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9.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深圳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中国古代史(七上15个点、七下13个点)
一、考点: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海河流域。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二、考点:黄帝的传说
黄帝(轩辕氏),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至今,海外华人自豪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黄帝是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三、考点:半坡、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耕地。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饲养家畜,制造陶器,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气候寒冷干燥。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种植蔬菜,食物种类丰富。住半地穴式房屋。陶器是主要用具(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半坡出土的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被认为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面差异: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居住的房屋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
河姆渡和半坡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
※插图:人面鱼纹彩陶盆、黑陶、干栏式房屋、半地穴房屋、骨制箭头渔叉鱼钩等
生产工具
生活工具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群居、不定居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陶器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定居生活
四、考点:西周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9世纪,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西周灭亡。
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等,封他们为诸侯。
受封对象:亲属、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受封者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分封制的作用(意义、影响):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分封制的弊端:随着血缘关系的逐渐疏远,周王室的日益衰微,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危及周王的统治。
(夏商西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西周的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最低的统治阶级)---平民----奴隶 )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插图:西周等级制度图
五、考点: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2.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社会急剧动荡和变革的时代。(大动荡,大变革)
表现: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提高社会生产力;
政治上——各国变法,促进奴隶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军事上——各诸侯间战争不断;
思想上——百家争鸣
3.春秋争霸
1)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争霸的实质: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资源和霸权而展开的斗争
3)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4)春秋争霸的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促进了民族融合。
4.齐桓公称霸
1)原因:地理条件优越,位于山东北部,生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大国;任用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
2)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晋楚争霸:城濮之战,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问鼎中原,做了中原霸主。
6.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战国七雄: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P33战国形势图)
战国典型战役:桂陵之战(魏国--赵、齐),马陵之战(齐--魏),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的战争比春秋时期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更残酷。春秋时战争是为了争霸,战国时期的战争是兼并战争。
六、考点: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1)背景: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为适应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而进行改革。
目的: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
时间:公元前356年, 支持者:秦孝公
性质:中国历史上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2)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结果: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4)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有秦孝公的支持,勇于和旧势力作斗争。
5)衡量变法成败的标准: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6)启示:改革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
改革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脱离群众。
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改革要找准时机,才能相对彻底。
改革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
5.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七、考点: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表现】
1)儒家:
①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春秋时期鲁国人,《论语》
主要思想:仁、礼。提倡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教育家: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著作: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
影响: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②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孟子——提出“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民贵”“君轻”。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木,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孟子》
荀子,《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2)道家:
①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法思想)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②战国时期:庄子,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庄子》
3)墨家:墨子,“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墨子》
4)法家:韩非“法治”,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韩非子》
5)兵家:鼻祖——孙武(春秋晚期)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孙膑(战国),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意义】百家争鸣,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中华文化开始勃兴。
【诸子百家思想对今天现实的启示】依法治国;团结友爱;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保护环境;尊师重教;诚实守信;理解、体贴别人。
八、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措施
“秦王扫六合”
1.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得到初步巩固。
2.秦统一背景: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3.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嬴政,都咸阳,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4.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⑴政治上: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⑵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
⑶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隶书);
⑷思想上:焚书坑儒(影响: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⑸军事上:北方——派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南方——征伐百越,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⑹交通上:统一车轨,修驰道(这一条了解就可以)
5.秦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深圳属于南海郡)
图:图册P19《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秦朝疆域图
6.秦统一意义: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后,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虽有的时期出现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专制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
九、考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条件】:1)客观条件: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带来经济的繁荣;2)主观因素: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措施】:⑴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主父偃),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
⑵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⑶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⑷军事上: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6)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的交往,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影响】: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实现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上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十、考点:丝绸之路
西域:两汉时,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成为西域。
张骞通西域:
(1)公元前138年,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结果:了解了西域地区的风土人情。
(2)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西域。结果: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3)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乐器和歌舞,开始传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西域。
(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物。从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填图:(1)在图中划出丝绸之路沿线各相关地名:长安、河西走廊、敦煌、大秦
(2)注意(划出)阳关、玉门关的位置
(3)注意(划出)安息、塞琉西亚、大秦记住它们今天的所在地
安息——伊朗 塞琉西亚——巴格达 大秦——罗马
4.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广东沿海——南海(中南半岛沿岸)——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5.丝绸之路的作用: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后来中国的四大发明等通过此路传入西亚再传欧洲;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由此路传入中国。
6.东汉的班超73年出使西域,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首次直接交往。
十一、考点:史记、佛教的传入
史学: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写了《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宣扬生死轮回,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因此佛教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东汉明帝时,建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
十二、考点:三国鼎立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各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步融合。
2. 200年官渡之战,袁绍---曹操,以少胜多,袁绍失败。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3.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在政治上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在用人方面招贤纳士,唯才是举;经济上屯田,兴修水利,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实力日益增强。
4.208年赤壁之战,曹操---孙权、刘备,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5.220年,曹丕称帝,都洛阳,曹魏。221年刘备称帝,都成都,蜀汉。222年,孙权称王,都建业,孙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6.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三个政权都注意发展生产,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魏国兴修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蜀国丝织业发达,蜀锦行销三国。吴国的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230年,吴国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十三、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1.4世纪后期,鲜卑建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都城:平城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后,各族人民交往增多,民族融合的趋势明显增强。鲜卑贵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激化了社会矛盾。北魏政权面临着危机,孝文帝拓跋宏决定改变这种状况。
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和控制。
措施(内容):迁都洛阳,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汉族的文化。
十四、考点: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数学:祖冲之,南朝。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了约1000年。数学著作《缀术》。
书法:“书圣”王羲之。东晋,其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行书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体、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十五、考点: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隋唐科举制
