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题-第15小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鲜奶制成酸奶 B.糯米酿成甜酒
C.灯泡通电发光 D.氧气变成臭氧
2.下列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3.小明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豆浆,这为他补充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油脂 C.维生素 D.无机盐
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加热液体
C. 测定溶液的pH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2013年12月16日嫦娥三号携“玉兔”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大突破.火箭推进器中常常盛有液态肼(X)和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关反应式为:X+2H2O2═N2↑+4H2O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 )
A.N2H4 B.NH3 C.NH2 D.N2O
6.下列物质与对应的用途不相符合的是( )
A.氮气﹣可作食品防腐剂
B.氧气﹣可作燃料
C.稀有气体﹣可制作电光源
D.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
7.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在饮料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他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生石灰
8.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合理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
C.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分子分裂成原子
10.有关O2、H2O、SO3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属于化合物
C.都含有氧元素 D.都属于氧化物
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但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B.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不一定大于原来酸溶液的质量
12.(2分)要除去以下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NaOH(Na2SO4)
Ba(OH)2溶液
B
KCl(CuCl2)
KOH溶液
C
CO2(HCl)
NaOH溶液
D
Cu(CuO)
稀盐酸
A.A B.B C.C D.D
13.(2分)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闻气味
B.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肥皂水
C.铁丝和银丝
用磁铁吸引
浸入稀盐酸
D.碳酸氢铵和氯化铵
闻气味
加熟石灰研磨后再闻气味
A.A B.B C.C D.D
14.(2分)取一定量的铝和铁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铁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C.滤渣中一定有铝
D.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亚铁
15.(2分)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在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形状不同的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
16.(5分)从C、H、O、Ca、N五种元素中选择,写出一种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乙醇 ;
(2)能用来灭火的气体 ;
(3)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4)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 ;
(5)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 。
17.(5分)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值如下表:
液体
雨水
糖水
厨房清洁剂
厕所清洁剂
pH
5.6
7
11.8
2
(1)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 ,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 ;
(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是 ;
(3)用pH试纸测定厕所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厕所清洁剂与厨房清洁剂 (填“能”或“不能”)混合使用.
18.(5分)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
A、金刚石 B.不锈钢 C.生铁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
(3)生活中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5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 ;
(2)50℃时,要完全溶解20g乙种物质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 g;
(3)把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在20℃时,分别配制100g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较多的是 ;
(5)将50℃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填“变大”“不变”“变小”)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4分)
20.(4分)下列说法都是错误的,请列举出一种客观事实,否定错误说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错误说法
否定错误说法的事实
(1)混合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两种无色溶液一定分别是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2)中和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
21.(4分)如图所示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共有 种分子;
(2)图中所示反应是否属于置换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你的判断依据是 。
(3)该微观图得到的信息 (答一点)。
22.(6分)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可以 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邻的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
(2)物质C的一种用途为 ;
(3)D和F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4)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红磷
23.(4分)
(1)A图实验的结论是 ;
(2)B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3)C图中的实验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有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
(4)D图中出现的错误是 。
24.(8分)请你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f的名称是 ;
(2)同学们在实验室欲用方框内的仪器完成高锰酸钾制成氧气的实验,还需补充的一种主要仪器是 .
(3)装置A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请你指出能用图B装置来干燥并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两条性质.① ② .
(5)小丽同学在实验室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发现石蕊溶液变红,请你帮助她找出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① ;② .
25.(8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铜、氯化镁、氯化钡、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白色粉末的成分
请回答:
(1)操作a的名称: 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 。
(2)由步骤1的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一定不含 。
(3)无色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 。
(4)由以上实验可知,原白色粉末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5)设计实验,验证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请完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c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可能含有的溶质存在
26.(6分)某同学做NaOH溶液与稀H2SO4反应实验,取100g NaOH溶液与一定量的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84g 10%的Na2SO4溶液,求原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到1%)
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题-第15小题,每小题2分)
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鲜奶制成酸奶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糯米酿成甜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灯泡通电发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氧气与臭氧属于两种不同物质,所以由氧气变为臭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分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
【解答】解: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
A、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7,为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
B、核电荷数=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为阴离子,故B符合题意;
C、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为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
D、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辨别微粒种类的方法的掌握与应用的能力.
