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5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含解析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连云港市塔山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烟花燃放 B.光合作用 C.冰雪融化 D.食物变质 ‎2.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程度所作的监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②二氧化硫、③氮的氧化物三项量化指标.下列情况中,能直接引起①②两项指标变差的是(  )‎ A.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 B.用煤炭做燃料放出大量烟气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D.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 ‎3.为了维护生命健康,人们每天需要摄取一定量蛋白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米饭 B.鸡蛋 C.苹果 D.植物油 ‎4.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判断,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可乐饮料 B.加碘盐 C.食醋 D.用作食品保护的氮气 ‎5.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 ‎②用KMnO4固体制取氧气 ‎③用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6.下列对反应的主要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2Fe+3O22Fe2O3‎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的粉末变为黑色3CO+Fe2O3═2Fe+3CO2‎ C.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恒定律﹣﹣产生大量白烟 2P+5O2P2O5‎ D.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7.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熄灭酒精灯 C.‎ 过滤悬浊液 D.‎ 读液体体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和纯毛织物 B.人体为了补钙,可以长期饮用含钙较多的硬水 C.公园里大理石雕被腐蚀,这是”温室效应“所致 D.将洗涤剂滴入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震荡后静置,不分层,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 ‎9.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10.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11.x、y两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t2℃时分别往两份100g水中加入a克x和a克y充分搅拌后,将溶液均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x、y两溶液均已饱和 B.t1℃时,x、y的溶解度相等,且两溶液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x、y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两溶液均已饱和 D.t2℃时,x、y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且两溶液均不饱和 ‎12.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 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两者溶液中Cu(NO3)2质量分数相等 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2种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1种 ‎ ‎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13.现有①H2②2H ③④H+四种符号,其含义与下列表述相一致的是(用序号填空)‎ A.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______; B.表示+1价氢元素的是______;‎ C.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氢离子的是______;D.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的是______.‎ ‎14.从A.氧气B.生石灰C.氢气D.二氧化硫E.甲烷F.干冰G.酒精H.碳酸氢铵八种物质中,选出符合下列题意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用化学式填空.‎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②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______;‎ ‎③未来最理想的气体燃料是______; ④常用作膨化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 ‎⑤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的是______; 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⑦可作油条膨松剂,也可作氮肥的是______; ⑧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是______.‎ ‎15.(15分)(2016•连云港校级模拟)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稀溶液可用于鸡舍消毒,氢氧化钠的俗名是______(写一种).‎ ‎(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是粗盐提纯中的部分操作.‎ ‎①将海水进行______可得到粗盐.在实验室若将粗盐经溶解、______和______等步骤,可初步提纯得到精盐.‎ ‎②提纯后的食盐中还含有少量的CaCl2和MgCl2等可溶性杂质,将该食盐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______调节至pH=7,再将滤液蒸发结晶,即可得更纯的氯化钠.‎ ‎③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也能生成氯化钠,工业上不用此反应制备氯化钠的原因是成本比较高或海水中富含氯化钠,______.‎ ‎(5)如图1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②称量氯化钠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和游码标尺示数如图所示,则称取的氯化钠质量为______g.称量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6)如图2所示A、B分别表示两个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①A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氯化钠由离子______(选填“原子”“分子”“离子”)构成.‎ ‎②B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______反应;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为______.‎ ‎16.已知A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D为氧化物,A、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E放入水中能使酚酞变红,下图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转化,“”表示相互反应),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是______; F可能是______.‎ ‎(2)写出A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出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同 学 实 验 操作 现 象 甲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加有酚酞的NaOH溶液,并不断搅拌 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 乙 U型玻璃管中______边的红墨水液面下降(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忽略不计)‎ 丙 用pH试纸______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测定溶液的pH 最后溶液的pH<______(填“>7”“<7”或“=7”)‎ ‎【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评价反思】你认为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同学是______,理由______.‎ ‎【拓展应用】如图表示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遇20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1)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2)当加入1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______(写化学式).‎ ‎(3)计算此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 ‎201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塔山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烟花燃放 B.光合作用 C.冰雪融化 D.