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1.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 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3 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意的.
1.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新建、改扩建校舍约为 51 660 000 平方米,全面改善贫困地区
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取得明显成果.将数据 51 660 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应为( )
A.5.166×107 B.5.166×108 C.51.66×106 D.0.5166×108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x•x3=x3 B.(x2)3=x5 C.x6÷x2=x4 D.(x﹣y)2=x2+y2
3.有五张质地、大小、反面完全相同的不透明卡片,正面分别写着数字 1,2,3,4,5,
现把它们的正面向下,随机摆放在桌面上,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则抽出的数字是奇数的概率
是( )
A. B. C. D.
4.甲、乙、丙、丁四人参加训练,近期的 10 次百米测试平均成绩都是 13.2 秒,方差如下
表所示
选手 甲 乙 丙 丁
方差 0.030 0.019 0.121 0.022
则这四人中发挥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如图,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当∠2=38°时,∠1=( )
A.52° B.38° C.42° D.60°
6.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 A,B 间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不经过池塘可以直
接到达点 A 和 B 的点 C,连接 AC 并延长至 D,使 CD=CA,连接 BC 并延长至 E,使 CE=CB,连
接 ED.若量出 DE=58 米,则 A,B 间的距离为( )
A.29 米 B.58 米 C.60 米 D.116 米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 A(﹣1,2)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B,则点 B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C 的坐标是( )
A.(﹣4,﹣2) B.(2,2) C.(﹣2,2) D.(2,﹣2)
8.对式子 2a2﹣4a﹣1 进行配方变形,正确的是( )
A.2(a+1)2﹣3 B.(a﹣1)2﹣ C.2(a﹣1)2﹣1 D.2(a﹣1)2﹣3
9.为了举行班级晚会,小张同学准备去商店购买 20 个乒乓球做道具,并买一些乒乓球拍做
奖品.已知乒乓球每个 1.5 元,球拍每个 25 元,如果购买金额不超过 200 元,且买的球拍
尽可能多,那么小张同学应该买的球拍的个数是( )
A.5 B.6 C.7 D.8
10.如图,点 A 的坐标为(0,1),点 B 是 x 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 AB 为边作等腰 Rt△
ABC,使∠BAC=90°,设点 B 的横坐标为 x,设点 C 的纵坐标为 y,能表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 18 分,每小题 3 分)
11.分解因式:ab2﹣ac2=______.
12.请你写出一个一次函数,满足条件:①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②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
(0,﹣1).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______.
1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 72°,这个多边形是______边形.
14.为了解一路段车辆行驶速度的情况,交警统计了该路段上午 7:00 至 9:00 来往车辆的
车速(单位:千米/时),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这些车速的众数是______.
15.《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它的代
数成就主要包括开方术、正负术和方程术.其中,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九
章算术》中记载:“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而钱亦五
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
译文:“假设有甲乙二人,不知其钱包里有多少钱.若乙把自己一半的钱给甲,则甲的钱数
为 50;而甲把自己的钱给乙,则乙的钱数也能为 50.问甲、乙各有多少钱?”
设甲持钱为 x,乙持钱为 y,可列方程组为______.
16.阅读下面材料:
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
如图,已知△ABC,AB<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 BC 上取一点 P,使得 PA+PC=BC.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主要作法如下:
甲同学的作法:如图甲:以点 B 为圆心,BA 长为半径画弧,交 BC 于点 P,则点 P 就是所求
的点.乙同学的作法:如图乙:作线段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点 P,则点 P 就是所求的点.丙
同学的作法:如图丙:以点 C 为圆心,CA 长为半径画弧,交 BC 于点 P,则点 P 就是所求的
点.丁同学的作法:如图丁:作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点 P,则点 P 就是所求的点.
请你判断哪位同学的作法正确______;
这位同学作图的依据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 72 分,第 17-26 题,每小题 5 分,第 27 题 7 分,第 28 题 7 分,第 29
题 8 分)
17.计算:tan60°+|﹣2|﹣(﹣1)0﹣()﹣1.
18.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19.已知 x2﹣x﹣3=0,求代数式(x+1)2﹣x(2x+1)的值.
20.如图,在△ABC 中,AB=AC,BD 平分∠ABC 交 AC 于点 D,AE∥BD 交 CB 的延长线于点 E.若
∠BAC=40°,请你选择图中现有的一个角并求出它的度数(要求:不添加新的线段,所有给
出的条件至少使用一次).
