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6 MB
- 2022-04-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5古人谈读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人物介绍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人物介绍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周易读本》《楚辞集注》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字词学习耻谓诵岂诲恒窥皆缺chǐwèisònɡqǐhuìhénɡkuījiēquē
词:耻辱无耻耻笑诲:教诲训诲诲人不倦谓:称谓所谓无谓诵:朗诵诵读背诵岂:岂止岂敢岂料恒:恒心永恒持之以恒窥:窥视窥探管中窥豹皆:皆大欢喜人尽皆知缺:缺少缺乏残缺生字组词
不耻下问默而识之诲人不倦心即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曾国藩(chǐ)(juàn)(yǐ)(zhì)(qǐ)(fān)字词学习
多音字好爱好hǎohào美好观guān参观guàn道观
课文朗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注释理解①[敏]勤勉。②[好]喜好。③[耻]以.......为耻。④[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⑤[知]同“智”,智慧。⑥[识]记住。⑦[厌]满足。⑧[诲]教诲。注释理解
新知讲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勤勉喜好。以......为耻。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敏好耻下问句意: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新知讲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几个知意思一样吗?【知】前面四个“知”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知”通“智”,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为】是。为为
新知讲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新知讲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这里读作zhì,记住的意思。【厌】满足。【诲】教诲。【倦】倦怠。
新知讲解句意: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新知讲解这几句话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第一句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勤学好问。第一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新知讲解第二句告诉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做人、做学问要诚实。第二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新知讲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三句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奋,不要偷懒。
新知讲解朗读第二部分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
理解注释【谓】说。【此】这里。【漫浪】随意。【决】一定。【急】迫切、重要。【岂】难道。
新知讲解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说。句意: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
新知讲解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句意: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随意。
新知讲解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句意: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急:要紧、重要。急
新知讲解整段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总结回顾读书有哪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如果不“心到”会怎样?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哪个最急?“急”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心到最急。“急”古义和今义不同,在这里是要紧、重要的意思。
新知讲解同学们觉得朱熹的话有道理吗?我们今后又应该怎样读书呢?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新知讲解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
人物介绍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新知讲解这段话出自曾国潘的家书,这位伟大的清代名臣给了我们怎样的读书方法呢?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本文的意思。
理解注释【盖】句首的发语词。【士人】读书人。【识】见识。【足】满足。【断】断然,一定。【志】志向【则】就。
新知讲解盖:表推测,大概。士人:读书人。志:志向。识:学识,见识。恒:恒心。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句意: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新知讲解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下等,劣等。句意: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决不断下流我们读书学习仅仅有志气就够了吗?还需要有什么?
新知讲解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句意:仅仅有志气不够,还需要有见识,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说的都是没有见识的人。
新知讲解这句话里面有两个典故,一个是“河伯观海”,一个是“井底之蛙”,这两个典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河伯观海说的是一个寓言故事,说河伯很自大,看见身边的小溪流很满足,很张狂。直到有一天看到了大海。寓意是:人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盲目自大。
新知讲解意思是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的人。井底之蛙的故事告诉我们,目光短浅的人认为自己是对的,不相信别人,就永远走不出自己的小世界,永远见识不到事物的本质。井底之蛙
新知讲解“河伯观海”和“井底之蛙”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形容人见识短浅。这里运用典故说明了没有见识就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学习,容易自满自足的道理。
新知讲解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句意:有恒心就没有成不了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缺一不可
新知讲解读书人学习,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决不甘居下游;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些说的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没有成不了的事情。三者缺一不可。整段译文
课堂小结课文中的读书方法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大家要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这样读书才能有效率。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课堂练习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勤勉而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问问题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呀。我曾经说过:读书要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解释句子
课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论语》这三则,让我们明白了读书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有________;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要有__________。谦虚勤奋求实三到三有
古人谈读书好学——好问诚实——智慧不厌——不倦心到——眼到——口到有志——有识——有恒读书方法多虚心听教诲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2022-04-07376页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我的2022-04-073页
- 四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人教部编版四2022-04-076页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2022-04-075页
-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课2022-04-0733页
-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推荐)部编四语下册2022-04-0756页
- 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 桂花雨 2022-04-072页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提2022-04-078页
- 人教版(2016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022-04-073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22-04-0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