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6 MB
- 2021-12-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四年级下册
第23课 内容一 论语·里仁篇第四(二)
内容二 诗经·魏风·园有桃
内容一 论语·里仁篇第四(二)
一、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里仁篇第
四(一)》。
(二)师生合作吟诵《惠崇〈春江晚景〉》
《画眉鸟》。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论语·里仁篇第四(二)》,老师读
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无适(dí)也、无莫(mù)
也、义与之比(bì)、放(fǎng)于利而行、曾子
曰:唯(wěi)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4.7
1.文白对读。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各人犯的过错,是各种各样的。看一个人
犯什么样的过错,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2.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的观点与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有相通之处。同样类型的人,往往会犯同一类型的错误。
比如急性子的人,办事比较容易疏忽;慢性子的人尽管做
事细致,但往往又比较拖沓。孔子这句话还是在教我们怎样
观察、了解别人,并以他人为镜子,来反思自己。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4.8
1. 文白对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能听到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没有遗
憾了。”
2.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这句话其实也表明了他对生死的态度。一般人都
害怕死亡,但孔子却坦坦荡荡,只要自己寻得了“道”,就
能求得内心的安宁和满足,也就死而无憾了。
链接:《海伦·凯勒的故事》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4.9
1. 文白对读。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道,却又耻于穿不好吃不好,
就不值得与他谈论道。”
2. 素解文意。
拓展:积累立志奋进的相关名言: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
子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张载《张子语录》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学习4.10
1.文白对读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
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认为非要怎样做,或
者非要不怎样做,只要怎样做是合理恰当的,就怎样做。”
2. 素解文意。
点拨:天下事,瞬息千变万化,因此,我们为人处事必须随
机应变,但所有的做法都要合情合理,这就是君子的做法。
换一个角度来说,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
态度严肃却又灵活,不会厚此薄彼。可见,本章谈论的仍是
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拓展: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天下人的老师,就是因为他既坚持
君子的原则,又有灵活的处事方法。比如孔门有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所以他提出“因材施教”,
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法,这样,学生也会学得更开
心、更有效果。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五)学习4.11
1.文白对读。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德行,小人心怀故土;君子关心法
度,小人关心恩惠。”
2.素解文意
点拨:这里的“君子”和“小人”不是狭义上的好人和坏人,
“君子”是指德行特别高尚的人,“小人”是指普通老百姓。
君子考虑的是德行,小人考虑的是安逸的生活。所以君子能
够随遇而安,而小人一离开安乐窝,就会觉得非常痛苦。君
子考虑的是礼法,但小人想的是小恩小惠。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六)学习4.12
1.文白对读。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孔子说:“只围绕个人利益而行事,会招致很多的怨
恨。”
2.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
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
会招致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是谈先义后利。大家还记得
《论语·里仁篇第四》的4.4吗?我们把4.4和本章连起来,
刚好可以凑成一幅好“对联”,上联是:苟志于仁矣,无恶;
下联是:放于利而行,多怨。横批是:先义后利。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七)学习4.13
1.文白对读。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
礼何?”
译文:
孔子说:“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
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那要礼仪干什么呢?”
2.素解文意。
点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孔子认为社会混乱是由礼乐崩坏导
致的,所以他主张要以“礼乐”来治理国家。但“礼”是以
“仁”作为基础的,仁者爱人,大家相互关爱,就会有敬重
之心,有谦让之心,才能其乐融融。孔子的这句话,放到我
们的班集体、家庭中也是一样的。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八)学习4.14
1. 文白对读。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
也。”
译文:
孔子说:“不要发愁没有职位,要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
不要发愁没人了解自己,要完善自己,使别人足以知道自己。”
2.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专注于自身的学问、修养、
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某一官职的各方面素质。用现在的
话来说就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你得先让自己成为金子。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九)学习4.15
1. 文白对读。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
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贯彻着一个基本理念。”曾
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便问:“老师说的是
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基本理念就是忠和恕罢
了。”
2.素解文意。
点拨:这一章非常精准地概括了孔子思想的两个核心,那就
是“忠”“恕”。“忠”是对自己的要求,“恕”是对别人
的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可谓
“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可谓
“恕”。比如,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在认真教课,学生在
努力学习,师生都竭尽全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这就做到了
“忠”;“恕”,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将心比心,从身边小事
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链接:《楚庄王绝缨》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诗经·魏风·园有桃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里仁篇第四
(二)》。
二、解诗题
“园有桃”就是园中有株桃树的意思。诗人借桃、
枣起兴,感慨它们结出来的果实可以供人食用,而
自己却无人理解,不能施展才华,报国无门,故以
此为题。
三、正诗音
(一)初读《诗经·魏风·园有桃》,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
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殽、子曰何其(jī)、盖(hé)亦
勿思、棘、罔
(三)标注入声字: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五)师生拍手齐读。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四、明诗意
(一)文白对读。
原句
园有桃,其实之殽。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
心之忧矣,聊以行国。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译文
园里有株桃树, 摘下桃来填饱肚。
心里忧愁,我唱着歌儿聊解烦忧。
不相识的人,说我狂傲。
他说的是这样吗?你自问是这样吗?
心里忧愁,有谁知道!
有谁知道,何不把这愁绪抛掉!
园里有酸枣树,摘下酸枣填饱肚。
心里忧愁,姑且在国中游荡。
不相识的人,说我不正常。
他说的是这样吗?你自问是这样吗?
心里忧愁,有谁知道!
有谁知道,何不把这愁绪抛掉!
(二)字词释义。
①士:古代对知识分子或一般官吏的称呼。
②彼人:那人。
③聊:姑且。
④行国:离开城邑,周游国中。“国”与“野”相对,指城邑。
五、品诗味
(一)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
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
知之,盖亦勿思!
点拨:“殽”通“肴”,本来指烧好的菜,这里当动词,是
“吃”的意思。“盖”通“盍”,是何不的意思。
品味:从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来看,这首诗的作者很有
可能是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他因无人理解、有才华而无用武
之地,只好放声高歌以宣泄自己心中的苦闷。
(二)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
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点拨:《诗经》中很多诗歌都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即各章
的句式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作
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尽
情抒发情感。
品味:诗人其实是要表达自己的烦闷,可在每章的开头却先
写桃树、枣树,这种表现方法叫“兴”,先言他物,再抒发
自己的感情,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拓展:积累《诗经》中运用起兴手法的句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郑风·野有蔓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
六、背诗句
(一)复沓式读诗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七、想诗境
(一)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
绘的画面。
(二)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
面有些什么。
八、悟诗情
《园有桃》抒发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苦闷情绪,人们将他有
时高歌、有时行游的行为视作反常。因此,无法得到众人理解
的他感到委屈和矛盾,最终只能以暂时的逃避来排解忧愁,情
感的表达具有“欲言又止”的特点,风格沉郁悲凉。
九、本课总结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有许多读书人怀有“兼济天下”
的美好愿望,可惜很多时候因为贫穷等种种原因,他们不能
施展自己的才华,只好“独善其身”。除了今天学习的《园
有桃》,还有不少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心情,让我们积累以下几首: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
〔唐〕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临江王节士歌
〔唐〕李白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相关文档
-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课2021-12-2335页
-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课2021-12-2326页
-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课2021-12-2317页
-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课2021-12-2319页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7 2021-12-2328页
-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课2021-12-2317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21-12-233页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五单元《172021-12-1022页
-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课2021-12-1033页
-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课2021-12-10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