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55 KB
  • 2021-05-10 发布

九年级文科综合中考复习资料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九年级文科综合中考复习资料 历史部分 一、列举题:(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1、 列举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 答: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2、 列举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答: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 三民主义的内容。‎ 答:民族、民权、民生。‎ 4、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答: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 列举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胜的两个重大战役。‎ 答: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6、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名称。‎ 答: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7、 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8、 列举我国五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 答: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9、 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 答: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 答:(1)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 (3 ) 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 (4)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 1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 ‎ 答: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 12、列举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 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3、根据教材内容填空:‎ ‎ (1) 鸦片战争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2)《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 (5)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14、根据提示,列举相关内容:‎ ‎ (1)“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林则徐 ‎ (2)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中英《南京条约》‎ ‎ (3)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 ‎ (4)“今日漫挥天下雨,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 ‎ (5)“自强”、“求富”——洋务运动 ‎ (6)“公车上书”——揭开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 (7)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 ‎ (8)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新文化运动 ‎ (9)“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 ‎ (10)“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 (1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 ‎ (1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 (13)“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 一二·九运动 ‎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15)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 (16)日军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 ‎ (17)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 ‎ (18)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开国大典 ‎ (19)“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 (2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大跃进”运动 ‎ (21)拨乱反正,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2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 (23)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 (24)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彭德怀 ‎ (25)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 ‎ (26)党的好战士——雷锋 ‎ (27)文革时期最大冤案的受害者——刘少奇 ‎ (28)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邓小平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 一、 列举题:‎ 1、 列举文艺复兴时期的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答:但丁——《神曲》‎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2、 开辟新航路的代表人物。‎ 答: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3、 列举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及颁布的文献。‎ 答:英——克伦威尔——《权利法案》‎ 美——华盛顿——《独立宣言》‎ 法——罗伯斯庇尔——《人权宣言》‎ ‎ 4、列举北美、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各一位。‎ ‎ 答:北美——华盛顿 ‎ 拉美——玻利瓦尔(或圣马丁)‎ ‎5、列举巴黎和会三巨头。‎ ‎ 答:英国首相 劳合·乔治 法国总理 克里孟梭 美国总统 威尔逊 ‎6、列举一战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及成员。‎ ‎ 答: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7、列举一战期间发生在西线的四大战役。‎ ‎ 答: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8、列举扭转二战战局的三大战役。‎ ‎ 答: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9、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 答: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10、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 答: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 ‎11、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 答: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 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 12、二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 ‎ 答:战后进行民主改革;美国的扶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日本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政府把投资主要放在发展经济上。‎ ‎ 13、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 答: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整顿农业;调整工业(中心措施);兴建公共工程。‎ ‎14、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成立“北约”‎ ‎15、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三大支柱。‎ ‎ 答:特点: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 ‎ 支柱: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6、亚洲四小龙。‎ 答: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1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分别在哪些地区的统治秩序。‎ 答:凡尔赛体系:欧洲、西亚、非洲;‎ 华盛顿体系:远东和太平洋地区。‎ ‎18、根据提示,列举相关内容:‎ ‎ (1)“太阳中心说”:哥白尼 ‎ (2)证明地球是圆的: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 ‎ (4)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 (5)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 (6)1939.9——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 1941.6——德国突袭苏联,二战扩大;‎ ‎ 1941.12——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二战进一步扩大。‎ ‎ 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 (7)1804年,加冕称帝,颁布了《民法典》:拿破仑 ‎ (8)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 (9)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 ‎ (10)肯德基、麦当劳:经济全球化 回答材料分题和问答题的专题知识 ‎(中国历史部分)‎ ‎ 1、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历史知识 ‎①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或直接起因是什么?‎ 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②最能反映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答:“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③这次运动的地点和主力有什么变化?