食物变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烟花燃放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葡萄糖、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 ‎2.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程度所作的监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②二氧化硫、③氮的氧化物三项量化指标.下列情况中,能直接引起①②两项指标变差的是(  )‎ A.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 B.用煤炭做燃料放出大量烟气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D.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 ‎【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分析】根据污染物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造成白色污染;‎ 煤炭燃烧放出的烟中含很多悬浮颗粒物,煤中含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能直接引起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两项指标变化;‎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造成污染水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污染物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解题,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 ‎ ‎ ‎3.为了维护生命健康,人们每天需要摄取一定量蛋白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米饭 B.鸡蛋 C.苹果 D.植物油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B、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C、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植物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4.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判断,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可乐饮料 B.加碘盐 C.食醋 D.用作食品保护的氮气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析】根据单质是定义分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解答】解:A、可乐饮料属于混合物;‎ B、加碘盐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等形成的混合物;‎ C、食醋是醋酸和水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 D、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故选项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单质和混合物的概念,解答本题要抓住定义的关键词紧紧围绕概念的含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 ‎ ‎5.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 ‎②用KMnO4固体制取氧气 ‎③用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分析】①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②高锰酸钾受热时容易扩散,分解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③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④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 ‎②用KMnO4固体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不能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③用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不能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 故选:A.①④.‎ ‎【点评】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 ‎ ‎6.下列对反应的主要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2Fe+3O22Fe2O3‎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的粉末变为黑色3CO+Fe2O3═2Fe+3CO2‎ C.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恒定律﹣﹣产生大量白烟 2P+5O2P2O5‎ D.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红棕色的粉末变为黑色;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选项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选项错误.‎ D、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会观察到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且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7.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熄灭酒精灯 C.‎ 过滤悬浊液 D.‎ 读液体体积 ‎【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不能确定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和纯毛织物 B.人体为了补钙,可以长期饮用含钙较多的硬水 C.公园里大理石雕被腐蚀,这是”温室效应“所致 D.将洗涤剂滴入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震荡后静置,不分层,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 ‎【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分析】A、纯毛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B、根据长期饮用含钙较多的硬水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雨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纯毛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纯棉没有,可用燃烧法区别纯棉和纯毛织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长期饮用硬水或导致心脑血管硬化、结石等疾病,对人体健康不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公园里大理石雕被腐蚀,是由酸雨引起的,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与酸雨中的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将洗涤剂滴入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震荡后静置,不分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纯棉和纯毛织物的鉴别方法、硬水的危害、酸雨的危害、乳化作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9.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分析】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就是根据这三个条件来设计.‎ ‎【解答】解:在此实验中我们用热水给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使温度能达到白磷的燃点,而达不到红磷的燃点,从而得到燃烧时温度的作用.在图中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作对照,说明温度都达到着火点时,若没有氧气,可燃物也不能燃烧,所以在图2中给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得出燃烧时必须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选B ‎【点评】我们往往认为水中的任何物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燃烧.但是从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是满足燃烧的条件,无论在何环境下都可燃烧.‎ ‎ ‎ ‎10.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的反应由2个CO分子与2个NO分子发生反应,生成2个CO2分子和1个N2分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N2+2CO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NON2+2CO2.‎ A、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故A说法正确;‎ B、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故B说法正确;‎ C、反应前的CO、NO都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都属于氧化物.