21.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在“春节”前夕,某花店用 13 000 元购进第一批礼盒鲜花,上市后很快销售一空.根据市
场需求情况,该花店又用 6 000 元购进第二批礼盒鲜花.已知第二批所购鲜花的盒数是第一
批所购鲜花的,且每盒鲜花的进价比第一批的进价少 10 元.问第二批鲜花每盒的进价是多
少元?
2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 的平分线交 BC 于点 E(尺规作图
的痕迹保留在图中了),连接 EF.
(1)求证:四边形 ABEF 为菱形;
(2)AE,BF 相交于点 O,若 BF=6,AB=5,求 AE 的长.
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y=k1x+b 与 x 轴交于点 B,与 y 轴交于点 C,与反比例
函数 y=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 A(3,1),连接 OA.
(1)求反比例函数 y=的解析式;
(2)若 S△AOB:S△BOC=1:2,求直线 y=k1x+b 的解析式.
24.某校为了解九年级学生近两个月“推荐书目”的阅读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年级的部分学
生,调查了他们每人“推荐书目”的阅读本数.设每名学生的阅读本数为 n,并按以下规定
分为四档:当 n<3 时,为“偏少”;当 3≤n<5 时,为“一般”;当 5≤n<8 时,为“良
好”;当 n≥8 时,为“优秀”.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阅读本数 n(本) 1 2 3 4 5 6 7 8 9
人数(名) 1 2 6 7 12 x 7 y 1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出本次随机抽取的学生总人数;
(2)分别求出统计表中的 x,y 的值;
(3)估计该校九年级 400 名学生中为“优秀”档次的人数.
25.如图,AB 为⊙O 的直径,PD 切⊙O 于点 C,与 BA 的延长线交于点 D,DE⊥PO 交 PO 延长
线于点 E,连接 PB,∠EDB=∠EPB.
(1)求证:PB 是⊙O 的切线.
(2)若 PB=3,DB=4,求 DE 的长.
26.在课外活动中,我们要研究一种四边形﹣﹣筝形的性质.
定义: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筝形(如图 1).
小聪根据学习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经验,对筝形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聪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根据筝形的定义,写出一种你学过的四边形满足筝形的定义的是______;
(2)通过观察、测量、折叠等操作活动,写出两条对筝形性质的猜想,并选取其中的一条
猜想进行证明;
(3)如图 2,在筝形 ABCD 中,AB=4,BC=2,∠ABC=120°,求筝形 ABCD 的面积.
27.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mx2+(3m+1)x+3=0.
(1)当 m 取何值时,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抛物线 y=mx2+(3m+1)x+3 与 x 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均为整数,且 m 为正整数时,
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若 P(a,y1),Q(1,y2)是此抛物线上的两点,且 y1>y2,请结合
函数图象直接写出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8.如图,等边△ABC,其边长为 1,D 是 BC 中点,点 E,F 分别位于 AB,AC 边上,且∠EDF=120°.
(1)直接写出 DE 与 DF 的数量关系;
(2)若 BE,DE,CF 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求出这个三角形最大内角的度数;(要求:写出思
路,画出图形,直接给出结果即可)
(3)思考:AE+AF 的长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该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9.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的点 P 和⊙C,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过点 P 的直线 l 交⊙C
于异于点 P 的 A,B 两点,在 P,A,B 三点中,位于中间的点恰为以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
的中点时,则称点 P 为⊙C 的相邻点,直线 l 为⊙C 关于点 P 的相邻线.
(1)当⊙O 的半径为 1 时,
①分别判断在点 D(,),E(0,﹣),F(4,0)中,是⊙O 的相邻点有______;
②请从①中的答案中,任选一个相邻点,在图 1 中做出⊙O 关于它的一条相邻线,并说明你
的作图过程;
③点 P 在直线 y=﹣x+3 上,若点 P 为⊙O 的相邻点,求点 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C 的圆心在 x 轴上,半径为 1,直线 y=﹣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M,N,若线段 MN
上存在⊙C 的相邻点 P,直接写出圆心 C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016 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3 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意的.