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从605年起,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的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三点: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从北往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六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了解)
4、影响:①积极影响: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
②消极影响:由于当时征发劳役过重,造成社会后果严重,成为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材料:“悲痛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隋唐科举制:
一、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夏,商,西周时期:世袭世禄制
秦朝:军功授爵制;
两汉:察举/征辟制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九品中正制)。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唐朝的科举制当时还影响到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5、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废除。
十六、考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群众力量;
2、轻徭薄赋,注重发展生产;
3、“戒奢从简”,崇尚节俭;
4、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5、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以下是了解部分:
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温馨提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如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
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全面客观、抓住主要方面,看看历史人物对社会进步、历史发展有无推动作用。另外要注意史论结合。)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 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修建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
(2)农耕技术的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3)从西域传入很多新的蔬菜品种
(4)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5) 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6) 唐朝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
2、手工业
(1)丝织业: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最有名。越窑的青瓷,胎质稀薄,“类玉”“类冰”;邢窑的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以下是了解部分:
唐朝的衰亡
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以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安史之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公元9世纪后期,爆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唐朝瓦解。907年,唐朝灭亡。
※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
①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②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③人民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④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
※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
①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
②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
③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④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⑤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⑥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⑦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十七、考点:唐诗的盛行
唐诗
诗人
代表作
特点
李白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
诗仙
杜甫
“三吏”“三别”
反映社会现实。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诗圣
白居易
《秦中吟》《新乐府》
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讽喻社会,同情人民。他的诗直如白话,通俗易懂
十八、考点: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有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以下是了解部分:
问题: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问题: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不断向外传播,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唐朝也吸收了很多国外的先进文明,丰富和发展了唐朝文明。
启示:①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②努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精神,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一、唐朝的对外政策
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主要的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各国的友好往来
(一)、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 )
2、鉴真东渡: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文化,帮日本人辨别了多种药物,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设计了唐招提寺。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社会生活等。
十九、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宣政院)
一、 过程:
1、 三国两晋南北朝:北方人民南迁,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2、 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 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
二、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一)、南方农业发展:
1、粮食作物: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水稻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棉花的种植,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2、棉织业的兴起(从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3、制瓷业的成就: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北宋前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期,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四、对今天经济发展的启示:
1、政府要积极鼓励发展经济;
2、维护社会安定;
3、注意保护环境,重视科技。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物质生活方面)
衣:宋初崇尚节俭;具有行业特点;后来奢侈之风盛行;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反映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将大运河裁弯取直,开凿通惠河(大都-直沽)和会通河
(2)海运:还开辟了海运。 )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 )
5、行省制度的建立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西藏——宣政院
地方:行中书省 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澎湖巡检司。
广东省——江西行省
元朝,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二十、考点:四大发明
一、 宋元文化灿烂的原因:
1、 宋元时期政治发展、经济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2、 继承了隋唐文化,吸收外来文化;
3、 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二、表现:
(一)科技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4)作用: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5)宋元时期,我国已有套色印刷技术。山西发现的辽代红、黄、蓝三色佛像版画,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雕版彩色套印印刷品。
(6)元朝,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
2、指南针的应用:
(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3、火药的应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5)火药应用于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4、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二十一、考点:宋词,元曲的流行
宋词的代表人物:
词人
代表作品
风格
婉约派
李清照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
豪放派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慷慨激昂,气势豪迈。
辛弃疾
元曲
(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2)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二十二、考点:明清君权的加强
明朝君权的加强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并逐渐走向衰落时期。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都城:应天(后改为南京)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狱
都指挥使司(都司)——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另设殿阁大学士。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2、特务统治
锦衣卫成立于洪武年间,由皇帝亲自主持,负责保卫皇帝安全,侦缉官员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
3、八股取士
命题范围:四书五经。
答题要求: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文体:“八股文”。
八股取士的影响:1)积极方面:增加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是考试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发展,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消极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阻碍了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因素之一。
(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靖难之役:为了巩固统治,明太祖实行分封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起兵,获胜。朱棣就是明成祖。 )
2、明成祖强化君权:
(1)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继续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三、清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1.雍正时设军机处
2.大兴文字狱。
二十三、考点:郑和下西洋
1、 郑和下西洋的概括
人物
郑和
时间
1405—1433
次数
7次
人数
27000多人
船数
200多艘
出发点
刘家港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历史地位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4、特点:时间早、规模大,次数多,涉及地区广泛
5、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二十四、考点:郑成功收复台湾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东南)
1、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24年)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了民族融合。
3、清朝设置台湾府(1684年)。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二十五、考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南)
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
(1)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2)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3)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雍正时),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清朝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二十六、考点: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为抵制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闭关锁国”的措施:
(1)清初40年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2)清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3、“闭关锁国”的影响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进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
4、启示:坚持对外开放,注意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二十七、考点:本草纲目、红楼梦
作者
著作
价值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年代
著作
作者
题材
价值
清朝
《红楼梦》
曹雪芹
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十八、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
十、中国古代历代政权更替顺序,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的趋势。
中国古代历代政权更替顺序:
夏
十国
五代
隋
唐
南宋
北宋
辽
金
西夏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东汉
新
西汉
秦
战国
春秋
元
东周
西周
商
清
明
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的趋势:
与世界上其它早期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的特点是绵延不绝,从未中断,中国古代分裂的时期有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辽宋夏金时期;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有秦、西晋、隋、元;中国历史上大统一的王朝有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有三大统一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由此可见,中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
各朝代的主要特征:
自国家诞生以来,我国古代社会经历了4000多年,呈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辽宋夏金元、明清七个发展阶段。(朝代歌)
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文明的勃兴。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时期。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的重要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对峙为主的时期。
隋唐:从分裂到统一,古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辽宋夏金元: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大统一,多元文化交融与世俗的时代,中华文明已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巅峰。
明清:古代多民族统一帝国发展到顶峰,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
难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对峙。
汉末到隋朝统一前,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以分裂对峙为主的时期。
东魏 北齐 北
魏
北魏 西魏 北周 朝
