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50 KB
  • 2021-05-10 发布

云南专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复习习题20181018368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讲 古诗词曲鉴赏 ‎(一)关雎 ‎1.诗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什么作用?‎ 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并运用“比”的手法点出恋爱主题。‎ ‎2.请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简要赏析。‎ 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悠哉悠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的不平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对心上人求之不得的忧思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3.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关雎》从触动情怀的景物写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华羽流光,声音婉转。它们悦耳的叫声,不禁引发了年轻人的联想,拨动了心中爱的琴弦,于是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慨。赋中见兴,景中见情,意境优美。‎ ‎(二)蒹葭 ‎1.请解释下面的诗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意思对即可)‎ ‎2.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3.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三)观沧海 ‎1.诗中前八句写海,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海水:澹澹 山岛:竦峙 树、草:丛生、丰茂 秋风:萧瑟 水波:汹涌 ‎2.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 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感慨万千。‎ ‎3.(2019·昆明)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表达作者胸襟开阔、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4.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解析】B项“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远景。‎ ‎5.(2019·福州)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四)饮酒(其五)‎ ‎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心远”和“悠然”。‎ ‎2.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构筑房舍;傍晚 ‎3.“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4.对《饮酒》(其五)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作者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地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辨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解析】D项结句“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试品析首联中的“望”字的妙处。‎ 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任选一个角度,说说它好在哪里。‎ 角度一:饱含温情,富于哲理;角度二:语言凝练,意境旷达;角度三: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全无悲伤之情,而是充满了昂扬乐观的感情,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是值得称道的。(抓住这句诗的特点,从任何一个角度赏析均可。)‎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 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 ‎(六)次北固山下 ‎1.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描绘了春潮涌来,江水上涨时两岸变得更加开阔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2.(2019·孝感)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 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4.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首联点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暗寓思乡之情;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忧愁;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书”,包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2019·咸宁)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D)‎ 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 B.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C.颔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D.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七)使至塞上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诗人(自己),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示例】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四周不见草木,脚下的路孤寂而艰难。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上闪着粼粼的波光。‎ ‎3.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示例一】“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苍茫感。这两字写出了沙漠景象的平旷雄奇。【示例二】“孤烟”表示在无边的荒漠里,天气晴好,只有一柱烽烟(炊烟)直上云天,写出了景象的奇特壮观。‎ ‎4.“都护在燕然”一句援引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援引后汉大将军窦宪燕然山勒石记功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杀敌立功的爱国精神的热情赞扬。‎ ‎5. (2019·乌鲁木齐)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D)‎ A.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欲问边” 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B.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暗写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漂零、孤寂之感。‎ C.颈联历来为人称道。“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 D.尾联巧用“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 E ‎.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 ‎(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019·玉溪)首联“杨花”“子规”在诗句中有什么作用?‎ 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它既点明了时令,也渲染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后面两句抒情张本。‎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二】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 ‎3.(2019·玉溪)“愁心”二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句中“愁心”二字蕴藏着丰富内容,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忱的关怀。‎ ‎ (九)行路难(其一)‎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出作者苦闷、抑郁的情绪。‎ ‎2.(2019·云南)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 作者想到现实之路充满坎坷险阻,前途迷茫无所适从,因而内心愁苦,面对美酒佳肴也无法下咽。‎ ‎3.简要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 运用“姜尚垂钓”“伊尹梦日”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4.(2019·云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说理由。‎ 此句借用“长风破浪”的典故,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在告诫人们,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应坚信机会总会有的,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 ‎5.(2019·新疆)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十)望岳 ‎1.(2019·恩施)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 ‎“钟”字是聚集之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割”字,有泰山分割天色之意,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 ‎2.(2019·恩施)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 ‎3.(2019·曲靖)简析诗中“凌”字的妙处。‎ ‎“凌”有升、登之意,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决心和壮志,充满乐观、豪迈之情。用词精准,言简义丰。‎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同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它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也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5.(2019·恩施)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 ‎6.(2019·曲靖)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由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解析】A项“自近而远”应是“自远而近”。‎ ‎(十一)春望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对于全诗有什么作用?‎ 诗歌开头两句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诗人借助景物,营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作者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移情于物,写“花”“鸟”的落泪惊心,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事(忧伤国事)的深沉感情。