1.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新建、改扩建校舍约为 51 660 000 平方米,全面改善贫困地区
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取得明显成果.将数据 51 660 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应为( )
A.5.166×107 B.5.166×108 C.51.66×106 D.0.5166×108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确定 n 的
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
原数绝对值>1 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 时,n 是负数.
【解答】解:51 660 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5.166×107,
故选 A.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x•x3=x3 B.(x2)3=x5 C.x6÷x2=x4 D.(x﹣y)2=x2+y2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同底数幂的
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差的平方等于平方和减积的二倍;可得答案.
【解答】解:A、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故 A 错误;
B、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故 B 错误;
C、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 C 正确;
D、差的平方等于平方和减积的二倍,故 D 错误;
故选:C.
3.有五张质地、大小、反面完全相同的不透明卡片,正面分别写着数字 1,2,3,4,5,
现把它们的正面向下,随机摆放在桌面上,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则抽出的数字是奇数的概率
是( )
A. B. C. D.
【考点】概率公式.
【分析】根据有五张质地、大小、反面完全相同的不透明卡片,其中奇数有 1,3,5,共 3
个,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共有 5 个数字,奇数有 3 个,
∴抽出的数字是奇数的概率是.
故选 C.
4.甲、乙、丙、丁四人参加训练,近期的 10 次百米测试平均成绩都是 13.2 秒,方差如下
表所示
选手 甲 乙 丙 丁
方差 0.030 0.019 0.121 0.022
则这四人中发挥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方差.
【分析】根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越稳定
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0.019<0.022<0.030<0.121,
∴乙的方差最小,
∴这四人中乙发挥最稳定,
故选:B
5.如图,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当∠2=38°时,∠1=( )
A.52° B.38° C.42° D.6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先求出∠3,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
【解答】解:如图:
∠3=∠2=38°°(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90°﹣∠3=52°,
故选 A.
6.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 A,B 间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不经过池塘可以直
接到达点 A 和 B 的点 C,连接 AC 并延长至 D,使 CD=CA,连接 BC 并延长至 E,使 CE=CB,连
接 ED.若量出 DE=58 米,则 A,B 间的距离为( )
A.29 米 B.58 米 C.60 米 D.116 米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在△ABC 和△DEC 中,
,
△ABC≌△DEC(SAS),
∴AB=DE=58 米,
故选:B.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 A(﹣1,2)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B,则点 B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C 的坐标是( )
A.(﹣4,﹣2) B.(2,2) C.(﹣2,2) D.(2,﹣2)
【考点】关于 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分析】首先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可得 B 点坐标,然后再关于 x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符号改变可得答案.
【解答】解:点 A(﹣1,2)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B 的坐标为(﹣1+3,2),即(2,
2),
则点 B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C 的坐标是(2,﹣2),
故选 D.
8.对式子 2a2﹣4a﹣1 进行配方变形,正确的是( )
A.2(a+1)2﹣3 B.(a﹣1)2﹣ C.2(a﹣1)2﹣1 D.2(a﹣1)2﹣3
【考点】配方法的应用.
【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即可.
【解答】解:2a2﹣4a﹣1,
=2(a2﹣2a+1)﹣3,
=2(a﹣1)2﹣3.
故选:D.
9.为了举行班级晚会,小张同学准备去商店购买 20 个乒乓球做道具,并买一些乒乓球拍做
奖品.已知乒乓球每个 1.5 元,球拍每个 25 元,如果购买金额不超过 200 元,且买的球拍
尽可能多,那么小张同学应该买的球拍的个数是( )
A.5 B.6 C.7 D.8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分析】设小张同学应该买的球拍的个数为 x 个,利用购买金额不超过 200 元得到 20×
1.5+25x≤200,然后解不等式后求出不等式的最大整数解即可.
【解答】解:设小张同学应该买的球拍的个数为 x 个,
根据题意得 20×1.5+25x≤200,
解得 x≤6.8,
所以 x 的最大整数值为 6,
所以小张同学应该买的球拍的个数是 6 个.
故选 B.