‎ 答:前期的地点在北京,主力是学生 ‎ 后期的地点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④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答: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⑤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答: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 意义: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国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⑥五四的精神是什么?‎ 答: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2、中国共产党成立及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相关问题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何地?她的诞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成立1921年7月,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出一条什么样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答:武装夺取政权和农村包围城市。‎ ‎③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答: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的革命活动有哪些?请你举出四例。‎ 答:如: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⑤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的某一次革命活动,请你说出它的影响或意义。‎ 答:如: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⑥唱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回顾中国革命功史,你有哪些感想?‎ 答:一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二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与近代化探索相关的问题 ‎①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提出了什么著名的观点?‎ 答: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走出国门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提出了什么口号?‎ 答: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③仿洋改制看世界又指的什么运动?它起了什么进步作用?‎ 答:维新变法运动;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对近代化的迫近之路,谈谈你的认识。‎ 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追赶世界潮流,才能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4、有关祖国统一的系列问题 ‎①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请举例说明(至少两例)‎ 答: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正式管辖台湾。‎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开罗宣言》规定二战后日本必须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等。‎ ‎②“割台湾”是近代什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国人民在1945年10收复台湾是哪一次战争的胜利果实?‎ 答:《马关条约》,抗日战争 ‎③造成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949年国民党在国共内战中失败后逃到台湾,1950年10月朝鲜战争暴发后,美国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④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被成功地实践?‎ 答:“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地区 ‎⑤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是台独势力;试图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的国际反华势力。‎ ‎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 答: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时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强大。我们要坚决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等。(言之有理即可)‎ ‎5、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请结合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全会、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的相关史实,说一说党和政府为发展生产力作了哪些努力和探讨。‎ 答:①中共八大提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中共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定了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④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与中国外交相关的系列问题 ‎①弱国无外交,近代百年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史便是明征,请举几例 答:中共《南京条约》签订,中日《马关条约》签订《辛丑条约》签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等。‎ ‎②主权独立的新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答:奉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至少3例)‎ 答:a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因,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周恩来总理率领代表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d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大会圆满成功。‎ ‎④列举二十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新成就(至少3例)‎ 答: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人才流动席位;b中美关系正常化;C中日建立;d中美正式建交。‎ ‎⑤列举新时期(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取得的巨大成就(至少3例)‎ a香港、澳门回归 ;b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⑥比较新旧中国的外交,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只有独立、强大才会有平等的外交权利,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权益。(言之有理即可)‎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复习 一、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1、 文艺复兴的思潮、实质、意义分别是什么?‎ ‎ 答:人文主义;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答: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但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殖民主义灾难。(另: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孤立、分散的世界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文件:《权利法案》‎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推动下,推翻拉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三、 美国独立战争 ‎ (1)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文件:《独立宣言》‎ ‎(3)美国独立战争有何历史意义?‎ 答: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4)为什么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答:(1)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是因为北美13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革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扫除障碍。(2)独立战争的领导主体是资产阶级,颁布的《独立宣言》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战争后成立的政权——联邦政府也是资产阶级掌权,美国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四、法国大革命 ‎(1)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文件:《人权宣言》‎ ‎(3)法国大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答:法国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题目链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条 ‎ ‎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二条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三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第三条 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 第六条 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 第十七条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哪三部文件?‎ 答: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 ‎(2)材料一法律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这个国家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答:限制王权。君主立宪制。‎ ‎(3)材料二的文件是在何时颁布的(写出年月日)?这一文件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答:1776年7月4日。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或美国)的诞生。‎ ‎(4)材料三的文件是由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一机构通过的?‎ 答:制宪会议。‎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写出它们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 答:宣扬民主,反对专制。