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2 MB
  • 2021-05-10 发布

语文传统文化中考复习梳理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考语文满分秘籍 之传统文化考点梳理 l 节气 l 节日、习俗 l 对联 l 书法 l 敬、谦词 l 附录 ‎2016‎ 小高冷 ‎2016/5/26‎ 一、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节日,习俗 注:清明节由寒食、上巳两个节日合并而来。阴历四月五日。‎ 其他节日:‎ l 冬至“冬至大如年”‎ ‎ 习俗:祭天祭祖,宰羊,吃饺子,吃馄钝,吃冬至面团,冬至长线面。‎ l 腊八节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 习俗:和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 l 小年 腊月二十三 习俗:扫尘、祭灶 ² 道家“三元”: ‎ 道家有天、地、水三官的说法,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是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这三天也就是“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即所谓的“三元”。‎ 概述: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1、上元节——正月十五:‎ ‎ 即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2、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元节, 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 俗称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 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 例要上新坟, 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 所以, 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 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3、下元节---十月十五 节日活动:祭祀祖先,庆水官诞。 节日意义:祈福禳灾拔苦谢罪。‎ 三、对联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分类:‎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四、书法 ²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篆隶草楷行。楷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隶书体(包括古隶、今隶),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 ² 书体特点:篆书风格古朴,笔画繁复;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草书结构简省,纵任狂放;楷书笔画平直,规矩端正;行书书体快捷,潇洒飘逸。‎ ² 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书圣王羲之(八上附录)、草圣张旭(八下附录)。七下附录:颜体书法。‎ ‎1、篆书 ‎ 代表人物:李斯 ‎ 特点:曲线圆写,笔画统一匀称,结体严谨,遒劲庄重,兼而有之。‎ ‎2、隶书 ‎ “秦隶”结体浑圆,相近于篆文,多用方笔,又称之为“古隶”。‎ ‎ 特点:变圆曲为方直,结体宽扁,逆笔突进,波磔(zhé)呈露,此种字体,因演变于汉,故称为“汉隶”。‎ ‎3、草书 ‎ 代表人物“张旭、怀素”‎ ‎ “狂草”一反面是由于所书时的疾速与诡奇,一方面是张旭、怀素所表现出来的癫狂态度而得。‎ ‎ 特点:诡奇疾速,恣意纵横、用笔之活、变化之能,于意境更多所启发。‎ ‎4、行书 ‎ 代表人物:王羲之 ‎ 行书的优点:张怀《书议》说:“行书非草非真,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草行。”‎ ‎ 《兰亭序》王羲之: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5、楷书 ‎ 代表人物:颜真卿 ‎ 特点: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端庄典雅。‎ 五、敬、谦词 附录:一、先秦诸子百家 二、花中四君子 三、礼仪 四、茶文化 五、中国戏曲 六、中国器物文化 七、生肖 八、四大历史名城 九、建筑 十、造字法 十一、汉字演变过程 十二、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