10.如图,点 A 的坐标为(0,1),点 B 是 x 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 AB 为边作等腰 Rt△
ABC,使∠BAC=90°,设点 B 的横坐标为 x,设点 C 的纵坐标为 y,能表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合适的辅助线,可以先证明△ADC 和△AOB 的关系,即可建立 y 与 x
的函数关系,从而可以得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解答】解:作 AD∥x 轴,作 CD⊥AD 于点 D,若右图所示,
由已知可得,OB=x,OA=1,∠AOB=90°,∠BAC=90°,AB=AC,点 C 的纵坐标是 y,
∵AD∥x 轴,
∴∠DAO+∠AOD=180°,
∴∠DAO=90°,
∴∠OAB+∠BAD=∠BAD+∠DAC=90°,
∴∠OAB=∠DAC,
在△OAB 和△DAC 中,
,
∴△OAB≌△DAC(AAS),
∴OB=CD,
∴CD=x,
∵点 C 到 x 轴的距离为 y,点 D 到 x 轴的距离等于点 A 到 x 的距离 1,
∴y=x+1.
故选 A.
二、填空题(本题共 18 分,每小题 3 分)
11.分解因式:ab2﹣ac2= a(b+c)(b﹣c) .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原式提取 a,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原式=a(b2﹣c2)=a(b+c)(b﹣c),
故答案为:a(b+c)(b﹣c)
12.请你写出一个一次函数,满足条件:①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②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
(0,﹣1).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 y=x﹣1(答案不唯一). .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首先根据函数经过的象限确定比例系数的符号,然后根据其与 y 轴的交点确定答案
即可.
【解答】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k>0,
∴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b,
∵经过点(0,﹣1),
∴b=﹣1,
∴解析式为 y=x﹣1,
故答案为:y=x﹣1(答案不唯一).
1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 72°,这个多边形是 五 边形.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是 360°.用外角和除以每个外角的度数即可得到边数.
【解答】解:360÷72=5.
故这个多边形是五边形.
故答案为:五.
14.为了解一路段车辆行驶速度的情况,交警统计了该路段上午 7:00 至 9:00 来往车辆的
车速(单位:千米/时),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这些车速的众数是 70 千米/时 .
【考点】众数;条形统计图.
【分析】根据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70 千米/时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 70 千米/时,
故答案为:70 千米/时.
15.《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它的代
数成就主要包括开方术、正负术和方程术.其中,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九
章算术》中记载:“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而钱亦五
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
译文:“假设有甲乙二人,不知其钱包里有多少钱.若乙把自己一半的钱给甲,则甲的钱数
为 50;而甲把自己的钱给乙,则乙的钱数也能为 50.问甲、乙各有多少钱?”
设甲持钱为 x,乙持钱为 y,可列方程组为 .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设甲持钱为 x,乙持钱为 y,根据题意可得,甲的钱+乙的钱的一半=50 元,乙的钱
+甲所有钱的=50 元,据此可列方程组.
【解答】解:设甲持钱为 x,乙持钱为 y,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故答案为:.
16.阅读下面材料:
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
如图,已知△ABC,AB<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 BC 上取一点 P,使得 PA+PC=BC.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主要作法如下:
甲同学的作法:如图甲:以点 B 为圆心,BA 长为半径画弧,交 BC 于点 P,则点 P 就是所求
的点.乙同学的作法:如图乙:作线段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点 P,则点 P 就是所求的点.丙
同学的作法:如图丙:以点 C 为圆心,CA 长为半径画弧,交 BC 于点 P,则点 P 就是所求的
点.丁同学的作法:如图丁:作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点 P,则点 P 就是所求的点.
请你判断哪位同学的作法正确 丁同学 ;
这位同学作图的依据是 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等量代换 .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分析】分别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结合圆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甲同学的作法:如图甲:以点 B 为圆心,BA 长为半径画弧,交 BC 于点 P,则
点 P 就是所求的点.
无法得出 AP=BP,故无法得出 PA+PC=BC,故此选项错误;
乙同学的作法:如图乙:作线段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点 P,则点 P 就是所求的点.
无法得出 AP=BP,故无法得出 PA+PC=BC,故此选项错误;
丙同学的作法:如图丙:以点 C 为圆心,CA 长为半径画弧,交 BC 于点 P,则点 P 就是所求
的点.
无法得出 AP=BP,故无法得出 PA+PC=BC,故此选项错误;
丁同学的作法:如图丁:作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点 P,则点 P 就是所求的点,
可得:AP=BP,则 PA+PC=BC.
故答案为:丁;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等量代换.
