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50 KB
  • 2022-02-15 发布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时分析 第三单元 第2课月相变化 教科版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课月相变化 ‎(一)背景和目标 ‎ 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多种形象叫做月相。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由朔到望再到朔的演变过程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月球的规律性的圆缺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它无论转到什么位置,总是对着太阳的一面明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黑暗。因而,在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同,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也就不同,因而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而月相变化的根本原因,日、月、地三者转动产生的位置关系变化,不是本课要研究的内容。‎ ‎ 月相变化的规律,学生不一定都能在课堂上形成认识,故教科书安排了一个课后观察月相的活动,希望学生在实际观察中验证并形成较稳固的认识。从教学的难度上看,本课和以前的教科书相比,大大降低了,但对观察的要求提高了一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这对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是有利的。‎ ‎ 科学概念 ‎ .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 过程与方法 ‎ .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 .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培养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学生准备:圆纸片、笔、剪刀等。‎ ‎(三)教科书说明 ‎ 第一部分:画月相 ‎ 1.让学生根据曾经观察过的月相情况将月相画出来,也就是说是写实的,不需要艺术想象或加工。‎ ‎ 2.让学生找出判断月相正确与否的标准,其意义在于让学生认识月球的一个特征--一个不发光的天体,并为后面的模拟活动打下基础。‎ ‎ 3.如何判断所画月相是否正确呢?所画月相明暗相接的圆弧的半径稍大于圆的半径。因为月球不发光,球体的一半被阳光照亮。这样,学生就会知道美术课中所画的弯弯的月亮,实际上并不存在。如图所示。‎ ‎ 第二部分:给月相排序 ‎ 1.该活动的内涵是促进学生学会思考:所画的月相是什么时间发生的?该放在哪一个时间段内的圆圈中?月相变化是否有规律性,有什么样的规律性?‎ ‎ ‎ 3‎ ‎ 2.学生在贴月相纸片的过程中,会发现诸多问题,如:为什么同一时间的圆纸片中所贴的月相不同?为什么有的时间的圆纸片中没有贴月相?为什么有的时间的圆纸片中贴了许多月相?所贴的月相所放的时间会不会有错?为什么有的月相是亮面在下,有的在上,有的在左,有的在右,谁对谁错呢?有了这些问题,会进一步推动学生去反思,去评判,去辩论。这时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让学生去寻找真正的答案一模拟月相变化,并提出观察的要点:月相亮面大小如何变化、月相亮面的方向。‎ ‎ 3.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上半月,由亏到圆;下半月,由圆到亏,亮面始终朝向太阳的方向。也可以说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至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至朔月,亮面在左侧。这部分规律学生总结起来有难度,可让学生在课后观察中加以总结。‎ ‎ 第三部分:模拟月相变化 ‎ 1.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 2.教科书要求处于“地球”位置的学生做好几个观察点的记录。这几个月球运行轨道的观察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认识到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也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因有所认识。‎ ‎ 3.月相的成因不要求学生认识清楚,但通过这个模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 ‎ 4.模拟活动中,可让几个学生同时处于地球的位置,同时观察记录,并对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 ‎ 第四部分:观察白天的月相 ‎ 1.让学生在夜间坚持一个月观察月相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也不够安全。因此教科书设计了让学生观察白天的月相,更具操作性。‎ ‎ 2.教科书中只画了一张图,实际上是需要学生用两张记录纸,各记录上、下半月的月相。记录的要求书中已经写明。‎ ‎ 3.教科书中要求学生在每天的下午放学和上午上学时观察。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具体要求每天的几点钟开始观察,比如上午7, 30分。因为同一时间观察月相,对于月球这时在天空中的位置的记录才准确。学生才能够发现月相在天空中的位置随时间推移逐渐偏东的规律,即月球在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 4.教科书中还请学生在同一天的不同时刻观察月相。即夜间7点,8点,9点分别观察一次,学生会发现月相也会逐渐西移。这主要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月球的相对视运动的结果。‎ ‎ 5.观察活动中,会遇到一个具体的问题,就是受天气的影响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观察不到月相时该如何记录?记录下来的月相是否正确?让学生们自行解决他们的问题。学生们会去推测月相是如何变化的,同时也会知道如果观察到的月相越多,则已知的证据越多,而根据月相做出的推测就越可靠。‎ ‎ 6.观察白天的月相,既是一个课外观察活动,又是一个课堂延伸的实证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概念的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建议 ‎ 1.引人。‎ ‎ .教师背诵古诗,引人月相。‎ ‎ .学生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月相。‎ ‎ 2.画月相。‎ ‎ .教师给每位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剪下来。‎ ‎ .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观察: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你认为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 3‎ ‎ .请学生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 .教师出示一个半明半暗的皮球,让它代表月球并让学生观察,提问:如何判断所画月相是否正确?‎ ‎ 3.给月相排序。‎ ‎ .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 .让学生在黑板上标有时间的圆圈内将月相贴上。‎ ‎ .观察:观察什么?有何发现?从黑板上所贴月相你想到了什么?‎ ‎ .把观察中的想法记人记录表中。‎ ‎ .小组交流。‎ ‎ .问:再请一位同学来对月相进行排序,你能行吗?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序?月相变化有规律吗?‎ ‎ .教师小结这次活动。并指出交流活动中分歧所在。‎ ‎ 4.月相变化模拟活动。‎ ‎ .请学生根据活动要求做模拟实验。‎ ‎ .请学生根据活动做好月相记录。‎ ‎ .全班交流:在不同的观察点,你画的月相是怎样的?为什么只能看到这样的月相?月相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 5.观察白天的月相。‎ ‎ .在给月相排序中出现了许多分歧,如何判断谁对谁错呢?‎ ‎ .白天我们可以在清晨上学时或傍晚放学时观察月相,主要观察什么呢?‎ ‎ .教师指导如何进行观察记录:在白天将观察到的月相画在相应时间的圆圈内,并注意月相的亮面方向。‎ ‎ .问:有些时候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做观察记录呢?‎ ‎ 6.教师总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