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3 MB
  • 2021-05-10 发布

河北中考历史试题集合2006—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2006——2016年)‎ 一、单选题 ‎2006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 ‎11.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A.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救国图存,变法自强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2.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国民政府发动了 A.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13.红军被迫长征到取得胜利,这一历程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②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          ④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4.结束了我国完全依赖进口纯碱的历史,使中国制碱工业跃居世界前列的是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邓稼先 15.程功同学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响  C.政治改革的意义  D.民族战争的结果 16.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17.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B. 列宁——颁布1936年苏联新宪法 C. 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 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8.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是 A. 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 使资本主义进入电器时代  C. 摧毁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 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 19、右图主要反映的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中 A. 电子计算机领域的成就 B. 原子能领域的成就 C.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成就 D. 空间技术领域的成就   50多年来,虽然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也没有改变。回答20—21题。 20. 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 ①三大战役的胜利 ②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   ④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1.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05年10月,《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发表。白皮书宣示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回答22—23题。 22.‎ ‎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的加强依法办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种局面出现在 A. 新中国成立时  B.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 C.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A. 是国家的根本的任务           B. 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C.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D.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活动中,人们纷纷传唱那些在抗战时期曾鼓舞全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歌曲。回答24-25题。 24.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成为不朽民族战歌的是 A、《国际歌》      B.《十送红军》   C.《义勇军进行曲》  D.《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5.今天我们中学生仍然高唱这首战歌有利于 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②唤起我们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 ③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④我们认识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截止到2005年,我国已经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回答26—27题。 26.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27.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我们 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②大力加强对外经济合作 ③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优秀文化成果 ④在全体公民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07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 ‎11. 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和全面加深的条约分别是 A. 《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B. 中俄《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C.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12. 提出 “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13.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①广大人民的支持②国民政府的腐败 ③正确战略战术的运用④解放区在军事、经济上的优势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4. 关于近代开展新式教育的影响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巩固了清朝统治 B. 推动了社会进步 C. 培养了实用人才 D. 顺应了时代潮流 ‎15. 现在人们出行越来越便捷 , 主要得益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A. 瓦特改良蒸汽机为人类进入火车时代奠定了基础 B. 19 世纪传入中国的汽船是以电做动力的交通工具 C. 爱迪生的发明创造为汽车的问世做出了重要贡献 ‎ D.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飞机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支持 ‎16. 右图所示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 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 , 其决定性因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 大机器生产的开始采用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7. 下列史实不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是 A.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的形成 B. 俄国 1917 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 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        D.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18. 成功同学从印度、纳米比亚、古巴等国家的独立及发展史中提炼出下列学习主题, 其中最恰当的是 A.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D.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9. 世界现代史上 , 人类社会在取得空前进步和巨大发展的同时 , 也经历了巨大的苦难。下列属于“苦难”的是 ‎ ‎①纳粹政权屠杀犹太人 ②巴勒斯坦地区出现大量难民 ③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④北约轰炸南联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科技的发展。如实施 "863" 计划、设 立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等。回答 20-21 题。‎ ‎20. 实施 “ ‎863”‎ 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A. 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 B. 增强国家竞争力 C. 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D. 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21. 设立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表明我们国家 ‎①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②鼓励科技创新 ③把发展科技作为根本任务 ④鼓励知识分子先富起来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 香港回归十年来 , 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回答 22-23 题。‎ ‎22. ‎1997年7月1日O时 , 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在香港冉冉升起, 标志着 A. 香港社会制度的改变 B.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 香港经济特区成立 D. 民族区域自治在香港的实行 ‎23. 香港的回归 ①使祖国实现了完全统一 ②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③证明 " 一国两制 " 方针是正确的 ④使我国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 从专制到民主 , 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回答 24-25 题。‎ ‎24. 下列事件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是 ①《人权宣言》的颁布②宪章运动的开展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5. 依据宪法和选举法 , 涉及 9 亿选民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于‎2006年7月1日陆续展开。这表明 ‎①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有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②我国公民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④我国公民对政府有监督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 2006 年 , 中美关系发展平稳 , 合作增加。回答 26-27 题。‎ ‎26. 1979 年中美建交 A. 结束了美苏争霸的局面 B. 促成中国重返联合国 C. 有利于实现双方共赢 D. 为中日建交奠定基础 ‎27. 我国与美国合作增加 , 表明 A. 国际合作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B. 我国正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C. 国际合作己取代国际竞争 D. 中美两国有着完全相同的利益 ‎200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 ‎11. 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12.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 A. 乘飞机 B. 发电报 C. 乘火车 D. 乘轮船 ‎13.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 摆脱了民族危机 B. 走上了资本主要道路 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 ‎14. 右图是一枚左上角破损的纪念邮票,据图中信息判断,这枚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人民军队创建 C. 井冈山会师 D.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5.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矛盾的解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 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7. 下列主张能够体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A. 神权至上 B. 个性解放 C. 三权分立 D. 和平发展 ‎18.下表所示,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位次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在欧洲所占位次 ‎2‎ ‎1‎ 在世界所占位次 ‎5‎ ‎3‎ ‎2‎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19.“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该内容出自 A.《九国公约》 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 D.《北大西洋公约》‎ ‎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是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回答20—21题:‎ ‎20.李明同学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 A.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B.“两弹”的成功研制 C.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 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21.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 ①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 ③是国际合作的结果 ④表明我国自全创新能力的增强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各地陆续免费开放了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回答22-23题:‎ ‎22. 右图最适合陈列在 A.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B. 西柏坡纪念馆 C. 平津战役纪念馆 D. 抗美援朝纪念馆 ‎23.向社会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有利于 ①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②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③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④‎ 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在中央政府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回答24—25题:‎ ‎24. 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修建青藏铁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5.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 A. 民族区域自治 B. 西部大开发 C.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D.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民生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回答26—27题:‎ ‎26. 下列史实对解决民生问题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罗斯福新政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④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7. 我国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 ①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③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09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 ‎11.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12.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曰,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13.下列连环画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精神的是 ‎ ‎ ‎ A B C D ‎ ‎14.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15.