三、解答题(本题共 72 分,第 17-26 题,每小题 5 分,第 27 题 7 分,第 28 题 7 分,第 29
题 8 分)
17.计算:tan60°+|﹣2|﹣(﹣1)0﹣()﹣1.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本题涉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4 个考点.在计
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解答】解:tan60°+|﹣2|﹣(﹣1)0﹣()﹣1
=+2﹣﹣1﹣2
=﹣1.
18.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
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解答】解:解不等式 2(x﹣2)≤3(x﹣1),得:x≥﹣1,
解不等式,得:x<3,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如下:
19.已知 x2﹣x﹣3=0,求代数式(x+1)2﹣x(2x+1)的值.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分析】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
把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x2+2x+1﹣2x2﹣x=﹣x2+x+1,
由 x2﹣x﹣3=0,得到 x2﹣x=3,
则原式=﹣3+1=﹣2.
20.如图,在△ABC 中,AB=AC,BD 平分∠ABC 交 AC 于点 D,AE∥BD 交 CB 的延长线于点 E.若
∠BAC=40°,请你选择图中现有的一个角并求出它的度数(要求:不添加新的线段,所有给
出的条件至少使用一次).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ACB=70°,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BD=∠
CBD=3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E=∠EAB=35°,于是得到结论.
【解答】解:∠EAC=75°,
∵AB=AC,∠BAC=40°,
∴∠ABC=∠ACB=70°,
∵BD 平分∠ABC 交 AC 于点 D,
∴∠ABD=∠CBD=35°,
∵AE∥BD,
∴∠E=∠EAB=35°,
∴∠EAC=∠EAB+∠BAC=75°.
21.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在“春节”前夕,某花店用 13 000 元购进第一批礼盒鲜花,上市后很快销售一空.根据市
场需求情况,该花店又用 6 000 元购进第二批礼盒鲜花.已知第二批所购鲜花的盒数是第一
批所购鲜花的,且每盒鲜花的进价比第一批的进价少 10 元.问第二批鲜花每盒的进价是多
少元?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可设第二批鲜花每盒的进价是 x 元,根据等量关系:第二批所购鲜花的盒数是第一
批所购鲜花的,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第二批鲜花每盒的进价是 x 元,依题意有
=×,
解得 x=120,
经检验:x=120 是原方程的解,
答:第二批鲜花每盒的进价是 120 元.
2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 的平分线交 BC 于点 E(尺规作图
的痕迹保留在图中了),连接 EF.
(1)求证:四边形 ABEF 为菱形;
(2)AE,BF 相交于点 O,若 BF=6,AB=5,求 AE 的长.
【考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作图—基本作图.
【分析】(1)由尺规作∠BAF 的角平分线的过程可得,AB=AF,∠BAE=∠FAE,根据平行四边
形的性质可得∠FAE=∠AEB,然后证明AF=BE,进而可得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再由AB=AF
可得四边形 ABEF 为菱形;
(2)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 AE⊥BF,BO=FB=3,AE=2AO,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 AO 的长,进而
可得 AE 的长.
【解答】(1)证明:由尺规作∠BAF 的角平分线的过程可得 AB=AF,∠BAE=∠FAE,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
∴∠FAE=∠AEB,
∴∠BAE=∠AEB,
∴AB=BE,
∴BE=FA,
∴四边形 ABEF 为平行四边形,
∵AB=AF,
∴四边形 ABEF 为菱形;
(2)解:∵四边形 ABEF 为菱形,
∴AE⊥BF,BO=FB=3,AE=2AO,
在 Rt△AOB 中,AO==4,
∴AE=2AO=8.
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y=k1x+b 与 x 轴交于点 B,与 y 轴交于点 C,与反比例
函数 y=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 A(3,1),连接 OA.
(1)求反比例函数 y=的解析式;
(2)若 S△AOB:S△BOC=1:2,求直线 y=k1x+b 的解析式.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1)将点 A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得出关于 k2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
程即可得出结论;
(2)分两种情况考虑:①直线 y=k1x+b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由 S△AOB:S△BOC=1:2 结合三
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点 C 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此时直线的函数解析式;②直线
y=k1x+b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由 S△AOB:S△BOC=1:2 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点 C 的坐标,
由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此时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解答】解:(1)将点 A(3,1)代入到 y=中,得 1=,
解得:k2=3.
故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2)符合题意有两种情况:
①直线 y=k1x+b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如图 1 所示.
∵S△AOB:S△BOC=1:2,点 A(3,1),
∴点 C 的坐标为(0,﹣2).
