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0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 年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华中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
一、选择题
1.成语是汉语的精髓之一,有趣的是很多成语的本意都与物质的变化有关.在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
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火上浇油 D.滴水成冰
2.前段时间,扬州市几万名九年级学生参加了中考体育测试,50 米测试发令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你认
为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A.CO2 B.MgO C.Fe3O4 D.P2O5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铝合金 B.玻璃 C.聚乙烯塑料 D.钢筋混凝土
4.很多同学在饮食上都有偏食、挑食的倾向.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应该多吃绿色蔬菜、粗粮等食物以维
持营养平衡.蔬菜中含有比较多的营养物质是( )
A.淀粉 B.维生素 C.油脂 D.蛋白质
5.下列情况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将农作物秸秆焚烧以杀死病菌害虫
B.工业废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
C.将废旧电池进行深埋处理
D.太阳能热水器的大面积使用
6.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微量臭氧(O3)可抵御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作空调和冰箱制冷剂的“氟
利昂”是一种氟氯烃(以 M 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M+O3→MO+O2,
MO+O→M+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氟氯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添加剂
7.在一定温度下,往一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硝酸钾晶体并充分搅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质量减少
B.晶体质量增加
C.溶液的质量不变
D.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增大
8.下列对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集气瓶处理正确的是( )
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使瓶口向上正放在桌面上
B.在水下方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立在桌面上
C.将集气瓶从水中提出倒立在桌面上
D.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
9.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
A.石灰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烧碱溶液
10.下面关于“2”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Mg2+中的“2”表示镁带有 2 个单位的正电荷
B.H2O 中的“2”表示水中有 2 个氢原子
C.H2SO4 中的“2”表示 1 个硫酸分子中有 2 个氢原子
D.Al2( )3 中 O 上面的“2”表示 3 个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 价
11.将含有 HCl、CO2、CO、O2 的混合气体依次作如下处理:(1)通过饱和的 NaHCO3 溶液;(2)通过足量
的石灰水;(3)通过灼热的铜网;(4)通过灼热的 CuO (假定各步参加反应气体均无剩余),最后剩下
的气体物质有( )
A.CO B.CO2
C.O2 D.什么气体都没有
12.下列试剂中不能够将 KNO3、Ba(OH)2、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K2CO3 溶液 C.Na2SO4 溶液 D.Cu(OH)2 固体
13.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酸,在我国酸雨的类型主
要是硫酸型酸雨.下列收集 SO2 的装置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14.有四种金属,已知用 X 制的容器不能盛放 Z 的盐溶液,把 Y 放在 X 的盐溶液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
少,只有 W 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Z>Y>X>W B.X>Z>Y>W C.Y>X>Z>W D.Y>Z>X>W
15.将含有 15 克 A、10 克 B、9 克 C、的粉末状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时,
测得容器中混合物各成分的质量为:A 物质 3 克、B 物质 25 克、还有一种新物质 D.则 D 物质的质量为
( )
A.15 克 B.6 克 C.25 克 D.13 克
16.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 )
A.可用 Ba(OH)2 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 三种氮肥
B.MgCl2 溶液,NaOH 溶液,H2SO4 溶液,CuSO4 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 溶液,Ca(OH)2 溶液,盐酸,BaCl2 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 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二、填空题与计算
17.选择对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一氧化碳 ②甲醇 ③二氧化碳 ④石灰石 ⑤氩气 ⑥氢氧化镁
用于冶炼钢铁作还原剂______ 用于制造水泥的原料______
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作保护剂______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______
用于制造人工烟雾______ 工业酒精中的有毒物质______.
18.请你用适合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2 个氢气分子______;
②亚铁离子______;氧化镁中镁显+2 价______;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19.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
(2)将含等质量溶剂的 A、B、C 两种饱和溶液从 t3℃降温至 t1℃,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
(3)若在 C 晶体中含有少量的 A 可以采用______提纯.
20.下面是某工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X 的化学式______.
(2)生石灰可以由______(填名称)高温煅烧而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______(写化学式);烧碱有强烈
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可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______溶液.
(4)滤液 C 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______.