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16.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C.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巩固了欧美资产阶级的统治 ‎17.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引爆了巴尔干“火药桶”。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说明 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暗杀是反侵略斗争的惟一手段 C.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萨拉热窝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关系 ‎18.由下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19.发动战争者通常是被谴责的对象,但在下列人物中却存在例外,他是 A.远征俄国的拿破仑 B.侵略孟加拉的克莱武 C.发动埃及独立战争的纳赛尔 D.挑起科索沃战争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回答20-21题。‎ ‎20.中国共产党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始于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1.“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指 A.科教兴国之路 B.共同富裕的道路 C.可持续发展之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回答22-23题。‎ ‎22.2009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右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的年龄,准确的是 A.34 B.‎50 C.55 D.60‎ ‎2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规定了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50年前的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回答24-25题。‎ ‎24.‎1959年9月2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把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配给农奴。这一决议的实施 A.使广大农奴成为土地的主人 B.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表明西藏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 D.为一五计划开始执行奠定了基础 ‎25.民主改革50年来 ①西藏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②西藏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 ③西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④西藏实现了全面小康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2008年12月15日,备受海内外瞩目的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舷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三通”基本实现。回答26-27题。‎ ‎26.下列史实有利于推进两岸实现“三通”的是 ‎①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③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④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7.两岸“三通”的实现 ‎①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②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③表明两岸完成了统一 ④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重大进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 ‎11.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13年 中国 ‎24.4%‎ 外国 ‎75.6%‎ ‎1919年 中国 ‎7.0%‎ 外国 ‎93.0%‎ ‎12.右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 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 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 B.戊戌变法的推动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3.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4.右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5.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并题字“献给拿破仑·波拿巴”。1804年,当他听到一个消息后,愤然将题字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而作。”这一“消息”指 A.拿破仑发动政变 B.拿破仑称帝 C.拿破仑下台 D.拿破仑病逝 ‎17.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A.殖民扩张政策 B.委任统治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18.“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材料论述了 A.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B.西欧经济恢复的影响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背景 D.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 ‎19.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国家失去了政治尊严,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由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于‎2009年9月10日隆重揭晓。回答20~21题。‎ ‎20.下列“双百”人物中,为我国科技强军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A.雷锋 B.王进喜 C.袁隆平 D.邓稼先 ‎ ‎21.“双百”人物之所以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的考验,是因为他们 ‎①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 ‎③扮演了相同的社会角色 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力量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回答22~23题。‎ ‎22.左宗棠收复新疆、西藏和平解放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两者取得成功的相同原因有 ‎ ‎①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②采取了正确的策略 ‎ ‎③与当地地方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协议 ④进行了充分的军事准备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3.为维护、巩固民族团结,我们要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 ‎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④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0年5月1日‎,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回答24~27题。‎ ‎24.二战后,世界人民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力量重建家园。1958年,在恢复生产、复苏经济的基础上,战后第一个世博会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举行。据此判断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应是 A.哥伦布——船舶与海洋 B.美洲大陆的文化交流 ‎ C.科学、文明和人性 D.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5.下列发明,其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是 A.珍妮机 B.改良蒸汽机 C.耐用电灯泡 D.坦克 ‎26.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演出中,来自世界各大洲的艺术家联袂登台,50多个国家50多种风格的音乐 表演异彩纷呈。这体现了 A.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B.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C.各国文化日益趋于一致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7.小丽准备游览上海世博园,参观其它国家展馆时,她应具有 ‎①平等的态度 ②开放的胸怀 ③学习的意识 ④自负的心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201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 ‎11.右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12.下列史实反映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C.张謇兴办大生纱厂 D.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13.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严复 A. 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 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 C. 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 领导五四运动 ‎14.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 ,农林水利占7.6% ,运输邮电占19.2% ,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 ,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15.从“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反抗活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内容中,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A.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B. 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 C.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D.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6.从1880 年到1914 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 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7.右图的“巴黎公社社员墙”,承载着公社战士们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这种革命信念源自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 共产党宣言》‎ ‎18.‎1999 年3 月2‎4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科索沃战争由此打响。这表明 A.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 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D.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宗旨发生改变 ‎19.下列作品,揭露了法西斯分子侵略罪行、歌颂了人民反抗精神的是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回答20—21 题。‎ ‎20.“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 建立的原因 B. 建立的目的 C. 发展的过程 D. 发挥的作用 ‎21.深圳后海社区居民张先生说:“我亲眼看到深圳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发展繁荣起来。深圳30 年的变化真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啊!”张先生的所见所感 ①说明改革开放符合民心 ②表明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 ③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证明我国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正义照耀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程,正义感是人类的高贵品质。回答22 -24 题。‎ ‎22.从建立的背景分析,下列集团具有正义性质的是 A. “三国同盟” B. “三国协约” C.反法西斯同盟 D.华沙条约组织 ‎23.下列不符合正义要求的行为是 A.方某勇于揭发学术造假现象 B.刘某向有关部门举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C.高某醉酒驾驶机动车 D.某明星拒绝为一化妆品做虚假广告 ‎24.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 ‎①明辨是非 ②遵纪守法 ③扶危济困 ④抑恶扬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英雄人物的足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铭记着无数模范人物的功绩。回答25—27 题。‎ ‎25.华盛顿在1783 年12 月的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A.取得了独立战争胜利 B. 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C.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D.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26.“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 A.聂耳 B.冼星海 C.邱少云 D.王进喜 ‎27.中国志愿者群体获得2010 年度“感动中国”特别奖。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在亚运,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志愿精神在闪耀。中国志愿者 ‎①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履行了法定义务 ③弘扬了社会正气 ④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 ‎11.台湾人民发布广告声明:“惟台湾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干预。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2.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上疏清廷:“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同治皇帝准奏后,左宗棠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京师大学堂 ‎13.右图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 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D.中国工农红军听长征 ‎14.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国际条件虽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B.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 C.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D.日本的战略失误 ‎15.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其原因不包括 A.为方便大众阅读,编写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增刊 B.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刊发评论 C.刊登广告,便利民众生活 D.大量编辑出版当时使用的教科书和字典 ‎16.《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标。下列社论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 A.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C.在十五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 D.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17.右表是某研究报告的一部分。由其内容可见,该部分的研究主题应是 时间:1771年 查阅的报纸:《美洲海报》和《美洲海报增刊》。‎ 奴隶船只数:30艘 船只从何处来:(1)几内亚族群(黄金海岸9艘;几内亚海岸1艘)(2)班图族群(安哥拉海岸17艘)(3)苏丹族群(冈比亚和塞内加尔3艘)‎ 公布的黑人人数:6990人 逃亡奴隶最多的族群:班图族(刚果人),根据大约950份通告计算。‎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C.黑人奴隶贸易 D.第一次工业革命 ‎18.“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 A.实施的背景 B.实施的内容 C.实施的过程 D.实施的结果 ‎19.