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00 KB
  • 2021-05-10 发布

北京市平谷区201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平谷区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 2010.04 ‎ 审核人:陈亮 校对:张浩 第I卷 (共6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笨拙(zhuō) 处理(chǔ) 强迫(qiánɡ) 功亏一篑(kuì)‎ B.庇护(bì) 氛围(fēn) 仍然(rénɡ) 毛遂自荐(suí)‎ C.巢穴(xué) 拮据(jū) 消耗(háo) 前车之鉴(jiàn)‎ D.惩罚(chénɡ) 唠叨(láo) 怪癖(pǐ) 因地制宜(yí)‎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闲暇 和煦 首屈一指 无缘无故 B.夜暮 急燥 明察秋毫 语重心长 C.赈灾 僻静 追本溯原 班门弄斧 D.筹备 桥梁 破釜沉舟 得陇忘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滑稽,每每使大人笑得忍俊不禁,使孩子笑得前俯后仰。‎ B.数不胜数的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营养。‎ C.解放战争中,我们从东北一直打到江南,不但占领了天津,解放了武汉,还要直捣南京,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D.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4.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括号里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 , 。而我 , 。”‎ A.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B.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C.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D.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 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5.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①王维 ②马致远 ③刘禹锡 ④范仲淹 ‎⑤《望岳》 ⑥《小石潭记》 ⑦《曹刿论战》 ⑧《饮酒》‎ A.①③⑥⑦ B.①③⑤⑥ C.②④⑥⑧ D.②④⑥⑦‎ 二.填空题(共7分)‎ ‎6.背诵、默写(4分)‎ ‎①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② ,锦鳞游泳; ,郁郁青青。(《岳阳楼记》)‎ ‎③ , ,而后作。(《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 ‎7.名著积累(3分)‎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 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 ,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 三.综合性语文学习(共8分)‎ 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教训惨痛。平谷区文明办和有关部门于近日共同发起“我爱斑马线”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8.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2分)‎ 据报道,2009年1月至10月,平谷区有近5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身亡,20多人受伤。据交警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而一项来自行人的调查结果则显示: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 ‎ ‎9.活动二:下面有两条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的是哪一条?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4分)‎ 建议一:对违规者执行严厉处罚。‎ 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修养。‎ 观点理由: ‎ ‎10.活动三:请你仿照某风景点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2分)‎ ‎【示例】垃圾桶上的宣传语:‎ ‎◆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 ‎◆环境卫生100分==99个垃圾桶 + 您准确无误的1投!‎ 温馨提示: ‎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11——14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其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必以分人 B.何以战 C.不以物喜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又何间焉 ②小信未孚 ‎ ‎13.翻译句子。(2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 ‎ ‎14.有人认为,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说说你的感悟。(2分)‎ ‎ ‎ ‎ ‎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记叙文《敲雪》,回答15——17题(共11分)‎ 敲雪 ‎①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②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③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④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⑤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来源:学+科+网]‎ ‎⑥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⑦“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⑧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⑨“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⑩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⑪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⑫“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⑬“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⑭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 ‎⑮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⑯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⑰第二天,父亲就病了。[来源:学§科§网Z§X§X§K]‎ ‎⑱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⑲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⑳“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15.阅读第④—段,请你用词语概括父亲在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 —— —— ‎ ‎16.选文第③段中插叙部分主要交代了哪些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 ‎ ‎ ‎ ‎ ‎ ‎17.结合文章内容,仔细品味第 段“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中的“挑”和“捧”,说说它们好在哪里。(5分)‎ ‎ ‎ ‎ ‎ ‎ ‎ ‎ ‎ ‎(二)阅读说明文《说窗》,回答18—20题(共7分)‎ 说窗 ‎①“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音yǒu,窗子),在屋曰囱。象形。”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②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③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对于房屋,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情味也特别令人回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中永恒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 ‎④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地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园林墙上的漏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 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⑤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尬,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深思。