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9.00 KB
  • 2021-05-10 发布

黄冈教育网中考压轴试题语文卷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黄冈教育网 2015 年中考压轴试题语文卷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 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钧《望江南》)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时令的迅速交替,从中生出了浓浓 的思乡之情,又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诗句是: 。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能表现将士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 战到死的决心的诗句是“_____ 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4、陆游《游山西村》中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 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 5、马航 MH370 班机失联后,人们牵挂乘客安危的愁苦心情与日俱增,正如李白《宣州谢 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 ”一句最能表现这种“愁苦”之情。 6、走进唐诗宋词,处处可以感受到人间的深情厚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         ”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岑参对友人的牵挂不 舍之情;《琵琶行》中“         ,         ”的一句,让我们感受到 了白居易对获得即使不相识但有共同语言的朋友时的一种惬意。 7、纸上得来终觉浅, 。 二、语文基础与实际运用。(23 分) 8、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标点不写)(2 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 分) (1)zài jiē zài lì 再接再(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 力,再加一把劲。 (2)zhǐ sāng mà huái 指桑骂(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 上是骂那个人。 (3)hán dān xué bù( )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4)náng yíng yìng xuě ( )映雪 ——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5)xīn wú páng wù 心无旁( )——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6)dōng shī xiào pín 东施效( )——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淤滩(yū) 恣睢(suī) 诘难(jié) 锲而不舍(qì) B.慰藉(jiè) 拂晓(fó) 炽热(chì) 吹毛求疵(cī) C.瘠薄(jǐ) 狡黠(xiá) 颓唐(túi) 引颈受戮(jǐng) D.执拗(niù) 迸射(bèng) 挑衅(xìn) 相形见绌(chù) 11、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除夕晚上,人们习惯在门口放一根棍。据说此举有两种意义:一是护元宝,不让财神、福 神往外跑,二是保平安,不让“野鬼魔怪”进家门。 B.古人题咏枫桥,除张继的《枫桥夜泊》外,还有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 过枫桥”。 C.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表现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重要观念。 D.“你什么时候去武汉?”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我想托你给我带一套我国古代先哲 们写的《四书》回。”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家长们不能站在教育之外,对不良教育现象说三道四,对好的教育举措随声附和,而应 主动参与进来,提出建议,参与管理,成为教育的重要力量。 B.为保障游客的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黄冈市政府大力整顿了旅 游市场。 A.神十飞天、嫦娥登月、蛟龙潜海、超级计算、智能机器人、超级杂交稻……过去的一年, 我国在一批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科学家的功劳是首当其冲的。 D.美国、日本、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利用南海、东海与中国的岛屿争端问题来遏 制中国的强势崛起,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武汉市三十一中对七年级 600 多名学生家长进行了家庭问题教育问卷查,其中 93%的学 生家长表示存在亲子沟通不畅。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的人研究、了解传 统文化。 C.近几年,在倡导文明祭祀的宣传下,鲜花、盆栽等环保祭祀用品成为主流,鞭炮、香烛 等传统用品已不再是人们的首选。 D.学会接受残缺是人生的成熟。人无完人,缺憾是人生的常态,人生有成就有败,有聚就 有散,有谁不能得天独厚,一手遮天。 14、下面关于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他在学校里”和“他在学习”中的“在”词性不同,“物质文明建设跟精神文明建设一 起抓”和“张安跟李明两个并列第一”中的“跟”词性也不相同。 B.