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10页

  • 138.00 KB
  • 2021-05-10 发布

上海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4年上海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一、 逐题分析 六、 选择题 题号 考查内容 易错点(难点)‎ 解题思路与技巧 分值 ‎27‎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1‎ ‎28‎ 宏观概念:元素、物质,微观概念:原子分子等微粒等化学用语 无 掌握元素的定义即可解题 ‎1‎ ‎29‎ 焰色反应 无 钠黄钾紫。‎ ‎1‎ ‎30‎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分不清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1‎ ‎31‎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并非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1‎ ‎32‎ 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一氧化碳是化合物,而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时单质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1‎ ‎33‎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无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aF的化学式,钠元素显+1价得出氟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1‎ ‎34‎ 常见原子团的识别 无 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B选项有氢氧根、C选项有铵根、D选项有硫酸根,均有原子团。另外,A选项氯化钾由金属元素和无氧酸跟构成,没有原子团。‎ ‎1‎ ‎35‎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过滤操作——一贴二低三靠 D选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 ‎1‎ 固体药品的称取;溶解;过滤;蒸发 ‎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错误有三处: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滤纸高于漏斗边缘、漏斗下端未紧贴烧杯内壁 ‎36‎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各种反应类型的判断 分解反应,一变多;化合反应,多变一;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复分解反应,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A是分解反应,B是化合反应,C是置换反应,D是复分解反应。‎ ‎1‎ ‎37‎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现象的记忆 实验现象记忆不清晰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 ‎38‎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比较 金属活动性表的应用,没有把金属活动性跟氢比较而得到总的顺序 排在前面的金属把排在后面的盐里的金属置换出来,排在氢之前的金属能跟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排在后面的无法制备氢气,隔得越远越反应。‎ ‎1‎ ‎39‎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1‎ ‎40‎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元素反应前后守恒 甲物质有两种元素,生成物中有三种元素,因为反应前后的元素守恒,反应物也必定三种元素均含有,而且根据原子数目守恒,乙含有两种元素。‎ ‎1‎ ‎41‎ 燃料的燃烧和充分利用 错误的认为充分燃烧会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生成 燃料粉碎后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充分燃烧,只是提高了能量,减少了煤的浪费,但是因为化学反应中的前后元素守恒,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生成不会减少。‎ ‎1‎ ‎42‎ 水的净化 净化水是为了把水中的一些物质除去,而不是把水除去 净化水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目的是把水中的不溶物、色素、异味、病菌等除去。净化水的方法有静置、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 通常不会采用电解的方法,因为电解时,水会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不能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1‎ ‎43‎ 除杂 物质的除杂三个原则 除杂质三原则(1)将杂质转变成与被提纯的物质状态不同的物质除掉,例如转变成气体、水、沉淀。 (2)不能把被提纯的物质反应掉(3)在除杂之后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1‎ ‎44‎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原子、分子的概念辨析 原子和分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和原子均有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的性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1‎ ‎45‎ 气压、气密性的检查 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压强的知识结合,学科综合是目前中高考化学的一个趋势,学生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导管伸入水中,导管内气体的气压会变大,在气压和水的浮力的共同作用下,气体会被压缩,液面会由导管最下端上升一段距离,选A。‎ ‎1‎ ‎46‎ 酸碱盐,物质推断 盐的溶解性表和复分解反应,Ca(OH)2微溶于水,Na2CO3和Ca(OH)2不能共存。‎ NaOH和CaO变质生成Na2CO3和Ca(OH)2,Ca(OH)2微溶于水,Na2CO3和Ca(OH)2不能共存,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NaOH和CaCO3,故选A。