蜀 西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吴
难点2:北宋、辽、西夏对峙。南宋与金的对峙。元的统一。
辽 金
北宋 南宋 蒙古(1271年后为元)
西夏
中国近代史
知识结构:
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鸦片战争爆发——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清朝后期------北洋军阀统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两对矛盾
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两大历史任务 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四条基本线索: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七个历史阶段
1、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前期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革命运动
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6、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7、人民解放战争
一、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分为两个阶段
结果: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及危害: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
②赔款2100万元——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结合书本地图)——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有利于西方列强进行商品输出;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
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同时造成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使中国社会逐渐向近代化、资本主义化的方向发展。)
※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的影响:
1)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3)中国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4)开始开眼看世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5、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注意;(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见课本第5页《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和《割让香港岛示意图》。
二、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3、列强的罪行:1)占领北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烧)。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P8表和P9地图)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关系: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继续:根本目的、性质、影响一脉相承;扩大:参与国家多、时间长、范围广、危害更大)
三、考点: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
(2)主要战役:
黄海海战 邓世昌 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壮烈牺牲。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
2、《马关条约》
(1)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2)内容及危害:
①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的主权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加重人民负担。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危害最大;
④增辟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之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
四、考点: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 1901年)
(一)义和团运动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断深入
2、概况:
1)兴起:1898年,由山东兴起
2)发展: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主要战役:廊坊战役。
3、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4、性质及意义:是一场反帝爱国农民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借口: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概况
1)、时间:1900年6月 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2)、主要侵略罪行:1)攻占天津,北京(第二次遭受洗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义和团运动
3、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11国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及危害: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加重人民负担;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从此“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各国公馆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
4、影响: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名称
时间
条约名称
侵略国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或危害)
鸦片战争
1840-1842
《南京条约》
英国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英法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战争
1894-1895
《马关条约》
日本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辛丑条约》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史上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原因】:
1.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
2.清政府的统治腐败无能。
3. 西方国家勾结起来,侵略中国,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
2、树立民族忧患意识,树立对民族、国家的历史责任感;
3、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考点:洋务运动
中国的近代化总述:
近代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政治的近代化即民主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和思想观念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具体来说,中国近代化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四件大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目的:“师夷长技”,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概况
1、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代表人物:中央——奕(中央)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P25
3、口号:“自强”、“求富”
4、洋务运动内容:
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A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是中近第一个兵工厂,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
B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见书第28页);C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见书第29页插图)。
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
A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中近第一个轮船公司。
B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中近第一个钢铁厂)见书第29页。
③筹建海军(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④培养新式人才,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4、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仅仅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将西方科技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肢体上,而不是从根本上改革封建制度
6、评价洋务运动(重点掌握):
①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性质)
②它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③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人才,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补充④:对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六、考点: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一)背景
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壮大。
(二)经过:
1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春)
2导火线:《马关条约》的签订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影响: “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三)发展:
1)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宣传变法
2)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强学会的建立
(四)高潮:戊戌变法(1898年6月到9月) 又叫“百日维新”
内容: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
1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2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技术的传播;
4思想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需求;
5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等——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五)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性质: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作用: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失败原因: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②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依靠和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七、考点: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准备:
1.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为总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3.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
4.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P37
(二)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
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在南京宣誓就职。1912年为民国元年
4、评价:1)历史功绩:①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②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经济上:制定了许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④社会风俗方面:移风易俗如剪辫子、易服、禁止缠足等
2)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从这个意义而言,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5、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6、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八、考点: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起: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一)背景: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
(二)兴起
1、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知识分子(P41图片)
2、口号:高举“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两面旗帜,
陈独秀
创办《新青年》,率先倡导“民主、科学”,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李大钊
最早系统地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胡适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
发表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与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典范。
3、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诞生(后改为《新青年》,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4、内容:
1)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
5、评价: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
2)作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补充:民族资产阶级企业家: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代表人物张謇、荣氏兄弟
6、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启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学习,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阶段
历史事件
时 间
领导阶级
主张
意义(影响)
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
学习西方器物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奕忻,曾国藩等)
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
1898年
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
维新变法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1911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
科学、民主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特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
感悟(结论):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③国家独立、政局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九、考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的领导下,在北京爆发(后来这一天成为五四青年节)
3、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4、发展:6月初,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工人罢工(主力),商人罢市,支持学生(先锋)斗争。五四运动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5、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6、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7、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3〉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7
2)地点:上海 ,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见书50页三张照片,52页“一大”会址)
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4)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领导机构: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新”在哪里?