2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 A、E 装置连接时,应将 A 装置的导管 a 与 E 装置的导管______(填“b”或“c”)相连接.检验
E 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2)将 A、B 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
(3)将 A、C 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用 E 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 D 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
入,观察到的现象时______,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22.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氯气溶于水部分以 Cl2 分子存在于溶液中,部分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产
物中,次氯酸 HClO 是一种弱酸.氯气溶于水所得溶液称为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颜料的滤纸)放
入氯水中,品红试纸褪色.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成套装置图,请填空:
(1)仪器 X 的名称是:______.
(2)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看,装置甲属于______型气体发生装置.
(3)氯气在装置丁中被收集,其收集方法为______,装置戊中可得到氯水.
(4)晓红对“氯水使品红试纸褪色”产生兴趣,她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来完成:
【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 想】猜想 1: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 2:氯水中的 Cl2 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 3: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 4:氯水中的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试纸褪色.
【实验探究】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①把品红试纸放入水中 ______ 猜想 1 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放入干燥的氯气中 试纸不褪色 猜想 2 不成立
③______ 试纸不褪色 猜想 3 不成立
【结 论】学习小组通过讨论,找到了氯水中使品红试纸褪色的物质.
【反 思】向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3.将 25.9g 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溶于 127.4g 水中,然后向该溶液中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的氯
化钡溶液 104.0g,此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试求:
(1)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6 年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华中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成语是汉语的精髓之一,有趣的是很多成语的本意都与物质的变化有关.在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
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火上浇油 D.滴水成冰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花香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前段时间,扬州市几万名九年级学生参加了中考体育测试,50 米测试发令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你认
为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A.CO2 B.MgO C.Fe3O4 D.P2O5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烟是指固体,雾是指液体;二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是气体,氧化镁、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在
通常情况下是固体.
【解答】解:五氧化二磷、氧化镁是白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发令枪弹丸中含有红磷,不含有
镁,所以产生的白烟应该是五氧化二磷.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实验现象和生成物的组成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
出正确的判断.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铝合金 B.玻璃 C.聚乙烯塑料 D.钢筋混凝土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钢筋混凝土属于复
合材料.
【解答】解:铝合金、玻璃、钢筋混凝土等物质不属于合成材料,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材料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材料进行正确的分类.
4.很多同学在饮食上都有偏食、挑食的倾向.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应该多吃绿色蔬菜、粗粮等食物以维
持营养平衡.蔬菜中含有比较多的营养物质是( )
A.淀粉 B.维生素 C.油脂 D.蛋白质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分析比较法.
【分析】A、根据淀粉的主要食物来源判断;
B、根据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来源判断;
C、根据油脂的主要食物来源判断;
D、根据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判断.
【解答】解:A、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和种子和块茎中,所以错误;
B、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所以正确;
C、油脂分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前者存在于动物体内,后者在花生、芝麻等的种子中较多,所以错误;
D、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奶类、蛋类、豆制品中,所以错误.
故选:B.
【点评】“保持健康生活”是当代入关注的热点之一,所以六类营养素与人体健康间的关系也是化学考查
的重点,学习时要注意它们的生理作用,缺乏症,主要食物来源等内容.
5.下列情况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将农作物秸秆焚烧以杀死病菌害虫
B.工业废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
C.将废旧电池进行深埋处理
D.太阳能热水器的大面积使用
【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专题】生活情景型;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
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太阳能热水器就是直接利用,
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新型、清洁、环保.
【解答】解:A、将农作物秸秆焚烧以杀死病菌害虫,会污染空气,故 A 错误;
B、工业废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周围的环境,故 B 错误;
C、将废旧电池进行深埋处理,重金属离子也会污染土壤,故 C 错误;
D、太阳能热水器的大面积使用,太阳能是新型能源,不会污染环境,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要多利用新型清洁能源.
6.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微量臭氧(O3)可抵御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作空调和冰箱制冷剂的“氟
利昂”是一种氟氯烃(以 M 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M+O3→MO+O2,
MO+O→M+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氟氯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添加剂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
化的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根据反应表达式可知,氟氯烃虽然参加了反应过程,但是最后又分解出来.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属于催化剂.所以,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的特性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在一定温度下,往一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硝酸钾晶体并充分搅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质量减少
B.晶体质量增加
C.溶液的质量不变
D.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增大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
度的关系.
