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2-02-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年级:五年级 作文拓展专题 第一讲:从生活中找“米”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选材,并能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学会结合作文技巧,挖掘生活中的材料。
教学难点:对事件的看法要独特、深刻。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15分钟
教师课前沟通:
1.提前15分钟到教室,主动向先来的家长和学生了解学生在家、校学习情况;
2.关注学生考勤、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课前预习:
提前到校区的学生阅读“故事城堡”部分或到图书借阅处借阅图书。
第一课时:作文指导(1小时)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国学经典(10分钟)
目的:口语表达训练,积累国学常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导入语:同学们,首先我们继续国学的环节,谁能背诵一下上次课《千字文》的内容?有积分奖励哦!
生:......
师:看来你们掌握的不错啊,接下来继续《千字文》的内容。(ppt3)
闰 余 成 岁 律 吕 调 阳
云 腾 致 雨 露 结 为 霜
金 生 丽 水 玉 出 昆 冈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预备,开始……(读两遍)
生朗读。
师:谁能背下来?有积分奖励。
生背诵。
总结语:同学们把这些国学知识记在笔记本上。
第二环节:写作秘笈(5分钟)
目的:整体感知写作要点。(ppt4)
操作要点:集体读,个别学生读,分组读等方式。
生活中找“米”
眼耳并用去观察,绘声绘色很容易。
勤学好问深调查,收获一定大无比。
板书:生活中找“米”:眼耳并用去观察;勤学好问深调查
第三环节:魔法小棒(20分钟)
目的:开阔思路,引导写什么,学习写作思路,体会怎么写。
导入语:在生活中找“米”,“米”就是写作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今天,我们就来练练从生活中找“米”的本事。先看第一个技法——眼耳并用去观察。(ppt5依次出示)
操作要点:教师边讲解,边提问,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引导出答案。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观察呢?
生:......
师: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这是我们普遍的看法,但是用眼睛看还远远不够,还要用耳朵听。在生活中,你都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
生:......
师:看到的人、事、物,太多了,看到这些我们一定会有些想法。那能听到什么呢?燕子的呢喃、战马的咆哮、军乐团的铿锵等等。这样一来,我们就有无穷无尽的素材可写,接下来我们看一段话,认真观察亮点在哪里?(ppt6)
妈妈的脸就像晴雨表,有时“阳光灿烂”,有时又“阴云密布”。当我蹦跳着向妈妈交上成绩单时,她的眉毛变成了一道月牙儿,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连脸上的皱纹也好像突然消失了。这时,妈妈的脸上就像吹过一缕春风,显得格外美丽。可当我不肯吃饭时,妈妈的脸立刻由“晴”转“阴”了,弯弯的月牙儿变成了两条倒挂的钩子,眼睛也瞪得又圆又大。妈妈的脸上似乎布满了乌云,看了真叫我害怕。
师:这段话的亮点是什么?
生:......
师:写最熟悉的人,善用比喻和夸张。心情由开心到生气,用神态描写的方法,描写得很棒。观察很仔细,“阳光灿烂”“阴云密布”体现妈妈心情的变化,脸部器官的变化,把妈妈的心情体现的淋漓尽致。(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段落中的红体字和蓝体字)
总结:由此看出,只有眼耳并用去观察,文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可写。
第四环节:拓展练习(25分钟)
师:关于口香糖的故事。(ppt7)
一天,老师出门不小心踩到了口香糖,心情糟糕到了极点。清理完鞋子,刚要离开,心想:地上还有一些口香糖,别人踩上怎么办?于是决定把口香糖清理掉,当看到干净整洁的地面时,满足感油然而生,感觉到自己的嘴角都是上扬的。
师:好了,故事讲完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中,老师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ppt8)
操作要点:看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先说一说。
师:刚开始的心情怎么形容,后来的心情又怎么形容?
生:......
师:根据老师的故事,写一个片段,描述“我”的心情。
操作要点:学生写,教师评,练笔不宜过长(50-100字),能运用“神态描写”的方法即可。
师:画出教材P67其二文章中的亮点。
操作要点:学生画,教师评。
第二课时:作文指导(50分钟)
第一环节:魔法小棒(20分钟)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眼耳并用去观察”,下面我们看看“勤学好问深调查”。什么是“勤学好问深调查”呢?(ppt9依次出示)
生:......
师:简单来讲就是对勤学好问得来的信息进行调查研究,要有自己的看法。老师讲两个故事,大家感受一下。
☆孔子参观太庙时,“每事问”。
孔子来到鲁国祭祀周公旦的大庙,每件事都要问个明白。有人就说:“都说这个人懂礼数,为什么他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个遍?”孔子听到这样的议论,说了声“这就是礼呀。”勤学好问,自己才会提高,自己的知识多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贾岛“推敲”的故事。
贾岛骑着毛驴,觉得诗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手一边做着"推"的姿势,一边做着"敲"的姿势,反复斟酌。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的第三节。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两个人并排骑着自己的坐骑回到了韩愈的家,后来二人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师:古人尚且有这样对知识的钻研程度,我们更应该有一份对知识的渴望。当我们对一件事有自己的想法时,我们才真正长大了了。
总结:由此看出,“勤学好问深调查”对于我们的文章来讲是多么重要,他能让我们的文章更有深度。
第二环节:拓展练习(25分钟)
师:关于口香糖的故事你知道什么呢?谈谈你的感受。(ppt10)
生:......
师:好了,说得好不如写得好,根据口香糖的一个故事或者某一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看法要独特、深刻。
操作要点:学生写,教师评,练笔不宜过长(50-100字);
师:引导学生谈谈对教材P69其二文章的理解。
操作要点:默读片段,提问学生,教师评。
第三环节:课后工作(5分钟)
回顾收获(ppt11)
操作要点:
1.学生们全部坐好,表扬今天表现好的学生,并给予奖卡。
2.学到的:生活中找“米”:眼耳并用去观察;勤学好问深调查
懂得的: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让作文言之有物;养成对一件事或某一现象的独特看法。
课程结束
板书参考:
生活中找“米”:眼耳并用去观察;勤学好问深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