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8.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洛阳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4)
一.选择题
1.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N ②Na+ ③ ④P2O5 ⑤KClO3.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C.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D.⑤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3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3.如图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O2的验满
C.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D.
验证H2的纯度
4.(2016•河南模拟)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可以构成盐,硝酸铵中没有金属离子,所以不属于盐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一定减小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的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5.(2016•宁城县模拟)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
6.(2014•江阴市二模)下列关于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表示室温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氧化钙,并恢复至室温
B.
表示把布满锈迹的铁钉投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
C.
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水
D.
表示将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7.(2016•河南模拟)如表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或事实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用HNO3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试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
研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C
将NaHCO3与HCl两种溶液相互滴加
可以鉴别这两种溶液
D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
A.A B.B C.C D.D
二.填空及简答题
8.(2013•德州)化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
(1)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利用了其优良的______性.
(2)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
①水果和蔬菜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和______.
②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天必须摄入足够量的______元素.
9.(2016•河南模拟)分析水的化学式H2O,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分类______
(2)H2O中数字“2”的含义是______;
(3)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元素组成______
(5)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总数______
(6)原子个数比氢:氧______
(6)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7)氢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
10.(2010•临沂)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_.请写出硫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1.(2016•河南模拟)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属于合金.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和性能.
合金
合金的主要性能
主要成分及纯金属的性能
焊锡
熔点183℃
锡:熔点232℃;铅:熔点327℃.
硬铝
强度和硬度好
铝、铜、镁等.硬度小,质软.
不锈钢
抗腐蚀性好
铁、铬、镍等.纯铁抗锈蚀性能不如不锈钢.
由上表可以推断,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一般有(填序号)______.
①强度更低 ②硬度更高 ③熔点更高 ④抗腐蚀性能更好.
12.(2016•河南模拟)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R(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的混合粉末.欲确定R的成分,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R不可能是______.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再进行______(填写一种实验操作方法),得到溶液和铜.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洁净的锌片,锌片表面有金属析出,则R是______.
13.(2016•河南模拟)图1所示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某同学在t1℃时开始进行图2所示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在溶液①~③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填序号).
(2)在溶液③中再加入25g甲后,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3)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如图3所示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______.
14.(2016•河南模拟)金属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如图,A、B、C、D分别表示上述四类物质中常见的一种,A、B、C、D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彼此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与B能够发生中和反应,B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金属.请回答:
(1)C属于______(填“酸”、“碱”或“盐”).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
(2)A与D反应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可从B和C两类物质中各选一种具体物质作为原料来制取NaOH,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5.(2012•奉节县三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______;
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______;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______;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______(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16.(2016•河南模拟)在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之后,某校初三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针对用实验验证酸碱中和反应开展了进一步的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活动一】
同学们先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往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如图①所示,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1)图①实验未滴加盐酸之前,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是______.
(2)证明碱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现象是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探究活动二】
将稀盐酸分成两等份,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份盐酸中滴入碳酸钠溶液,如图②所示,观察现象;向另一份盐酸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③所示,充分混合后,再往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如图④所示,观察现象.
(3)图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图④实验滴加碳酸钠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______.设计图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探究活动三】往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匀速逐滴滴加稀盐酸,用一种能实时测得溶液的pH的仪器进行检测,制得曲线如图⑤.
(5)图⑤中a、b、c、d四个点代表的溶液中,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填字母).
(6)图⑤能说明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的依据是______.
四.计算与与分析题
17.(2012•菏泽)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钾,为了回收利用,欲用2%的稀盐酸测定废水中的氢氧化钾含量(废水中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试计算:
(1)用10克30%的浓盐酸配制成2%的稀盐酸,需加水多少克?
(2)取20克废水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2%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7.3克,求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014•赤峰)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N ②Na+ ③ ④P2O5 ⑤KClO3.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C.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D.⑤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3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A、根据单质与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
B、阳离子带正电荷,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④P2O5是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⑤KClO3是氯酸钾 的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有④⑤,①N不能表示氮气的化学式,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②Fe2+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属于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P2O5中的“5”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KClO3中钾、氯、氧三元素的质量比为39:35:4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粒子结构示意图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2.(2008•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可以根据以上说明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利用的是甲烷的化学性质;
②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利用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
③氧气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烧,可以用于气焊,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④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利用的是干冰的物理性质;
⑤焦炭具有还原性,能用于炼铁工业,利用的是焦炭的化学性质;
观察选项,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判断物质的用途问题.