【专题】开放性简答题.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去做,饱和溶液:某一温度下,当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时称
为饱和溶液.
【解答】解:A、在一定温度下,一瓶硝酸钾溶液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说明了溶质的量已经达到了最大
值,也就是说不能再溶解该溶质了,所以晶体质量不会减少,故 A 错误;
B、在一定温度下,一瓶硝酸钾溶液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说明了溶质的量已经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说
不能再溶解该溶质了,所以晶体质量不会增加,故 B 错误,
C、加入固体前后,溶质和溶剂的量都没有变化,所以溶液质量就不变,故 C 正确,
D、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在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时一定要指明温度,因为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8.下列对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集气瓶处理正确的是( )
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使瓶口向上正放在桌面上
B.在水下方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立在桌面上
C.将集气瓶从水中提出倒立在桌面上
D.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分析】本题涉及了氧气的收集方法:其收集方法的选取及存放由氧气的性质决定的.
【解答】解:解答本题必须熟知氧气的收集方法.选取玻璃片的作用,避免拿出集气瓶时与空气相混.
放置的选取决定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正放集气瓶.
一般实验室中氧气现用现制取的原则,因此选项 D 不对.
综上所述,故应选 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灵活掌握已有知识的同时,采用对比淘汰法即可选出答案.
9.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
A.石灰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烧碱溶液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看哪一种物质可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发生沉淀而使溶液质
量减少即可.
【解答】解:石灰水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每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100 份质量的碳酸钙,
从溶液中析出的沉淀质量大于进入溶液的气体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浓盐酸的挥发浓硫酸的吸水都是物
理变化,烧碱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解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加.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的了解,以及根据化学反应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属于
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0.下面关于“2”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Mg2+中的“2”表示镁带有 2 个单位的正电荷
B.H2O 中的“2”表示水中有 2 个氢原子
C.H2SO4 中的“2”表示 1 个硫酸分子中有 2 个氢原子
D.Al2( )3 中 O 上面的“2”表示 3 个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 价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微粒符号中数字的含义解答,符号前数字表示个数,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
正上方数字表示化合价.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解答】解:A、Mg2+中的“2”表示镁离子带有 2 个单位的正电荷,故 A 错;
B、H2O 中的“2”表示 1 个水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故 B 错误;
C、H2SO4 中的“2”表示 1 个硫酸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正确;
D、Al2( )3 中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 价,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元素符号前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化学式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
中含有的原子个数,正上方数字表示化合价.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11.将含有 HCl、CO2、CO、O2 的混合气体依次作如下处理:(1)通过饱和的 NaHCO3 溶液;(2)通过足量
的石灰水;(3)通过灼热的铜网;(4)通过灼热的 CuO (假定各步参加反应气体均无剩余),最后剩下
的气体物质有( )
A.CO B.CO2
C.O2 D.什么气体都没有
【考点】气体的净化(除杂).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 CO 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HCl 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
碳,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灼热的铜网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将含有 HCl、CO2、CO、O2 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的 NaHCO3 溶液,HCl 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
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HCl 被吸收;再通过足量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CO2 被吸收;再通
过灼热的铜网,灼热的铜网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据氧气被吸收;最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
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吸收,但生成了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最后
剩余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在反应中是否
生成了新的气体,从而准确判断最后得到的气体.
12.下列试剂中不能够将 KNO3、Ba(OH)2、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K2CO3 溶液 C.Na2SO4 溶液 D.Cu(OH)2 固体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 KNO3、Ba(OH)2、稀盐酸的性质进行分析,能够将 KNO3、Ba(OH)2、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
鉴别出来的试剂是遇到三种试剂能够呈现不同现象即可.
【解答】解:A、分别滴入石蕊,变红的是稀盐酸,变蓝的是氢氧化钡溶液,不变色的是硝酸钾溶液,可
以鉴别出来,故 A 正确;
B、将 K2CO3 溶液分别滴入 KNO3、Ba(OH)2、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中,有沉淀的是氢氧化钡,有气体的是稀
盐酸,无现象的是硝酸钾,故 B 正确;
C、Na2SO4 溶液与 Ba(OH)2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与 KNO3、稀盐酸反应,无法将剩余无色溶液鉴别出来,
故 C 错误;
D、Cu(OH)2 固体与 Ba(OH)2 混合无现象,与 KNO3 溶液混合无现象,稀盐酸混合沉淀消失,溶液变蓝,
无法将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钾溶液鉴别出来,故 D 错误.