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侧漫画反映的史实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绥靖政策的推行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冷战”政策的结束 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变化中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回答20-22题。‎ ‎20.他在国务会议上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 A.颁布了《权利法案》 B.通过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 ‎21.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回答23-25题。‎ ‎23.毛泽东的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2013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 ‎11.右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2.“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 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 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3.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州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国共合作 D.抗美援朝 ‎14.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创办学堂 B.编练新军 C.兴办实业 D.自强求富 ‎15.下表是中国近代早期留学情况汇总表。由其内容可见,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的相同之处是 时 间 留 学 情 况 ‎1871~1889年 ‎ 在容闳的倡导、推动下,120名幼童先后赴美国留学。1877年起,清政府又先后派遣了4批留学生赴欧洲学习西方的技艺。‎ ‎1896~1911年 ‎ 近两万名学子为挽救民族危亡,东渡扶桑,留学日本。‎ ‎1912~1927年 ‎ 先是留学生逐年被派往美国,接着留法勤工俭学以更大的声势出现,此后寻求革命道路的留苏浪潮也盛极一时。‎ A.都到欧美国家留学 B.都为了挽救国家危亡 C.都以学习西方科技为主 D.都由政府公派留学 ‎16.按照欧洲的传统,人在成为君主之前,只能使用家族姓氏,不称教名,称帝后才可使用教名。拿破仑这一教名的使用,应该始于他 A.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B.1804年3月颁行《民法典》‎ C.1804年12月加冕称帝 D.1812年进军俄国 ‎17.右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推动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18.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 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级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对尼克松的 上述讲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 C.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D.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局面 ‎19.右图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其内容说明,经济 全球化 A.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B.建立了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C.造成发展中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 D.使发达国家获得最大利益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回答20—23题。‎ ‎20.下列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21.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 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 A.大庆油田 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863”‎计划 ‎2014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 ‎11.右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2.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关键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改评价无关的是 A.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设翻译馆,大量翻译刊行西方书籍 ‎13. 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免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材料表明 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 B.“实业救国”主张出现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 ‎14. 14.从右图能够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集中在城市 B.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遍布全国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国共产党已是公开的革命政党 ‎15.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有力的外部环境 B.稳定的国内形势 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决策者的作用 ‎16.“极其漂亮的廉价棉织品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利益……(19世纪)贫苦阶层也能像18世纪的中上层人士那样穿得非常整洁,甚至享受服装的乐趣。”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珍妮机的出现 B.纺织工厂的涌现 C.火车投入运营 D.远洋轮船的使用 ‎17. 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与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 A.取得争霸战争胜利 B.实现和平,发展经济 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D.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 ‎18.“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6世纪开始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精壮人口,其中不少黑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 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惟一途径。‎ B ‎1955年,中国政府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彻底消除了与会各国之间的矛盾。‎ C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标着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 二战以后,巴拿马人民多次掀起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直到1999年,巴拿马才收回了运河区全部主权。‎ 体现了巴拿马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艰难曲折。‎ ‎19.当今,联合国在推动阿以和平进程、救济难民、反对恐怖主义活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合国致力于解决地区争端、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和促进国际经济文化合作开始于 A.《九国公约》的签署 B.联合国建立之初 C.《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 D.冷战结束后 如果说有一个词沉淀了过去30多年中国人的记忆和情感、寄托着未来30多年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这个词一定非“改革”莫属。回答21~22题 ‎20.《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指出:为了避免“□□□□□”一类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组织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上的个人专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应是 A.斯大林模式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21.报纸的头条新闻作为报纸之魂、历史之窗,体现着时代的变迁。下列报纸的头条新闻反映了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是 ‎[来源:Zxxk.Com]‎ ‎201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 ‎1l‎.右侧是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光绪三十一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某天的日记,其中部分字迹印刷不清。这部分字迹应是 A.举办洋务 B.举办学堂  C.停止科考 D.结束帝制 ‎ ‎12.它标志着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但是l840年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即中国的政治已不再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层面. “它”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3.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 B.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 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和牵制了日军 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 ‎14.右图人民日报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 ‎15.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 16.欧洲人前所未见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如烟草、蔗糖、棉布、咖啡、可可等在西欧市场大量上市;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进口量骤增30倍。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大为扩展。可见新航路的开辟 A.使欧洲与其他洲之间建立起直接商业联系   B.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C.使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巨变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17.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苏、美、英、法四国1928~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趋势图 A.①      B.②      C.③       D.④‎ ‎18.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A. 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 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D. 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19.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个成员国。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   B.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 C. 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D.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计算机和基于计算机发展技术的互联网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今,互联网成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关键基础设施。回答20~23 题。‎ ‎20.比尔·盖茨是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截至2011年,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从1998年到2010年,他一直在《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上排名榜首。1983年《人物》杂志的一篇文章称比尔·盖茨在软件方面的功绩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重要。这些表明 A.美国是拜金的国家         B.美国人怀旧心理明显 C.科技既造福人类又创造财富  D.比尔·盖茨的发明影响最大 ‎21.小亮围绕某一历史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了以下资料:“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运输机械的革命”“互联网与虚拟生活”“科学与人类的未来”。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蒸汽时代的开始  B.电气时代的变迁   C.信息时代的来临    D.科技发展的历程 ‎2016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 ‎11.下图是某报刊登的上海广智书局的新书广告, 其内容表明当时知识界流行的思潮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12.为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雪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1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取得了充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国统区人民开始厌倦战争 C.中共军队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人数 D.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 ‎14.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我国重工业净产值比重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15.‎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再次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人民日报》于‎1月28日破例全文刊登了尼克松的这篇演说。这表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原因是 A.友好国家的帮助 B.民间交往的推动 C.两国领导人的努力 D.改革开放的实施 ‎16.18世纪末19世纪初,革命改变了欧洲和美洲的社会。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一“革命”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拉美独立运动 ‎17.某条约第2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 A.德国、奥匈帝国 B.法国、俄国 C.英国、法国 D.英国、俄国 ‎18.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之组成部分。可见,“它”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珍珠港事件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9.经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发生像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经济持续繁荣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经消除 C.发达国家干预经济效果显著   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独立、发展、富强而不懈奋斗。回答20-23题。‎ ‎20.《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21.下列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印制的爱国题材的火花(即火柴盒上的贴画)。对其反映的史实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④②③①‎ ‎22.抗战时期,一位父亲送给参军的儿子一面“死”字旗。旗上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乃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对父子 ‎①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 ②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③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④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它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和源源不断的新鲜的茶叶供应,刺激了我们的贸易,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总之,它让战争到达顶点,让我们获得的比想要的还多,让荣耀和利益不可阻挡地到来。