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72 KB
  • 2022-02-12 发布

六年级总复习教案《统计整理复习》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统计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 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部分 教学目标:‎ ‎1.整理复习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表、统计图(条形、折线、扇形)的知识,进一步明确各类统计图的特点,感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作用。‎ ‎2.在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能综合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 ‎4. 在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理统计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应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发展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 教具学具:课件。‎ 学具准备:调查看电视时间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师生交流:关于统计的知识,我们学过哪些?‎ 预设:‎ (1) 统计时要首先收集数据,收集到的数据要进行整理,可以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整理数据。‎ (2) 学过的统计题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看出事物变化的趋势,扇形统计图能看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共同整理学过的统计图。‎ 学生独立整理,汇报、展示和交流学生整理的情况。‎ 预设:结构图式一:‎ 结构图式二:‎ 条文式:‎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据变化的趋势,‎ 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 ‎3.回顾三种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我们统计的数据要进行分析,常用的分析数据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种统计量各表示什么意义呢?‎ 预设:平均数: 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用总数量÷总份数得到的。 ‎ 中位数: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居于中间的那个数据是中位数。 ‎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 师小结: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中位数表示一般水平,众数表示集中趋势。‎ ‎(2)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例子吗?‎ 预设:平均数:分析班级同学考试成绩,一般用平均数。如:六年级一班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六年级二班数学平均成绩是88分。‎ 从平均成绩中,你看出了什么?‎ 预设:根据平均成绩可以看出六年级二班数学成绩整体上比一班要好。‎ 那说明平均数适合用来分析什么数据?‎ 适合分析数据的整体水平。‎ 中位数:比较一个同学的考试成绩在全班处于什么位置,用中位数来衡量。‎ 众数:要表示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众数。‎ ‎4.想一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我们常用的对数据进行分析的三种统计量,想一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学生讨论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师小结:根据所要反映的数据的特征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5.在进行一项统计活动时,一般要经过哪几个主要步骤?‎ 预设:确定要调查的内容,(师提示:确定主题),设计统计表记录调查的内容,(设计统计表),按统计表中的项目搜集数据,把统计表中的数据整理,做成统计图,(整理数据),最后要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得出一定的结论。‎ 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确定主题——设计统计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 师小结:统计有助于我们处理繁杂无序的数据,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用心选一选。‎ ‎(1)一位病人住院了,要想知道这位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用( )统计图。‎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2)要知道一个小区绿化面积占小区总面积的百分比,选用( )统计图合适。‎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3)六(1)班有43人,六(2)班有45人,要比较两个班的跳绳成绩,应该选取( )。‎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4)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在所有选手中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取( )进行比较。‎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 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学生回答。‎ ‎ 预设:(1)B(2)C (3)A(4)B ‎ 2. 细心填一填。‎ ‎ 6位同学期中测试数学成绩如下:96,98,95,98,86,94。这列数中,众数是( ),中位数是(   ),平均数是(  )。‎ 答案:98,95.5,94.5。‎ 学生回答后,重点说说你是怎样求中位数的?‎ 预设:这组数有6个数据,把6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那么把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至小)排列,居于中间的数就是中位数。‎ ‎86,94,95,96,98,98。(95+96)÷2=95.5。‎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 ‎ ‎ 足球 跳绳 乒乓球 其他 男生 ‎12‎ ‎2‎ ‎5‎ ‎3‎ 女生 ‎3‎ ‎6‎ ‎5‎ ‎4‎ 用什么统计图来反映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呢?‎ 根据以上统计表和统计图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假如你是体育委员在男女生中各应举行什么活动?‎ ‎(1)小组讨论交流。‎ ‎ (2)全班交流,评价质疑。‎ ‎2.近视原因调查。‎ ‎(1)调查本班同学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的情况。(利用设计的统计表,小组内完成)‎ 根据各小组统计情况,汇总全班同学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的情况。‎ ‎(2)如果要描述看电视所用时间的情况,选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出示课本图)‎ 根据全班汇总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完成后汇报:‎ 这是什么统计图?这个统计图有什么优点?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近视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调查本班患近视的同学。‎ 利用下面的统计表,小组内调查统计。‎ 预设:主要因素: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躺在床上看书,打电脑游戏时间长等。‎ 怎样计算每种近视人数,占近视人数的百分之几?‎ 预设:每种原因近视的人数除以近视的总人数。‎ 从结果你看出了什么?‎ 预设:长时间打游戏造成近视所占的百分比多。‎ 通过统计,我们知道近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学生从每种近视人数占近视总人数的百分中比得出结论,分析得出近视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该怎样预防近视?‎ 通过统计近视人数的情况,你知道统计有什么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教师小结:‎ 通过调查统计近视的原因这件事,说明了统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事物间的关系。‎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某公司要为职工补助电话费。确定补助费的原则是既要满足大多数职工的需要,又要节约公司开支。为此,工会对公司现有20名员工每月的电话费用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对上面这组数据,明明、亮亮、青青了如下分析,你认为哪个更合理?为什么?‎ 明明:费用为40元的有7人,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所以每人补贴40元合适。‎ 亮亮:平均费用为68元,所以每人补贴70元合适。‎ 青青: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0元,补贴50元比较合适。‎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 预设:有7人是40元话费,但有12人比40无话费高,不符合“满足大多数职工的需要”的要求。所以每人补贴40元并不合适。‎ 每人补贴70元,使用的是接近平均数的数,但只有4个人达到70元话费,大多数人用不到70元话费,不符合公司“节约公司开支“的要求,所以每人补贴70元也不合适。‎ ‎50元是中位数,达到或低于50元话费的有13人,超过50元的只有7人,这样符合满足大多数职工的需要,又节约公司开支的要求,所以选用中位数比较合适。‎ 老师还有个疑问:平均话费是68元,只有4人达到了68元,有16人的话费没有达到68元,这是为什么?‎ 预设:因为有一人的话费是400元,这个数据是一个极端数据,使平均数就大了。‎ 三、梳理总结 提升认知 回顾本节课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总结回答。‎ ‎ 教师总结:统计有助于我们处理繁杂无序的数据,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 板书设计:   ‎ ‎ 统 计 ‎ 处理数据 作出决策 ‎ ‎    ‎ 统计图 单式、复式 ‎      条形统计图:数量的多少    ‎ ‎      折线统计图:数量增减变化   ‎ 扇形统计图: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    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自主整理,形成体系。‎ 本课放手让学生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的知识,形成统计知识体系,并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习中,学生能够做到独立整理,能较好地,有个性地运用自己比较熟练的方法整理统计的知识,形成了知识体系。整理统计图的方法没有使用教材提供的统计表式,因为学生对整理的方法已经非常熟练,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在进行训练开放性思维的同时,使知识系统化。‎ (2) 分层练习,拓展认知。‎ ‎ 练习题分层次、有梯度,有效加强了不同层次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基本练习,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开讨论,理解如何选用合适的统计图以及选择统计量,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各种统计图和统计量的不同作用。综合练习,一是能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学生感受各个统计量在描述数据时的作用。二是让学生再一次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到统计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拓展练习环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针对明明、亮亮、青青的不同意见,各抒意见,结合这个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 ‎2.使用建议。‎ 针对本课不足之处,在使用过程中,可适当增加练习题量和题型。特别是本课练习中没有涉及到扇形统计图的内容,需要加以补充。‎ ‎3.需破解的问题。‎ 统计的知识比较多,有关统计的过程不易落实,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指导学生完成统计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