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50 KB
  • 2021-05-10 发布

2016中考文言文复习 句式理解划分句子停顿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教 学 设 计 ‎ 主备课人 高润桃 备课时间: 3月10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 题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授课人 授课时数 ‎5课时 授课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目标 梳理文言文考点,理解文言语法现象;‎ 掌握停顿、短句的方法和规律 学会翻译,把握文意。‎ 教学重点和 难 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与步骤 教研组修改 教师个人修改 第一课时 文言句式理解 一、导入语 ‎ 文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句式,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 ‎ 二、课前热身;选出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 A.菊,花之隐逸者也   B.士卒多为用者 ‎ C.甚矣,汝之不惠   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问:怎么做出来的:‎ 这道题考查辨析文言句式。其中A项是判断句,C项是谓语前置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只有B项是被动句(“为”表被动)。 教师总结做题方法: ①掌握特殊句式的特点,特别是其标志性词语。②积累时,要记例句,不能脱离语境孤立记忆。 ‎ 三、知识梳理 根据已学知识回顾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句式特点,并各找一例子。(学生交流,归纳)‎ ‎1.判断句  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等形式。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④菊,花之隐逸者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为”等表示判断。‎ 如: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 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 非死,则徙尔。‎ ‎⑥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3)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 例:此人力士。‎ ‎2.被动句    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 如:①士卒多为用者   ②为予群从所得。‎ ‎(3)没有语言标志,意义上表被动。‎ ‎ 如:帝感其诚。‎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通常分为三种情况:‎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何以战?”“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忌不自信。”“弗之怠。”‎ ‎③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何陋之有?”‎ ‎(2)定语后置 ‎①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②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置于句后作补语。如:“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行者休于树”“徐喷以烟”“屠惧,投以骨”‎ ‎(4)主谓倒装        ‎ 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幸哉,今日也。”‎ ‎4.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    ‎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省略谓语。   ‎ ‎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③省略宾语。    ‎ 如:“可烧而走(之)也。”‎ ‎④省略介词宾语。‎ 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固定格式 如……何:把……怎么样。如太行王屋何?‎ 以……为:把……当作。  以虫草为林 ‎……孰与……:……与……相比,谁……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得无……乎:怎能不……呢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不亦……乎:不是……吗       不亦乐乎?‎ 四、课堂检测,从下面的语句中找出判断句和被动句。 ‎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③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 ‎④屠惧,投以骨 ‎ ‎⑤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⑦苛政猛于虎也       ‎ ‎⑧见渔人,乃大惊 ‎ ‎⑨刿曰:“何以战?”     ‎ ‎⑩君将哀而生之乎 ‎ 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教 学 过 程(第 二 课 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步骤 教研组修改 教师个人修改 划分句子停顿 一、导入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一个关键,读的内容在近几年考卷中还是有所体现,现就以读的节奏为例谈谈怎样断句,主要指文言文句子内部的停顿 二、尝试练习,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问今是何世 ‎3.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4. 故君子有不战 ‎5.而乡邻之生日蹙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7.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8.其一犬坐于前 ‎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学生做,提出划分停顿注意点 三、知识梳理 ‎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 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 ‎1.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 ‎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永之人/争/奔走焉。“争”是“奔走”的状语,应该分开读。‎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问/今是何世 ‎ ‎⑤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例③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例④⑤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2.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 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 “然”、“则” “然则”、“岂”、“岂若”、“宜”、“诚宜”、 何尝、其等。‎ 关联词:且、虽、因、“惟”、 “故”等。‎ 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 ‎3.“而”字后表示转折应该停顿。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和后边的词语存在修饰关系、顺接关系、并列关系,那么 “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余闻而愈悲。‎ ‎4. 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如: ‎ ‎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例②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 来”的意思。例③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 ‎5.表示方位或时间性的词语后边要加以停顿。“俄而”“未几”“先”“中”‎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6.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如: ‎ ‎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山行/六七里 例①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词“坐”,译为“像狗一样”;例②中的“山”修饰中心语“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 ‎7.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 ‎ ‎①作亭者谁,卢陵/欧阳修也。卢陵是地名,后面应该停顿。‎ ‎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8.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不能读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 ‎ ‎①余闻之也/久矣。‎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不能读成“余闻之/也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例①意思是“医生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作为功劳 ”,这样,读时就可以分别 把“医之好治不病”和“以为功”读在一起,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例②的意思是“处在朝庭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1.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按音节停顿。如:‎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 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停顿,如上面的两句可读为“几处早莺/争暖树”、“天门中断/楚江开”。‎ 四、课堂训练(考题呈现)‎ 例一、(云南省课改题)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王之蔽/甚矣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这里A项的主语是“齐国的地方”,谓语是“方圆几千里”,所以这句要在“齐地”后停顿。B项中“蔽”是动词谓语,“甚”是补语,所以在“蔽”后停顿是正确的。C、D两项中“臣之客”与“朝廷之臣”是主语,应在它们后停顿才对。再如:  ‎ 例二、(济南课改题)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余 闻 之 也 久。   这句中“余”是主语,“闻之也久”是谓语,所以要在“余”后停顿。还有《狼》中的“屠/自后/断/其股”一句,“屠”是主语,“断”是动词谓语,“其”是宾语,所以在“屠”后停顿是主谓间停顿,“断”后停顿是动宾间停顿,“自后”停顿是状语与中心语间停顿。‎ 例三、(重庆北碚课改题)下面句子的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这里意思是,我看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乱了,旗也倒下了,所以追逐他们。我看和望的对象是“他们的车辙怎样”、“他们的旗怎样”,“视其辙乱”与“望其旗靡”这个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间就不能断开,所以A、C两项就错了。“故”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应停顿,因此B项才对。   例四、(邵阳市中考题)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 先天下之忧/而忧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尝求古仁/人之心    D.吾/谁与归    这里的“古仁人”是一个短语,不应分开,所以C项错了,A项是语意转折的停顿,B项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停顿,所以这两项对了。D项是主谓间的停顿,也对。‎ 例五、(重庆中考题)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这里“草木之花”、“出淤泥而不染”、“花之富贵”都是完整的短语,如果读断读碎,让人不知所云,因此这里A、C、D三项为错。‎ 例六、(山西课改题).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这里A项意思是说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突出“年幼时”,所以在“年幼时”后停顿是对的;B项意思是更加敬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强调的是“益慕”,所以在“益慕 ”后停顿才对,再则,“圣贤之道”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不可分开,这项就错了;C项突出强调的是没有鲜嫩、好吃的肉菜,“无”后停顿是对的;D项是突出光彩照人的样子,所以“烨然”后停顿是对的。‎ 小结: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古诗文的朗读停顿知识,并诵读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培养提高自己的语感,熟练地处理文言文的朗读停顿。‎ 五、作业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四、板书设计 ‎ ‎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