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MB
  • 2021-12-06 发布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1.会认“鸵、赢、瀚”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冠”,会写“冠、俯、喷、枚”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2.学习速读方法,练习速读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介绍“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时采用的说明方法。‎ l 重点 学习速读方法,练习速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介绍“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时采用的 说明方法。‎ l 难点 了解课文严谨的结构。‎ ‎1.字词教学。‎ 本课词汇丰富,朗读时不容易上口, 要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时关注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初读。教师要提出初读要求:全神贯注,一目十行,准确抓住段落中的关键句子;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圈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检查自读课文时要注意正音,“束、赤、置”是卷舌音,“冠”是多音字,在“冠军”一词中读“guàn”。有些长句子比较难读,教师要注意示范,教学生读通读顺。‎ ‎2.阅读理解。‎ 读通课文,读懂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之后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理清全文脉络,弄清段落之间的联系,根据五年级的阅读要求,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3.表达运用。‎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真实性、周密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的语言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让学生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掌握这篇文章中的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明确每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及作用,并学会运用。‎ ‎1.预习提纲 ‎(1)课前阅读关于科普文的文章。‎ ‎(2)初读课文,默读浏览,抓住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练习速读课文。‎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速度”主要写了哪些物体的速度。不看课文尝试完成课后习题第二题,再对照课文检查。‎ ‎(4)回读课文,看看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5)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及作用。‎ ‎2.多媒体课件 和课文相关的事物的图片或者和“速度”相关的视频。‎ l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鸵、赢、瀚”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冠”,会写“冠、俯、喷、枚”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2.抓住文段中的关键句,学习速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速度。‎ 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大家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探究的内容就和“速度”有关。我们继续练习速读。现在大家都掌握了哪些好的速读方法呢?(学生交流)今天老师介绍一种速读的方法,就是关注文中有特点的句子,比如每段开头、结尾的句子,比如文中点题的句子,比如反复出现的句子,再比如结构相似的句子。‎ 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说起速度,你们能想到的速度最快的是什么?(学生交流,不做最终的判断,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导入)‎ ‎3.如果说奔跑速度最快的要数猎豹的话,那么,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呢?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一起探究的问题。(板书,补充完整课题,齐读)‎ 直接从题目入手,抓住关键词“速度”,通过学生展开交流自己想到的,引入主题,自然顺畅。‎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指读生字词:‎ 鸵鸟 冠军 俯冲 喷气 一枚 火箭 浩瀚 手电筒 一束 赤道 一圈 难以置信 游隼 预设:“冠”是多音字,文中应读四声;“束、赤、置”都是翘舌音。‎ ‎3.齐读词语。 ‎ ‎4.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指导读顺句子。其中要特别注意长句的读法。‎ 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快得多才行。‎ 现在,你一定会认为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 ‎(1)学生练习读句子。‎ ‎(2)指名学生读。‎ ‎(3)教师指导长句的读法,注意句子的停顿,不要读错。‎ ‎5.指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这篇文章生字词较多,所以不能轻视对生字新词的认识,只有认准字音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 三、品读课文,感知比猎豹速度更快的是什么。‎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 ‎(2)指名学生交流。‎ 预设:课文主要通过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回答了比猎豹速度更快的是什么。‎ ‎2.作者为了说明比猎豹速度更快的事物,到底列举了哪些具体的事例呢?‎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做标记,教师巡视。‎ ‎(2)指名学生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小结。‎ ‎4.同学们请再次认真读书,根据课文内容,按运动速度的快慢给下面的事物排序。‎ 光 游隼 火箭 猎豹 人 流星体 鸵鸟 喷气式飞机 再次读文,在读通、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内容为文中提到的事物按速度大小进行排序,理清思路的同时,也解答了课后习题中的问题。‎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阅读,我们找到了答案,那么作者又是如何进行说明,为我们呈现出最终的答案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作者采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好处及作用。‎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使之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呢?(指名交流)‎ ‎2.作者是如何推论出这一结论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简单的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开门见山地导入本节新课,简洁明了。‎ 二、精读感悟,学习方法。‎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向我们逐步展示“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事物时,是怎样把文章内容写得具体、生动的。‎ ‎(1)学生默读思考。‎ ‎(2)小组交流。‎ ‎(3)指名小组代表汇报。‎ 预设:作者在向我们展示“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的事物时,采用了大量的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文章内容写得具体、生动。‎ ‎(4)请分别找出相关的语句。(学生小组交流,指名全班交流)‎ 小结:有了大量真实的例子、精确的数字说明,通过事物之间简单的比较,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具体、生动地展示出来了。‎ ‎2.这样的说明方法在文中到底有怎样的好处?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4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1)指名学生读。‎ ‎(2)小组讨论:这里的列数字和作比较有什么好处?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3)小组代表交流。‎ ‎(4)小结出示:‎ 举例子:运用列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用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使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让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列数字: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用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3.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对上面句子的分析,再次阅读课文,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看所使用的这些说明方法是否在文章中起到了这样的作用。看看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是否也能恰当地使用这些说明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明效果。‎ ‎(1)学生带着体验朗读课文。‎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通过这篇科普说明文的学习,你有怎样的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结合文章的具体语句,指导分析不同的说明方法的好处,以及在文章中的不同作用。在交流收获时,指导学生增强科学意识,使之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三、积累拓展,迁移运用。‎ 介绍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动物或某种食物,并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把内容写具体。‎ 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运用中,不断增加语言积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使课堂知识渐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为学生终生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这种类型的文章,大部分学生学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无疑成了一个难点。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成功大门的最为有效的一把钥匙。”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在对说明文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后,在课堂教学中,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解与巩固,促进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动物或某种食物,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把内容写具体。让学生在运用中将课堂知识渐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增加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既想把说明文的知识点全部传授给学生,又想让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说明文的知识,能够自主地对一篇说明文进行分析。由于对学生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