故选 CD.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鉴别物质的方法是加入一种试剂,所呈现的现象不一样就可以鉴别开.
13.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酸,在我国酸雨的类型主
要是硫酸型酸雨.下列收集 SO2 的装置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实验操作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各种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结合所要收集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去选择相应的
收集方法.
【解答】解: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不能用 B;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 C;因为二氧化硫
有毒,所以要有尾气处理装置,所以不用 A.
故选 D
【点评】当气体极易溶于液体时要防倒吸,如倒置的漏斗就可以防倒吸.
14.有四种金属,已知用 X 制的容器不能盛放 Z 的盐溶液,把 Y 放在 X 的盐溶液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
少,只有 W 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Z>Y>X>W B.X>Z>Y>W C.Y>X>Z>W D.Y>Z>X>W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实验推断题.
【分析】用 X 制的容器不能盛放 Z 的盐溶液,说明金属 X 能把金属 Z 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把 Y 放在 X
的盐溶液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说明金属 Y 能把金属 X 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 Y 的相对原子质量
小于 X;W 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 W 为极少数不活泼金属.根据四种金属的性质及转化规律,
推断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解答】解:X 制的容器不能盛放 Z 的盐溶液,说明金属 X 能把金属 Z 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判断金
属 X 活动性比 Z 强;把 Y 放在 X 的盐溶液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说明金属 Y 能把金属 X 从其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且 Y 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 X,金属 Y 的活动性比 X 强;极少数不活泼金属(Pt、Ag、Au)可以
单质形式存在,W 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 W 为极少数不活泼金属,在四种金属中为活泼性最
弱的金属;
综上所述,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Y>X>Z>W;
故选 C.
【点评】根据金属活动性,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5.将含有 15 克 A、10 克 B、9 克 C、的粉末状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时,
测得容器中混合物各成分的质量为:A 物质 3 克、B 物质 25 克、还有一种新物质 D.则 D 物质的质量为
( )
A.15 克 B.6 克 C.25 克 D.13 克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要做对
该题,首先要分清哪些物质是反应物,哪些物质是生成物.判断方法是:物质的质量反应后比反应前大的
是生成物,如该题中 B 物质.物质的质量反应后比反应前变小的是反应物,如 A.C.其中 C 物质反应后没
有了,其质量可视为 0.
【解答】解:该题中参加反应的 A 物质的质量是 15﹣3═12 克,参加反应的 C 物质的质量是 9 克,生成的
B 物质的质量是 25﹣10═15 克,所以生成的 D 物质的质量是 12+9﹣15═6 克.故该题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要求学生分清哪些物质是反应物,哪些物质是生成物,其质量各是多少,便可迎刃而解.
16.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 )
A.可用 Ba(OH)2 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 三种氮肥
B.MgCl2 溶液,NaOH 溶液,H2SO4 溶液,CuSO4 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 溶液,Ca(OH)2 溶液,盐酸,BaCl2 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 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铵态氮肥的检验;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A、依据氢氧化钡与其它物质间的反应现象分析解答;
B、依据硫酸铜是蓝色的溶液以及与其它物质间的反应情况分析解答;
C、依据物质间的两两反应现象分析解答即可;
D、依据三种能与酸反应出现不同的现象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由于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铵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氨气,与硫酸铵也能生成白色沉淀硫酸
钡和氨气,与硝酸铵生成氨气,所以鉴别时能够确定硝酸铵而不能确定碳酸铵和硫酸铵,故该方法错误;
B、MgCl2 溶液,NaOH 溶液,H2SO4 溶液,CuSO4 溶液中只有 CuSO4 溶液呈蓝色,所以观察可知硫酸铜,将硫酸
铜分别滴入 MgCl2 溶液,NaOH 溶液,H2SO4 溶液中只有 NaOH 溶液能够与硫酸铜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所
以可确定氢氧化钠溶液,再将 NaOH 溶液分别滴入 MgCl2 溶液,H2SO4 溶液中 MgCl2 溶液可以与 NaOH 溶液反应
生成氢氧化镁的白色沉淀,故可鉴别出 MgCl2 溶液,剩余的溶液即为 H2SO4 溶液,故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由于碳酸钠能够与 Ca(OH)2 溶液、BaCl2 溶液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可
以鉴别出碳酸钠和盐酸,而后先向其他的两种溶液滴入少量盐酸,再滴入碳酸钠,氯化钡中先有气泡后沉
淀,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所以再滴加碳酸钠后没有气泡放出(没有盐酸),故不加任何试剂
可鉴别;
D、CuO 粉末,炭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能
够生成气体(氢气)和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与炭粉不反应,故三者中加入一种物质可以鉴别;
故选:BC.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
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二、填空题与计算
17.选择对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一氧化碳 ②甲醇 ③二氧化碳 ④石灰石 ⑤氩气 ⑥氢氧化镁
用于冶炼钢铁作还原剂 ① 用于制造水泥的原料 ④
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作保护剂 ⑤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⑥
用于制造人工烟雾 ③ 工业酒精中的有毒物质 ② .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据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分析:一氧化碳据有还原性,石灰石高温煅烧可以制水泥,氩气化学性质稳
定,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作保护剂;氢氧化镁可以与盐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
易升华,可用于制造人工烟雾;工业酒精中的有毒物质甲醇.