‎ 五、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开始?‎ 答案详见教材第65页。‎ ‎2、工业革命有何深远影响?‎ 答: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加重了这些国家对不发达地区的掠夺和剥削。‎ 六、殖民扩张 ‎1、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主要在什么地方?‎ 答:葡萄牙殖民扩张主要在非洲、亚洲沿海地区和南美洲的巴西。西班牙侵占了除巴西以外的几乎整个拉丁美洲,还在亚洲侵占了菲律宾群岛。‎ ‎2、什么是“罪恶的”三角贸易“?有何影响?‎ 答:16世纪初,欧洲的奴隶贩子用运奴船将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从西欧港口出发运到西非海岸;在西非,用货物换取黑人作为奴隶,然后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在美洲,卖掉黑奴后,把得来的金银和生产原料运回欧洲,这就是罪恶的“三角贸易”。‎ 影响: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灾难,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设计一幅简单明了的“三角贸易”示意图。‎ ‎ 欧洲 黄金珠玉商品和武器 ‎ 美洲非洲 黑人奴隶 ‎3、为什么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答:西班牙和葡萄牙位于欧洲的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有利于远航,自国内完成了统一,建立统一集权国家后,为了寻找更多的财富,封建主很快走上了新航路开批的道路,进行了最早的殖民扩张。‎ ‎ 4、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代表人物:克莱武 殖民手段:抢劫、垄断贸易、鸦片贸易。‎ 影响:给印度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殖民掠夺使大量财富流入英国,转化为资本,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七、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玻利瓦尔“南美的解放者”‎ 圣马丁“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祖国之父”‎ ‎2、拉美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拉美独立运动彻底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密拉特事件 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4、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印度民族大起义充分体现了印度人民维护民族尊严、争取民族独立的坚强意志,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并有力地支援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 ‎ 八、资产阶级的巩固和扩大 ‎1、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P86~87‎ 答: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历史意义:1861年改革是沙皇政府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答: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有:‎ ‎ (1)清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2)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 (3)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4)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5)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历史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3、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分别是什么?P93‎ 答: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1862年,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叛乱各州的奴隶全部获得自由。《宅地法》规定:凡支持、拥护共和国的成年人,只要缴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领取不超过160英亩的宅地,耕种5年后,成为私有财产。‎ 意义:这两个法令的颁布,鼓舞了广大人民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4、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答: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链接:1、美国历史上发生在其本土的战争有哪两次?这两次战争有何异同点?(原因、性质、影响等)‎ 为什么说两次战争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答:(1)美国发生在本土的战争有: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 ‎(2)相同点:两次战争发生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障碍、都排除英国的干扰,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独立战争是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独立战争的性质,使美国赢得了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外部障碍;内战是由于南方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内部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因为两次战争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障碍引起的,两次革命分别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所以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2、试比较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和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异同,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相同点:①发生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旧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都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③结果是广大黑人和农奴得到人身自由。‎ ‎④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⑤都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俄国保留了封建残余,美国仍然存在着种族歧视。‎ 不同点:①领导者不同。美国是资产阶级领导,俄国是农奴主领导。‎ ‎②性质不同。俄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美国是资产阶级革命。‎ ‎③方式不同。在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通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黑人奴隶无条件的获得了解放,而俄国的农奴解放则是通过赎买的方式进行的。‎ 不同的原因: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缺乏领导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条件,而只能由农奴主实行资产阶级改革。‎ ‎②美国在独立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具备进行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和条件,加之南北方两种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两种制度已不能并存,因此美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九、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答: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宣言》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历史意义: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2、《国际歌》为纪念什么运动而作?词、曲作者分别是谁?‎ 答:巴黎公社。词:欧仁·鲍狄埃 曲:比尔·狄盖特 ‎ 十、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答: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其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再次,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答:(1)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它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2)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企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适应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列表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 名 称 开始时间 主要国家 主要成果(人物、成就)‎ 主要特征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英国、美国 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史蒂芬孙的火车 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美国、德国 爱迪生的电灯;卡尔·本茨的内燃机、汽车;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链接:全球关注的问题――能源 材料一 2005年以亚,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屡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地区也先后出现了“电荒”“油荒”和发电用煤告急的现象。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脉,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能源还涉及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能源对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能源问题还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如何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 材料二 据新闻报道,在墨西哥海湾发生的原油泄漏事件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据海洋学家和毒物学家说,原油泄漏正在墨西哥湾形成无形的“死亡区域”,8300多个动植物物种将遭受威胁,有些海洋生物甚至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而越来越多的报道称,协助清理墨西哥湾油污的工人和沿岸居民接连患病,对这场灾难及清理工作构成的健康风险,令人感到越来越担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列举出材料一中被称为工业血脉的三种能源。