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5.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2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 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
音的 来判断的。[来源:Zxxk.Com]
2.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1 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3.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4.如图2 所示,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 。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比瓶外大气压 。
5.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小,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 成水蒸气。尽管温度很低,北极熊仍然能闻到海豹的气味,说明在北极,空气分子仍然在 。
6.在图3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8V,则电阻R2的阻值是 W。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将变 。
7.如图4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这个像,原因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8.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 )
A.立竿见影 B.潭清疑水浅 C.池水映明月 D.一叶障目
9.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
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 B.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
C.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 D.利用移动通信屏蔽器屏蔽手机信号
10.如图5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 ( )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11.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三脚插头,较长的脚与该用电器的外壳相连
B.用测电笔检查电路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C.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与该用电器并联
D.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了,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12.如图6 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 )
A.甲放上时大 B.乙放上时大 C.甲或乙放上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3.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4.白炽灯长期使用后,钨丝会变细。变细后的钨丝与原来相比 ( )
A.熔点变低 B.密度变小 C.比热容变大 D.电阻变大
15.图7 是甲、乙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
A . 8 : 1 B . 4 : 3 C . 1 : 2 D . 4 : 1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6.如图8 所示,一束光射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上,请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17.如图9 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来源:Zxxk.Com]
四、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7分,第20题8分,共19分)
18.用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闭合开关,若导体ab不动,左右移动磁铁,电路中 (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
(3)在仪器和电路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某小组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4)该实验的结论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19.用图11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1)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 力。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11所示,它的示数是 N。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压力F / N
3
4
5
6
7
摩擦力ƒ/N
0.6
0.8
1.0
1.2
1.4
(3)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2 中画出摩擦力随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
(4)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 。
(5)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
[来源:Z,xx,k.Com]
20.用图13 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一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请在虚线框内画出与图13 对应的电路图。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较小,小灯泡不发光,其原因是: 。
(3)经过调整后,小灯泡发光,但如何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呢?你的措施是:
(4)爱探究的小强用另一只电流表A2和一个5W的定值电阻R,连接了如图14 所示的电路,同样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具体操作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A2的示数为 A,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15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五、综合应用题(第21题8分,第22题9分,共17分)
21.利用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电叫光伏发电。安阳市启动了“光伏工程”示范项目,在某中学的教学楼顶安装了总功率为20kW的光伏发电系统。
(1)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时, 能转化为 能。
(2)一天的有效光照时间按8h计算,该光伏发电系统一天共发电多少千瓦时?
(3)该光伏发电系统一天的发电量,如果由热电转换效率为30%的热电厂来完成,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煤?(煤的热值q煤=3.0×107J / kg )
(4)请写出一条光伏发电的优点。
22.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
(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
(2)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 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米?如果这个过程用时35s,则他的步行速度是多少?
(3)小华根据自己的腿长和步距画出了图16所示的步行示意图,对步行时重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当两脚一前一后着地时重心降低,而单脚着地迈步时重心升高,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克服重力做功。如果小华的质量为50kg,请根据图16中小华测量的有关数据,计算他每走一步克服重力所做的功。(g取10N/kg )
(4)资料表明,人步行时消耗的能量大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请你分析一下,人步行时还在哪些方面消耗能量?(写出一条)
2012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高级中学招生考试卷
物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 填空题:
1.振动 音色2、色散不能3、相互的运动状态4、小 小 5、升华不停地运动6、10小
7、能 光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能看到。
二、选择题
8B 9B 10A 11A 12C 13B 14D 15D
16、如图1所示17、如图2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8、(1)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2)有 (3)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使用磁性更强的磁铁;增大导体ab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4)切割 。。。。。。。。。。 每空1分
19、(1)平衡 (2) 1.6 [来源:学科网](3)2分(右图)
(4)正比(5) 不正确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每空1分,图2分,共 7 分;
20.(1)图2分(如右图)
(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太大,电流过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较小,没有达到发光功率。。。。。。。。。2分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2.5V。。。。。1分
(4)0.5 。。。。1分 1。。。。。。2分
五、综合应用题
21.(1)太阳 电 。。。。。。。。。。。2分
(2)W=Pt=20kw×8h=160kw.h……..2分
(3)160kWJ·h=160×3.6×106J=5.76×108J
Q==
=64kg
(4)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节约化石能源。
22、(1)用刻度尺测出沿直线步行10步的距离,除以10即得步距。。。。。。。2分
(2)教学楼的长度为:x=0.5m×84=42n
他的步行速度为:v==1.2m/s。。。。。。。。。。。。。。。。。。3分
(3)h=65cm-=5cm=0.05m
W=Gh=mgh=50kg×10N/kg×0.05m.=25J…………………..3分。
(4)四肢的运动要消耗能量;身体肌肉的收缩和拉伸要消耗能量;心脏推动血液循环要消耗能量;人体向外散热要消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