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3 KB
  • 2022-02-10 发布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小升初语文拓展素材-古诗词解读:宿甘露僧舍 部编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宿甘露僧舍 ‎《宿甘露僧舍》‎ ‎[北宋]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 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 开窗放入大江来。‎ 译文:‎ 床枕中弥漫着云气,使我恍若睡在千峰之上;‎ 阵阵松涛从万壑传来,似乎在我床底下轰响。‎ 我忍不住想去看看那如山般高高涌过的波浪,‎ 一打开窗户,滚滚长江仿佛猛扑进了我的窗。‎ 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诗人曾公亮。‎ 曾公亮,生于公元999年,字明仲,号乐正,晋江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军火家、思想家。‎ 据说,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管理郑州时,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关闭大门。‎ 还有记载,契丹指使人在两国的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宋朝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派人告诉赵滋,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 另据宋史记载,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银子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争论结果,盗取银子不判死刑。起初,东州人大多因此法被处死刑,从这以后就没有死刑了。‎ 曾公亮历经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兖国公、鲁国公;死后,宋神宗临丧哭泣,为他辍朝三日,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 曾公亮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公亮到访问夜宿北固山甘露寺时的所见所闻。‎ 赏析:‎ 我们来欣赏这首《宿甘露僧舍》。‎ 甘露,指的是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这个寺庙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重建。北固山下临长江,当时江阔十余里。相传建寺时露水刚好降下来,因而得名。‎ 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由于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高55.2米,长约200米。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 诗人在写甘露寺时,着力描绘地势;在构思时,不用实笔,全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空阔奇妙的江南夜色图,写出了江水的壮观和甘露寺的险要。我们来细细品品看。‎ 首句诗写山峰的云气,次句写山谷的松声,末两句写长江的风采。一句诗一个画面,全诗浑成合美。诗中有画,景中有情。‎ 首句,“枕中云气千峰近”。过去,诗人在写景时,往往喜欢从视觉落笔,看到了什么,写什么。如,唐代诗人李白《夜宿山寺》里有“危楼高百尺”,贾岛《寻隐者不遇》里有“松下问童子”。曾公亮避开了这种传统写法,另辟蹊径,从感受、听觉去写,同样写出了非常传神的韵味。‎ 诗人睡在寺里,房间中自然不可能有云雾,所谓“枕中云气”,当是长江水汽会在高处,令人觉得空气很湿。诗人躺在枕上,感受到枕中微湿,自然想到了山下的长江,不仅感受到了长江的云气,而且感觉江浪形成的千万个浪峰就要来到身边了。诗人为什么会这么想?‎ 我们来看第二句。‎ 第二句,“床底松声万壑哀”。北固山高50多米,以这个高度面对浩瀚的长江来说,并不高。因此,诗人睡在寺庙里,仿佛听到山下传来的涛声犹如狂风席卷山谷,招起无数苍松摇撼助威,其声壮烈奔腾之至。涛声之大,令人联想到浪峰之高,直打到了诗人的枕头边上,这就是第一句“枕中云气千峰近”的由来。‎ 由于上面两句诗里所描述的情境,导致诗人无法入眠。‎ 第三句,“要看银山拍天浪”。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色的山一样涌过来。那阵势,想来都可怕。‎ 诗人来到甘露寺原是为了住宿歇息的,可寺外千山万壑的松涛声和不尽江流的喧哗声,搅扰着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怎么办呢?‎ 江浪搅得诗人的情绪也高昂起来,索性披衣起床,伫立窗边,推开了窗户。天空没有月色星光,地上熄了万家灯火。周围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看不见山,看不见树,也看不见远处的城廓。‎ 只有横躺在北固山下的长江,这条水的巨龙,力的怪神,在没日没夜、无休无止地掀起惊天的狂澜,发出动地的长吟,不甘沉默,永无睡意。‎ 诗人打开了窗户,要看看长江里汹涌奔腾的浪花。他看到了什么?那可不是普通的浪花,那波浪像山一样高,仿佛要冲到天空上去,仿佛能冲到诗人住的房间里来。‎ 第四句,“开窗放入大江来。”所以,诗人在看到这样的巨浪时,禁不住惊呼起来,啊呀,我把大江放进窗户里来了。这还得了,赶快跑吧!可是,谁能跑得过凶猛的长江呢?‎ 长江经诗人这么一写,仿佛给写活了,一条沸腾的难以节制的长江巨龙就在我们眼前无所顾忌地奔腾跳跃,左冲右突,煞是吓人。‎ 这种写作方法,与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相仿,但杜甫写的是静态的景,而曾公亮写的是动态,气势夺人,读着很过瘾。可以说,这首诗的夸张手法达到了极致,让人忍不住对曾公亮老前辈伸出一个大拇指,写得真是妙啊!‎ ‎ ‎ 诵读:‎ 好了,同学们,解析就到这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吧!‎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