分别指出它们各是在哪次工业革命中被开发和使用的?它们的使用为人类在交通运输方面带来了哪些新突破?‎ 答:电力、石油、煤炭;‎ 煤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使用的能源,火车或汽船;‎ 电力、石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使用的能源,汽车或飞机。‎ ‎(2)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当今世界因涉及能源问题而引发的地区冲突有哪些?‎ 答: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任答一点)‎ ‎(3)结合材料二谈谈为什么能源问题还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在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因为能源在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比如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就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污染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所以说能源问题也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注意周边环境的保护,尽量节约使用能源和开发高效、清洁的能源等。(言之有理即可)‎ 十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世纪初战争危机日益严重的原因是什么?(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P118、120‎ 答: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直接原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它们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激烈争夺,使战争危机日益严重。‎ ‎ 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主要矛盾)‎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性质是什么?有何影响?‎ 答: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2)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摧垮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果品家。‎ ‎(4)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在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十二、近代科学 ‎ 牛顿: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 达尔文:《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 ‎ 爱因斯坦:相对论——人类使用原子能的基础。‎ 十三、近代思想 ‎1、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是什么?‎ 答:伏尔泰强调天赋人权的思想,大胆揭露旧制度的弊端。他 宣扬人身自由、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无情地批判天主教和专制制度,反对等级特权和不平等现象。他还认为私有财产是神圣的。‎ ‎2、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思想是什么?‎ 答: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拥护君主立宪制。他重视政治制度的作用,《论法的精神》一书充分阐述了三权分立学说。他把政权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立法权应交给人民代表机关,司法权交给人民选举出来的陪审法庭,行政权由国王掌握,三权分开又互相制约。三权分立原则后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普遍遵循的原则。‎ ‎3、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是什么?‎ 答: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但又认为彻底消灭私有制是不可能的,主张平等享有财产。卢梭反对保留君主制度,主张采取共和政体,全部政权归人民所有。‎ 十四、近代文艺 1、 文学: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2、 艺术:梵·高——《向日葵》、《在阿尔勒卧室》‎ ‎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十五、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俄国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俄历10月)‎ 地点:彼得格勒 领导人:列宁 结果:取得胜利,建立苏维埃政权。‎ 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2)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4)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 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原因:十月革命后(1918年),为集中力量战胜国内外敌人。‎ 内容:农业:实施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 工业: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 作用:这一措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捍卫苏维埃政权。‎ ‎(2) “新经济政策”, 1921年,‎ 内容:农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商业: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意义: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1928~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 (3)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十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世界 ‎1、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 ‎(1)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为了缔结和约,建立战后的“新秩序”,召开了巴黎和会,操纵会议的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2)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3)《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成为中国近代“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结论:弱国无外交)。‎ ‎(4)影响:《凡尔赛和约》以及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的一系列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和《九国条约》‎ ‎(1)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尖锐,特别是日本和美国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 ‎(2)1921~1922年,美、英、法、日、比、葡、中、意、荷九国代表召开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条约》‎ 内容: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影响: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更多方便;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 ‎(2)特点:(1)波及范围广;(2)持续时间长;(3)破坏性大。‎ ‎(3)影响:A、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B、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国家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4、罗斯福新政 ‎(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各国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2)目的: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3)措施:‎ 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整顿农业。‎ C、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D、兴建公共工程(a.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b.刺激消费和生产。)‎ ‎(4)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作用: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主要意义。‎ 十七、第二次世界大战 ‎(1)绥靖政策 A、定义: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B、目的: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C、顶峰:慕尼黑阴谋 D、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2)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A、‎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 C、‎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A、时间;‎1942年1月1日。‎ B、标志: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C、作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4)雅尔塔会议 ‎ ‎ 1945年2月,美(罗斯福)、英(丘吉尔) 苏(斯大林)三国首脑召开了雅尔塔会议。‎ 主要目的是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会议决定:‎ ‎①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②成立联合国;③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A、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7—1943.2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 1944.6 美英盟军开辟第二战场 C、攻克柏林战役——1945.5.8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D、日本投降——1945.8.15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5年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的结束。