“须发花白”“调查研究”“坚强后盾”“起草方案”“奔跑起来”短语结构依次是主谓、并 列、偏正、动宾、动补。 C. “北京时间 5 月 25 日,皇家马德里在里斯本光明球场捧回了时隔十二年的欧洲冠军 杯。”一句中“北京时间 5 月 25 日”作状语,主干是“皇家马德里捧回冠军杯”。 D.“除非日本保证不再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才有可能转好。”是一个条件关系复句。 15、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正确排序的一项是( )(2 分) ①热爱课外阅读吧,走进那一片天地,愿你乐而忘返。 ②经典和佳作的语言,都是有力度有厚度,饱含思想感情,蕴藏文化内涵的。 ③在感悟语言美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感受和想像力,增强自己语言的表现力。 ④我们要细细揣摩、玩味,从中领悟语言的趣味和美。 ⑤阅读课外名著,别忘了品味文章的语言。 A. ①②④③⑤ B. ⑤②④③① C. ①②③⑤④ D. ⑤④②③① 16、下面关于名著和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朝花夕拾》中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喻指 在成年时回忆往事。它是鲁迅先生根据回忆所作散文集,原名为《旧事重提》。我们所学习 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两篇。 B.《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着 “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正 诠释了在当时的黑暗社会,“好人没有好报”的道理。 C.《水浒传》很多标题中含有人物绰号,如:豹子头(林冲)误入白虎堂,十字坡母夜叉 (扈三娘)开店,一丈青(孙二娘)单捉矮脚虎(王英),黑旋风(李逵)斗浪里白条(张 顺)。 D.《诗经》也叫《诗》,共有诗歌 305 首,《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 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年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左传》全称《左氏春秋》,是左丘明以鲁史编写的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7、口语交际。(4 分) 近日,初中语文教材中被奉为“经典之作”的散文《背影》引起热议,源于一篇被广泛 转载的文章——“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 对于这条消息,某校九(8)班学生也议论纷纷,不知真假。因此,同学们推荐作为语 文课代表的你去问问语文王老师,见到王老师,你说:(1) 王老师说:“这纯属于谣传!《背影》中的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违反了今天的交通规则, 所以不能作为中学课文,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尺度,删不删和违反交通规则是两码事。只不过 是有些教材将这篇课文调至八年级而已,根本不存在被删除的可能。” 得到王老师的肯定回答之后,你立刻向班里的同学说:(2) 三、浅层阅读理解。(26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4 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8、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2 分) 19、“总为浮云能蔽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二)阅读下面科技小品,完成后面题目。(4 分) 身在“辐”中要知“辐” ①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 中。可是,我身边很多人对于“辐射”两字,可以说是谈虎色变。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你身 在“辐”中不知“辐”,因为辐射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②辐射是科学上常用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发射能量的 过程,也称为“放射”,即辐射。 ③依据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大小,可笼统地把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④所谓“电离”,一般而言,是指电子被高能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 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人们因而称之为“电离辐射”。比如,让人谈虎色 变的核辐射就是一种高强度的电离辐射。 ⑤非电离辐射,是指含有的能量很低,不足以让原子电离,它是由电场和磁场交互作 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释放形成的,所以也被称为电磁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 波都属于非电离辐射。在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太阳光和一般家用电器发出来的非 电离辐射。   ⑥虽然非电离辐射对细胞组织影响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但不管怎么说,它比电离辐射的 伤害要小得多。当然,凡事无绝对,如果你天天 24 小时手机不离身,总是戴着耳机听音乐, 那肯定或多或少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⑦由于电离辐射会破坏细胞组织,可以引发癌症,所以,一般人常说的辐射都是指电离 辐射。   ⑧非电离辐射看上去很麻烦,事实上我们一点也不用怕它。   ⑨首先,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一般不足以对人体造成 伤害。