3.【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B、豆浆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C、豆浆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豆浆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富含无机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分析】A、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B、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
C、具体测定方法是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并滴在放在干燥的玻璃皿或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溶液的pH;
D、先把导管插入辅助容器中的水,用手握气体的发生装置,使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空气就会从导管口逸出,辅助容器中的水中就会冒出小气泡;当手移开后,其中的空气温度降低,体积收缩,辅助容器中的导管中会形成一小段水柱.此时,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若看不到冒气泡或者形成水柱,则说明此装置气密性不好.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图中操作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B、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已经超过试管体积的,图中操作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C、测pH值的方法:将pH试纸放到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而不可以直接将PH试纸放在溶液中,图中操作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D、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5.【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2H2O2=N2↑+4H2O,推断反应中反应物X的分子构成,然后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2H2O2═N2↑+4H2O,可知:
反应前 反应后
氢原子 4 8
氧原子 4 4
氮原子 0 2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物质X的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N2H4;
故选:A。
【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6.【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能作食品防腐剂,故A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具有可燃性,所以氧气不能作燃料,故B错误;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被填充在灯泡中,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可作气体肥料,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
7.【分析】罐内饮料温度降低,这一现象说明饮料罐的夹层中的固体物质和水摇动使它们混合时吸收热量,在所列四种物质中找出与水混合吸收热量的物质.
【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热,可以使罐内饮料温度明显降低;
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温度会升高;
C、食盐氯化钠溶于水时无明显的吸热放热现象;
D、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会升高。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常见物质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时的吸热、放热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加油站应注意的事项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第①个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第②个图标表示节约用水,第③个图标表示禁止点火,第④个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由于加油站附近弥漫着油分子,所以不能吸烟、点火、燃放鞭炮。
故选:C。
【点评】要熟记常见图标表示的意义,了解加油站附近不能做什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9.【分析】A、热胀冷缩﹣﹣分子间隔的变化;
B、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隔了;
C、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解释合理;
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隔变大,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解答】解:A、热胀冷缩﹣﹣分子间隔的变化,而非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A错误;
B、蔗糖溶于水﹣﹣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隔了,故B错误;
C、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解释合理,故C正确;
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隔变大,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子的性质: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10.【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一种物质中只含有本身的分子,不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A、H2O、SO3中不含有氧分子,故A错误;
B、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错误;
C、O2、H2O、SO3都含有氧元素,故C正确;
D、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以及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分析】A、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能采用的降温至恰好饱和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但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如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能采用的降温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但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大于原来酸溶液的质量,因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远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化合物的特征、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Na2SO4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uCl2能与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Cu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不能,可以鉴别;空气和氧气均没有气味,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进行鉴别,故选项错误。
B、硬水和软水可能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铁丝能被磁铁吸引,银丝不能,可以鉴别;铁丝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银丝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碳酸氢铵见光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氯化铵不能,可以鉴别;碳酸氢铵和氯化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4.【分析】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灵活的运用有关的知识活泼的金属能把不活泼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Al、Fe,首先铝发生反应,根据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于加入的两种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铁,说明加入的铁是过量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硝酸铝,没有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亚铁。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及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分析】解答本题可首先分析图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实质,其次分析图象的起点和终点是否正确,最后分析图象的变化趋势是否合题意即可.如A选项化学反应的意义是氢氧化钠首先和硫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所以图象开始画错了;C选项开始时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pH大于7,但图象是小于7,所以错.
【解答】解:由于本题是图象分析选择题,所以可运用分析比较法,抓住图象的三个点快速对比解答。
A、反应开始时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所以图象画错。
B、等质量的镁和锌和足量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镁多,所以图象的终点高,又由于镁活泼,所以反应快,图象的斜率大,所以图象正确。
C、开始时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pH大于7,但图象开始是小于7,所以错误。
D、首先粉末状碳酸钙和盐酸反应速率大于块状的,所以对应图象斜率要大,同时由于碳酸钙质量相同,所以二者图象的终点也相同,所以图象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可快速解答.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具体可结合解答领会.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
16.【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故填:C2H5OH;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其化学式是CO2;故填:CO2;
(3)氢氧化钙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
(4)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显碱性;故填:NH3.故填:NH3;
(5)氧化钙是氧化物,常用于做食品干燥剂,故填:CaO。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一些物质的用途,同学们需在平常的生活中注意知识的积累。
17.【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中性溶液的pH等于7,酸性溶液的pH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大于7,据此解答.
【解答】解:(1)糖水的pH等于7,呈中性;厨房清洁剂的pH大于7,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填:糖水,厨房清洁剂;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pH小于7,使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故填: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3)用pH试纸测定厕所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则会将厕所清洁剂稀释,酸性减弱,测得的pH增大,故填:偏大;
(4)厕所清洁剂呈酸性,厨房清洁剂呈碱性,二者混用会发生化学反应,故不能混用,故填:不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8.【分析】(1)根据合金的概念进行分析;
(2)根据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生锈,破坏生锈的条件可以防锈;
(3)根据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解答】解:(1)合金是由金属和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融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A不是合金,是碳单质;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刷漆等;
(3)铁锈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1)A(2)氧气和水蒸气;刷漆;(3)Fe2O3+6HCl=2FeCl3+3H2O;
【点评】根据合金的概念: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生锈;
19.【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将饱和溶液改变温度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②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进行有关的计算;③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等.
