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6.74 KB
  • 2021-05-10 发布

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用卷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答案】A ‎【解析】解:“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故选:A。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声现象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说法相联系,深入理解音调和响度的概念。 ‎ 2. 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金属块,擦干后放一会儿,其表面会变湿。此现象屮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固 ‎【答案】B ‎【解析】解:由于从冰箱中取出的金属块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块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铁块上,使其表面变湿。 故选:B。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降低温度可以使水蒸气液化。 本题考查液化及其条件,属于基础题目。 ‎ 3.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立竿见影 C. 海市蜃楼 D. 水中倒影 ‎【答案】D ‎【解析】解:A、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立竿见影属于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错误; C、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C错误;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 4. 如图所示,用线将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当灯静止时,灯所受拉力的平衡力是‎(‎  ‎)‎ ‎ A. 线所受的重力 B. 灯所受的重力 C. 灯对线的拉力 D. 线对天化板的拉力 ‎【答案】B ‎【解析】解: A、灯所受拉力与线所受的重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A错误; B、当灯静止时,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拉力和重力满足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灯所受拉力与灯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灯所受拉力与线对天化板的拉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D错误。 故选:B。 ‎(1)‎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则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判断,在不知道二力三要素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定义判断,即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1. 中国选手张湘祥在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62kg级冠军,挺举成绩是176kg,图为他比赛时的照片。他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最接近‎(‎  ‎)‎ ‎ A. 600J B. 1200J C. 1800J D. 3400J ‎【答案】D ‎【解析】解:杠铃的重力: G=mg=176kg×10N/kg=1760N, 张湘祥的身高约为‎1.60m; 在挺举过程中把杠铃举高的高度为张湘祥的身高加上‎0.4m,即: h=1.60m+0.4=2.0m, 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 W=Gh=1760N×2.0m=3520J。 故选:D。 根据G=mg求出杠铃的重力,估测出举高的高度,根据W=Gh求出对杠铃做的功。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功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估测出举高的高度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 2. 用细线将小球系好后,固定在天花板上,做成一个摆。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  ‎)‎ ‎ A. 速度变小,动能变大 B. 速度变小,动能变小 C. 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小 D. 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答案】C ‎【解析】解: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选:C。 ‎ ‎(1)‎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跟质量、高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 本题考查对动能、重力势能影响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属于一道基础题。 ‎ 1. 图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当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解: 磁极间的磁感线是从N极指向S极,由图可知,C中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正确; ABD中的导体运动时,导体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都不会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BD错误; 故选:C。 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就要看图示的情景能否满足‎①‎闭合电路;‎②‎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以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 2. 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内加入适量的液体,可完成如下四个实验:在这些实验的设计中,把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的是‎(‎  ‎)‎ ‎①‎验证力使物体发生形变;‎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③‎观察液体的热胀冷缩:‎④‎模拟潜水艇的浮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解:‎①‎用力挤压瓶子,瓶子可以发生形变,利用该装置可以验证:力可以使固体发生微小形变; ‎②‎当大气压变化时,细管中液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利用该装置可以验证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③‎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液体温度变化时体积会发生变化,利用该装置可以观察液体的热胀冷缩; ‎④‎将瓶子放在水中,通过玻璃管向瓶内吹气,可以看到瓶子上浮;通过玻璃管向外抽气,可以看到瓶子下沉。通过此实验可以直接模拟潜水艇的沉浮,不需要把微小变化放大。 故选:A。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当细玻璃管内液柱高度发生变化时,可以反应大气压的变化;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发生变化时,物体体积会发生变化。 物理变化非常不明显,但是确实发生了微小变化,这种把微小量放大有利于观察的方法在物理学里称为“微小量放大法”。 ‎ 1.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 B. 两个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 C. 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大 D. 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 ‎ ‎【答案】D ‎【解析】解: ‎(1)‎由图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R‎1‎的电流,A‎2‎测总电流: 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示数不变,故AB错误;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变小,因通过R‎1‎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总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示数变小,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1)‎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R‎1‎的电流,A‎2‎测总电流: 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故电流表A‎1‎示数不变;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分析通过其的电流变化,因通过R‎1‎的电流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分析电流表A‎2‎示数变化。 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的运用,难度中等。 ‎ 2. 在使用图所示的插线板时发现:只有在开关闭合时,指示灯才能发光,插孔才可以提供工作电压:即使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下图中插线板电路连接符合上述现象及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解: 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正常通电,说明开关同时控制灯泡和插座,灯泡和插座之间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如果两者并联,开关应该在干路上;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说明灯泡和插座之间是并联的,开关接在灯泡、插座和火线之间控制火线使用更安全,故A正确; 故选:A。 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串联电路的用电器互相影响。 根据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是判断用电器串联和并联的方法之一;家庭电路中,开关控制用电器,开关一定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既能控制用电器,又能保证使用安全。 ‎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 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50‎ ‎40‎ ‎30‎ ‎25‎ ‎20‎ 像距v/cm ‎22‎ ‎24‎ ‎30‎ ‎38‎ ‎60‎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B. 当u=25cm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 当v=24cm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 D. 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2cm处向距凸透镜32cm处滑动,像会逐渐变小 ‎【答案】ACD ‎【解析】解: 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实验3中,u=v=30cm,此时u=2f,f=15cm,故A正确; B、当u=25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当v=24cm时,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则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故C正确;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2cm处向距凸透镜32cm处滑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D正确。 故选:ACD。 ‎(1)‎当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