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9 KB
  • 2022-02-12 发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   本课只有两个生字,写稿请参考最新人教六上二样稿。   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   3. 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2.难点:   (1)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并读出磅礴的气势。 ‎ ‎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2.播放《长征组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   板书:5.七律长征   2.解题。   (1)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 ‎  (2)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 ‎  (1)检查生字读音。   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岷山(mín)  泥丸(wán)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崖”是上下结构,与“涯”进行比较。“崖”是山字头,与山有关;“涯”与水有关,泛指水边。   “渡”是左右结构,与水有关,表示从水中经过。   3.读诗歌,要求读出诗歌的停顿与节奏。   三、再读课文,感知理解。   1. 老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发表意见。   4.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出气势。   四、读句、释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1.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释词。 ‎ ‎  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3. 说说诗句的意思。   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4.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释词。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 ‎  磅礴:气势雄伟。   泥丸:泥团子,小泥球。   6.说说诗句的意思。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   7.为什么五岭山像细小的波浪,乌蒙山却像泥丸呢?   说明红军战士勇往直前,活泼乐观,在他们眼里五岭山就很小,如同细小的波浪;同样乌蒙山也很小,如同泥丸。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思想和情怀。这气势是何等的伟大!接下来请同学们读出这种气势。‎ ‎8.齐声朗读这一句诗。(加点部分要重读,同时要注意放声朗读,读出气势)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四、总结课文,感悟写法。 ‎ ‎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红军过五岭山的快速场面与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的场面。   2.全诗中总写的诗句是哪一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布置作业。   抄写《七律·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