‎ ‎1‎ 七、填空题 题号 考查内容 易错点(难点)‎ 解题思路与技巧 分值 ‎47‎ 元素符号;化学式;盐、空气 成分和含量;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氢气还原氧化铜方程式、氧化剂;元素质量比;原子数目的计算 反应没有氧对的得失时,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1)元素符号记忆;‎ ‎(2)物质类别判断、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一氧化碳有毒性;‎ ‎(3)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4)A元素质量与B元素质量的比=[Ar(A)×m] :[Ar(B)×n],微粒数目N=NA×n。‎ ‎8‎ ‎48‎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本题的陷阱比较多,(9)和(10)的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同,(14)是要“增加”质量分数而不是单纯地改变 ‎(1)同一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同,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C和D,而AB溶质质量相同;‎ ‎(2)根据图表分析,根据溶解度的定义,由t1℃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数据计算溶解度,升高硒酸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必须加入溶质且提高溶解度,根据图示,硒酸镉属于“下降型”‎ ‎8‎ ‎,故需要降温且加溶质;‎ ‎(3)提纯硝酸钾(上升型),需用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方法。‎ ‎49‎ 碱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压强的知识结合,学科综合是目前中高考化学的一个趋势,学生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1)根据酸碱中和反应放热;‎ ‎(2)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书写方程式,加乙是为了参照对比;‎ ‎(3)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pH为3,说明酸过量,也就是说甲中是氯化钠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丙中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甲中的酚酞因碳酸钠变红,继续加入甲,逐渐达到中性,颜色会变无色,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8‎ 八、简答题 题号 考查内容 易错点(难点)‎ 解题思路与技巧 分值 ‎50‎ 考查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考查了三种气体的制备和净化、实验的分析与评价,是化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关键还是明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 ‎(1)仪器名称记忆;‎ ‎(2)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度;‎ ‎(3)收集气体的步骤和方法,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用向上排空气法,长进短出。‎ ‎6‎ ‎5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对于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混合物中物质的质量分数公式=m/m总*100%来计算,混合物的质量=m/质量分数。‎ (1) 根据铜不与酸反应,氢气0.1mol,得知铁也是0.1mol,质量m=n*M=5.6g,质量分数=5.6/7.0=80%;‎ (2) 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方程式,得到0.1mol的铜,说明参与反应的铁也是0.1mol,计算质量=5.6g,但是这里的铁是不纯的,m总=m/质量分数=7.0g,注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8‎ ‎52‎ 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检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检验、误差分析 需要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知道分解产物分别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检验和吸收二氧化碳的分别是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检验和吸收水蒸气的分别是碱石灰(浓硫酸等干燥剂)和无水硫酸铜、先检水再检碳。本题难点在于知识点比较多,比较难以答规范和完整,学生还需要在平时的解题中多注意语言的组织和训练。‎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注意元素、原子的守恒,商用奇偶数、最小公倍数法简答配平,C、D分别用于检验水和二氧化碳,先检水再检碳,以免溶液带入水蒸气干扰检测,为防止干扰还需要先除尽装置中和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2)碳粉还原氧化铜,固体会减少,黑色固体变红,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若不确定已经反应完全,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还会继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会干扰后面实验碳粉还原氧化铜二氧化碳产物的检验。‎ ‎8‎ 二、整体分析 ‎1、各模块分布情况 ‎1、各模块分布情况 知识点 题号 分值 总分 备注 ‎(与往年的题型分布、常考考点的差异)‎ 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27、‎ ‎28、‎ ‎29、‎ ‎30、‎ ‎32、‎ ‎34、‎ ‎36、‎ ‎40、‎ ‎43、‎ ‎44、‎ ‎46、‎ ‎47(1、2、3、6)、‎ ‎48(9、10、11、12、14、15)、‎ ‎1‎ ‎1‎ ‎1‎ ‎1‎ ‎1‎ ‎1‎ ‎1‎ ‎1‎ ‎1‎ ‎1‎ ‎1‎ ‎4‎ ‎6‎ ‎21‎ 与往年相比分值上无较大变动,可能在题目设置的位置上有变动,但考查知识点基本没有变化 常见的化学物质 ‎31、‎ ‎33、‎ ‎37、‎ ‎39、‎ ‎1‎ ‎1‎ ‎1‎ ‎1‎ ‎4‎ 都较简单,与往年类型相似 化学计算 ‎47(7、8)、‎ ‎48(13)‎ ‎51‎ ‎2‎ ‎1‎ ‎5‎ ‎8‎ 计算题以图像的形式出现,读懂图像后题目还是很简单的,初中出现的计算题都有涉及 化学实验 ‎35、‎ ‎37、‎ ‎35、‎ ‎38、‎ ‎1‎ ‎1‎ ‎1‎ ‎1‎ ‎1‎ 实验依旧分值最大的题型,图像题设计的挺好,既有设计性试验,也有常考的气体制备的实验,最后一道综合性试验,和好的考察了考生实验能力及水平,有利于对拔尖学生的发现。‎ ‎45、‎ ‎47(5)、‎ ‎49、‎ ‎50、‎ ‎52‎ ‎2‎ ‎5‎ ‎7‎ ‎7‎ ‎24‎ 化学与生活 ‎41、‎ ‎42、‎ ‎47(4)‎ ‎1‎ ‎1‎ ‎1‎ ‎3‎ 题目叫简单,要求必须掌握 ‎2、命题特点分析 ‎(1)典型题列举 点燃 ‎△‎ ‎36.