‎ 伦敦新闻画报 ‎11.右图《伦敦新闻画报》评述的是 A. 虎门销烟 B.《南京条约》‎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丑条约》‎ ‎12.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 上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民主建国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13.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A.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 B.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使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14.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断发易服B.移风易俗 C.实业救国D.践行民权 ‎15.宣传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我国 A.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B.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C.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D.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 ‎16. 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曾感叹道:“我希望看到亚当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将地球划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开展 B.新航路的开辟 C.三角贸易的进行 D.启蒙运动的兴起 ‎17. “近代史上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最先建立民主政治,但在教育领域英国没有一项领先,现代大学、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现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制度没有一项由英国创立。因此,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就不足为奇了。”可见,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是由于 A.民主政治改革滞后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D.教育制度的落伍 ‎18. 右图所示内容是某次战役前的情报。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 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B.摧毁美军太平洋战队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 ‎19. 有学者指出:“反口口口在发达国家有,在发展中国家也有。前者主要是因为产业转移,外来移民增加;后者则是因为外国大公司垄断,大量排放污染等。”“反口口口”应是 A.工业化 B.城市化 C.多极化 D.全球化 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回答20~23题。‎ ‎20. 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署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1. 20世纪60年代,“冷战”发展到高峰。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始终将中国国家利益放在最高地位。尤其是在70年代,他高瞻远瞩,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来自他的设计。“他”是 A.朱德 B.毛泽东 C.叶剑英 D.邓小平 二、非选择题 ‎2006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 ‎31.读图,回答问题。(6分) (1)鸦片战争后,A地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此地是      ;与上述史实相关的不平等条约 是《           》(2分) (2)甲午中日战争后,B地区曾被作为割让的对象,此地区是 ‎             ;与上述史实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2分) (3)上述两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 材料一: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科索沃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 材料二:至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如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由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共同干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被迫终止对“南联盟”的空袭。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4分) ‎ ‎(3)根据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分)  ‎ ‎33、融入情境探究问题(12分)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图一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图二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           ‎ 图一:‎1936年12月13日出版的《西北文化日报》 图二:1945年8月——10月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2分) (2)在上述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了一致。“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分别怎样?(4分),其落实情况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2分)‎ ‎3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建国初,党和政府采取重大措施,结束了农民遭受封建剥削的历史;1978年,安徽农民创造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作为政策在全国推广;农业科学家积极致力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其中一项享有国际盛誉的成果,使粮食大面积增产……我国农业和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   材料二:目前,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比为1:3.22;农村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不到40%,远低于城市65.4%的水平;全国农村尚有年收入低于924元的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约7500万人……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五十全会提出,要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 请回答:‎ ‎(1)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建设取得进步的过程中,材料一中的“重大措施”、“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享有国际盛誉的成果”各指什么?(6分)‎ ‎(2)材料二映了什么问题?(2分)解决这个问题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3)请你谈谈怎样促进农村的生产发展?(4分)‎ ‎2006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 ‎31.(6分)    (1)广州  南京条约 (2)辽东半岛    马关条约 (3)《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仕会(或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或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32.(9分)    (1)称霸世界。 (2)遏制霸权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高多种政治力量的综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    (3)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3.(12分) (1)图一反映的是西安事变;图二反映的是重庆谈判。 (2)落实情况:抗日民族统—战线逐步建立,国共联合抗日(或全民族抗战局面逐步形成,国共联合抗日)。     蒋介石撕毁协定,并发动了内战。 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 (3)启示: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 34.(14分)   (1)开展土地改革;包产到户(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我国农村的发展仍然落后(或我国农村的发展落后于城市)。        有利于我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或坚持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    业科技,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或实施科教兴农、科教兴国战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培养和吸引各种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加大对农业的投人,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扶贫开发等。‎ ‎2007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 ‎31. 读图 , 回答问题。 (6 分〉‎ ‎ 图一中国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图二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请回答:‎ ‎(1) 图一 “ 胜利 ” 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 (2 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走 向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 (2 分〉‎ ‎(2)图一、图二 “ 胜利”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2 分〉‎ ‎32.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10 分 )‎ ‎ 材料一: 1929 年 , 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 , 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 1933 年开始 , 政府 一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加强了国家干预 , 使经济在 1933 年夏和 1934 年春开始小幅度 回升 , 1936 年和 1937 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 , 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 材料二: 在斯大林经济体制下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曾取得巨大成就。 1940 年工业总产 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后来 , 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 , 虽历经几次改革 , 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到 20 世纪 80 年代 , 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 出现了危机。‎ ‎ 材料三: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 , 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 , 经济建设取得过巨 大成就 , 但是后来社会经济却逐渐丧失了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 制改革 , 20 世纪 90 年代后 , 逐步形成了新的经济体制 ,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经济的复兴得益于什么改革 ? (2 分 )‎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中国经济体制曾经共有的特征, (1 分)并说明这种体制特征在中国是怎样改变的。 (3 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能为调整经济体制提供哪些借鉴 ? (4 分〉‎ ‎33. 学以致用 , 探究问题。 (11 分〉‎ ‎ 近代以来 , 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抗击。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如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黄继光、 邱少云……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 , 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 ‎(1)总结历史 , 完成表格。 (3 分〉‎ 人物 主要事迹 共同意义 林则徐 左宗棠 收复新疆 黄继光 ‎(2)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的事件中,中国军队往往付出重大代价, 却大多以失败告终,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 (4 分)‎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请综合上述问题,谈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 (4 分)‎ ‎34. 阅读材料 ,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 分)‎ ‎ 材料一: 2006 年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 20.94 万亿元 , 比上年增长 10.7%; 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759 元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587 元 , 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 10.40/0 和 7.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 材料二: 2006 年 , 我国成功举办了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 15 周 年纪念峰会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二大外交盛会 ; 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亚欧首脑会议 ; 我国经过多边斡旋促成了第五轮 " 朝核 " 六方会谈复会。这些活动加强了国际合作 , 推动了世界和平 , 促进了共同发展。‎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说说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6 分 )‎ ‎(2) 材料二中,我国政府的一系列举措符合当今哪些国际潮流和我国的基本政策 ? (6 分 )‎ ‎(3)“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世界和平” 对我国的发展有何作用 ? (2 分〉‎ ‎2007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 ‎31. (1) 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斯大林格勒战役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2) 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包括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或二者是局部胜利与整体胜利的关系。‎ ‎32. (1) 罗斯福新政。‎ ‎(2) 特征: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改变 : 1978 年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0 年代后期,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90 年代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步完善。‎ ‎ (3) 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调整经济体制要从具体国情出发; 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 调整经济体制要勇于创新。‎ ‎33. (1) 林则徐 : 鸦片战争爆发后,在广东积极防御英军;( 若答虎门销烟也可〉‎ ‎ 黄继光 :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 舍身堵枪口 :‎ ‎ 共同意义 : 捍卫了国家主权或维护了民族尊严。‎ ‎(2) 社会制度落后;国力衰弱; 装备落后;政府当局腐败等。‎ ‎(3) 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走科技强军之路,不断壮大国防力量;继承发扬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光荣传统等。‎ ‎34. (1) 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 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③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或大力发展教育 , 促进科技创新 ) 。‎ ‎⑤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创业等。