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8.00 KB
  • 2022-02-10 发布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4月迹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4* 月 迹 ‎1. 会认“妒、袅”等6个生字,读准“悄、累”这2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月亮的足迹都会出现在哪里,品味月色的美。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3.理解“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的含义。体会孩子的童真、童心、童趣,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l 重点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l 难点 赏读文章,理解月亮代表的情感和寓意。‎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孩子们寻月踪迹,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感悟、诵读,真切地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认识文中奶奶的形象,理解“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这个句子的含义。抒发人们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能享有的纯真愿望。。‎ ‎1.预习提纲 ‎(1)搜集与月亮有关的资料和古诗词。‎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再读课文,理清寻月踪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4)回读课文,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5)体会作者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抒发情感。‎ ‎2.多媒体课件(内含40分钟舒缓优美的轻音乐)‎ l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月亮,是中国人心中永恒的情结,那温润晶莹的月色曾经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那么,在孩子的眼里,月亮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著名作家贾平凹为我们营造的澄澈透明的童心世界,一起去寻找美好的月迹。(板书:月迹/贾平凹)‎ ‎2.作者资料。(贾平凹在陕西农村长大,父母为他取名平娃,“娃娃”的“娃”,长大后就用陕西方言中的“凹”来代替了“娃”)‎ ‎3.解题。‎ 题中“月迹”的“迹”是什么意思?(踪迹、足迹)谁在寻月迹?他们在哪儿找到了月亮的踪迹?音乐声中请大家听老师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 从题目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并通过理解题目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什么事情?重点写了什么内容?边读边圈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生读课文、圈画课文重点情节。‎ ‎2.师生交流。‎ 明确:‎ 时间——中秋的夜里 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门外 人物——奶奶、我、弟弟、妹妹 事件——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重点——寻月亮 借此明确课文结构、确定教学重点。 三、研读课文。‎ 要求:月亮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具体描写月亮的语句,一边读一边画。‎ ‎1.生读课文,边读边画,师巡视指导。‎ ‎2.过渡:‎ 中秋节的夜晚,人们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赏月,这一家子也不例外,但月亮却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和孩子们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孩子们等了好久还是不见月亮的踪影,只好回中堂里缠着奶奶给他们讲故事,奶奶讲了一个又一个,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可奶奶的思想却开了小差——她突然说:“月亮进来了!”在她的指引下孩子们终于寻到了月亮——‎ ‎3.师:同学们,你们找到月亮了吗?在哪找到的?你找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4.师生交流。‎ ‎(1)镜中看月。‎ 具体操作步骤:‎ A:生说地点,读直接描写月亮的语句。师板书地点,引导品味“款款地、溜”,并指导朗读“款款地、溜”部分。(竹帘儿上的月亮是怎么进来的?“款款、溜”写出了月亮什么样形态?)‎ ‎ B:师投影展示修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品味“儿化音”作用,并指导朗读。‎ C:全班齐读。‎ D:孩子们终于盼来月亮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后来月亮又匆匆地走了,那时孩子们的心情又是什么样子的?(师生交流明确,师板书“高兴——失望”)‎ ‎(2)院中望月。‎ 具体操作步骤:‎ A:设问:同学们,你们还在哪里找到了月亮?(生回答,师板书“院中望月”)‎ B:师投影设问:在院子里,孩子们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生答:月光、桂树、月亮。师问:什么样的月光?什么样的桂树?什么样的月亮?(暗暗引导学生关注叠词)‎ C:师投影展示修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品味“叠词”。‎ D:孩子们在院子里看到了月光,看到了天上又圆又大的月亮,看到了院子里粗粗的桂树,那时那刻,孩子们有什么感觉?(进一步体会叠词的作用和童心的感悟力)‎ E:投影展示“填空”,强化叠词(全班齐读)‎ F:后来是奶奶告诉我们月亮里有人了,谁呀?(嫦娥)一个很漂亮的女子,孩子们才知道原来只有漂亮的孩子才配在月亮里,我们中三妹最漂亮,我们不觉开始羡慕嫉妒起三妹来,可当三妹说月亮是属于她的时,大家便争执起来。(师边引导边板书总结孩子心理的变化:羡慕——嫉妒——争执)‎ ‎(3)略析“河中寻月”和 “眼瞳见月”。‎ ‎(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为什么?——这句话“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是 在强调什么?——主动去追寻!)‎ ‎(4)教师根据板书,总结本文线索——明线是“月亮运行之迹”,暗线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 ‎(5)寻月心理变化。‎ A.寻月过程中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现了什么?‎ 明确:‎ ‎——镜中月亮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 ‎——听说月中有树有人,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由“羡慕”而“嫉妒”,不由得“争执了起来”。‎ ‎——听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大家“越发觉得奇了”。‎ ‎——河中寻月,眼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一番议论之后,大家“都觉得满足”。‎ B.这些孩子们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了什么呢?‎ 明确:‎ ‎——因一时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失望之情反衬了孩子们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 ‎——因不能拥有月亮而产生的嫉妒和争执,反衬出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 ‎——大家“越发觉得奇了”同样表现了孩子们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 ‎——认识到“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都“觉得满足”,没有一个人想独占月亮,只要大家都拥有就好,表现了童心的纯洁美好。‎ ‎(6)作者为什么要以“月迹”为标题?写孩子们对月迹的追寻有什么意义?‎ 明确:‎ ‎“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7)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显著的不同?‎ 明确:‎ 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常以月亮的圆缺比拟人世的盛衰,抒发伤感乱离、期盼团聚的思想感情。本文的不同就在于通过月亮抒发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作品的感情基调是温馨融洽、积极向上的。‎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刚才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找到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小小的圆圆的月亮,当我们心有一轮明月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拥有了无限广阔的天空。‎ 作者通过寻月踪迹,引导学生借助重点词句,理清寻月踪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人人都能享有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 读《月迹》一文可以让学生跟随孩子们一起走进八月十五那个夜晚,走进那童话般的世界。学生很快地读起来,在读中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品味字词的味道,欣赏月亮的美好。那一个个叠词,那一个个儿化音,一个个动词或形容词都在品味和欣赏中变成了一首首童诗。月亮在窗帘格儿、院子里、酒杯里、沙滩上,小河里变换着情调,款款的、玉玉的、银银的、颤颤的,月光下的一切是那样美好和充满诗意。‎ 月亮是如此美好,它是我们所要的。奶奶说,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月亮,是这样吗?学生带着好奇和童心又上路了。他们在酒杯里,在小河里,在眼睛里,最后在每个人的心中找到了月亮。每个人心中的月亮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可以与自己说说悄悄话的月亮,有的是代表着家庭圆满的月亮,有的是照亮人生道路的月亮……正像文中所说,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呢。‎ 孩子们这时候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一个美妙而深邃的联想诞生了。只要盖上月亮这枚印章,那无边无际的天空就是我们的。稍加点拨,课文意境又拓展开来,心中美好思想也诞生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一轮明月,我们就拥有了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