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9年三校联考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Fe:56 F:1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新型药用有机分子的研制 B、“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
C、“神七”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 D、计算机动漫游戏的开发
2、下列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做法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
A.菜刀擦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生锈 B.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垃圾也是资源,应分类回收处理
C.通常情况下,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好 D.失火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
3、下列都是生活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O2 B.H2O C.CaCO3 D.H2
4、印度洋海啸使当地的饮用水受污染。医疗救助人员打算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些关于饮用水净化处理的建议,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 ( )
A.用明矾使悬浮颗粒沉降下来 B.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
C.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放心饮用 D.饮用前加热煮沸
5、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6、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干冰 B、氯化钠 C、 金刚石 D、铜
7、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NaCl B、H2 C、 HCl D、 HClO
8、米饭中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是 ( )
A、 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9、下列气体中能污染大气,但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是( )
A 、SO2 B、 CO2 C 、CO D、 N2
1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 点燃酒精 B 滴加液体 C 称量固体药品 D 检验CO2满瓶
11、要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首先必须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下列物质中,不可回收的是 ( )
A、纸类 B、玻璃 C、金属 D、一次性塑料饭盒
12、家庭装修需要各种材料,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
A、水泥 B、塑料水管 C、铁钉 D、大理石
1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
+3
A、Mn2+ — 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2N — 一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C、2CO32- — 2个碳酸根离子 D、 Al — 铝离子带三个单位负电荷
14、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蔗糖固体
C、用酚酞溶液鉴别食盐水和盐酸 D、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15、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上阀门并开窗通风
C、图书馆或档案室内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有6小题,共34分)
(6分)16、β-胡萝卜素(C40H56)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色素,它广泛存在于黄绿色蔬菜和水果中,一定条件下在人体内它能够转化为维生素A(C20H30O)。
(1)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都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维生素A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黄色胡萝卜中富含β-胡萝卜素,当胡萝卜加食用油烹调后,人体对β-胡萝卜素的吸收效率达95%;而生吃胡萝卜吸收β-胡萝卜素仅25%。这说明β-胡萝卜素具有易溶于 (选填“水”或“油脂”)的性质。
(3分)17、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 → +
﹙其中 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①二氧化氯的化学式是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从上图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
(10分)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1 H
氢
1.008
2 He
氦
4.003
2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3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X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 __,两者共同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_。⑵分析上表,可推知,表中X=________
⑶表中第15号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 ______,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__ ___周期_____族
⑷结合你已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如:活泼性Na>Mg>Al),可发现表中元素的金属活动性(同一横行)从左到右逐渐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据此规律判断元素的金属活动性:铍(Be) 锂(Li)(填“>”“=”或“<”)
(4分)19、我国登山运动员多次登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登山运动员登山时所带的能量是氢化钙【CaH2】,它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登山运动员需要热量时就将上述生成的氢气点燃,该过程中实现了能量的转化,即 能转化为 能。
(7分)20、下图是小红同学自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Na、Mg Zn、 、Sn、 Pb 、(H) 、Hg、Ag、Pt、Au
(1)用元素符号将上述金属的活性顺序补充完整。
(2)经常听说镍币,细心的小红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没有它,为了验证镍的金属活动性,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红做了以下实验;将镍丝插入稀硫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插入氯化亚铁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若把镍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将出现 的现象,则铁、铜、镍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排列是 。
(3)已知镍(Ni)元素显+2价,写出一个有金属镍参加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分)21、据报道,慢性腹泻患者宜喝酸牛奶,酸牛奶中的酪蛋白易于吸收,能使胃液的酸性增强,还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1)喝酸牛奶后,胃液的PH (“增大”或”减少”)。
(2)别把含乳酸饮料当作酸牛奶喝,是因为含乳酸饮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填“高于” 或“低于” )牛奶。
(3)“钙尔奇D600”是一种补钙剂。(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维生素D)
①补钙剂中的“钙”指的是 (填序号)
A、 单质 B、 原子 C、 元素 D、 离子,
碳酸钙在医疗上还可以用来治疗 症。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1小题,共27分)
22、某兴趣小组利用右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部分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 1分×2=2分)
A: D:
(2)关闭E打开C,从A中加入液体与锥形瓶B中固体接触,即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观察到D中的蜡烛慢慢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 (2分)的性质,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分)
(3)关闭C打开E,则观察到G中的蜡烛燃烧得更旺,说明有 生成。(1分)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一种可支持燃烧的气体外还生成一种化合物。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哪种物质?小美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a.是Na2SO4; b.是NaNO3 c.是Na2CO3。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亮亮同学认为猜想 ( 填序号,2分),
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 2分)。
【进行实验】通过以下列实验验证亮亮同学的另一个猜想。(1分×6=6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
(2)滴加 ;
(3) 。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 (填名称)
【交流讨论】(1)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分)
用过氧化钠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供氧剂的优点是 。(2分)
(2)已知过氧化钠也会与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分)
你有何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定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的过氧化钠生氧剂需要更换:
。( 2分)
【拓展联系】利用虚线框内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 2分)
五、计算题(共9分)
23、(3分)某农户要配制10Kg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 Kg,若取上述氯化钠溶液2Kg,可稀释成8%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 Kg,稀释时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Kg。
高温
24、泉州在建造闽台缘博物馆时,用了含铁11200t的钢材,这些钢材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的,则利用该反应在制得这些钢材的同时还会生成多少质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3CO+Fe2O3===2Fe+3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