‎ ‎(2 ) 国际潮流 :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 经济全球化趋势 ;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基本政策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 ①有利于为我国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②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③有利于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 加快我国的发展步伐。‎ ‎200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 ‎31.读图,回答问题:(6分)‎ ‎ ‎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2分)分析这一趋势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2)在这一趋势中,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 材料一: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了复辟王朝,确立了统治。为巩固统治,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文件,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 材料二: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进行了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了力量,并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利。‎ ‎ 材料三: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为争取普选权掀起了宪章运动。尽管当时宪章运动没有取得成功,但后来英国资产阶级为避免社会动荡,实行了一些改良,工人获得了包括普选权在内的部分民主权利,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法律文件”指的是什么?(2分)‎ ‎(2)据上述材料,指出英国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方式巩固统治的?(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巩固对当时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3分)‎ ‎33.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2分)‎ ‎ 20世纪上半期,在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两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分别领导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这两位伟人是谁?(2分)‎ ‎(2)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不同,分别是什么?(4分)‎ ‎(3)这两次革命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6分)‎ ‎3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 材料一:三十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经济快速,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请回答:‎ ‎(1)三十年前,我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国内外有利因素主要有哪些?(6分)‎ ‎(2)分析材料一,从中得出什么重要结论?(2分)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4分)‎ ‎200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 ‎31.(1)全球化,新技术革命的推动(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冷战的结束。 (2)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32.(1)《权利法案》(2)立法;发展生产;改良制度。(3)揭开了欧美社会巨变的序幕(或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开创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先河;对外殖民扩张,给遭受侵略的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对外侵略扩张,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33.(1)孙中山 毛泽东(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革命纲领不彻底;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中外反动势力强大。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彻底的革命纲领;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国民党统治腐朽。‎ ‎34.(1)国内: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文革”结束后,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人们思想的解放;外交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 国际: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结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或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或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原因:①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③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完善是很重要具体制度(或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④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⑤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或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④树立全球观念和平等、参与、竞争、开放的意识。⑤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2009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 ‎31.读图,回答问题。(6分)‎ ‎ ‎ 图一 穿行在青藏线上的火车      图二 停靠在石家庄国际机场的飞机 ‎ 请回答:‎ ‎(1)图一、图二所示的交通工具,分别起源于哪位发明家的什么发明成果?(4分)‎ ‎(2)图中的交通工具与传统的人力、畜力交通工具相比,具有什么优势?(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 材料一:为摆脱大萧条,在国际联盟的主导下,1933年6月,66个国家的代表聚在英国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通过协商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但由于英美等主要大国矛盾重重,会议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最后不欢而散。‎ ‎ 材料二:1933年伦敦经济会议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促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在资源战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垄断了国际市场、资源相对雄厚的英、法、美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争夺,逐渐捐弃前嫌,于l936年秋分别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三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新组合,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 ‎ 请回答: ‎ ‎(1)伦敦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表明一战后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无法解决当时面临的经济问题。这一“国际关系体系”指的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德日意三国、英法美三国在经济上重新组合的共同原因。(2分)‎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德日意三国、英法美三国最终演变为哪两大政治军事集团?(2分)这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给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1分)‎ ‎ 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还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 材料一:当巴黎和会的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我们都大为震惊。我们立刻醒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我们对政府无计可施……眼看着国民及可怜的无知群众,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起来斗争!‎ ‎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的文章 ‎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伴随着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各式各样的“主义”(包括机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改良主义等)蜂拥而来,各种研究新思潮的团体、介绍新思潮的刊物纷纷出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新方案、新主张不断提出。‎ ‎ —王文泉、刘天路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找出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对当时的局势有哪些认识。(4分)‎ ‎(2)五四运动中,哪个阶级担当了主力角色?(1分)结合材料二并用史实说明,五四运动后思想解放对这个阶级的发展起到的作用。(2分)‎ ‎(3)五四运动前后,推动思想解放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和问题涉及的,你认为还有哪些?(4分) .‎ ‎3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这一主题展开了探究。‎ ‎★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达到50%。‎ ‎★中国明确承诺,将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项援非举措,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加强中非务实合作。‎ ‎★截至2009年2月底,中国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2721人次。目前,我军共有1949名官兵在联合国的9个维和任务区执行任务,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之一。‎ ‎【主题探究】综合以上材料,你怎样看待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中国?(2分)‎ ‎【历史回眸】请说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历史性变化”相关的三个外交方面的史实。(6分)‎ ‎【顺应潮流】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国际背景、国内条件分别有哪些?(6分) ‎ ‎2009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 ‎31.(1)史蒂芬孙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莱特兄弟的飞机。‎ ‎ (2)便捷、承载量大、舒适(或运输效率高、舒适)。‎ ‎32.(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2)共同的利益。‎ ‎(3)轴心国集团(或三国轴心或法西斯同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轴心国集团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33.(1)认识到外国列强自私、崇尚军国主义,是大骗子(或认识到外国列强的本质);对北洋政府失望(或认识到北洋政府腐朽无能、卖国的本质);认识到对群众的宣传、发动不够;认识到必须起来斗争等。‎ ‎(2)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或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或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推动)等。‎ ‎34.主题探究: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或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树立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 历史回眸: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l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l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l979年中美建交;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 ‎ 顺应潮流: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科技、国防实力不断增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或坚持推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 ‎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 ‎31.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中人物所着服装的创制者是谁?(2分)‎ ‎(2)图中人物共同领导了哪一反侵略战争?(2分)这一战争有何重大国际意义?(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以俄共为主的左翼政治派别仍然把列宁视为自己的领袖和精神象征。他们认为,列宁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是列宁把俄国从战争中拯救出来。列宁倡导人民政权,反对人剥削人的制度,这些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俄罗斯来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俄罗斯右翼政治派别则对列宁、布尔什维克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持极端仇视态度。‎ 材料二 俄罗斯绝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列宁和“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本身。人们应该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少数右翼学者认为,苏联历史中一切阴暗的东西都源于列宁,苏联的制度从一开始就错了。‎ 材料三 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列宁是穷苦人的救星,是公正的象征。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普通百姓更加怀念社会主义时代的福利。‎ ‎(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俄罗斯哪三个群体对列宁的评价?(3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作出评价的相同背景。(2分)‎ ‎(3)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仍然认为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请用所学的中外史实加以说明。(4分)‎ ‎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2分)‎ 上海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1)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上海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助于陆士谔的幻想?(6分)‎ ‎(2)如今,幻想已成现实。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4分)‎ ‎(3)请据当今中国、世界发展的趋势,用一句话预测百年后中国的整体状况。(2分)‎ ‎3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为实现民主政治,17~19世纪,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专制集权的斗争。经过反复、曲折的较量,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 材料二 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代表,肩负全国人民的重托,认真审议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有关法律文件,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这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三 回顾近几年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监督功不可没。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约有80%来自群众举报。‎ ‎(1)17~19世纪,推动英、美、法等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共同因素有哪些?(6分)‎ ‎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 ‎31.