【解答】解:一氧化碳据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钢铁作还原剂;石灰石高温煅烧可以制水泥,氩气化学性质
稳定,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作保护剂;氢氧化镁可以与盐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二氧化碳的固体干
冰易升华,可用于制造人工烟雾;工业酒精中的有毒物质甲醇.
答案:①;④;⑤;⑥;③;②.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同学们要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并能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测物质的用途.
18.请你用适合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2 个氢气分子 2H2 ;
②亚铁离子 Fe2+ ;氧化镁中镁显+2 价 O ;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①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
字.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
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原子核内有 8 个质子,核外有 2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 个电子,
最外层上有 6 个电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
的数字,则 2 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
②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
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故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
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镁显+2
价可表示为: O.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原子核内有 8 个质子,核外有 2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 个电子,
最外层上有 6 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故答案为:①2H2;②Fe2+; O;③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
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A>B>C ;
(2)将含等质量溶剂的 A、B、C 两种饱和溶液从 t3℃降温至 t1℃,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 .
(3)若在 C 晶体中含有少量的 A 可以采用 蒸发结晶 提纯.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
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
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A>B>C;
(2)t1℃时,B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降低温度,A、B 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将含
等质量溶剂的 A、B、C 两种饱和溶液从 t3℃降温至 t1℃,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
(3)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若在 C 晶体中含有少量的 A 可以采用蒸发结晶提纯.
故答案为:(1)A>B>C;
(2)B;
(3)蒸发结晶.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
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下面是某工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X 的化学式 H2O .
(2)生石灰可以由 碳酸钙 (填名称)高温煅烧而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CaO+CO2↑ .
(3)操作②的名称是 蒸发 ;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 Ca(OH)2 (写化学式);烧
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可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 硼酸 溶液.
(4)滤液 C 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 污染环境 .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蒸发与蒸馏操作;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
式.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制取烧碱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过滤能分离不溶性固体
和液体,根据实验流程确定优点,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能溶于水,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淀和氢氧化钠,故得到的滤液 B 中含有氢氧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钙,得到的滤渣中含有碳酸钙,洗涤得到
的滤液 C 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1)X 是水,故填:H2O;
(2)生石灰可以由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故填:碳酸钙;CaCO3 CaO+CO2↑;
(3)操作②是将溶液加热浓缩,就是蒸发操作;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钙;如果
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可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故填:蒸发,Ca(OH)2,硼酸;
(4)滤液 C 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污染环
境,故填:污染环境.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制备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流程图进行.
2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 A、E 装置连接时,应将 A 装置的导管 a 与 E 装置的导管 c (填“b”或“c”)相连接.检验 E
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 E 瓶 b 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 .
(2)将 A、B 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二氧化碳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3)将 A、C 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
2+CO2═CaCO3↓+H2O .
(4)用 E 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 D 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
入,观察到的现象时 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密度
比空气大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 , 不支持燃烧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
满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 E 瓶 b 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证明满了.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
种,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
要加热.