3.(2016•河南模拟)如图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O2的验满
C.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D.
验证H2的纯度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碳的化学性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分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高温条件下,碳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检验氢气纯度时,可以用把盛有氢气的试管移近酒精灯火焰,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发出噗噗声,说明氢气已经纯净.
【解答】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可以用红磷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根据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可以判断氧气的含量,该选项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一致;
B、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时应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不能伸入集气瓶中,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不一致;
C、用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选项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一致;
D、检验氢气纯度时,可以用把盛有氢气的试管移近酒精灯火焰,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发出噗噗声,说明氢气已经纯净,该选项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一致.
故选:B.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4.(2016•河南模拟)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可以构成盐,硝酸铵中没有金属离子,所以不属于盐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一定减小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的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盐的概念考虑;
B、根据恒温蒸发溶剂来考;
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考虑.
【解答】解:A、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如果对于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会析出晶体,所以溶液仍然饱和,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就不变,故说法错误.
C、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的,原子、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故说法错误;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故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盐的概念、物质的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难度不大.
5.(2016•宁城县模拟)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
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3O2+2H2S2H2O+2SO2;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反应物中氧气属于单质硫化氢属于化合物;
B、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
C、由图示或方程式都可以看出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
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2×(2+32):6×16=17:24;
故选B
【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6.(2014•江阴市二模)下列关于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表示室温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氧化钙,并恢复至室温
B.
表示把布满锈迹的铁钉投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
C.
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水
D.
表示将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pH会减小;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A、室温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氧化钙,并恢复至室温,则氧化钙与水反应消耗了溶剂水,故会有氢氧化钙析出,溶质质量减小,故A错误;
B、把布满锈迹的铁钉投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则是先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后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是过一段时间产生气体,故B正确;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水,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pH会减小,但是不会小于7,故C错误;
D、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发生变化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2016•河南模拟)如表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或事实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用HNO3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试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
研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C
将NaHCO3与HCl两种溶液相互滴加
可以鉴别这两种溶液
D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碱、盐的鉴别;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分析】钡离子能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氯离子能和银离子结合成氯化银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银都不溶于硝酸;
二氧化锰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甲烷、氢气燃烧都能够生成水.
【解答】解:A、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用HNO3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也可能含有银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因为二氧化锰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因此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可以研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该选项说法正确;
C、将NaHCO3与HCl两种溶液相互滴加时,都产生气泡,因此该方法不能鉴别这两种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可能是甲烷,也可能是氢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二.填空及简答题
8.(2013•德州)化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
(1)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C (填写字母序号),利用了其优良的 导热 性.
(2)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
①水果和蔬菜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和 维生素 .
②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天必须摄入足够量的 钙 元素.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分析】(1)依据材料的成分及特点进行解决,其中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
(2)①根据水果和蔬菜所含的营养元素进行解答;
②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特别是老年人如果缺少了钙,则会引起骨质疏松,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紫砂锅和陶瓷碗都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而塑料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只有不锈钢炒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利用金属铁的优良的导热性能;故选C;
(2)①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②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特别是老年人如果缺少了钙,则会引起骨质疏松.
故答案为:(1)C;导热;
(2)①维生素;
②钙.
【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科技息息相关,与生产、生产、科技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16•河南模拟)分析水的化学式H2O,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分类 纯净物(或化合物或氧化物)
(2)H2O中数字“2”的含义是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
(3)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H2 ;
(4)元素组成 氢元素与氧元素
(5)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总数 3
(6)原子个数比氢:氧 2:1
(6)相对分子质量 18
(7)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1.1%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3)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解答;
(4)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5)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来分析;
(6)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来分析;
(7)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8)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由水的化学式可知,水是一种纯净物,只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并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填:纯净物(或化合物或氧化物);
(2)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所以H2O中数字“2”的含义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故答案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3)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此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H2;故答案为:H2;
(4)由化学式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元素与氧元素;
(5)由水的化学式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3个原子,故填:3;
(6)由水的化学式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填:2:1;
(7)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故填:18;
(8)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故填:11.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10.(2010•临沂)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吸收SO2,减少环境污染 .请写出硫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SO2 .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能污染环境.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的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
故填:吸收SO2,减少环境污染.