(1)孙中山。‎ ‎(2)抗日战争。 ‎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2.(1)政治派别(或政党)、学者、普通百姓。‎ ‎(2)苏联解体;俄罗斯现状(或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国际地位下降)。‎ ‎(3)革命家: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新的道路。开拓者: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等。‎ ‎33.(1)工业比较发达;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使用;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电影和照相等娱乐方式的兴起;报纸等传媒业的发展。‎ ‎(2)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3)中华民族实现振兴(或复兴);中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 ‎34.(1)①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③思想解放的影响。④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⑤人民群众的作用。⑥法律的保障。⑦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作用等。‎ ‎201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 ‎31.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8 分)‎ 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而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 材料一:“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 ‎——孙中山遗嘱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经验”。(2 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2 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些史实是这一经验的体现?( 4 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 分)‎ 材料一:1853 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材料二:1931 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 年下降了1/3 ,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约50 % ,失业者多达300万,在业工人工资降低了1/3 以上。1/3 的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发生饥荒,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达3400 多起。‎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300 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1/4 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1/3 ,经济陷于崩溃。‎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次危机出现的直接原因。(6 分)‎ ‎(2)为摆脱这三次危机,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 3 分)‎ ‎33. 探究问题。(10 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的和平建议及在人大常委会上的报告,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对台工作方针。‎ ‎1979 年元旦,为了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1)材料反映出党和政府对台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分)‎ ‎(2)请结合所学的中外现代史相关知识,概述党和政府在1979 年提出对台方针的背景。(8 分)‎ ‎34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二:‎2010年11月8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数万名科技人员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结果。探月工程的实施,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进带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一批新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材料三: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公民的科学素质通常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2010 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 % , 虽比2001 年提高了1.83 个百分点,但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 世纪80 年代末的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这次科技革命中,我国有些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4 分)‎ ‎201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 ‎31. ‎ ‎(1)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2)团结人民。创建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敌后抗战;领导人民解放战争。(4 分)‎ ‎32.‎ ‎(1)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 ‎(2)资产阶级统治扩大;华盛顿体系逐渐瓦解,轴心国集团形成;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出现)。‎ ‎33.‎ ‎(1)由和平解放到和平统一。‎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提高了国际地位;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8 分)‎ ‎34.(1)第三次科技革命。①1964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②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 号,成为世界上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③1973 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型杂交水稻。‎ ‎201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 ‎29题.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一、图二反映的史实是毛泽东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哪一领域做出的不懈努力?(2分)‎ ‎(2)该领域在当时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国、世界各有何重大影响?(4分)‎ ‎30、学以致用,解决问题。(9分)‎ 辛亥革命大事记(1912年部分)‎ 时间 主要内容 ‎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竭尽表示将“尽扫帝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 ‎1月15日 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正式辞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于袁世凯。‎ ‎2月12日 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帝制终结。‎ ‎2月13日 袁世凯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宣言赞成共和。‎ ‎3月3日 中华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一、二、四条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4月1日 孙中山正式宣告辞去临时大总统职。‎ ‎(1)大事记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2分)‎ ‎(2)以上大事记可见,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这一主义进行了艰苦斗争。其斗争形式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践行这一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3分)‎ ‎31.探究问题。‎ 二战后的德国历史连续书写了成功。它吸取德国法西斯化的教训,完成了文明进化,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元债务危机,也没有对它造成损伤。2011年它的经济增长率在欧洲最高,并超过了美国。‎ ‎  “德国是欧洲的德国”,1989年统一前夕,德国曾经向欧洲这样承诺。今天,随着欧洲与德国实力的消长,这个承诺还算数吗?前不久,93岁高龄的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疾呼:当前德国政治存在失去方向的风险,绝对不能走上民族自私自利的路,那条路越走越窄。千万别忘了,欧洲人对德国有着怎样的历史疑虑,多么害怕它以自我为中心。德国绝不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地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 ‎――摘编自王剑南《当德国再次强大》,载《世界知识》2012年第2期 ‎(1)19世纪后期,德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为此它组建了哪一军事侵略集团?(2分)最终给德国造成了什么恶果?(2分)‎ ‎(2)当今德国经济再次强大,它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能否重演?(2分)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6分)‎ ‎32题.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下面是世界历史上两位杰出人物的传记目录。‎ 目录 一、英人后裔 历经维艰 二、初显身手 表现不凡 三、辞职回家 娶妻务农 四、众望所归 出任司令 五、率军出征 投身独立 六、临危不乱 连战连捷 七、经受考验 顽强战斗 八、指挥若定 打败英军 九、再度出山 两任总统 十、发表别辞 忠告后人 目录 一、金色年华 二、获得博士学位 三、《莱茵报》任职 四、流亡法国、英国 五、伟大友谊 六、共产主义者同盟 七、《共产党宣言》‎ 八、《资本论》‎ 九、公社革命 十、巨星损落 ‎(1)根据材料一中的人物传记目录,判断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4分)他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各有何重大贡献?(4分)‎ ‎201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 ‎29.(1)外交(2分)(2)中国: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为中国现代化溅射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等(评分说明:每点两分,共4分。分别打出两个方面的任意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30.(1)民权主义(2分)(2)发表通电(或宣言);进行谈判;制定纲领;立法等(评分说明:每点两分,共4分。分别打出两个方面的任意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评分说明:3分。意思相近即可)‎ ‎31.(1)三国同盟,(2分)成为任人宰割的战败国(评分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 ‎(2)答案一:不能(2分)‎ 因为:德意志民族是个善于吸取历史教训的民族。欧洲一体化进程符合德国的利益;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在加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制约了霸权主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各国联系密切,机遇、挑战并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等这些因素使德国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不能重演。(评分说明:从其中3个角度作答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6分。若从其他角度或论据;论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答案二:能(2分)‎ 因为:德国有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的历史;世界大国经济实力的变化,曾导致地区和世界秩序的调整,如英国争夺殖民霸权,美国夺取世界霸权、苏联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现今美国全球扩张屡屡得手,可能激起德国争霸的欲望;欧元区债务危机若伤害德国,为了自身利益,它可能在欧洲采取行动等。这些因素使德国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可能重演。(评分说明:从其中3个角度作答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6分。若从其他角度或论据;论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2.(1)华盛顿(2分)马克思(2分)华盛顿:在美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欧洲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进程(评分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马克思: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评分说明:3分。意思相近即可)‎ ‎2013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 ‎27.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一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人类社会又一伟大思想的诞生。该思想的诞生与图二所示的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相距多少年?(2分)‎ ‎(2)上述思想的成功实践各自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 ‎ 材料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利益没有根本的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映。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本,中华书局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京临时政府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短时间消亡的共同原因。(3分)‎ ‎29.探究问题。(12分)‎ 材料一:裕仁天皇(1926-1989年在位)是日本战时的最高统帅。日本发动战争和在战争中的重大决策,都是在御前会议上做出的,得到裕仁天皇的批准。‎ 材料二:迷恋带病真菌、杆菌研究的裕仁天皇一直关注着日本细菌部队和化学部队的发展,并一直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731部队(化学和细菌战部队)1936年奉裕仁天皇敕令建立。1940年裕仁天皇又颁布新的敕令,将部队扩充到3000人,并将主要基地由黑龙江肇东县、五常县移到哈尔滨南郊的平房镇。731部队培植各种致病细菌,并制造炸弹,在实战中施放撒播。‎1937年12月1日,裕仁天皇亲自签发“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的命令。占领南京后,裕仁天皇还奖赏攻陷南京的日本军官……对南京大屠杀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材料三:由于日本政府与美国做了交易,以保留天皇制为条件实现所谓“无条件投降”,裕仁天皇因此得到了庇护,逃过了设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但是,无论国际社会还是日本国内,对裕仁天皇应该接受战争罪行审判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 ‎——以上均摘编自《世界知识》2012年22期康狄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裕仁天皇发动了哪些战争。(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裕仁天皇犯有哪些战争罪行。(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对裕仁天皇的看法。(4分)‎ ‎30.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规章,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为了推行公平竞争法规,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右图),以资表彰鼓励。‎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第一轮高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等,从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90年代初,伴随着“姓资姓社”问题的大讨论,中国开展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将改革开放推向新一轮高潮,中国经济又一次快速增长。90年代末,围绕加入WTO利弊问题的争论,中国再次迎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中央果断加快入世谈判,中国成功入世,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从而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里实现快速增长。‎ 材料三: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均衡、不公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等。