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点燃 A.Ca(HCO3)2 → CaCO3↓+ CO2↑+ H2O B.2Na + Cl2 → 2NaCl C.2Mg + CO2 → 2MgO + C D.AgNO3 + NaCl→AgCl↓ +NaNO3‎ ‎38.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X>Y>Z B.Z>Y>X C.Y>X、Y>Z D.X>Y、Z>Y ‎40.已知:“ ”.“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关于乙的构成说法合理的是 ‎?‎ ‎?‎ ‎ + → +‎ A.只含 和 B.含有 和 C.只含 D.只含 ‎ ‎41.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 A.减少煤的浪费 B.减少氧气的消耗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 ‎46.碱石灰是NaOH与CaO 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 选项 A B C D 滤液中的溶质 NaOH、Ca(OH)2‎ NaOH NaOH、Na2CO3‎ Na2CO3‎ 滤渣 CaCO3、Ca(OH)2‎ Ca(OH)2‎ CaCO3、Ca(OH)2‎ CaCO3‎ ‎50.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① 出仪器名称Ⅰ (1) ,Ⅱ (2) 。‎ ② 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 ‎ (3) (填编号)。‎ 实验室还可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 ③ 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5) (填编号)。‎ a. 将导管深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 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 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6) (填“a”或“b”)端通入。‎ ‎(2)新题型列举 ‎45.如下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48.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①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实验室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 已知B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 (9) (填编号);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 (10) (填编号)。‎ ‎②氯化钠、硝酸钾、硒酸镉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 ‎ 溶解度 ‎ ‎(g/100g 水 ‎)‎ ‎ ‎ 氯化钠 ‎ ‎ 硒酸镉 ‎ ‎ O ‎ ‎ 硝酸钾 ‎ ‎ 温度 ‎(℃)‎ ‎ ‎ ‎50‎ ‎ ‎ ‎ ‎ ‎ ‎ t ‎ ‎ ‎ ‎ 据图回答:‎ 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11) 。‎ t℃时,溶解度最小的是 (12) 。‎ t℃时,将25g硒酸镉加入 (13) g水中,完全溶解后,‎ 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可进行的操作是 (14) 。‎ ‎③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15) 。‎ (1) 易错题 ‎40.已知:“ ”.“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关于乙的构成说法合理的是 ‎?‎ ‎?‎ ‎ + → +‎ A.只含 和 B.含有 和 C.只含 D.只含 ‎ ‎45.如下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48.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已知B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 (9) (填编号);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 (10) (填编号)。‎ ‎②氯化钠、硝酸钾、硒酸镉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t℃时,将25g硒酸镉加入 (13) g水中,完全溶解后,‎ 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可进行的操作是 (14) 。‎ ‎52.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③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 ‎ (16) 。‎ ‎(4)整体评价与预测 从近几年的上海中考化学卷来看,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逐渐淘汰了一些死板、繁琐的考查形式,命题越来越灵活,对学生思维、探究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上海深化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我们学科教师也必须依据这个趋势,及时有效地调整我们的教学重心和教学方法,具体就有以下几个侧重点:‎ 1、 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中考复习是比较艰苦的,大部分学生肯定不会花时间关注社会热点,所以及时发现化学相关社会热点,及时传达社会热点就成为了我们学科老师应尽的责任之一。‎ 2、 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从今年的题目来看,‎ 加强了对实验的考查,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对待课本中出现的实验,要深刻理解实验的原理、熟练掌握实验操作、科学设计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分析评价能力。对于学科综合的考查也成为一个新的趋势,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自觉地去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 各模块复习建议 ‎ 六个学习模块几乎不变,其中化学与生活还是占比最少的,化学实验活动难度在加大。平时复习的时候还是要多注重基础,注重双基。‎ ‎1、备考成功经验 A、对常见题型,基本概念须深入理解 B、重点复习的还是要放在实验题目上 C、基础打牢,做到认真仔细 ‎2、失败教训 A、金属置换金属的问题一直做的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做得少,51(9)可能不会做 B、对某些常见题型为做到举一反三,如45题 C、对实验的评价还须加强,这是实验题中常考常错的题目 四、2015年中考试卷预测 ‎1.试卷结构 应该不会有太大改变 ‎2.命题特点 灵活、联系实际、学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