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86 KB
  • 2022-02-12 发布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第六单元测试卷(无答案)部编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六单元检测卷 ‎(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huī)、羽”。 ‎ B.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hú lùn)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 C.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háo)着,天色十分阴暗。‎ D.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niè)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 拿硼(péng)酸水给他洗干净。‎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 性好。”‎ B.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促,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 C.“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D.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像他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虽然成效可能较慢,总比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要好。‎ 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C.听了他说的话,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小伙并没有撞这个老人。‎ D.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 B.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能否刻苦学习。‎ 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 下别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人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 B.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C.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等。‎ B.周晔(1926——1984),浙江绍兴人。鲁迅三弟周建人的大女儿,鲁迅先生的侄女。其代表作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鲁迅故家的败落》等。‎ C.臧克家,山东诸城人,笔名何嘉,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现代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曾任《诗刊》主编,著有《烙印》《宝贝儿》等。‎ D.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之一。‎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  我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 ,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com』‎ ‎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______起来了,美丽,______,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  我就要凝视他们......‎ ‎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______,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______的夜……。‎ ‎7.文中画线处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幽雅 清楚 凌乱 昏沉 B.清楚 幽雅 昏沉 凌乱 C.清楚 幽雅 凌乱 昏沉 D.凌乱 幽雅 清楚 昏沉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好的故事”美丽,幽雅,有趣,呈现出一种非常美好而又明快的意境,明快平淡是它的感情基调。‎ B.渲染沉闷气氛。昏暗的灯光与夜色,渲染出窒息、沉闷的氛围,体现出作者当时的苦闷。‎ C.与“好的故事”形成对比。书房的昏暗沉闷,与梦境中美丽的风光、和平宁静的生活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为下文做铺垫。书房的昏暗沉闷,影射黑暗现实,为下文写“好的故事”做铺垫。‎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 B.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C.本文是鲁迅第一篇描写梦境的文章,先生明确地告诉读者,这是一个梦,一个短暂的瞌睡一般的梦。‎ D.作者向往梦中的桃源一般的世界,但是他又怀疑根本不可能有这样一个世界的存在,所以他不愿意把故事说出来,而是告诉人们,有这样一个地方,在他的梦中,是那么的美好,那里是如此安宁。‎ ‎10.下列哪一项不是选文的语言特点( )‎ A.简练 B.优美 C.深刻 D.幽默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1.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 B.“碰壁”指在这黑暗的社会里与反动派势力斗争,会受到挫折与迫害。‎ C.这句话是说夜色非常黑,很容易碰壁。‎ D.这句话一语双关,既回答了“我”的问题,又隐含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12.下列对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我”羞愧、难受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父在夸耀自己的记性好。‎ B.是因为我不该在伯父面前谈《水浒传》。‎ C.伯父的批评太重了,“我”接受不了。‎ D.和伯父相比,“我”读书太马虎。伯父的话虽然没有直接批评“我”读书马虎,却比直接批评的 分量重。‎ ‎13.课文以小孩的口吻叙述,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便于抒发真情实感。 ‎ B.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C.可以更好地突出鲁迅先生的形象。‎ D.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 ‎14.从选文来看,不能体现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的一项是( )‎ A.珍惜时间 B.具有顽强斗争精神 C.关心下一代 D.具有革命乐观主义态度 四、(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6题。