硫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硫燃烧生成物的性质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2016•河南模拟)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属于合金.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和性能.
合金
合金的主要性能
主要成分及纯金属的性能
焊锡
熔点183℃
锡:熔点232℃;铅:熔点327℃.
硬铝
强度和硬度好
铝、铜、镁等.硬度小,质软.
不锈钢
抗腐蚀性好
铁、铬、镍等.纯铁抗锈蚀性能不如不锈钢.
由上表可以推断,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一般有(填序号) ②④ .
①强度更低 ②硬度更高 ③熔点更高 ④抗腐蚀性能更好.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合金一般比其成分金属的强度增大,熔点降低,抗腐蚀性能增强.
【解答】解:合金一般比其成分金属的强度增大,抗腐蚀性能增强,故选②④.
【点评】本题考查了合金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2016•河南模拟)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R(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的混合粉末.欲确定R的成分,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R不可能是 银 .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再进行 过滤 (填写一种实验操作方法),得到溶液和铜.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洁净的锌片,锌片表面有金属析出,则R是 铁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分析,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R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由金属R不可能是金属银;待不再产生气泡时,为了将固液分开,应再进行过滤,得到溶液和铜.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洁净的锌片,锌片表面有金属析出,由于镁、铁中铁的活动性小于锌,则R是铁.
故答案为:银;过滤,铁.
【点评】本题属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即可.
13.(2016•河南模拟)图1所示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某同学在t1℃时开始进行图2所示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在溶液①~③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② (填序号),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③ (填序号).
(2)在溶液③中再加入25g甲后,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6% (精确到0.1%).
(3)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如图3所示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B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某同学在t1℃时开始进行如图2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在溶液①~③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因为再加15g甲后,烧杯底部有剩余的固体;升温到t2℃时,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为不饱和,但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2)在溶液③中再加入25g甲后,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8.6%;
(3)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原因是:汽水中含有或溶有CO2,进入体内,温度升高,气体或C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或CO2从体内逸出,故选:B.
故答案为:(1)②,③;
(2)28.6%;
(3)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016•河南模拟)金属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如图,A、B、C、D分别表示上述四类物质中常见的一种,A、B、C、D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彼此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与B能够发生中和反应,B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金属.请回答:
(1)C属于 盐 (填“酸”、“碱”或“盐”).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蓝 .
(2)A与D反应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H2 .
(3)实验室可从B和C两类物质中各选一种具体物质作为原料来制取NaOH,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A、B、C、D分别是金属和酸、碱、盐中常见的一种,D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金属,所以D是铁,A与B能够发生中和反应,所以A、B是酸或碱中的一种,A和铁会发生反应,所以A是酸,B就是碱,C是盐,然后结合题中的现象选择适当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分别是金属和酸、碱、盐中常见的一种,D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金属,所以D是铁,A与B能够发生中和反应,所以A、B是酸或碱中的一种,A和铁会发生反应,所以A是酸,B就是碱,所以C属于盐;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2)A与D反应产生气体,通过推导可知D是铁,所以A可以是盐酸,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H2;
(3)实验室可从B和C两类物质中各选一种具体物质作为原料来制取NaOH,通过推导可知B是碱,C是盐,依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可知,B是氢氧化钙,C是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答案为:(1)盐;蓝;
(2)H2;
(3)Ca(OH)2+Na2CO3=CaCO3↓+2NaOH.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
15.(2012•奉节县三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 试管 ;
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将插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 ;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压破试管(或刺破手) ;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 CD ;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 C (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分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认识书写仪器名称,掌握导管与橡皮管的连接方法这一基本操作;
(2)掌握往试管口塞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的方法,了解不规范操作易造成的不良后果.
(3)图三装置是固液制气装置的简易型式,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氧气、氢气.
(4)想控制反应速率就得控制反应物的量.