则有,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y=x﹣2.
②直线 y=k1x+b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如图 2 所示.
∵S△AOB:S△BOC=1:2,点 A(3,1),
∴点 C 的坐标为(0,2).
则有,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y=﹣x+2.
24.某校为了解九年级学生近两个月“推荐书目”的阅读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年级的部分学
生,调查了他们每人“推荐书目”的阅读本数.设每名学生的阅读本数为 n,并按以下规定
分为四档:当 n<3 时,为“偏少”;当 3≤n<5 时,为“一般”;当 5≤n<8 时,为“良
好”;当 n≥8 时,为“优秀”.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阅读本数 n(本) 1 2 3 4 5 6 7 8 9
人数(名) 1 2 6 7 12 x 7 y 1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出本次随机抽取的学生总人数;
(2)分别求出统计表中的 x,y 的值;
(3)估计该校九年级 400 名学生中为“优秀”档次的人数.
【考点】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
【分析】(1)根据题意当 3≤n<5 时为“一般”可知一般档次人数为 6+7,结合其所占百分
比为 26%,相除可得总人数;
(2)由良好档次的百分比及总人数可得良好档次的人数,减去阅读本数为 5、7 的人数可得
x 的值,将总人数减去其余各项人数可得 y 的值;
(3)根据样本中优秀档次所占百分比乘以九年级总人数可得.
【解答】解:(1)由表知被调查学生中“一般”档次的有 13 人,所占比例是 26%,
故被调查的学生数是 13÷26%=50(人);
(2)被调查的学生中“良好”档次的人数为 50×60%=30(人),
∴x=30﹣(12+7)=11(人),
y=50﹣(1+2+6+7+12+11+7+1)=3(人);
(3)由样本数据可知:“优秀”档次所占的百分比为×100%=8%,
∴估计九年级 400 名学生中优秀档次的人数为:400×8%=32(人).
25.如图,AB 为⊙O 的直径,PD 切⊙O 于点 C,与 BA 的延长线交于点 D,DE⊥PO 交 PO 延长
线于点 E,连接 PB,∠EDB=∠EPB.
(1)求证:PB 是⊙O 的切线.
(2)若 PB=3,DB=4,求 DE 的长.
【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由已知角相等,及对顶角相等得到三角形 DOE 与三角形 POB 相似,利用相似三
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OBP 为直角,即可得证;
(2)在直角三角形 PBD 中,由 PB 与 DB 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PD 的长,由切线长定理得
到 PC=PB,由 PD﹣PC 求出 CD 的长,在直角三角形 OCD 中,设 OC=r,则有 OD=8﹣r,利用勾
股定理列出关于 r 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 r 的值,然后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
结论.
【解答】(1)证明:∵在△DEO 和△PBO 中,∠EDB=∠EPB,∠DOE=∠POB,
∴∠OBP=∠E=90°,
∵OB 为圆的半径,
∴PB 为圆 O 的切线;
(2)解:在 Rt△PBD 中,PB=3,DB=4,
根据勾股定理得:PD==5,
∵PD 与 PB 都为圆的切线,
∴PC=PB=3,
∴DC=PD﹣PC=5﹣3=2,
在 Rt△CDO 中,设 OC=r,则有 DO=4﹣r,
根据勾股定理得:(4﹣r)2=r2+22,
解得:r=,
∴OP==,
∵∠E=∠PCO,∠CPO=∠CPO,
∴△DEP∽△OBP,
∴,
∴DE=.
26.在课外活动中,我们要研究一种四边形﹣﹣筝形的性质.
定义: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筝形(如图 1).
小聪根据学习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经验,对筝形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聪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根据筝形的定义,写出一种你学过的四边形满足筝形的定义的是 菱形 ;
(2)通过观察、测量、折叠等操作活动,写出两条对筝形性质的猜想,并选取其中的一条
猜想进行证明;
(3)如图 2,在筝形 ABCD 中,AB=4,BC=2,∠ABC=120°,求筝形 ABCD 的面积.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分析】(1)根据筝形的定义解答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
(3)连接 AC,作 CE⊥AB 交 AB 的延长线于 E,根据正弦的定义求出 CE,根据三角形的面积
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菱形是筝形,
故答案为:菱形;
(2)筝形是轴对称图形;筝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筝形的一组对角相等.