(2)将 A、B 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
能使紫色变红色;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4)将瓶中的气体沿 D 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答】解:(1)将 A、E 装置连接时,应将 A 装置的导管 a 与 E 装置的导管 c 相连,因为二氧化碳的密
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 E 瓶 b 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证明满了;
故答案为:c;用燃着的木条靠近 E 瓶 b 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
(2)将 A、B 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
能使紫色变红色,故答案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故答案为:
Ca(OH)2+CO2═CaCO3↓+H2O;
(4)将瓶中的气体沿 D 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燃
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综合性比较强.
22.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氯气溶于水部分以 Cl2 分子存在于溶液中,部分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产
物中,次氯酸 HClO 是一种弱酸.氯气溶于水所得溶液称为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颜料的滤纸)放
入氯水中,品红试纸褪色.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成套装置图,请填空:
(1)仪器 X 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
(2)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看,装置甲属于 固﹣液,加热 型气体发生装置.
(3)氯气在装置丁中被收集,其收集方法为 向上排空气法 ,装置戊中可得到氯水.
(4)晓红对“氯水使品红试纸褪色”产生兴趣,她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来完成:
【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 想】猜想 1: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 2:氯水中的 Cl2 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 3: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试纸褪色;猜想 4:氯水中的 HClO (填化学式)使品红试纸褪色.
【实验探究】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①把品红试纸放入水中 试纸不褪色 猜想 1 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放入干燥的氯气中 试纸不褪色 猜想 2 不成立
③ 把品红试纸放入盐酸溶液中 试纸不褪色 猜想 3 不成立
【结 论】学习小组通过讨论,找到了氯水中使品红试纸褪色的物质.
【反 思】向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
和选用.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
(2)根据发生装置的特点分析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3)根据导气管的位置分析收集方法;
(4)【猜想】根据氯气溶于水后所得到的物质来完成猜想;
【实验探究】根据猜想和表格中所给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来完成该题的解答;
【反思】根据盐酸对指示剂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分析.
【解答】解:(1)X 是分液漏斗;
(2)装置中烧瓶内是固体物质,分液漏斗内加入液体试剂,用酒精灯加热,故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液,
加热型;
(3)因为收集氯气的导气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把空气通过短管排出,故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猜想】氯水是指氯气溶于水,既有物理变化(氯气和水),又有化学变化(生产盐酸和次氯酸),
所以结合其它猜想我们可以作出是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猜想,次氯酸的化学式为:HClO;
【实验探究】猜想 1 不成立,说明品红没有褪色;
要证明猜想 3 不成立,只要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现象是无变化就可以了,故答案为:把品红试纸伸
入到盐酸中;
【反思】因为氯水中有 HCl 和 HClO,酸性溶液可使石蕊变红,而 HClO 具有漂白作用,故向氯水中滴加紫
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变红色后褪色;
故答案为:(1)分液漏斗;
(2)固﹣液,加热(基本意思正确即可);
(3)向上排空气法;
猜想 4:HClO;
【实验探究】试纸不褪色;
实验操作③把品红试纸放入盐酸溶液中(或“取盐酸滴入品红试纸中”等类似描述 );
【反思】现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是在气体制取的已有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运用来探究氯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既
有气体的制取、性质又有气体与水反应后生成物的检验,综合性比较强.本题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
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和酸的性质等知识来解决.
23.将 25.9g 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溶于 127.4g 水中,然后向该溶液中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的氯
化钡溶液 104.0g,此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试求:
(1)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硫酸钠与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由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钡溶液 104.0g 来计算溶质氯化钡的
质量,然后将氯化钡的质量代入反应方程式计算硫酸钠的质量和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最后计算反应后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由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钡溶液 104.0g,
则溶液中 BaCl2 的质量为 104.0g×20%=20.8g,
答: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0.8g;
(2)因恰好完全反应,则设生成 BaSO4 的质量为 x,生成 NaCl 的质量 y,原混合物中 Na2SO4 的质量为 z,
Na2SO4+BaCl2═BaSO4↓+2NaCl
142 208 233 117
z 20.8g x y
解得 x=23.3g,y=11.7g,z=14.2g,
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
答:反应后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学生应能利用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计算溶质
的质量,利用恰好完全反应,将氯化钡的质量代入方程式来计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