①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②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③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 ④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1922年中共“二大”。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革命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十、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背景: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大会内容: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2.目的:通过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3、建立:在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4、办学特点: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5、 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国民军奠定了基础。
(二)北伐战争
1、目的: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概况:
1)时间: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4)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5)结果: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3.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也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
4.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后在大陆统治垮台。
5、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反革命的力量过于强大。2)主观原因:年幼的中共缺乏斗争经验,关键时刻放弃革命领导权。
十一、考点:南昌起义、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南昌起义:
背景:国民党实行血腥屠杀政策
概况:1927年8月1日(建军节),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军队的开始。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秋收起义:
1、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三湾改编树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5、到1930年,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十二、考点: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一)长征原因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933年10月,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过程
1、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 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体现了毛泽东的指挥才能,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2、长征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遵义会议(1935年1月)
1、时间地点:1935年1月,遵义
2、内容: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3、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的会议,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十三、考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2、结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亡。
(东北沦陷以后,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3、影响: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1)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
(2)中共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二)西安事变 (1936.12.12 又叫“双十二事变”)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经过:为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当时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四、考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
(一)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卢沟桥战略位置:处于平汉铁路上的卢沟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及其他地方的唯一通道,成为中日必争之地。
3、影响: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4、民族英雄:佟麟阁、赵登禹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十五、考点: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占南京之前,为逼国民政府投降,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后又进犯并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陪都。)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在南京对南京的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进行为期6周的大屠杀,达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军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凶残的本质。
启示:
1、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野蛮的侵略行径,使我们更加仇恨日本法西斯。
2、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3、要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防止法西斯势力的复活,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十六、考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一、主要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地 位(特点)
平型关大捷
1937.9
林彪(八路军)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
1938
李宗仁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1940
彭德怀(八路军)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中国共产党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十七、考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
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台湾从日本殖民者手中回归祖国)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它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②中国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共同抗战
②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与配合。
4、启示:
反对战争,崇尚和平;
落后就要挨打,要不断增强国力;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十八、考点: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1945年8月)
1、背景: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都渴望和平民主。而美国为了控制中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2、目的
1)蒋介石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2)共产党的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3、时间:1945年8月 共产党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等
4、结果:双方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于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十九、考点:三大战役、南京解放
内战爆发
1、战略防御:
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疯狂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国民党重点进攻: 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2、战略反攻:
转折: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主力挺进大别山,
意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
3、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时间
名称
结果
意义
1948年9-11月
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东北解放军)
辽沈战役使东北全境解放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等;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歼敌数量最多)
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华东和中原地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北平和平解放)
4、渡江战役
1)时间: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长江防线顷刻崩溃。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了。
2)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划江而治的图谋,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3)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5、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①共产党尽力争取国内和平,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②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失民心; ③共产党指挥得当,解放军英勇善战;
※近现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历程:
1、国民大革命时期:两党合作。原因: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结果:发动国民大革命,建立黄埔军校,进行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土地革命时期:两党对峙。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结果: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后被迫长征。
3、抗日时期: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因: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结果:抗日战争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两党内战。原因:蒋介石发动内战。结果:解放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分离。
启示: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两党关系决定中国政局。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二十、考点:民国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P106
不足: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中国现代史
一、考点:新中国的成立
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内容: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成立标志:开国大典。
(3)历史意义:①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3、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考点: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争:
时间:1950——1953年
原因:(1)美国出兵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2)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英雄人物:
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他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邱少云在潜伏时,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火烧到他身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壮烈牺牲。
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三、考点:“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1、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时间:1953年-1957年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4)主要成就:a、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汽车、东北工业基地形成;b、交通运输: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5)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时间:1953—1956年
(2)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效果: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增高。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公”指国家,“私”指资本家。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1956年底。
(4)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改造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1)时间:1958年发动。
(2)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概念:
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计划指标。(工业表现:大炼钢铁;农业表现:浮夸风,“放卫星”)
人民公社化运动: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目的是企图更快的向全民所有制、共产主义过渡。(一“大”二“公”)
(4)表现: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5)影响: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6)教训:①搞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②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五、考点: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文化大革命:
(1)开始标志:1966年,发出“文革”通知。
(2)结束标志:1976年,粉碎“四人帮”集团。
(3)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希望通过“文化大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4)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5)“二月逆流”
(6)粉碎林彪集团:1971年9月13日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
(7)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8)教训和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六、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内容: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改革开放