有人说,微波炉这个家伙的功率可不小啊,而且靠发射电磁波工作,难免会释放大量 的微波辐射。但是,请放心,微波是无法穿透金属的,一般微波炉都是全金属外壳,所以, 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   ⑩其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早就发明了很多防范辐射的方法。比如,给微波发生 器加上金属罩;放射工作人员穿上专门的防护衣服;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深埋地下,并加上层 层防爆防护罩……这些都是很有效的防护方式。 (11)再次,对于自然界中的辐射,如太阳光,因为人类从古到今一直面对它,已经产 生了一定的抵抗力和适应性,人体皮肤完全可以吸收小剂量的辐射,并把它转化成热量。当 然,不要指望用这个取暖哦,它的热量太微不足道了。   (12)最后,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随着人类对辐射的认识逐 渐增加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防辐射的办法越来越多。所以,辐射想干点坏事,还真不容 易找到机会呢。   (13)辐射也并不是总干坏事的,它也能为人类造福。我们熟知的一些医疗手段,比如 癌症放疗、核磁共振检查、X 光检查、CT 扫描,都是利用了辐射。   (14)如此看来,我们身在“辐”中要知“辐”,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利用辐射为我们的 生活服务,也就不会谈“辐”色变了。 ------摘自《今日文摘》2014 年第 2 期 20、下面关于本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本文标题《身在“辐”中要知“辐”》活用俗语“身在福中要知福”,生动形象,新颖别 致,吸引读者,引发读者兴趣且有点明说明对象的作用。 B.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说明,即辐射的分类和辐射并不可怕,并重点说明非电离 辐射不用惧怕的原因,是运用了逻辑顺序。 C.本文主要使用了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如使用了“分类别”说明方法,文 中的“可笼统地把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就是对辐射进行分类说明。 D.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利有弊的,比如辐射虽然对人体有伤害,但也在很多方面(如医学) 为人类造福。 21、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讲究分寸。请说一说,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去 掉,表达的效果有什么变化。(2 分) 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一般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阅读下面经典短文,完成后面题目。(4 分) 生命之树也有落叶 人生,是要走过生命的四季的。 当秋寒袭来的时候,树木自知无法抗争,便抖落了叶片,用一身硬骨迎击风霜。那是一 种暂时的退却,是一种承受,是一种力的积蓄,一种耐心的等待,一种更有希望的选择,而 绝不是最后的结局。一旦时机成熟,便迅速萌发了新叶,用全力拥抱春色。于是,生命之树 充满了绿意。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到一所大学作报告,有的大学生向他询问事业有成的“秘诀”。他说, 我没有成功的“秘诀”,只有战胜失败的感受: , 。每战胜一次失败,就与成功更近了一步…… 当一个人的生命之树有了落叶时,要告诫自己:失去的只是昨日,绿意已不再遥远。失 意时不必凄凄然自轻自弃;得意时也不必傲傲然目空一切。有生有落,有枯有荣,这是人生 的一个规律。   善于承受沉重,就像善于接受成功一样,都是生命的最佳支点。 22、在文章第三段的横线上补写出企业家的感受。 23、请你结合你的生活学习实际,谈谈你对“生命之树也有落叶”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4 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若士必怒,伏尸 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秦、魏为与①国。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②秦救不出。魏 人有唐睢者,年九十余,谓魏王曰:“老臣请出西说秦,令兵先臣出可乎?”魏王曰:“敬 诺。”遂约③车而遣之。唐睢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④乃远至此,甚苦矣。魏来求救 数矣,寡人知魏之急矣。”唐睢对曰:“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至者,是大王筹策之臣无任⑤ 矣。且夫魏一万乘之国,称东藩⑥,受冠带,祠春秋者,以为秦之强足以为与也。今齐、楚 之兵已在魏郊矣。大王之救不至,魏急则且割地而约齐、楚,王虽欲救之,岂有及哉?是亡 一万乘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也。窃以为大王筹策之臣无任矣。”秦王喟然愁悟,遽发兵, 日夜赴魏。齐楚闻之,乃引兵而去。魏氏复全,唐睢之说也。 【注释】①与:党与,同盟者;②冠盖相望:出使(秦国)的车辆络绎不绝;③约:准 备;④芒然:失意的样子,这里指疲惫;⑤任:能力;⑥“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 (臣服于秦国),成为秦国东面的屏障,接受秦国的政治制度,春、秋两季给秦国交纳祭祀 的贡品。 ——《战国策》二十五·魏四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长跪而谢之 (道歉) B.天下缟素(穿丧服) C.魏来求救数矣 (多次) D.魏急则且割地而约齐楚(相约) 2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且秦灭韩亡魏 魏急则且割地而约齐、楚 B.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窃以为大王筹策之臣无任矣 C.先生坐,何至于此 大王之救不至 D.