【解答】解:(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认识书写仪器名称;将导管插入橡皮塞的方法是: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带玻璃导管,先将插入橡皮塞的导管一端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即可,故答案为:试管;将插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
(2)往试管口塞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的方法:左手拿试管,右手拿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将橡皮塞往试管口慢慢转动塞入,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面上,拿塞子用力往试管内硬塞,这样易将其压破,刺伤手,故答案为:压破试管(或刺破手).
(3)图三装置中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制气装置的简易型式,反应不需要加热,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氧气、氢气.但是收集装置是排水法,不能用来收集二氧化碳.故选CD.
(4)想控制反应速率就得控制反应物的量,图B虽能控制反应的进行但无法控制反应的速率.故选C.
【点评】①玻璃仪器连接时一般要先湿润润滑.
②初中化学中典型的固液制气主要有制取二氧化碳、氢气、氧气(双氧水与二氧化锰).
16.(2016•河南模拟)在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之后,某校初三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针对用实验验证酸碱中和反应开展了进一步的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活动一】
同学们先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往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如图①所示,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1)图①实验未滴加盐酸之前,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是 红色 .
(2)证明碱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现象是 滴加稀盐酸后,烧杯中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直至红色褪去变成无色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
【探究活动二】
将稀盐酸分成两等份,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份盐酸中滴入碳酸钠溶液,如图②所示,观察现象;向另一份盐酸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③所示,充分混合后,再往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如图④所示,观察现象.
(3)图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中溶液有气泡产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CO2↑+H2O .
(4)图④实验滴加碳酸钠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 稀盐酸已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了 .设计图②实验的目的是 作为图④实验的对比实验 .
【探究活动三】往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匀速逐滴滴加稀盐酸,用一种能实时测得溶液的pH的仪器进行检测,制得曲线如图⑤.
(5)图⑤中a、b、c、d四个点代表的溶液中,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c (填字母).
(6)图⑤能说明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的依据是 溶液pH变小,在滴加盐酸至20毫升时pH=7 .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探究活动一】
(1)根据酚酞遇碱变红色进行分析;
(2)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和水,酚酞在酸性、中性液体中不会变色进行分析;
【探究活动二】
(3)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5)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溶液显中性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进行分析;
(6)根据氢氧化钠的pH值大于7,以及图象的走向进行分析.
【解答】解:【探究活动一】
(1)酚酞遇碱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所以图①实验未滴加盐酸之前,烧杯中溶液的颜色是红色;
(2)酚酞遇碱变红色,遇到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所以证明碱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现象是:滴加稀盐酸后,烧杯中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直至红色褪去变成无色,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探究活动二】
(3)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溶液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CO2↑+H2O;
(4)图④实验滴加碳酸钠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没有盐酸,说明稀盐酸已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了,设计图②实验的目的是:作为图④实验的对比实验;
(5)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溶液显中性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结合图中的pH值的变化趋势可知,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是:c;
(6)氢氧化钠的pH值大于7,但是随着盐酸的滴加,pH值逐渐的减小,所以说明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的依据是:溶液pH变小,在滴加盐酸至20毫升时pH=7.
故答案为:【探究活动一】
(1)红色;
(2)滴加稀盐酸后,烧杯中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直至红色褪去变成无色,HCl+NaOH═NaCl+H2O;
【探究活动二】
(3)试管中溶液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CO2↑+H2O;
(4)稀盐酸已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了,作为图④实验的对比实验;
(5)c;
(6)溶液pH变小,在滴加盐酸至20毫升时pH=7.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反应原理,然后将题中信息和课本知识的联系,看清每步操作的目的或反应实质即可较快解答.
四.计算与与分析题
17.(2012•菏泽)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钾,为了回收利用,欲用2%的稀盐酸测定废水中的氢氧化钾含量(废水中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试计算:
(1)用10克30%的浓盐酸配制成2%的稀盐酸,需加水多少克?
(2)取20克废水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2%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7.3克,求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解答;
(2)根据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消耗的盐酸的质量可以完成解答.
【解答】解:(1)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则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知:
10g×30%=(10g+x)×2%
解得:x=140g
(2)7.3g稀盐酸中含溶质的质量为:7.3g×2%=0.146g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钾的质量为y
HCl+KOH═KCl+H2O
36.5 56
0.146g y
解得:y=0.224g
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00%=1.12%.
答:(1)用10克30%的浓盐酸配制成2%的稀盐酸,需加水1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