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
(1)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开始将田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3)乡镇企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国有企业改革(城市):
(1)开始: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2)主要内容: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④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组、联合等,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了步伐。
(3)效果: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的开始──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2)对外开放的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3)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建立的作用和影响:(1)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带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2)有利于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科学科技和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七、考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国两制”构想:
(1)提出者:邓小平。
(2)基本内涵: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3)历史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门归还给中国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八、考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九、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1、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先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的肯定,并发表联合声明。见课本p72《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4、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①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②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③使中国赢得与会国的理解和尊重。
5、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6、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正常化(见课本p77《中美建交公报》)。
7、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终于重返联合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8、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简称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9、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①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②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③归功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④国际形势的变化。
(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十、考点:“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核技术领域:①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②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2)航天技术领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颗无人飞船“神州一号”。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将宇航员杨利伟送上太空。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又成功地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了太空。
(3)杰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两弹元勋邓稼先、袁隆平(学习他们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品质,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世界古代史
一、考点:古埃及的金字塔
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地理位置:非州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意义: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是古代埃及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统治者压迫、奴役人民的见证。
二、考点:古巴比伦和《汉谟拉比法典》(图)
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位置:西亚的两河流域(幼发拉低河和底格里斯河)
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
目的:维护奴隶主利益。
地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考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
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等级森严,贵贱有别,不同等级不得通婚,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文明名称
古国名
河流
古代埃及文明
古埃及
尼罗河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古代印度文明
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
古代中国文明
古中国
黄河长江
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点:都诞生在大河流域,位于北纬20-40度之间的农耕地带,都是农业文明,都在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说明:早期人类的活动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较大
※文明时代:一般人物,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由野蛮时代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
西方文明的起源
四、考点: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转移到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公元前8世纪,希腊进入城邦时代,最著名的两个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
二、雅典城邦的繁荣
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
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与战争等重大问题。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发展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局限性:雅典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上的,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
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崇尚武力,斯巴达社会如同一个大军营,军事生活是男子一生的主要内容。
五、考点:古罗马的征服与扩张
1、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布匿战争:
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
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
③对战国家:罗马ó迦太基(共3次)
④结果:罗马胜
2、罗马帝国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②过程: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è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3、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古罗马
(大秦)
公元前8世纪
罗马城建立在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509年
罗马成立共和国
公元前2世纪
成为地中海霸主
公元前27年
屋大维掌权,成为实际的皇帝,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395年
帝国分裂
公元476年
西罗马被日耳曼人灭亡
15世纪中期
东罗马(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六、考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1、时间、地点:10世纪的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开始出现作为商业、手工业中心的城市。(地理位置: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2、著名代表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英国的曼彻斯特。
3、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法国的琅城市民起义(十二世纪初),最终取得自治权。
4、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一部分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中世纪: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500年左右,被称为欧洲的中世纪,它是欧洲最为黑暗的时期。由于日耳曼人的入侵,当时欧洲文化几乎完全毁灭。西欧的封建制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发展的。广大农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深受封建主和基督教会的双重压迫,对现世生活充满悲观绝望。
七、考点: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名称
佛 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时 间
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创 始 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传说中的耶稣
穆罕默德
地 区
古代印度
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地区
教义
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耶稣就是救世主,忍受苦难
世间只有唯一的真神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经典
金刚经
圣经
古兰经
节日
浴佛节
圣诞节
开斋节
传播
向北——经中亚传到中国,再由中国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
中世纪传到亚洲和北非。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4世纪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后传遍欧洲,成为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共同特点
后来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忍耐顺从”。
世界近代史
七、考点:文艺复兴
时间
14世纪—16世纪
兴起地点
意大利→欧洲其他地方
根本原因
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经济基础)
性质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代表人物
名称
国家
评价
代表作品
但丁
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先驱、旧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和新世纪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写了地狱、炼狱、天堂)
达•芬奇
意大利
伟大的艺术大师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
英国
文学巨匠(作品集中体现人文主义)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实质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影响(意义)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八、考点:新航路开辟
原因
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品经济活跃;
② 其它原因: 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马可·波罗行纪》、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经过
航海家
资助国家
国家
时间
航行方向
事迹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年出发
向东
穿过大西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哥伦布
西班牙
意大利
1492年出发
向西
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1497—1498年
向东
穿过大西洋,绕过好望角,穿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等地
麦哲伦
西班牙
葡萄牙
1519—1522年
向西
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旅行
影响
① 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为殖民掠夺开辟道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亚、非、拉各洲带去灾难、贫穷和落后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相同
背景
受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
影响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不同
开始地点
意大利
西班牙、葡萄牙
性质
思想解放性质
殖民性质
九、考点:科学革命和启蒙思想
1、科学革命
【原因】:①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逐渐解放出来,获得极大发展;②思想的解放和自由;③科学家的个人努力。
【成果】
(1)英国的牛顿: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又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2)英国的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出版(时间:1859年):
①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一切物种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指出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②《物种起源》的意义: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促进了社会的竞争发展
(3)德国的爱因斯坦及相对论的发表(时间:20世纪初):
相对论的意义: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相对论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在科学、哲学上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启蒙运动
时间
18世纪
中心
法国
代表人物
伏尔泰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与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与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卢梭
否定封建王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说、天赋人权说
性质
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影响:1)戊戌变法、2)辛亥革命;3)新文化运动
