情绪。诗中写嫦娥,实际上是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思,全诗情境交融,哀而不伤,表现了这首诗的神韵美。‎ ‎6.赏析:《嫦娥》这首诗的艺术技巧和艺术成就很高。全诗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同时运用“深”、“渐落”、“沉”、”应悔“、”夜夜“几个词语,让读诗的人感受到了一种感伤的美,感受到了嫦娥孤清凄冷,不堪忍受的寂寞情怀,以及作者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爱情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的观点。‎ ‎7.学生练习朗读古诗,背诵积累古诗。‎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8.延伸阅读。‎ 乞巧 ‎ 林杰(唐) ‎ 七夕今宵看碧宵, 牵牛织女渡河桥。 ‎ ‎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释和插图,在反复朗读中了解古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读背背,学会积累诗句。在读读背背和探究交流中提高了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首诗很陌生,所以,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悟,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古诗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不足之处:‎ 在讲授句子“对比”的写法时,讲得不够详细,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掌握这种写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