已知:四边形 ABCD 是筝形,
求证:∠B=∠D,
证明:如图 1,连接 AC,
在△ABC 和△ADC 中,
,
∴△ABC≌△ADC,
∴∠B=∠D;
(3)如图 2,连接 AC,作 CE⊥AB 交 AB 的延长线于 E,
∵∠ABC=120°,
∴∠EBC=60°,又 BC=2,
∴CE=BC×sin∠EBC=,
∴S△ABC=AB×CE=2,
∵△ABC≌△ADC,
∴筝形 ABCD 的面积=2S△ABC=4.
27.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mx2+(3m+1)x+3=0.
(1)当 m 取何值时,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抛物线 y=mx2+(3m+1)x+3 与 x 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均为整数,且 m 为正整数时,
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若 P(a,y1),Q(1,y2)是此抛物线上的两点,且 y1>y2,请结合
函数图象直接写出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考点】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直接计算即可;
(2)根据求根公式,求出两根,由抛物线与 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为正整数,求出 m
的值,可得抛物线解析式;
(3)画出图象,找到当 y1=y2 时,a 的值,根据图象,直接判断即可.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b2﹣4ac=(3m+1)2﹣4m×3=(3m﹣1)2>0,
解得 m≠,
∵mx2+(3m+1)x+3=0 是一元二次方程,
∴m≠0,
∴当 m≠且 m≠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有求根公式,得:x==,
∴x1=﹣3,x2=﹣,
∵抛物线与 x 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均为整数,且 m 为正整数,
∴m=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
(3)如图,
当 x=1 时,y=1+4+3=8,
过点 Q 作 y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与点 M,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点 M(﹣5,8),
由图象可知,当 y1>y2 时,a>1,或 a<﹣5.
28.如图,等边△ABC,其边长为 1,D 是 BC 中点,点 E,F 分别位于 AB,AC 边上,且∠EDF=120°.
(1)直接写出 DE 与 DF 的数量关系;
(2)若 BE,DE,CF 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求出这个三角形最大内角的度数;(要求:写出思
路,画出图形,直接给出结果即可)
(3)思考:AE+AF 的长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该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1)结论:DE=DF.如图 1 中,连接 AD,作 DN⊥AB,DM⊥AC 垂足分别为 N、M,只
要证明△DNE≌△DMF 即可.
(2)能围成三角形,最大内角为 120°.延长 FD 到 M 使得 DF=DM,连接 BM,EM,由△DFC
≌△DMB 得∠C=∠BMD=60°,BM=CF,因为 DE=DF=DM,∠EDM=180°﹣∠EDF=60°,
所以△EDM 是等边三角形,由此不难证明.
(3)如图 1 中,先证明△ADN≌△ADM,再证明 AE+AF=2AN,求出 AN 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1)结论:DE=DF.
证明:如图 1 中,连接 AD,作 DN⊥AB,DM⊥AC 垂足分别为 N、M.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AC=60°,AB=AC,
∵BD=DC,
∴∠BAD=∠CAD,
∴DN=DM,
∵∠EDF=120°,
∴∠EDF+∠BAC=180°,∠AED+∠AFD=180°,
∵∠AED+∠DEN=180°,
∴∠DFM=∠DEN,
在△DNE 和△DMF 中,
,
∴△DNE≌△DMF,
∴DE=DF.
(2)能围成三角形,最大内角为 120°.
证明:如图 2 中,延长 FD 到 M 使得 DF=DM,连接 BM,EM.
在△DFC 和△DMB 中,
,
∴△DFC≌△DMB,
∴∠C=∠MBD=60°,BM=CF,
∵DE=DF=DM,∠EDM=180°﹣∠EDF=60°,
∴△EDM 是等边三角形,
∴EM=DE,
∴EB、ED、CF 能围成△EBM,
最大内角∠EBM=∠EBC+∠DBM=60°+60°=120°.
(3)如图 1 中,在△ADN 和△ADM 中,
,
∴△ADN≌△ADM,
∴AN=AM,
∴AE+AF=AN﹣EN+AM+MF,
由(1)可知 EN=MF.
∴AE+AF=2AN,
∵BD=DC=,在 RT△BDN 中,∵∠BDN=30°,
∴BN=BD=,
∴AN=AB﹣BN=,
∴AE+AF=.