※启示:思想解放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核心
人文主义
自由、民主、平等
斗争对象
天主教会
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十、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
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
起止时间
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
1861—1865
根本原因
英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的殖民压迫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南方落后的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新贵族(克伦威尔)
资产阶级(华盛顿)
资产阶级(罗伯斯庇尔)
资产阶级(林肯)
重要文件及意义
《权利法案》(1689)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独立宣言》(1776.7.4)
(①表达了资产阶级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自由的要求;②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权利。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2、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成立
(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人权宣言》
(①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意义:体现了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9)
《宅地法》
导火线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筹款
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直接原因)
开端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处死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
1792年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经过
1640年 新议会召开,革命爆发;
1645年 纳西比战役,议会军胜;
1660年 查理二世复辟;
1688年 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推翻专制统治;
1689年 《权利法案》颁布(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1775年 来克星顿枪声;
1776年7月4日 《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
1777年 萨拉托加大捷(转折点);
1783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 制定宪法——联邦政府成立
1789年7月14日 攻占巴士底狱;
1793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1793年雅各宾派上台,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将大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1799年 拿破仑夺取政权;
1804年 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法典》,对外多次征战);
1814年 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
南北方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1861年4月 南方挑起内战;
1862年 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转折);
1865年 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得到维护
∆前期北方失利(原因:南方蓄谋已久,北方准备不足,林肯政府幻想妥协)
意义
1、国内: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英国迅速发展为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2、世界: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国内: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国际: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法国大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法兰西第一帝国
时间
1804年—1814年
建立者
拿破仑
事件
1799年 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1804年 加冕称帝,建立帝国
1812年 远征俄罗斯失利
1814年 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
巩固政权措施
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颁布《法典》
对外: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战争性质
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度的区别:
①概念不同:君主专制是指君主为国家元首,不收限制地掌握最高国家权力,实行独裁统治。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限制君主权力的一种政体。
②范畴不同:君主专制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体形式之一。
※美国的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一次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1787 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整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是实行三权分立。
※法国大革命“大”在:①时间长;②规模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③革命彻底:革命后实行共和政体;④影响大: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还打击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①根本原因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②革命后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十一、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定义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棉纺织业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后来又扩展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动力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科学
突破
牛顿力学等
电磁学理论
技术
发明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开始的标志)
英国瓦特——蒸汽机;
美国富尔顿——蒸汽轮船
英国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美国爱迪生——电灯;
美国莱特兄弟——飞机; 美国贝尔——电话(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通讯方式);
德国卡尔本茨——汽车
工业
部门
纺织、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冶金、采矿
电力、化学、石油、汽车
领先
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结果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美国、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电气化,工业发展势头超过英国。
特点
技术发明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
科学突破与技术发明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影响
1、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社会面貌发生变化:
①社会制度: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1、生产力: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促使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国际格局:1)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
②阶级关系:出现了两大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③世界格局: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形成)
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导致一战爆发;2)列强加紧瓜分世界,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差距进一步加大
对中国的影响
1、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工业产生。
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商品输出
1、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资本输出
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重视科技发展,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②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引进并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技术。
③重视环境保护,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④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担负起民族振兴的重任。
※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前提和原因:
前提:英国焦躁确立资本主义主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原因: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海外市场急剧扩大,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
十二、考点: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1、内忧:幕府统治下的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2、外患:西方列强入侵,使日本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前提
部分中下级武士武装倒幕成功
时间
1868年
在位天皇
明治天皇
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①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②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③ 军事上,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是,此次改革,日本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十三、考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
包括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诞生标志
1848年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起草人
德意志人马克思、恩格斯
主要内容
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传入中国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人在1918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世界现代史
十四、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目的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两大侵略集团
三国同盟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
英国、法国、俄国
导火线
1914年6月 萨拉热窝事件
战争爆发
爆发时间
1914年7月
爆发标志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加入国家
德国和英、法、俄很快卷入战争。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后来,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而后中国也加入协约国,1917年11月,俄国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转折点
1916年 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战场
东线、西线、南线(巴尔干)
结果
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结束
1918年11月 德国投降
战争性质
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
影响
1、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 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①美日实力增强,英法被削弱;②欧洲出现了一些新的资本主义国家;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④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 客观上刺激了科技的发展;
3、 列强争霸的局面依然没有结束。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本句中的“火药桶”指的是巴尔干半岛,
“一粒火星”指的是萨拉热窝事件。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阶段。广义的帝国主义是一种支持扩张国家领土和同化其他民族的理念,这种理念通常通过武力实现,因此“帝国主义”一般是个贬义词。
十五、考点:《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1919.1-6):参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③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④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19年~1920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①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核心问题:中国问题。
① 签署的和约:
《四国条约》:(英、法、日、美):相约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属地的权益。
《五国条约》:(美、英、日、法、意),规定了五国主力舰的吨位比例。
《九国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③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使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⑴构成:由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一系列条约构成。
⑵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分赃体系。
⑶影响:①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使世界暂时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回复和发展;
②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激起了新的矛盾,埋下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祸根)。
4、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十六、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1、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存的政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苏维埃
2、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一、彼得格勒起义(十月革命的发生):
1、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2、时间:1917年11月6日—7日
3、领导人:列宁 4、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5、主要参加者:工人阶级
