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0 KB
  • 2022-02-10 发布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2课 月光曲|部编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月光曲》教学设计 ‎ ‎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2、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3、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学习作者展开联想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体会这一过程中他思想感情的变化。2.体会作者通过联想进行表达的好处。‎ 教学难点:体会贝多芬的感情产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月光曲》,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月光曲》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故事。)‎ 2、 那天晚上贝多芬为盲姑娘兄妹俩即兴创作的这首《月光曲》成为了一首享誉世界的传世名曲。‎ 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这样夸赞《月光曲》的第一乐章:“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 3、 这时候,我们心中一定有了一个疑问:《月光曲》究竟是一首怎样的乐曲?翻开书,到书中去感受一下吧。‎ 4、 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在详细介绍这支世界名曲?(第九自然段)‎ ‎5、大声读课文第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这支乐曲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的? PPT ‎6、归纳方法:是的,这种想象画面的方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联想和想象。 PPT ‎7‎ ‎、再读第九自然段,思考、勾画:在贝多芬的琴声中,盲姑娘兄妹俩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PPT 板书:月下海面 微波粼粼 风卷浪巨 波涛汹涌 8、 ‎《月光曲》是一支乐曲,我们有很多同学都非常懂音乐,如果我们用研究音乐的眼光来看,这些画面都对应着怎样的旋律?‎ 平缓柔和——节奏渐强——高亢激昂 9、 自读:现在,自己试着读一读月下海面图,注意:读的时候,脑海中要有画面,还要读出旋律的变化 。‎ 10、 指名读。‎ 11、 师生合作读。‎ 12、 我们常说,曲为心声,影响乐曲节奏和旋律发生变化的,正是贝多芬的心情。‎ 13、 自己再读第九自然段,边读边用心感受:贝多芬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平和愉悦——有点激动——非常激动(心潮澎湃)‎ 三、 探寻创作灵感 ‎ 1、关于创作的灵感,贝多芬有这样一段描述:‎ 您问我的乐思是从哪里来的吗?这我不能确切地告诉您,它们不请自来,像似间接地,又像是直接地出现。我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林中漫步里,在夜的宁静中扑捉它们。清早起来,心情振奋,这种心情诗人用文字表达,而在我这里转化为声音,发出响声、喧闹声、狂吼声,直到以乐谱的形式出现在我的面前。”‎ 二、 自主感悟,汇报交流 ‎1、自读,批注,思考: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竟如此深刻地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如此深沉地激发了贝多芬的创作灵感,让他创作出了《月光曲》这首享誉世界的传世名曲呢?请同学们认真读文,边读边勾画相关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 ‎(1)清幽的环境激发了创作的灵感:秋日的傍晚,幽静的小路;徐徐而来的晚风,清幽的月光……(心情平和,愉悦)‎ 板书:环境清幽 (2) 兄妹俩的谈话感动了贝多芬。‎ ‎ 这是一对什么样的兄妹俩? 穷 怎样穷 这样穷,阻挡不住对音乐的热爱 ‎ 补充哥哥怎样地说,妹妹怎样地答 手足情深,互相体贴 ‎ 板书:手足情深 充满感动 ‎(3)遇到知音激发了创作的欲望 ‎ 品味盲姑娘的语言: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第一个“您”,激动;第二个“您”,肯定。盲姑娘为什么这么肯定,弹琴的人一定是贝多芬呢? 俞伯牙,钟子期,志在高山,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洋洋兮若江河。)‎ 自古以来,千金易得,知己难觅,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可机缘巧合,贝多芬竟然意外遇到了知音,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情吗?‎ 板书:喜遇知音 同情兄妹俩,慨叹不公,鸣不平 3、 小结:说到这儿,谁能归纳一下,到底是什么激发了贝多芬的创作的灵感?‎ 贝多芬就在一个这样环境清幽的夜晚,被一对互相关怀、互相体谅的穷兄妹深深感动了,忍不住亲自为盲姑娘弹了一曲。没想到一曲终了,竟意外发现,盲姑娘是一个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可真正懂他的人竟然因为穷,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而被拒之门外,触景生情,心情激动难平的贝多芬便提出要为盲姑娘再演奏一曲,也就是日后名扬中外的《月光曲》。‎ 三、感悟画面。‎ ‎1、默读第九自然段,在贝多芬的琴声中,兄妹俩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1)舒缓悠扬: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啥时间洒满了银光。‎ ‎(2)起伏跳跃: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3)激烈高昂: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2、‎ 他们为什么能看到的这样的画面?(乐曲的节奏、旋律发生了变化,让他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 3、曲为心声 我们常说,曲为心声,影响节奏和旋律变化的正是贝多芬的心情,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平和宁静——逐渐激动——心潮澎湃 ‎ 四、 感悟写法 ‎1、原来,正是这一晚接触到的穷兄妹俩,深深触动了贝多芬的心,激发了贝多芬的创作灵感,成就了这一世界名曲。那么,本文的作者,到底是怎样把这一名曲介绍给我们的,让我们也深受震撼的呢?‎ 联想和想象 ‎2、练笔:《献给爱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