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以为秦之强足以为与也 26、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两处)(2分) 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2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是亡一万乘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也。 28、【甲】【乙】两文里,唐睢都成功地劝说了秦王。不同之处在于甲文靠 让秦 王屈服,乙文凭 让秦王信服。(2分) 29、《战国策》善记言,两文中的人物对话都非常精彩,请分析【甲】【乙】两文的划线句子 的言外之意。(2分) 【甲】 【乙】 四、深层阅读赏析。(13 分) 盲人与小偷 浅灰色的防盗门虚掩着,他轻轻拉开后,露出一道菜花色的老式镶板门,他非常兴奋。 他不止一次开过这种双重门,进过这种貌似朴素的居室。传言,有一些贪官就是用这样的房 子来掩人耳目窝藏赃款的。开这种鸭舌式的锁对他来说太小儿科了。他小心翼翼地把两道门 带上,然后蹲下,抄起一只拖鞋扔了出去。砸出的响声不大,像猫逮老鼠时跳跃触地般似的。 室内没有一丁点反应。他胆子壮了起来,便站直身子朝里走。 “二娃子,你来啦?”声音不大,很平静。他疑心是自己心里发出来的,所以没有停下, 继续往屋里走。 “你今天是先拖地还是先抹窗子?”这次他听得清清楚楚,声音是一个中年男子从客厅 转拐处的沙发上发出的。窗帘拉着,光线很暗,刚进屋很难发现沙发上还坐着人。 “糟糕,今天失手了!”他不由得暗暗在心里叫了一声苦,紧紧盯着那人,往门口退去, 试图根据情况夺路而逃。 坐在沙发上的男人一动不动地指挥道:“你去把厨房的水瓶提过来,先泡两杯茶。今天 我请你尝尝二级峨眉毛峰。” 他不敢回应。 沙发上坐着的人又喋喋不休起来,好像在自言自语:“哎哟,我咋忘了你不能说话呢? 最早姐姐把你带来的时候就告诉过我的。不过,姐姐说你心明眼亮,耳朵特好使,可以耐心 地听我这个看不见的人说话。你不知道,我等你好长时间了,你来了,我说着话心里就亮堂 了许多。” 原来沙发上是个盲人。他放松了,停止了逃走的打算。 “水瓶提过来没有?先喝一口茶,再慢慢做卫生。要不,今天就不抹窗子了,只拖地, 房间里也可以不拖,只拖厨房、卫生间和客厅;要不,都不做,反正过几天你又要来。我就 想和你喝喝茶说说话。你不知道,这茶是姐姐用我自己第一次挣的钱买的。” 他换上拖鞋,不由自主地去厨房提来水瓶泡茶。他开始同情起这个盲人来。 “说真心话,二娃子,我有点佩服你,你说不了话,自己出来打工挣钱养活自己不算, 还要供养残疾的父母。” 他很想告诉沙发上的盲人,他不是二娃子,也不是残疾人,他好手好脚,但游手好闲不 务正业。但他不敢吭声。 沙发上的人说:“喝茶,喝茶!” 他呷了一口,有些苦涩。 沙发上的人又说:“我去盲人按摩所上班:一是受到你的启发——你都那么能干,我好 手好脚的咋不能自食其力呢?二是想帮衬姐姐一把。姐姐每个月挣的钱就花在我和侄儿两个 无用的男人身上。我侄儿虽然十九岁了,可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现在整天只能躺在床上。 几年前姐夫下岗后精神失常,走丢了。姐姐花光了所有积蓄,把房子卖了也没找到姐夫,现 在只能住在这间租的房子里。这个世界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姐姐,她是女中豪杰,比男人还能 干!” 他情不自禁地去厕所拿来拖把,开始打扫客厅。 “二娃子,如果你嫌我啰嗦就使劲跺一下脚,我听到后就不说话了。来,喝茶,喝茶!” 他把客厅拖完,又去喝了一口。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沁人肺腑。 “这茶味道说不出的好!”坐在沙发上的人动情地说,“简直有点像说书人说的:‘妙处 难与君说。’二娃子,你早就品尝过这种美滋滋的味道是不是?可对我来说却是第一次啊,用 自己劳动挣来的钱,是世间上最美的享受!” “你再倒点水,我给侄儿也喝一口。”盲人边说话边站起来,端着杯子熟练地往里屋走 去。 下午三点,打扫完卫生,他从包里掏出仅有的三张十元、四张五元的钞票放在茶几上。 正要出门,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和他年纪相当的敦实青年背着个帆布工作包走了进来。 那人“啊啊啊”地对他比划了几下,他点点头侧身让了一下出了门。 楼梯上洒满斑斑点点的阳光。 (选自《青年作家杂志》,有删改) 30、联系上下文,说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读完全文后,请简要回答。(2 分) 31、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 分) (1)打扫完卫生,他从包里掏出仅有的三张十元、四张五元的钞票放在茶几上。(小说 发表时这个句子是这样的:“打扫完卫生,他从包里掏出二百块钱放在茶几上。”你认为本 文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 (2)楼梯上洒满斑斑点点的阳光。(这个句子除了交代环境外,还有什么含义?) 32、小偷两次喝茶,同一杯茶,茶味却不同。结合上下文,说说这是为什么?(2 分) 3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小说开头写贪官就是用这样的房子来掩人耳目窝藏赃款,是想暗示一下这个小偷的本质, 为这个小偷下面的行为做出一些合理的解释,以引起人们对小偷的同情。 B、文中出现的盲人、二娃子、姐姐、侄儿这些人物形象,都起到了让小偷看到盲人的弱势、 良心发现后下意识转变的作用。 C、盲人对二娃子说品尝过这种美滋滋的茶的味道,就是因为二级峨嵋毛峰的质量真的不错。 D、这篇小说构思过于巧合,情节脱离生活真实,比如,文中的人物几乎都是残疾人,让读 者不太相信;既然是一个惯偷,而因为这一件事就转变过来,让人感到有一种突兀的感觉, 虚构成分过大,巧合过多 ,这些牵强的安排,都是作者的败笔。 34、有人说小说结尾安排小偷与二娃子相遇是不必要的。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 分) 五、写作展示。(50 分) 35、题一:此刻,我们手拉手 要求: ① 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 ② 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③ 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题二: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 “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 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 壳呢?”