‎ ‎(6)二战的性质和影响 A、性质:是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B、影响:①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 ‎②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7)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启示 意义:1、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 2、打击了帝国主义、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3、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 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启示: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最大的启示:人类应在对付共同挑战的时候,应该团结一致。‎ ‎★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    (1)根本原因: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 ‎(2)其他重要原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英勇奋战。战争的扩大,导致苏联和美国参战,增强了反法西斯阵营的物质和军事力量;等等。‎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 ‎(8)、四次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①雅尔塔会议:‎ 影响:(积极因素)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消极因素)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②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的开罗举行会议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全部归还。‎ ‎(9)、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一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法西斯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二战”。 ②战争目的不同:“一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 ③性质不同:“一战”从总体上看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从整体上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④危害程度不同:“二战”的规模更大,给世界带来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更大。‎ 链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这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科三:“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四:(他)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一《世界历史》‎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他领导了哪一场战争?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 答: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 ‎(2)材科二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答:列宁;俄国+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材料三中的“总统”是谁?为战胜“恐惧”,这位总统实施了什么政策 答: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4)材料四中的号召人应是谁?这位号召人通过哪一种建设模式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1945年2月,他和材科三中的“总统”共同参加了二战中的哪一国际会议?‎ 答:斯大林;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雅尔塔会议 ‎(5)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答:他们都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此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材料中的“宣言”指的是什么?‎ 答:《联合国家宣言》‎ ‎(2)签署宣言的国家又是怎样“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请各举一个典型事例 答:政治上:美英苏召开雅尔塔会议 军事上:诺曼底登陆(或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十八、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 1、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基本特点包括:‎ A、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前列;‎ B、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 C、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 ‎(2)主要原因:‎ A、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B、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C、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 D、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 E、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3)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链接——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美国崛起”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小路同学选取了以下素材: 材料一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 材料二  南北战争后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三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多国崛起.美国》‎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华盛顿和林肯分别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争?这两次战争分别在美国的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 :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 林肯:美国南北战争。粉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叛乱,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 ‎(2)美国充分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请列举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的两项重大发明。‎ 答:爱迪生发明电灯。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3)材料三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它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推行“新政”;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4)在活动总结会上,金路同学准备作《美国崛起的启示》的发言,请你为他拟一个发言提纲。‎ 答:20年代:发起、主导华盛顿会议,建立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新格局。50年代:推行冷战政策,形成美苏两极格局,与苏联争霸世界,并一度操纵联合国事务。‎ ‎ 2、欧洲联盟 目的(原因):确保自身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1999年欧元问世,‎2002年1月1日正式流通。‎ 影响:①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盟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②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随着欧盟、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冷战”结束后,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 ‎3、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很快,50年代末恢复到战前水平,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原因有:‎ ‎(1)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2)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大力扶植,朝鲜、越南战争中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 ‎(3)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链接:‎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1) 材料一中“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大战主要有哪些?‎ 答: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答对两项即可)‎ 材料二 每一政府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轴心国成员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2) 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 ‎ 答:内容: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反对法西斯,不单独与敌人讲和。‎ 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 材料三 2003年3月10日,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指出:“……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3)材料三中的“欧洲联合”指什么?有哪些积极作用?‎ 答:欧洲一体化进程。作用:促进了发展,维护了和平。