‎ ‎18.本文介绍了窗的哪些功能?(2分)‎ ‎ [来源:学+科+网]‎ ‎ ‎ ‎19.第⑤段中,加点词“生命窗”指什么?(2分)[来源:Z,xx,k.Com]‎ ‎ ‎ ‎ ‎ ‎20.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一说下面链接材料所提到的苏州园林中的哪一处窗户属于“漏窗”,为什么?(3分)‎ ‎【链接材料】‎ 苏州园林中的留园石林小院之南的“洞天一碧”小屋内,面东墙上有“六角”窗将墙隅空地生长的修竹与秀石框入窗,极富雅意。狮子林的一处墙上四个不同形状的窗子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再加上窗下栽植的南天竹、石竹、罗汉松,四季长青,与之相配,既具有形式美感,又饱含耐人寻味的幽雅情调。‎ ‎ ‎ ‎ ‎ ‎ ‎ ‎(三)阅读议论文《生命的品格》,回答21—24题(共9分)‎ 生命的品格 国风 ‎①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将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提高这有限的生命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 ‎②要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孔夫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花在学习上,多读一本书,多学一点东西,多了解一点世界;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古铜色的脸膛;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伐木到油漆包装直至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只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要懂得尊重别人,感受别人,体恤别人。‎ ‎③要有悲悯的情怀。人生在世,要心存感激,有一颗感恩的心。小时候,我们离不开父母的养育;长大了,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还要别人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敬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把关怀别人、救助别人当做自己的天职,变成自己的天性。‎ ‎④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人世间许多重要的事情,只有通过忍受磨难才能 【甲】 ,这样,人才能有所作为。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 【乙】 , 才能 【丙】 ,以至于可以无畏地直面死亡。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⑤人世间,我们都是匆匆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也不可贪恋;路上的客店再舒适,也不能久留。人赤条条来到世间,又赤条条离开世间,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囚徒,是富豪还是乞丐,概莫能外。这是造物主给人的定数,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所以,要有一个明白的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只有进入无我之境,才能超然物欲之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 ‎21.阅读第④段,根据上下文,将下面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3分)‎ ‎①锻炼无所不克的意志 ②有所感悟 ③增长道德勇气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 ‎22.谈谈你对第⑤段划线句的理解。(2分)‎ ‎ ‎ ‎23.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的论证过程。(4分)‎ ‎ ‎ ‎ ‎ 第Ⅱ卷 (共60分)‎ 六.作文(共60分)‎ ‎24.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撑。生活中,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一句话、一道风景、一段经历……都会给我们以前行的力量。‎ 请你以“ 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要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4.字数不少于600字。‎ 平谷区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审核人:陈亮 校对:张浩 一.选择(共10分,每小题2分)‎ ‎1.D 2.A 3.D 4.A 5.B 二.填空(共7分)‎ ‎6.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②沙鸥翔集 岸芷汀兰 ③困于心,衡于虑 ‎④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共4分, 每空0.5分,有错字不得分)‎ ‎7.筋斗云 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孙行者 ‎(共3分, 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三.综合性语文学习(共8分)‎ ‎8.探究发现: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这与不少司机缺乏斑马线让行意识和部分行人走斑马线时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共2分,司机原因1分,行人原因1分,意思对即可)‎ ‎9.观点理由:认同建议一。理由如: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大多是司机或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让他吸取教训,加深对交通法规的认识。‎ 认同建议二。理由如:司机或行人能否主动遵守交通法规,取决于公民的道德素质。努力提高公民道德修养,能使人们处处替他人着想,互相礼让,安全通行。‎ ‎(共4分,表态1分,结合材料1分,理由合理1分,语言表达1分)‎ ‎10.示例:①我用深情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你的行为:减速、慢行、让停……②左看看,右看看,安全行走我喜欢!③我喜欢你在绿灯的引导下轻轻地走过!(共2分,以斑马线的口吻1分,表述合理1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1.B (共2分)‎ ‎12.①又何间焉:参与 ②小信未孚:受到……的信任 (共2分)‎ ‎13.①大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照情理处置。‎ ‎②他们的勇气用尽了而我军的勇气正充盈,所以战胜了他们。(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共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1分)‎ ‎15.忧郁 担心 高兴 (共3分,1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6.①父亲对这些杏树、李树、桃树的喜爱、重视、悉心照顾,②父亲每年用卖水果的钱给我们凑学费。‎ 体现了父亲对我们读书受教育的重视,为下文父亲半夜听雪、敲雪和训斥我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共3分,内容2分,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 ‎17.“挑”是精心选择。“捧”是用双手托。“挑”和“捧”写出了我对“让父亲吃桃”这件事的重视。为保住今年的果木收成,以保住我们有足够的学费能上学读书,父亲整夜去敲树上的雪,以至一病不起。我精心“挑”了最好的桃子,“捧”到父亲病床前让他品尝。这两个字更充分表达了我对父爱的理解及对父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共5分,表层理解1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深层含义1分,语言表达1分。)‎ ‎ (二)(共7分)‎ ‎18.①具有实用功能(或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②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共2分,每个要点1分)‎ ‎19.“生命窗”指的是设计活泼、造型丰富、流露出真性情的窗(具有审美功能而不只是实用功能的窗;或会说话的、有表情的、能流露出人情味的窗;或有诗意的窗)‎ ‎(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狮子林一处墙上的四个不同形状的窗子属于“漏窗”。因为这些窗户塑有琴、棋、书、画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框中构图,本身就是景;窗外又配有竹、松等植物,可谓窗内窗外双向“借景”。 (共3分,判断1分,理由2分,顺畅表达1分)‎ ‎(三)(共9分)‎ ‎21.【甲】有所感悟 【乙】锻炼无所不克的意志 【丙】增长道德勇气(共3分)‎ ‎22.人生短暂,不应贪图物质享受。(共2分)‎ ‎23.首先提出本段的观点“要懂得珍惜”,然后分别从“要懂得珍惜时间”,“要懂得惜福”(“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要懂得珍惜友谊”这三个方面论证论点。‎ ‎(共4分,每个要点1分,意近即可;如果再细述每个分论点的论证过程,表述清楚也可以)‎ 六.作文(共60分)‎ 说明:‎ ‎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有草稿但未抄完的,应参考草稿评分,并从总得分中酌情扣1—5分。[来源:学_科_网]‎ ‎3.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