6、最主要特征:在中心城市(彼得格勒)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7、结果:①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②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8、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治: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2)经济:①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②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和食品。
(3)外交: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军事:加强红军建设;1918-1920年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性质)
②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③ 十月革命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 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五四运动的爆发、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
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启发: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了胜利(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十七、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
一、(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
★二、列宁的探索
(一)经济:新经济政策:
⑴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⑵领导人:列宁。
⑶开始时间:1921年
⑷内容:①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②工业:除大型企业仍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③商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5)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6)作用:①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②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为后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二)政治:苏联成立:(1922-1991)
⑴时间:1922年底; ⑵国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巧记:俄外乌白)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三、斯大林的探索
1、经济:1)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2)农业集体化:放弃新经济政策,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打击富农。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作用: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政治:通过1936年新宪法: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基础上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⑴形成的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形成背景: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⑵基本特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①经济方面的特点:
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实现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
②政治方面的特点:
权利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⑶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弊端。
“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产品品种少、质量差;③严重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④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⑤个人崇拜,民主法制不健全并随意受到破坏)
(4)启示(教训):①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②发展经济要尊重客观市场规律,既抓产值产量,也抓品种创新和质量;
③提高农民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① 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资源,注重经济效益等;
② 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十八、考点: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简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和特点:
1、范围:首先发生在美国,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直接原因:生产相对过剩;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详读书P21表格)
★4、影响:⑴经济萧条,工人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⑵ 垄断资本卷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大量销毁产品,生产受到破坏; ⑶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二、资本主义各国的出路
(一)美国“罗斯福新政“:
⑴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1933年,罗斯福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实行新政。
⑵新政的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⑶新政的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⑷新政的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其它措施还有:①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②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③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这些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便利了水上交通,吸纳了大量的失业者。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⑸罗斯福新政作用:①美国经济逐渐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③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⑤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是最深远的影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开端)。
(6) 罗斯福新政的弊端:新政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7)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的启示:①坚持改革开放;②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③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④强化金融监管力度,防止金融风险。⑤重视农业,强本固基;⑥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以工代赈;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谐社会;
(二)、德意日法西斯的建立
现代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的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对外,法西斯政权都狂热地进行扩张和征服,梦想建立庞大帝国。
1、德国法西斯的建立
1)背景:经济危机激化社会阶级矛盾,引发政治危机。
2)建立: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国家总理大权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标志法西斯的建立。
3)法西斯统治:①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②解散一切工会,取缔除纳粹党意外的所有政党;③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④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⑤掀起反犹狂潮
4)影响: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2、意大利法西斯的建立
1)背景: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2)建立: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标志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3)法西斯统治: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扩张,梦想回复古代罗马帝国的疆界
、地位和尊严。
3、日本法西斯的建立
1)背景:世界经济危机大家下的日本,面临严重的社会经济政治危机。
2)建立:1936年2月,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失败,但是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
3)法西斯统治:对内进步组织残酷镇压,对外1931年9月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4)影响: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十九、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
一、慕尼黑阴谋:
⑴背景:①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大肆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制裁。德国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和斯洛伐克。②当时,英国和法国希望以牺牲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⑵含义: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约,规定捷克和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⑶影响:①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②它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⑴实质:西方大国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以安抚侵略者。
⑵顶峰:慕尼黑阴谋。
⑶影响:① 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②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三、二战的爆发和扩大:
1、德国突袭波兰:⑴概况: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⑵影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德国突袭苏联:⑴概况: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能得逞。⑵影响:使二战的规模扩大。
3、日本偷袭珍珠港:⑴概况: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⑵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欧洲→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补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⑵直接原因:1929—1935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等法西斯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
⑶一些大国为了自身利益而实行绥靖政策。
四、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⑴背景:法西斯国家大肆侵略激起人民广泛愤怒。美、英、苏等国家为对付共同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⑵建立标志: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⑶影响(作用):极大鼓舞各国人民斗志,团结反法西斯力量,为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奠定基础。
五、雅尔塔会议
⑴背景: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苏军解放全部领土,并从东面向德国逼迫;美英粉碎了西线德军的抵抗,解放法国,并从西面攻入德国。
⑵原因(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⑶经过: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⑷主要内容:
①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②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⑸影响:⑴积极影响: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步伐。⑵消极影响: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如会议期间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苏联提出的包括承认外蒙古独立,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使中国主权受到严重侵害);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⑹与巴黎和会的相似点:
①大国强权政治明显;②重新确立战后欧亚政治版图;③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④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做法。
六、斯大林格勒战役
1、概况:1942.7~1943希特勒集中兵力进功斯大林格勒,苏联取得了胜利。
2、作用(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七、诺曼底登陆
1、概况:1944年6月6日美苏等反法西斯盟国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登上欧洲大陆。
2、作用(影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苏军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之中,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八、柏林战役
1、概况:1945年5月苏联军队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2、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标志: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九、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补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启迪:
⑴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正义战争
⑵根本原因: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世界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相互支持。
⑶启示: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②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④国与国应该和平相处;⑤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二十、考点: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政策
1、原因:⑴二战后,美国要称霸世界;⑵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壮大。(美国要争霸,苏联很强大)
★2、冷战政策的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3、标志:⑴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47年出台,杜鲁门主义内容:“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⑵两极格局形成标志: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4、时间:1947—1991年
★5、冷战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1)表现(或主要行动):