故C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前后:原子个数反应前后没有变化,而分子的个数由4变到3;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 ‎ ‎11.x、y两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t2℃时分别往两份100g水中加入a克x和a克y充分搅拌后,将溶液均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x、y两溶液均已饱和 B.t1℃时,x、y的溶解度相等,且两溶液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x、y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两溶液均已饱和 D.t2℃时,x、y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且两溶液均不饱和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判断:t1°C时对比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根据两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判断降温后溶液是否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等.‎ ‎【解答】解:A、t2℃时分别往两份100g水中加入a克x和a克y充分搅拌后,x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y是饱和溶液;将溶液均降温至t1℃,由于y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y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不正确;‎ B、t1℃时,x、y的溶解度相等,且y降温后无晶体析出,x溶液中的溶质仍为ag,故由于x、y故两溶液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B正确.‎ C、D、t2℃时,y的溶解度是ag,x的溶解度大于ag,故t2℃时分别往两份100g水中加入a克x和a克y充分搅拌后,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x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y是饱和溶液;‎ 故CD均不正确.‎ 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12.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 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两者溶液中Cu(NO3)2质量分数相等 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2种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1种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铜>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生成的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解答】解: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铁的量少,没有将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金属单质不可能是三种,故A错误;‎ 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硝酸银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硝酸铜的质量相等,但是溶液的质量不相等,故硝酸铜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B错误;‎ C、当溶质种类为两种时,硝酸银全部被置换为银,硝酸铜可能有部分被置换为铜,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是2种,故C正确;‎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表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金属单质至少两种,不可能为1种,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 ‎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13.现有①H2②2H ③④H+四种符号,其含义与下列表述相一致的是(用序号填空)‎ A.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② ; B.表示+1价氢元素的是 ③ ;‎ C.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氢离子的是 ④ ;D.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的是 ①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B、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1价氢元素可表示为:.‎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氢离子可表示为:④.‎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中的“2”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故答案为:A、②;B、③;C、④;D、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14.从A.氧气B.生石灰C.氢气D.二氧化硫E.甲烷F.干冰G.酒精H.碳酸氢铵八种物质中,选出符合下列题意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用化学式填空.‎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CO2 ; ②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 O2 ;‎ ‎③未来最理想的气体燃料是 H2 ; ④常用作膨化食品干燥剂的是 CaO ;‎ ‎⑤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的是 SO2 ; 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 ;‎ ‎⑦可作油条膨松剂,也可作氮肥的是 NH4HCO3 ; ⑧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是 C2H5OH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①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 ‎②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其化学式为:O2.‎ ‎③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未来最理想的气体燃料,其化学式为:H2.‎ ‎④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膨化食品干燥剂,其化学式为:CaO.‎ ‎⑤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形成酸雨,其化学式为:SO2.‎ ‎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⑦碳酸氢铵可作油条膨松剂,也可作氮肥,其化学式为:NH4HCO3.‎ ‎⑧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 故答案为:①CO2;②O2;③H2;④CaO;⑤SO2;⑥CH4;⑦NH4HCO3;⑧C2H5OH.‎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 ‎ ‎15.(15分)(2016•连云港校级模拟)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稀溶液可用于鸡舍消毒,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烧碱 (写一种).‎ ‎(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3)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 ‎(4)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是粗盐提纯中的部分操作.‎ ‎①将海水进行 蒸发 可得到粗盐.在实验室若将粗盐经溶解、 过滤 和 蒸发 等步骤,可初步提纯得到精盐.‎ ‎②提纯后的食盐中还含有少量的CaCl2和MgCl2等可溶性杂质,将该食盐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 Na2CO3 (填化学式,下同)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 HCl 调节至pH=7,再将滤液蒸发结晶,即可得更纯的氯化钠.‎ ‎③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也能生成氯化钠,工业上不用此反应制备氯化钠的原因是成本比较高或海水中富含氯化钠, 海水中富含氯化钠,成本低 .‎ ‎(5)如图1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顺序是 ②⑤①④③ .‎ ‎②称量氯化钠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和游码标尺示数如图所示,则称取的氯化钠质量为 18.2 g.称量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6)如图2所示A、B分别表示两个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①A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氯化钠由离子 离子 (选填“原子”“分子”“离子”)构成.‎ ‎②B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 复分解 反应;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为 OH﹣H+H2O .