‎ 有的人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5. 对下列诗句中引号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 ‎②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A. 两个都是表示引用。‎ B. 两个都是表示否定、讽刺。‎ C. 依次为表示否定、讽刺,引用。‎ D. 依次为表示引用,否定、讽刺。‎ ‎1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的人》是臧克家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 B.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方法。‎ C.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是从鲁迅的《自嘲》诗中化用而来的。‎ D. 诗歌也能讲道理,发表议论。但诗中议论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带有具体形象的。‎ 第Ⅱ卷(表述题 共102分)‎ 五、(17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7分,每小题1分)‎ ‎(1) ,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 (春日》)‎ ‎(2)有意栽花花不发, 。(《增广贤文》)‎ ‎(3)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 ‎(4)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5)临行密密缝, 。(孟郊《游子吟》)‎ ‎(6)五谷指的是:__、麦、 __、菽、__。(日积月累)‎ ‎(7)五经指的是:__、__、 __、__、__。(日积月累)‎ ‎18.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5分) ‎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 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________;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________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 欣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5分)‎ ‎5月2日下午4点,载着198 名朝鲜红楼梦剧组演员的专列驶入丹东口岸。据了解,由朝鲜国家艺术团——血海歌剧团潜心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将于5月6日至9日登陆北京电视台大剧院。又有消息说“韩国版古装红楼梦”要上演了。于是,有网民担心,说“完了,中国四大名著要换国籍了”。‎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消息的内容。(不超过30字)‎ 六、(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题。‎ 葛洪苦学 葛洪①,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②出门,排草入室。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③徒步,不远千里,借书抄写,卖薪④买纸,然火披览。所写皆反覆,人少能读之。 (选自李梵《初谭记》)‎ 注释:①葛洪:我国古代化学家,东晋人。 ②披棒(zhēn):分开杂乱的草木。‎ ‎③负岌(jí):背着书箱。 ④薪:柴草。‎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8分)‎ ‎(1)屡遭火( )‎ ‎(2)乃负岌徒步( )‎ ‎(3)然火披览( ) ‎ ‎(4)所写皆反覆( )‎ ‎2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4分)‎ ‎(2)乃负笈徒步,不远千里,借书抄写。(3分)‎ ‎22.葛洪的“苦学”具体表现在哪里?(用原句回答)(4分)‎ 七、(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 好品质总有人欣赏 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开小公司,母亲是公立小学的教师,日子过得殷实而温馨。父亲工作忙,很少跟孩子聚在一起。一个周末,父亲放下手中的事,准备带全家去看杂技团的表演。儿子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手舞足蹈。刚要出门,小小年纪的他突然不走了,他想起朋友小杰约他下午去看卧病在床的瑞塔。他支支吾吾地向父亲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妈妈微笑着对他说:“傻孩子,我们可以明天到医院去看瑞塔,再说,爸爸好不容易才弄到门票。”‎ 他很为难地回答道:“不行,我们约好了不见不散,我走了,他会失望的。”‎ 父亲微笑着说:“我们今天听孩子的,他做主。”‎ 二十年后,父亲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他紧锣密鼓地准备培养儿子成为接班人。得知这一消息,儿子显得有些痛苦:自己只对写作感兴趣。‎ 这事还没定下来,父靠却在一次车祸中瘫痪。他硬着头皮,挑起父亲身上的重担,虽然百倍努力,可还是徒劳无功。一年后,公司破产,背上二十万美元的债务。父亲的老朋友想凑钱帮他还债,他拒绝了,说:“我可以失去所有的东西,但不能失去信誉。”‎ 为了还债,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他的经历越来越丰富,人生也开始闪光。‎ 一次,一位债主兼出版商读了他的小说,专程上门拜访,说:“先生,我知道您的才华和信用,我决定为您免费出版以后的小说,您赚的钱拿五成偿还我的债务即可,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他就是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司各特。后人发现,他的日记本里夹藏着一张废弃的门票,背面写着这样一句话:“门票可以作废,但人的信用永远不能作废。”‎ ‎23.“好品质总有人欣赏”中的“好品质”在文中是指什么?(3分)‎ ‎24."门票可以作废,但人的信用永远不能作废”,“信用”在文中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条目说一说。(5分)‎ ‎25.“我决定为您免费出版以后的小说,您赚的钱拿五成偿还我的债务即可”,出版商为什么会这样说?(4分)‎ ‎26.如司各特所说,人可以失去所有的东西,但不能失去信誉。写一写发生在你身边的有关“信誉”的故事。(4分)‎ 八、写作(5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人给予我们帮助,或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感动不已,从他们身上我们学习了善良、坚持、感恩……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值得你尊敬、佩服、喜爱……的人呢?拿起笔,敞开你的心扉,写出你的真实经历或让你感动的故事,抒发你内心最真实的感情。请以“我所___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成;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爱要,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