①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政治方面);
②美国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经济方面);
③美国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方面)。
(2)影响:
①苏联1955年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导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②给美苏带来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美苏争霸
1、开始: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
2、表现(或经过):
阶 段
时间
特点
突出事件
美、苏领导人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
~60年代初期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
~70年代末
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苏攻美守
1979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第三阶段
80年代
美苏缓和
1989年苏联对阿富汗撤兵
里根
戈尔巴乔夫
3、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4、影响:⑴两国军事负担沉重,阻碍经济发展; ⑵极大危及世界和平安全。
5、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
6、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范围的划分。
二十一、考点: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
1、20世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①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③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70-80年代的危机与调整:
(1)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负债国。
3、新经济的出现:
①原因: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②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十二、考点:欧洲联合的趋势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欧洲共同体
1、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成立时间:20世纪60年代
3、发起国: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
4、作用: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5、目的:保证自身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
二、欧洲联盟
1、前身:欧洲共同体(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
2、成立时间、标志: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或《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
2007年,它已经拥有27个成员国。至2013年,已有28个成员国。
地位: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欧盟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生活发生哪些变化?(或欧盟的主要规定)
⑴欧盟各国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
⑵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一个成员国学习或居住。
⑶欧盟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4、意义:
⑴欧盟成立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⑵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提高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⑶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日本的崛起(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1、原因:⑴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的政策。⑵20世纪50年代美国扶持日本。⑶朝鲜战争时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⑷日本制定适当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技,发展教育和科技。
2、表现: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⑵1974~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大打击,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减缓。⑶恢复和发展: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影响:⑴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⑵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加强,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举办奥运会。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
补充:
1、日本和西欧经济迅速发展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
答: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使他们和美国的差距缩小,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何共同点?有哪些经济值得中国借鉴?
共同点:⑴都得到美国经济援助或扶植;
⑵都大力引进先进科技,发展科技和教育,培养人才;
⑶都制定恰当经济发展政策。
借鉴:⑴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科技成果;
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⑶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鼓励科技创新。
二十三、考点: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年
2、内容(或措施):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详见P61小字内容第1节和第2节)。
3、结果:⑴一定程度冲击斯大林模式。
⑵未根本改变斯大林模式。
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⑷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面临的停滞局面进行改革。
2、内容:⑴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⑵然后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3、结果:
⑴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转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⑵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⑶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
三、苏联解体
1、原因
⑴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
⑵直接和主要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
⑶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⑷1991年“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2、概况:①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②各加盟共和国分离倾向加强。③八一九事件后,分裂进一步加快。④1991年苏联解体。
3、启示:
⑴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⑵加强执政党建设,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依法治国。
⑶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坚持各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
⑷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但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社会制度。
四、东欧剧变:
1、原因:经济困难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时间: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
3、表现:
⑴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
⑵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
⑶东欧剧变后,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4、实质:社会制度的变化(由资本主义变为社会主义)
5、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⑴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⑵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⑶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6、评价:东欧剧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重大挫折
二十四、考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格局是指在有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力量对比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等。
“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并非指现实。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的世界格局还没形成)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①“一超”指美国:美国为了称霸全球,重新制定全球战略。美国利用北约军事集团,干涉别国内政,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强研制和布置导弹防御系统。
②“多强”指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或国家联盟,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实力。所以当今政治格局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3、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
4、科索沃战争的影响(或如何认识科索沃战争?):
①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严重损害中国主权;
②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③严重削弱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5、我国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
①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②发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加强国际合作,
③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走和平发展之路;
④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
6、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苏两极格局-------“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二十五、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的是:跨国公司。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具体表现(P96):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全球化趋势加快;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4、影响:
(1)国家间经济往来障碍减少,方便企业组织世界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发展。
(2)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3)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1、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中国应对全球化趋势的措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3、中国顺应全球化趋势的具体事例: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
二十六、考点: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开始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源于美国,最终形成世界范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时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和发展;
2、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在重要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3:科学技术的社会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功的社会保证;
4:国家是科技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或标志):
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广泛使用。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2)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时代)。
(3)、生物工程是综合性技术科学,属于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其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1、科技成果多,大大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比重不断上升。
(2)影响: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②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③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六、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我国的影响:初期对中国影响较小,后期中国还在努力追赶,制定“863计划”。 中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七、对我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根本动力)。我国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3、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经成为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4、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趋利避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时代特征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动力
蒸汽
电力
风能、太阳能、核能
成果
珍妮机、改良蒸汽机、汽船、火车
电灯、汽车、飞机;电报、电话
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人造卫星、克隆技术
影
响
对生产力
创造巨大的生产力;
生产力高度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推动生产力的空前发展,知识转化为经济的速度空前加快。
对生产关系
产生两大对立阶级;
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对世界格局
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
对中国的影响
1、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近代工业产生;
3、对中国经济侵略方式:商品输出
1、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3、经济侵略:资本输出
面对机遇与挑战。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