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1-12-23 发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观察物体丨苏教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 题 观察物体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前、后、左、右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 点 难 点 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 具 学 具 课件、实物投影、9袋各种不同的玩具、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游戏:猜一猜 1. 师:今天老师悄悄的给我们班的一位小朋友拍了一组照片,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他是谁?‎ 出示张裕勇的背面图,问:这是小朋友的背面,猜猜他是谁?‎ 生猜 师:光看背面你们就能猜出他是谁啦?老师不信呢!‎ 出示张裕勇的侧面,师:再来看看他的侧面,他是谁?‎ 出示张裕勇的前面图:看看它的前面,现在我们能肯定他是?‎ 师:看来要想了解一个物体,不能单看一面,我们还得要全面的观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想全面了解一个物体,必须从物体的全方面来观察)‎ 二、‎ 自主 探究体验 ‎1.观察教室照片。‎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感悟 师:小朋友,老师平时很喜欢拍照片,瞧,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这两张照片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一张是老师站在教室的前面拍的,一张是老师站在教室的后面拍的,拍出来的样子一样吗?(生答:不一样)‎ 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 ‎(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2)仔细看这两张照片哪张是在教室前面拍摄的?‎ 生答。‎ 问: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 另一张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摄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 ‎(3)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2.“想想做做”第1题。‎ 这里的两张照片,都是学校的大门,请问: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将它的序号写下来。‎ 生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 问: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指名回答 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 你是根据什么做出判断的?‎ ‎3.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两个相对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从前、后两个方面学会观察物体)‎ 观察实物,亲身体验。‎ ‎  师:今天老师还带了一个小兔子的玩具,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把小兔子放在桌子中间,兔子的脸对着同学。 ‎ ‎  师:坐在这个位置,请问看到的小兔子是什么样子的?‎ ‎  生1:我看到了小兔子的正面 (出示图片)‎ ‎ 师:请问老师看到小兔子是什么样子的?‎ ‎ 生2:我看到了小兔子的后面 (出示图片)‎ ‎  师:‎ 如果让你们从左面看兔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能想象一下吗?是哪张图片呢?(展示左右两张图片,让学生选一选)‎ ‎ 然后将兔子转给学生看一看。‎ ‎ 咱们现在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从右面看兔子 ‎  你现在看到的兔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纷纷发言)。‎ ‎  生3:我看到了小兔子的膀子和身子 ‎  师:通过从不同位置对兔子的观察,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  。。。。。。‎ ‎  (师生共同肯定: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兔子的样子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前、后、左、右学会观察,要知道从这4个方向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 三、‎ 回顾 交流 收获 提升 ‎(一)练习 ‎1.课本94页小猴题 有4个小朋友也喜欢给动物玩具拍照呢,看看他们分别拍的是什么照片?你能连一连吗?‎ 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2.“想想做做”第2题。‎ 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学生在书上完成,指名反馈,集体校对。‎ ‎3、想想做做3‎ 师:蓝衣服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什么?绿衣服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什么?‎ 红衣服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什么?黄衣服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什么?‎ 不说出来,自己想一想,再连一连。‎ 四、‎ 延伸 拓展 综合 应用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板书:不同的角度)‎ 教师小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后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从不同位置去观察,在思考问题时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板书 设计 ‎ 观察物体 ‎ 不同角度 教后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