‎ ‎(4)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答:认识: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合作才能共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尽管如此,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再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 图一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示意图 图二 比尔盖茨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答: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避免成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 ‎(2)在材料二图一中找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哪些时段。要反映图一的相关信息,还可用哪些形式?‎ 答: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20世纪90年代(或1990年后)。‎ 形式:文字表述,表格,坐标图,曲线图,柱状图 等。(任意答出一种即可)‎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进入70年代后,为什么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对西欧发号施令。‎ 答:美国由于经济危机的困扰,综合国力迅速下降;‎ 西欧各国经济却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西欧各国外交上更加独立自主。‎ ‎(4)材料二中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首富与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答: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 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十九、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改革:‎ ‎①1953年,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②1985年,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一党制转为多党制,导致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解体:“八一九事件”导致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1991年底,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 A、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的弊端和政策错误(也是根本原因);‎ 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C、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造成了严重后果。‎ ‎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剧变 改革: 二战后,在东欧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演变: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 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① 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②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 ④ 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二十、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亚洲 印巴分治: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离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分治。 ‎ ‎2、非洲 ‎①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独立,并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 ‎②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历史上称这一年为“非洲独立年”。‎ ‎③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 ‎3、拉丁美洲 ‎ 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取得独立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4、中东战争 ‎(1)、战火频发的中东:自以色列成立至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 2、错综复杂的矛盾:列强的介入、历史、 宗教、‎ ‎ 种族等因素,使中东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化,巴以冲突成为中东为题的关键。‎ 二十一、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冷战政策 ‎(1)冷战政策的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原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3)具体表现 A、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B、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在经济方面援助西欧。实质是美国以经济援助达到政治控制西欧的目的。‎ C、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于1955年与东欧各国组成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2、美苏争霸 ‎①背景:自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后,美苏展开了长达30多年的争霸斗争。‎ ‎②表现:1962年,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1979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③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级格局结束。‎ ‎3、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一超多强”:‎ ‎①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②表现: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威胁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级化的重要力量。‎ ‎(“一超”指的是美国, “多强”指的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 ‎ ‎③决定因素:在新的政治格局形成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 ‎(2)、科索沃战争:‎ ‎①背景: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②经过: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狂轰滥炸,‎ ‎③影响: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 ‎4、世界经济全球化 ‎(1)、背景: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含义: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表现: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强。‎ ‎②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③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4)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不利的境地——‎ ‎①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②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5、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②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③引进国外投资和技术; ④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6、随着经济全球化,人类面临哪些问题 能源、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人口增长的控制;太空、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毒品、爱滋病蔓延,国际恐怖活动猖獗,核武器扩散等。‎ 解决问题的对策: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第一、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第二、协调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第三、增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各国之间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二十二、第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时间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于美国)‎ 领 域(内容)‎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核心是基因工程)‎ 核 心 电子计算机广泛使用 特 点 A、大大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速度快)‎ B、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范围广)‎ C、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影响大)‎ 影 响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题目链接:‎ 材料一 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举办,展品有蒸汽机、火车模型、纺纱机等。‎ 材料二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电灯”成为此届世博会中最耀眼的“明星”。‎ 材料三 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的主题是“太空时代的人类”。‎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展品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答:工业革命。‎ ‎(2)电灯的发明者是谁?在电灯发明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 答:爱迪生。电灯发明之前,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火把等照明。‎ ‎(3)在西雅图世博会上,出现的科技展品有哪些?这些展品展示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答:卫星模型;火箭模型;宇航服;计算机;原子弹模型;在太空培育的种子;在太空研制的药品等。(答出其中一种即可)第三次科技革命。‎ ‎(4)比较上述科技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答: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学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等。(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