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2-02-11 发布

第4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 4 课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是“化 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系列研究课中的第二课。本课具有“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气体的探究”三个教学活动。如果 按教程的先后顺序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因第一个观察活动太简单而大大降低; 因此我打破教材的逻辑顺序,在教材基础上侧重于探索“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 变化及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先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其他变化”,再自 主研究“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而“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放在了课前观 察和记录,这样减少了课堂容量,让探究更有效更易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熟悉一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对物 质特点的观察活动他们更是轻车熟路。虽然他们在生活中已初步了解白醋,但对 小苏打的认识不多,更不清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现象,对此他们会产生 浓厚的探究兴趣。但是对于一些常见气体,只是停留在知道名字,对它们的性质 则无概念(如助燃性、谁比空气重等。)于是导致他们在探究未知气体时出现了 困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 二氧化碳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气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未知气体是二氧化碳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2 / 3 观察和阐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 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教学难点】 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未知气体 【教法学法】 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合作法、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 小苏打、白醋、火柴(打火机代替)、蜡烛、盖片、集气瓶烧杯、量筒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 1、材料员领取教师事先准备好量的小苏打:观察特点,描述,记录特征, 判断物品(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联系生活)板书: 小苏打 2、领取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板书:白醋 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 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 为什么?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 样吧! 3、实验: A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B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可以参阅课本。 C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 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 产生、来源和性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3 / 3 三、验证产生气体 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 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 能等) 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看到什么现象?说 明什么? 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 5、小结并延伸阅读: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 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它还存在 很多地方。阅读33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确定气体成分的? 四、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 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 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课外搜集。 【作业设计】 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