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盼望。2013年2月初,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该意见确立了“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等改革目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特点。(4分)‎ ‎2013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 ‎27.(1)97年。 (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28.(1)资产阶级。 (2)经济困难;政治腐败;丧失民心;军队士气低落。 (3)未能获得广大农民支持。 29.(1)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 (2)进行细菌战、化学战;屠杀中国平民。 (3)裕仁天皇是战犯;必须受到审判。 30.(1)通过立法,避免企业盲目竞争;通过立法提高工人待遇,缓和社会矛盾;表彰鼓励遵纪守法的企业;对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调整;罗斯福的个人作用等。  (2)改革开放的深化都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或改革开放解放、发展了生产力);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进行;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014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 ‎ 图一 图二 ‎27.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一、图二所示战役的的交战地点 都在哪国? (2分)‎ ‎(2)该国在上述战役中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光绪时期(1875~1908年),虽然政府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支出却增长得更快。1899年,清政府的开支高达1.01亿两,而当年总收入为8840万两,其中2400万两即占总收入的30%,用来偿还外国贷款,从1874年至1911年间,根据合约,政府借款为1.714亿英镑(约10.83亿两),到1911年,清政府垮台为止,共偿还了3230万镑(约2.04亿两),还有1.39亿镑(约8.78亿两)未偿还。这种以借钱来偿还以前贷款的方式,使清政府陷入了一个无望的泥沼中。‎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抗战已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抗战后一度恢复,可是内战使经济又迅速恶化,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财政金融极度混乱。以国统区米价为例,1947年1月初,每担为6万元,6月份涨至50万元,7月份又涨至65万元。物价飞涨,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工薪阶层,如教师等。……最终导致国统区经济走向崩溃。‎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材料一表明清朝末年政府财政收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经济走向崩溃的主要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经济状况对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造成的共同影响。(3分)‎ ‎29.探究问题。(12分)‎ 材料一: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派尔认为:“国际舞台上谁独占鳌头,日本就会出于自身利益跟谁结盟:1902年到1922年追随英国,1936年到1945年追随德国,1952年起则紧跟美国。”这其实点出了日本百年来惟一不变的就是其实用主义立场。”‎ 材料二:1885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一文,日本从此开始“脱亚(亚洲)入欧(欧洲)”进程。2009年日本政治家鸠山由纪夫在《纽约时报》发表《日本的新道路》一文。他认为:日本不能忘记自己‘亚洲国家’的身份”;在不太遥远的未来,中国经济的规模将超过日本,目前存在领土争端等问题,无法通过谈判得到解决;欧盟的经历告诉我们,地区一体化能够化解领土争端。‎ 材料三:2010年,日本将世界经济第二的“宝座”被中国占据。2012年中日韩GDP加起来的总量占世界的份额已达到21.37%。和美国所占21.89%的份额相差无几。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预测,到2020年,中国GDP预计要比2010年翻番,中国的人均收入也将会达到8800~12000美元。届时,“中国世纪”才具有现实意义。‎ 当东亚特别是中国崛起时,“脱美入亚”——十年后(2023年)也许会成为日后日本政客的现实选择。‎ ‎——以上均摘编自杨晋《“普遍崛起”下的东亚》,载《世界知识》2013年第20期 ‎(1)材料一、二表明,1952年日本选择了由“脱欧入亚”到“紧跟美国”。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当时国际社会的那些状况使日本作出了这一选择?(4分)‎ ‎(2)材料认为,2023年“脱美入亚” 也许会成为日后日本政客的现实选择。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2分)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6‎ ‎30.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17世纪,英国出现了早期的启蒙思想,启蒙思想家认为“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而不是神……”“限制君主的权力,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启蒙思想家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欧洲,波及到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贴近,如此便利,如此全面地感知世界文化的丰富。在新形势下,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化而孤立地发展。一方面,我们应注重引进来,大胆、主动、积极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使其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必要养分;另一方面,要大胆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世界分享自身优秀的文化成果。‎ ‎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在英法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过程中发挥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19世纪,欧洲、美洲许多国家成功践行了启蒙思想,其主要史实有哪些?(6分)‎ ‎2014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 ‎27. (6分)‎ ‎(1)法国。(2分)‎ ‎(2)与德国交战的主力;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又一战场。(4分)‎ ‎28. (9分)‎ ‎(1)入不敷出。(2分)‎ ‎(2)抗战火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战争;内战。(4分)‎ ‎(3)使政权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或成为政权垮台的主要原因。(3分)‎ ‎29. (12分)‎ ‎(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西欧普遍衰落;日本战败,政治、经济地位下降。(4分) ‎ ‎(2)观点一:同意。(2分)‎ 日本实用主义的立场(或传统);日本丧失世界经济第二的宝座;欧盟一体化解决领土争端的成功范例;日本同邻国的领土争端等问题,无法通过谈判解决;东亚崛起;中国强 观点二:不同意。(2分)‎ 美国不会丧失为惟一超级大国地位;美国仍将扶持日本;日本仍将是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日本同邻国的领土争端等问题,能够通过谈判解决;中国等东亚国家发展的不确定性;日本右翼势力不会消失;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经济大国的地位等。这些都可能使日本不会在2023年“脱美入亚”。(6分)‎ ‎30 .(18分)‎ ‎(1)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描绘了蓝图。(2分)法国拿破仑颁布《法典》;美国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拉美国家反抗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等。(6分)‎ ‎201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 ‎27.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一、图二所示史实的出现,都与二战后哪个资本主义强国一直推行的对外政策直接相关?(2分)‎ ‎(2)图一、图二所示史实分别对该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制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可见,在1861年的改革中他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二:明治维新部分史实列表 时间 内容 ‎1868年 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1871年 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反全国划成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这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1871年 政府下令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随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这些促进了经济发展 ‎1871年 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全国的教育,开始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教学内容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1873年 政府颁布地税改革的法令,一分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政府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为国这的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2分)‎ ‎(2)据材料二,归纳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3分)‎ ‎29 .探究问题。(12分)‎ 材料一: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时,即拥有七艘2000吨级以上的战舰等,雄踞亚洲第一、 世界第六,当时日本望尘莫及。但是,北洋舰队从建成到甲午战争爆发前的整整六年间,再未添置一舰一炮。而这六年,正是日本海军发展最快的时期。其高薪聘请外国著名舰船设计师专门设计针对中国的新型军舰。这六年,日本共添置了15艘新舰。这样,中日海军力量对比的天平迅速向日本方面极大倾斜。‎ 材料二: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甲午海战的关键一役。这场海战失败的教训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永远不要忽视发展武器装备。过去如此,今天更是如此。必须尽早尽快把我军武器装备搞先进、搞强大。在有虎狼环伺周边的情况下,抓紧此事更是毋庸置疑、刻不容缓。‎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武儒海《武器装备发展停滞的教训——甲午黄海海战舰艇对比与启示》‎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黄海海战失败的教训是什么。(2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就吸取了这一教训,请举一例说明。(2分)‎ ‎(2)在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日趋现代化的今天,材料二认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仍然要吸取黄海海战失败的教训,你是否认同这一看法?试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8分)‎ ‎30.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8分)‎ 小亮以“中国的发展”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请运用资料展开探究。‎ ‎ (1)资料一中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的哪个政权?(2分)马克思对该政权发展趋势的预测是什么?(2分)马克思是基于当时怎样的世界和中国形势作出这一预测的?(4分)‎ ‎201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 ‎27.(6分) (1)美国。(2分)‎ ‎(2)使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4分)‎ ‎(评分说明:每点2 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28.(9分) (1)亚历山大二世。(2分)‎ ‎(2)政府的主导作用;进行了政治、经济、教育等一系列的改革;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4分)‎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若考生对“一系列的改革”从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具体作答可酌情给分)‎ ‎(3)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统治巩固和扩大)。(3分)‎ ‎(评分说明:3分。意思相近即可)‎ 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3页)‎ ‎29. (12分)(1)武器装备发展停滞。(2分)‎ ‎(评分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 示例一:海军装备了核潜艇。(2分)‎ 示例二:空军装备了各种型号的飞机。(2 分)‎ 示例三:导弹部队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导弹。(2分)‎ ‎(评分说明: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给分)‎ ‎(2)认同。(2分)‎ 因为:黄海海战的教训深刻;中国周边的形势不稳定;中国军队的装备尚未达到世界 一流水平;周边一些国家的军队装备不断更新等。(4分)‎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这些说明今天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不能停滞。(2分)‎ ‎(评分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 不认同。(2分)‎ 因为:黄海海战教训已经吸取;中国周边和平趋势没有改变;当今中国军队的装备使 周边的一些国家不敢轻举妄动;中国当前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武器装备建设须量力而 行等。(4分)‎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这些说明今天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可以暂停。(2分)‎ ‎(评分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 ‎30.(18分)(1)清朝。(2分)要被打垮。(2分)‎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加剧);中国 闭关锁国,封建落后。(4分)‎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2016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 ‎27.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一、图二所示史实对当今世界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2)上述史实出现的共同背景是什么?(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1953年1月7日,毛泽东在高级步兵学校第一期开学典礼上的训词中指出,“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我们必须向苏联的军事科学学习,以便迅速把我军提高到足以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取胜的水平……”‎ 材料二:‎2015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以前的第二炮兵部队)、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上的训词中指出:“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先大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必将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载入人民军队史册。”同时,他还阐述了战略支援部队的重要作用“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人民军队建设主要是针对哪一不利国际因素而进行的。(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军队改革增添了什么新型作战力量。(2分)概括此次军队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什么。(2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3分)‎ ‎29.探究问题。(12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但人们所希望的真正和平并未降临。美国、苏联这对战时的盟友很快变成了“冷战“的对手。”“冷战”为什么会爆发呢?史学家们从以下四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角度一】美国当时拥有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 ‎【角度二】 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并且军事力量大大加强,能与美国抗衡。战后,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在自己的周边建立“安全带”,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即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和主张。)