‎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的俗名是苛性钠(或烧碱、火碱)进行解答;‎ ‎(2)根据化合价规则,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得某元素的化合价进行解答;‎ ‎(3)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4)根据粗盐提纯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溶液配制的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图1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苛性钠(或烧碱、火碱);‎ ‎(2)根据化合价规则,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次氯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3)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4)①将海水进行蒸发可得到粗盐.将粗盐经溶解、过滤和蒸发等步骤,可初步提纯得到精盐蒸发结晶;‎ ‎②要除去CaCl2和MgCl2等可溶性杂质,可以将该食盐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氯化镁、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最后加入盐酸;‎ ‎③使用碳酸钠制取氯化钠成本高,而海水中富含氯化钠,成本低;‎ ‎(5)①配制溶液的顺序是取固体、称量、将固体加入烧杯中,量取水倒入烧杯中,搅拌,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①④③;‎ ‎②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10g+5g+3.2g=18.2g,砝码缺少一个角,则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变小,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6)①根据图1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②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盐酸是由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所以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为OH﹣、H+、H2O.‎ 故答案为:(1)烧碱;‎ ‎(2)+1;‎ ‎(3)NaHCO3+HCl=NaCl+H2O+CO2↑;‎ ‎(4)①过滤,蒸发;‎ ‎②Na2CO3,HCl;‎ ‎③成本比较高或海水中富含氯化钠,成本低;‎ ‎(5)①②⑤①④③‎ ‎②18.2,小于;‎ ‎(6)①离子;‎ ‎②复分解,OH﹣ H+ 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以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 ‎ ‎ ‎16.已知A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D为氧化物,A、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E放入水中能使酚酞变红,下图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转化,“”表示相互反应),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是 CaO ; F可能是 H2SO4 .‎ ‎(2)写出A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写出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 根据A、B、E放入水中能使酚酞变红,说明三种物质在水中显碱性,B、D为氧化物,A、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说明B是氧化钙,A就是氢氧化钙,E是一种显碱性的盐,所以E就是碳酸钠,C就是碳酸钙,D就是水,F是一种强酸,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E放入水中能使酚酞变红,说明三种物质在水中显碱性,B、D为氧化物,A、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说明B是氧化钙,A就是氢氧化钙,E是一种显碱性的盐,所以E就是碳酸钠,C就是碳酸钙,D就是水,F是一种强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aO,F可能是H2SO4;‎ ‎(2)A和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B和D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故答案为:(1)CaO,H2SO4;‎ ‎(2)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O═Ca(OH)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同 学 实 验 操作 现 象 甲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加有酚酞的NaOH溶液,并不断搅拌 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红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 乙 U型玻璃管中 左 边的红墨水液面下降(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忽略不计)‎ 丙 用pH试纸 pH试纸 ‎ 最后溶液的pH< < (填“>‎ 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测定溶液的pH ‎7”“<7”或“=7”)‎ ‎【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评价反思】你认为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同学是 乙 ,理由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 .‎ ‎【拓展应用】如图表示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遇20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1)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20 g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2)当加入1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 HCl (写化学式).‎ ‎(3)计算此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酚酞试液遇到碱溶液变红,遇到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氢氧化钠中滴加盐酸使,当把氢氧化钠反应完了,溶液就会变为无色,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写出方程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由于热胀冷缩,所以U型玻璃管中左侧下降右侧上升;测定溶液的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由于乙同学用的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到底热量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的,还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的,无法判断,所以说法错误;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进行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热量,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当再加入氢氧化钠时,由于不再放出热量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较低,溶液混合而导致温度下降,根据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实验设计】酚酞试液遇到碱溶液变红,遇到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氢氧化钠中滴加盐酸使,当把氢氧化钠反应完了,溶液就会变为无色;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所以方程式是:HCl+NaOH=NaCl+H2O;‎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也能放出热量,会导致瓶内温度升高,由于热胀冷缩,所以U型玻璃管中液面左侧下降右侧上升;‎ 测定溶液的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所以最后所得溶液的pH值可能小于7,也可能等于7;‎ 故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左;pH试纸;<.‎ ‎【评价反思】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到底热量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的,还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的,无法判断,所以乙同学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故填:乙;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 ‎【拓展应用】:①根据曲线可以看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g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20g;‎ ‎②根据曲线可以看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g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而15g氢氧化钠溶液时有剩余的盐酸.故答案为:HCl;‎ ‎③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20g×8% x ‎=,x=1.46g 盐酸的质量分数×100%=7.3%‎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点评】本题是已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以及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的题目,要注意考虑所涉及物质的化学性质,据它们的化学性质来设计方案,这是我们解题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