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00 KB
  • 2021-12-23 发布

五年级七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五)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 第 7单元 第 语文园地 课 共 2 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 设计者 课程标准 我们这单元的内容是“足下万里,移步换景,环宇纷呈万花筒”,本单元涉及到两篇精读课,一篇略读课。选取了很著名的威尼斯、荷兰、埃及,分别是《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金字塔》用了两种描写方法分别为“金字塔夕照”,“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对世界风景名胜有所了解。‎ 教材分析 ‎ 本单元要求我们在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法,还能够运用它来当小小讲解员,以及在习作当中要求学生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了解,语文园地也是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交流平台、词句段的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也是写景的,以此加深学生对写景文章的印象。‎ 学情分析 小学高段对写景的文章比较敏感,《威尼斯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这些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的风景,一方面他们感到很好奇,另一方面异域景物对他们来说也比较有吸引力。《牧场之国》上学期学过,这学期再出现虽然他们的课标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是学生对这篇会有一些了解,再学起来会更轻松。在语文园地当中对学习课文的内容进行实践应用,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移步换景的写法和对景物描写的一个大概思路。‎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感受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了解语句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上的特点。‎ ‎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乡村四月》,感受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积累古诗。‎ ‎ 重点 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理解古诗《乡村四月》,积累古诗。‎ ‎ 难点 感受景物动静的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教法 读书指导法 讨论法 启发教学法 ‎ 学法 ‎ 合作探究法 ‎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课前准备:‎ 同学们请准备好你们的课本、标注笔、典中点,拿出你们的激情和坐姿,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我们的口号是:学好语文!我最棒! 导学案:按要求完成预习。‎ 第一步:初读课文,正读音; 第二步:再读课文,学字词; 第三步:三读课文,思问题; 第四步:熟读课文,明内容; 第五步:动手动脑,查资料; 第六步:我的疑问: ?‎ ‎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出示问题: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了解了哪些描写方法?‎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本单元描写的景物中,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静态美,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动态美,有的是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威尼斯的小艇》中的游客、商、妇女、老人乘着小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域威尼斯,人与景物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段话中人们的活动融入祥和、静寂的景象中。‎ ‎①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 ‎②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 ‎③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几句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些句子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能从中感受到人的活动。‎ ‎2.练一练,学运用。‎ ‎(1)‎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有说不完的情趣。‎ ‎①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选段中的“我们”乘着小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域威尼斯,人与景物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 ‎(2)‎ 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①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段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段话中人们的活动融入祥和、静寂的景象中。‎ ‎(3)‎ 水面上渐渐沉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①自由阅读,小组交流:这几句话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些句子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能从中感受到人的活动。‎ ‎3.我拓展,我积累。‎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人其实也是一种物)。物,包括景物、器物、建筑物等等,这些统称为景物。所以文学描写的对象,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人物与景物。至于细节描写、细部描写、场面描写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1.读一读,找规律。‎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涌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1)小组交流,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侧重动态描写,突出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大作用。前一个句子写半夜时,戏院散场,人们各自乘坐小艇,散开,消失,是从人们的动作上进行描写;后一个句子写人们的哗笑声,告别声,抓住声音进行描写。‎ ‎  这一段动态描写,在文中有重要的作用:这些描写说明威尼斯整个城市的动和静都是由小艇的动和静来决定的,突出了小艇的作用,紧扣了文题;这段动态描写,表现了这座“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的繁华,真实地反映了威尼斯的风貌,这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车船过后,--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眸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1)小组交流,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话采取了由动到静的写作方法,写动是为了衬托出那儿的静。随着车船过后,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整个原野,整个牧场之国更安静了。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以感受到原来静是由动来衬托的,这就好比经历了课间十分钟的喧嚣,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更能让人感受到教室里的宁静。‎ 在这一段中除了让人感受到了牧场的宁静,还让人感受到荷兰人畜和谐共处的美好。‎ ‎2.练一练,学运用。‎ ‎(1)从“放学后的校园、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中选一种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选出小组中的优秀作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并投影展示优秀作品。‎ ‎(二)读一读,说说下面的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境,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1.读一读,找规律。‎ 在金色的夕阳下……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1)小组交流:语句描写了怎样的情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文字描写了在金色的夕阳映照下金字塔及其周围景物的色彩。作者描述了金字塔及其周围景物的静态美,叙述真实,描写逼真。‎ 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1)小组交流:语句描写了怎样的情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文字描写了纯白的搭里是地面及其给人带来的感受。作者在描写中把人的活动和周围的景观融为了一体。‎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 ‎(1)小组交流:语句描写了怎样的情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这段文字描写了梅雨潭的绿。作者自己生活中体验过的种种绿的景色加以比较,用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的波和秦淮河米做类比,用四处不同景观来反衬梅雨潭水的明暗适度,浓淡相宜,以突出梅雨潭的绿的美。‎ ‎2.练一练,学运用。‎ ‎(1)小组交流:照样子说句子。 ‎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面前,是一大片草地。小草已经枯黄,可当中却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树,开始落叶了,可那枯黄的叶子像美丽的彩蝶从空中飞落下来,慢慢地慢慢地铺成了一条路,踩上去软绵绵的,像铺了一条黄色的地毯。哦,秋天本是黄色的!‎ ‎◊虽然雪下的不大,但是雪后的大地到处都披上了银装,变成了水晶般的童话世界。那一排排树木上都自豪的绽开了满树银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微紫色的光芒;而树叶落光的小树,垂下了许多玲珑剔透的银条儿。“‎ 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这里的菊花可真多,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竞相盛开,有白的,黄的,红的,绿的…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红的如枫叶,绿的如翠玉……‎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2.(1)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2)解题:《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 ‎3.简介作者:‎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为"永嘉四灵"之一。‎ ‎4.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1)山野: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 ‎(3)子规:鸟名,杜鹃鸟。 ‎ ‎(4)如:好像。‎ ‎(5)才了:刚刚结束。 ‎ ‎(6)蚕桑:种桑养蚕。 ‎ ‎(7)插田:插秧。‎ ‎5.欣赏插图,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总结诗意: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7.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8.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9.教师小结: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10.延伸阅读:‎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入农家生活,以农家生活为话题,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你还知道这样的诗句吗?‎ 悯农 ‎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游山西村 ‎ ‎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五、当堂检测 六、回顾学习目标。‎ 作业 典中点:‎ 板书 教学反 思 ‎ 语文园地 导学案 一、 预习案 ‎ 完成预习单。‎ 二、 探究案 1. 词句段运用给我们写作带来哪些启示?‎ 2. 怎样有效积累?‎ 3. 小练笔怎样才能动静结合?‎ 三、 训练案 1. 完成典中点:‎ 2. 完成课后习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