‎ ‎【角度三】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均将对方视为主要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积极推行反共、反苏政策,同时,苏联采取了针对的行动,扶植东欧一系列国家,壮大了以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力量。‎ ‎【角度四】美苏两国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公开的反苏、反共纲领——“杜鲁门主义”美苏两国从此进入“冷战”时期。‎ ‎(1)请从上述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分别概括“冷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在你概括出的“冷战“爆发的原因中,你认为最主要的是哪个?(2分)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你的观点。(6分)‎ ‎30.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瓦特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利用当徒工的机会,学会制造高难度仪器,1769年,他开始改良效率不高的纽可门蒸汽机,经过不懈努力,1785年完成了对蒸汽机的革新。从此,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 材料二:电力的广泛应用与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发明和改进了我们在工作与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电灯、电话、电报、电影……‎ 材料三: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提出陆相成油理论,让黑土地上涌出滚滚石油,使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潘建伟院士及其团队,在广域量子通信和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被英国《自然》杂志称为“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从10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1)据材料一、二,指出瓦特、爱迪生的成就在工业革命进程中分别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并归纳他们取得上述成就的相同原因有哪些。(8分)‎ ‎2016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参考答案 ‎27.(6分)‎ ‎(1)威胁了世界的和平安定(或威胁了人类安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4分)‎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分)‎ ‎(评分说明:共2分。答出其中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28.(9分)‎ ‎(1)美国的敌视。(2分)(评分说明: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 ‎(2)战略支援部队 。(2分)建设现代化的军队。(2分)(评分说明: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 ‎(3)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或新中国的国防建设)。(3分)(评分说明: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 ‎29.(12分)‎ ‎(1)角度一: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角度二: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角度三: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角度四: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4分)‎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答案一 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2分)‎ 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冲击了当时的国际秩序;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打击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激化了与苏联社会主义的矛盾;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导致苏联更加猜疑和不信任;杜鲁门主义彻底摧毁了美苏同盟关系;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受到了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挑起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2分)‎ 答案二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2分)‎ 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冲击了当时的国际秩序;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挑战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加剧了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对立;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引发了美国更加猜疑和不信任;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但忌惮美国力量强大,实行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2分)‎ 答案三 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2分)‎ 二战的结束,使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再度凸显;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二战后,苏联通过扶植东欧一系列国家,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美苏顾忌对方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2分)‎ 答案四 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2分)‎ 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二战后,美苏视对方为主要威胁,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造成了苏联的过分反应;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导致了美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美苏顾忌对方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冷战”‎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 ‎30.(18分)‎ ‎(1)解决了动力问题(或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电力广泛应用。(4分)(评分说明:共4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继承创新;坚持不懈;勤奋好学;努力钻研等。(4分)(评分说明:共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7.读图,回答问题。(6分)‎ ‎ ‎ 图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图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    ‎ ‎(1)图一、图二所示史实都发生在哪一年?(2分)‎ ‎(2)上述史实对当时的国际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得 分 评卷人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  ‎ 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年份 举措 成丰十一年(1861)‎ 恭亲王奕䜣、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年华创设新水师。‎ 同治四年(1865)‎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五年(1866)‎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同治九年(1870)‎ 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光绪元年(1875)‎ 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二年(1876)‎ 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光绪六年(1880)‎ 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光绪十一年(1885)‎ 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光绪十四年(1888)‎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动机"是中国在哪次战争战败后付诸实施的。(2分)‎ ‎(2)据材料,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4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3分)‎ 得 分 评卷人 ‎29.探究问题。(12分)‎ 材料  ‎ 苏联解体二十六年来,中国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垮台的根源。斯大林当政的最后几年,理论上的教条化、内外政策的僵化,即社会主义体制的僵化,实际上成为苏联杜会主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斯大林之后的30年间,经济上,苏联早期的高速工业化,被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并最后停滞的衰落景象所取代;政治上,曾经被看作是解放者和人类希望的苏联社会主义,开始到处推行扩张、干涉他国他党内政的霸权主义;理论上,苏联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生气勃勃的局面,已经被远离实际、僵硬的死气沉沉的教条主义所取代。这为苏联最终走向解体准备了条件。‎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解体是由其计划经济制度导致的。计划经济制度有着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的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但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 还有的观点认为,作为执政党的苏共及其领导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苏共正是由于长期脱离群众才最终为群众所抛弃。这首先表现为苏共失去了思想的先进性,脱离现实,人们对苏共的宣传失去了信任,从而对苏共也失去了信任。其次在苏共执政的70多年里,苏联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实际上是处于贫困状态,开放使人们看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反差,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对苏共来说是毁灭性的······加上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加速了苏联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危机,造成了全面的混乱和动荡。‎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俄国的创始人是谁。(2分)‎ ‎(2)从材料表述的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10分)‎ ‎(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得 分 评卷人 ‎30.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830~1870年世界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英里)‎ ‎1830年 ‎1840年 ‎1850年 ‎1870年 欧洲 ‎60‎ ‎1800‎ ‎14000‎ ‎65000‎ 北美洲 ‎—‎ ‎2800‎ ‎9000‎ ‎56000‎ 亚洲 ‎—‎ ‎—‎ ‎200‎ ‎5100‎ 南美洲 ‎—‎ ‎—‎ ‎—‎ ‎1800‎ 非洲 ‎—‎ ‎—‎ ‎—‎ ‎1100‎ 澳洲 ‎—‎ ‎—‎ ‎—‎ ‎1000‎ 全世界总计 ‎60‎ ‎4600‎ ‎23200‎ ‎130000‎ 注:1英里=1.609344公里 材料二:  19世纪末,世界铁路发展到65万公里,到20世纪20年代翻了一番,达到127万公里,成为世界陆路运输的垄断性工具。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社会,不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行速度上,还进一步教会了人们遵守时间和纪律,守时守纪成为了现实生活的准则。‎ 材料三:  21世纪初,我国开始大力发展高速铁路。2008年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如今,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铁核心技术,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80公里CRH380A型动车组是我国高铁的标志性产品,也是世界上运营时速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性能最好的高速列车,成为代表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国际名片。中国高铁项目已遍及亚、欧、南美等大洲,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了世界高铁技术发展。‎ ‎(1)据材料一,指出世界铁路起源的地区,并概括1830~1870年世界铁路发展的特点。(4分)综合材料一、二,归纳铁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 ‎(2)据材料三,概括21世纪以来我国铁路高速发展的特点。(8分)‎ ‎(3)据材料三,简析我国哪些方针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国高铁发展。(4分)‎ ‎(4)由中外铁路发展看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27.(6分)‎ ‎(1)1949年。(2分)‎ ‎(2)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或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或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4分)‎ ‎(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8.(9分)‎ ‎(1)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 ‎(2)创建海军;创办军事工业;开办军事院校;组织留学;购买武器等。(4分) ‎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国防建设或军事建设。(3分)‎ ‎(评分说明: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 ‎29.(12分)‎ ‎(1)列宁。(2分)‎ ‎(2)答案一: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解体的根源。(2分)‎ ‎(评分说明:若答出“苏联落后于时代”也可给分。2分)‎ 因为,斯大林后期体制僵化;经济上,制度缺乏创新;政治上,推行霸权主义;思想上,因为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共领导人未能与时俱进;没有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等。(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6分)‎ 所以,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解体的根源。(2分)‎ 答案二: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导致苏联解体。(2分)‎ ‎(评分说明:若答出“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也可给分。2分)‎ 因为: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压制个人消费,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导致经济发展比例失调;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助长了腐败。(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6分)‎ 所以,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导致苏联解体。(2分)‎ 答案三:苏共及其领导人对苏联解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评分说明:若答出“苏共及其领导人的责任”也可给分。2分)‎ 苏共及其领导人长期脱离群众;苏共失去了思想上的先进性,使人民对党失去信任;苏共没有使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苏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苏共的对外政策失败;斯大林后期体制僵化;赫鲁晓夫等苏共领导人的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等。(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6分)‎ 所以,苏共及其领导人对苏联解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分)‎ ‎30.(18分)‎ ‎(1)起源地:欧洲。(2分)‎ 特点:从欧洲走向世界;各洲间发展不均衡;发展迅速。(2分)‎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2分)‎ 重大影响:提高了运输效率;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快了工业革命进程;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4分)‎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