【解答】解:(1)由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
(2)由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50℃时,要完全溶解20g乙种物质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50g;
(3)由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丙的饱和溶液还是饱和溶液,但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所以,三种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4)由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20℃时,分别配制100g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较多的是甲;
(5)由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50℃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故答为:(1)丙;(2)50;(3)乙>甲>丙;(4)甲;(5)不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通过溶解度曲线查找物质的溶解度、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等,难度不大,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并会应用即可正确解答.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4分)
20.【分析】(1)混合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两种无色溶液不一定分别是硫酸和氯化钡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硫酸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混合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两种无色溶液不一定分别是硫酸和氯化钡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
(2)硫酸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
(2)Ba(OH)2+H2SO4=BaSO4↓+2H2O(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中和反应的特征等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分析】(1)根据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分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分子的构成,确定分子的种类。
(2)利用分子的构成,确定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
【解答】解:(1)第一个粒子表示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甲烷分子;第二个粒子表示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氧分子;第三个粒子表示2个由1个碳原子与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第四个粒子表示由1个氧原子与2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因此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2)根据分子的构成,该反应涉及的四种物质化学式分别为CH4、O2、C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没有单质,故不属于置换反应。
(3)该微观图得到的信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为新分子;
故答案为:
(1)4;
(2)不属于;生成物中没有单质;
(3)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为新分子;
【点评】本题通过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考查了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用微粒的变化分析化学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分析】根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是盐酸,A会与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盐酸会转化成A,所以A是水,盐酸会转化成D,D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氢气,氢氧化钙、盐酸都会与E反应,所以E是碳酸钠,F会与盐酸、氢气反应,所以F可以是氧化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是盐酸,A会与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盐酸会转化成A,所以A是水,盐酸会转化成D,D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氢气,氢氧化钙、盐酸都会与E反应,所以E是碳酸钠,F会与盐酸、氢气反应,所以F可以是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为H2O,B的化学式为Ca(OH)2;
(2)通过推导可知,物质C是盐酸,用途为金属除锈;
(3)D和F的反应是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4)B和E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1)H2O,Ca(OH)2;
(2)金属除锈;
(3)置换反应;
(4)Na2CO3+Ca(OH)2=CaCO3↓+2NaOH。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红磷
23.【分析】(1)根据A图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实验结论分析;
(2)根据过滤中为防止液滴的溅出要用玻璃棒引流分析;
(3)根据铁丝在燃烧需要氧气参加分析;
(4)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解:(1)A图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过滤中为防止液滴的溅出要用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3)C图中的实验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有氧气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
(4)托盘天平的使用时,应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而图中氢氧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故答案为:(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引流;
(3)剧烈燃烧;
(4)药品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知识点较多,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结论、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托盘天平的使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4.【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
(2)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
(3)干燥剂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干燥气体时要根据干燥剂和气体的性质,选择只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而不吸收被干燥的气体的干燥剂.即干燥剂不能和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4)酸性溶液可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
【解答】解:(1)仪器f是收集和贮存气体的集气瓶;
(2)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图示中无酒精灯,故须补充;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4)根据干燥剂选择的基本原则:不能和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B装置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浓硫酸反应;
(5)小丽同学在实验室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发现石蕊溶液变红,可能是所用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使石蕊变红,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变红;
故答案为:(1)集气瓶;
(2)酒精灯;
(3)CaCO3+2HCl═CaCl2+H2O+CO2↑;
(4)①不与浓硫酸反应; ②密度比空气大;
(5)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
②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使石蕊试溶液变红.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性质,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除杂、干燥等,综合性比较强.
25.【分析】(1)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以及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来分析;
(2)根据溶液的颜色来分析;
(3)根据硝酸钡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4)根据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5)根据镁离子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白色沉淀A,无色溶液a,所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铜,一定含有氯化钡、硫酸钠,a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生成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所以A是硫酸钡,b中含有反应剩余的硝酸钡,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硝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
(1)操作a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是过滤操作,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BaSO4;故填:过滤;BaSO4;
(2)由步骤1的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一定不含硫酸铜;故填:硫酸铜;
(3)无色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氯化钠、硝酸钡、硝酸钠;故填:氯化钠、硝酸钡、硝酸钠;
(4)由以上实验可知,原白色粉末一定含有氯化钡、硫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镁;故填:氯化钡、硫酸钠;氯化镁;
(5)检验氯化镁是否存在,即检验镁离子是否存在即可,检验时,取少量c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氯化镁;故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c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可能含有的溶质存在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6.【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已知生成物硫酸钠的质量来求出硫酸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稀硫酸的溶液质量,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原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y,
2NaOH+H2SO4═Na2SO4+2H2O
98 142 36
x 284g×10% Y
,
x=19.6g,y=7.2g
原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
答:原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