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 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 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 请以“自立自强,才能成就人生”为记叙中心写一篇记叙文或以其为观点写一篇议论文。 记叙文要求同题一,议论文要求:①结构合理,论据充分,论证有力;②字数在 600 以上;③ 题目自拟。 题 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参考答案: 1、斜晖脉脉水悠悠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4、山重水复疑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绝知此事要躬行 9、厉 槐 邯郸 囊萤 骛 颦 10、D 11、B 12、D 13、C 14、A 15、B 16、C 17、(1)王老师,你好!听说《背影》这篇课外因 为作者的父亲爬月台买橘子,从今天的法规来看,是违反了交通规则而被从初中课本中删除,同学们不知 是真是假,你能向我们确认这个事实吗?(2)同学们,刚才王老师说了,《背影》是散文中的经典名篇, 不会因为所谓的违反交通规则而删除,只是有些教材作了安排上的调整,并没有被删除。请大家不要再议 论了。 18、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 感慨。19、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 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 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 亡盛衰之感。(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 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20、C 21、如果把“一般”去掉,就会变成绝对不会出现“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情况,这与事实不符,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2、失败一次不等于一生都失败,但往往在多次失败之后才可能拥有一次成功。 23、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棵树,树有枯有荣,就像人生也有高潮和低谷。人生有低谷就像树有落叶一样,是 一种常态。这也好像是我们的生活学习,也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或失败,但不必悲观,要积蓄力量, 迎接成功的春天。 24、D 25、C 26、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27、(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 脚,用头撞地罢了。(2)这样一来,就失去了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魏国,反增强了与秦国敌对的齐、楚两 国啊。28、武力;利益(道理)29、秦王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后果对唐睢进行战争恫吓,逼迫他 答应自己的条件。秦王表面上很尊敬唐睢,但真实的想法却是:你们已经来过多次了,我还是不会出兵的, 你就别再费口舌了。 【译文】秦国和魏国结为盟国。因而齐国和楚国联合,要进攻魏国。魏国派人去秦国求救,使者的车 辆络绎不绝,但秦国不派救兵。   魏国有个人叫唐且,已九十多岁,他对魏王说:“请允许老臣西去秦国说服秦王,要秦国的救兵在老 臣未回国以前就出发,可以吗?”魏王说:“太好了。”于是准备车马,派他去秦国。   唐且拜见秦王,秦王说:“老先生看来很疲倦,远道来这里,十分辛苦了。魏国已多次来求借救兵, 我知道魏国紧急。”唐且回答说:“大王已经知道魏国紧急,可是救兵不到,这是由于为大王出谋划策的 大臣无能啊。再说,魏国是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臣服于秦国,成为秦国东面的屏障,接受秦国的政 治制度,春、秋两季给秦国交纳祭祀的贡品,还认为秦国强大,可以作为自己的盟国。现在齐、楚联军已 经到了魏都郊外,大王的救兵还未到,魏国危急时就将割地与齐、楚结盟,那时大王即使想救魏国,怎么 来得及呢?这样一来,就失去了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魏国,反增强了与秦国敌对的齐、楚两国啊。我认为 给大王出谋划策的大臣是无能啊。”秦王感叹不已,方才明白,便立即出兵,日夜兼程,开往魏国。 齐、楚两国知道秦国出兵救魏,就领兵撤退了。魏国还能够保全,全靠唐且的游说啊。 30、(1)交代人物身份及故事发生的背景。盲人的话告诉了小偷也告诉了读者自己是个“看不见的 人”,同时明白了“二娃子”的来历。(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小偷“他放松了,停止了逃走的打 算”做铺垫。(3)表明盲人寂寞的内心世界,渴盼向别人交流和倾诉。 31、(1)把“二百块钱”改成“仅有的三张十元、四张五元的钞票”,暗示小偷也是生活艰难之人。这 样的修改能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深思。(2)营造温暖氛围,表现“他”轻松的心情;暗示“他”的善良 被唤醒,表达对美好人性的歌颂。 32、(1)残疾人都能争取自食其力,帮衬家人,而自己好手好脚,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自觉羞愧所 以感到“苦涩”。(2)打扫了客厅并倾听盲人的诉说,因帮助盲人内心轻松,感受到茶的“清香”。 33、B 34、示例一:是必要的。二娃子的出现,可以与小偷形成更强烈的对比,使小说情节更有波澜。示例 二:是不必要的。二娃子是否出现,不影响小说主题。如果不出现,小说结尾更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