29.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的点 P 和⊙C,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过点 P 的直线 l 交⊙C
于异于点 P 的 A,B 两点,在 P,A,B 三点中,位于中间的点恰为以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
的中点时,则称点 P 为⊙C 的相邻点,直线 l 为⊙C 关于点 P 的相邻线.
(1)当⊙O 的半径为 1 时,
①分别判断在点 D(,),E(0,﹣),F(4,0)中,是⊙O 的相邻点有 D 或 E ;
②请从①中的答案中,任选一个相邻点,在图 1 中做出⊙O 关于它的一条相邻线,并说明你
的作图过程;
③点 P 在直线 y=﹣x+3 上,若点 P 为⊙O 的相邻点,求点 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C 的圆心在 x 轴上,半径为 1,直线 y=﹣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M,N,若线段 MN
上存在⊙C 的相邻点 P,直接写出圆心 C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考点】圆的综合题.
【分析】(1)由相邻点的定义可知:在圆C内的点必为相邻点,在圆C外的点必须满足,2AB2=PC2
﹣1,其中 A 为 PB 的中点,且 AB≤2,所以若半径为 1 的圆 C 有相邻点 P,则 PC 的长必须满
足 0≤PC≤3 且 PC≠1,分别求出 D、E、F 到⊙O 的距离即可判断.
(2)求出直线 y=﹣x+3 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3)和(3,0),根据(1)问中结
论可知,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0≤x≤3;
(3)根据(1)问中可知:0≤PC≤3 且 PC≠1,又因为点 P 在线段 MN 上移动,所以点 C 在
以点 P 为圆心,半径为 3 的圆内,且不能在以点 P 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圆上,再根据点 C
在 x 轴上,即可得出 C 的横坐标取值范围.
【解答】解:(1)由定义可知,
当点 P 在⊙C 内时,
由垂径定理可知,点 P 必为⊙C 的相邻点,
此时,0≤PC<1;
当点 P 在⊙C 外时,
设点 A 是 PB 的中点,
连接 PC 交⊙C 于点 M,
延长 PC 交⊙C 于点 N,
连接 AM,BN,
∵∠AMP+∠NMA=180°,
∠B+∠NMA=180°,
∴∠AMP=∠B,
∵∠P=∠P,
∴△AMP∽△NBP,
∴=,
∴PA•PB=PM•PN,
∵点 A 是 PB 的中点,
∴AB=PA,
又∵⊙C 的半径为 1,
∴2AB2=(PC﹣CM)(PC+CN),
∴2AB2=PC2﹣1,
又∵AB 是⊙C 的弦,
∴AB≤2,
∴2AB2≤8,
∴PC2﹣1≤8,
∴PC2≤9,
∴PC≤3,
∵点 P 在⊙C 外,
∴PC>1,
∴1<PC≤3,
当点 P 在⊙C 上时,
此时 PC=1,但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半径为 1 的⊙C,当点 P 与圆心 C 的距离满足:0≤PC≤3,且 PC≠1 时,点 P 为
⊙C 的相邻点;
①∵D(,),
∴DO==,
∵E(0,﹣),
∴OE=,
∵F(4,0),
∴OF=4,
∴D 和 E 是⊙O 的相邻点;
②连接 OD,过点 D 作 OD 的垂线交⊙O 于 A、B 两点;
(2)令 x=0 代入 y=﹣x+3,
∴y=3,
令 y=0 代入 y=﹣x+3,
∴x=3,
∴y=﹣x+3 与坐标轴的交点为(0,3)和(3,0)
∵由于点 P 在直线 y=﹣x+3 上,且点 P 是⊙O 的相邻点,
∴0≤PO≤3,且 PO≠1
又∵点 P 在⊙O 外,
∴1<PO≤3,
∴p 的横坐标范围为:0≤x≤3;
(3)令 x=0 代入 y=﹣x+2,
∴y=2,
∴N(0,2),
令 y=0 代入 y=﹣x+2,
∴x=6,
∴M(6,0),
∵点 P 是半径为 1 的⊙C 的相邻点,
∴0≤PC≤3 且 PC≠1,
∴点 C 在以点 P 为圆心,半径为 3 的圆内,且不能在以点 P 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圆上,
∵点 C 在 x 轴上,
∴点 C 的横坐标范围的取值范围:0≤x≤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