‎ ‎3.“家书抵万金”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抵万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家书珍贵、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急切心情。‎ ‎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该诗结尾两句。‎ ‎【示例】这两句诗通过外貌和动作的描写,写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用“白头”“搔”“不胜簪”等词语,表达了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 ‎5.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草木繁密茂盛。诗人感慨万千,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通过对“花”“鸟”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颈联中的“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们心中共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解析】A项作者并非在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而是在慨叹山河的破碎,忧国伤时。‎ ‎(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是指“安史之乱”。“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遭逢战乱以来,忧时念国,本来就经常失眠,值此漫长秋夜,床上沾湿,更难度过这凄冷的夜晚。‎ ‎2.“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诗中哪个词相照应?作者叹息什么?‎ 与“老无力”相照应。叹息的内容:自己的穷苦,周围人的困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出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文内容做铺垫。‎ ‎4.“自经丧乱少睡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争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十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比喻。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想象奇特,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2.(2019·预测)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沙漠纵横散布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勾画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勾画出一幅空旷寂寥的雪中送别图景。表达了诗人因友人归京而产生的依依不舍的无限惆怅之情和对归途遥远的友人的隐隐担忧。‎ ‎4.(2019·预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十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1.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小雨、草色(小草)、烟柳。‎ ‎2.(2019·预测)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示例】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3.(2019·预测)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十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以诗为赠(回赠)。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烂柯人(王质烂柯)”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 ‎2.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作手法:用典。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2019·云南蒙自模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句诗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 ‎①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②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③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4.(2019·云南开远模拟)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 (十六)观刈麦 ‎1.为什么说夏日“丁壮”已“力尽”却“不知热”,反而“但惜夏日长”?‎ 这是一种矛盾心理,为了让粮食早日入仓,劳动人民不顾自己筋疲力尽,不顾烈日炎炎,争分夺秒拼命干活。“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耐人寻味,令人心酸。‎ ‎2.“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一句中“悲”从何来?‎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3.选出下面对《观刈麦》赏析有误的一项(A)‎ A.“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时的辛苦景象。‎ B.“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C.“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 D.这是一首叙事诗,着墨不多,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动,历历如画,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十七)钱塘湖春行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西湖早春图,如春水初涨、莺争暖树、燕啄春泥、花迷人眼、草没马蹄,抒发了作者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争”“啄”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把小燕子的活泼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3.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4.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 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 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十八)雁门太守行 ‎1.(2019·预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简要赏析。‎ ‎【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李贺,人称“奇才”“鬼才”,请描绘“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展现的画面内容,并说说此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本句描绘了边塞的泥土在紫色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的色彩(或: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用浓墨重彩描绘战场,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将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衬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战国时期燕昭王放置千金在黄金台上来招纳贤才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4.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的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气势。‎ ‎ (十九)赤壁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诗句意思是: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2. 你认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诗人反说历史,以二乔的命运代表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 ‎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慨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怀古咏史之作。‎ B.诗的前两句交代了感兴的缘由——一支沉入泥沙中的断戟。‎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直接写出了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 D.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之气。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都有某种机遇,而自己生不逢时,有才能而不得施展。‎ ‎(二十)泊秦淮 ‎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凄冷、迷蒙的画面。‎ ‎2.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处。‎ ‎“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简要分析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借用典故;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写“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做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河迷蒙冷清的夜色,寄寓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二十一)夜雨寄北 ‎1.(2019·云南模拟)“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之情、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2.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想象未来相逢的情景,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谈的话题,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3.(2019·预测)选出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D)‎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象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象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二十二)无题 ‎1.本诗“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表面写春天将逝,实际写美好年华将逝。‎ ‎2.简析“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3.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诗中“改”字与“寒”字都用得好,试说说好在哪里。‎ ‎“改”字传出苦情蜜意,“愁”“云鬓改”即言担心别离日长会使自己容颜衰老,难取悦心上人,表现了她思念男主人公的心情。“寒”字并不只是指月夜之月光清冷,还反映了男主人公的心境:此刻,情人不在身边,深感孤单,才觉月光寒冷。此二字,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十分真切。‎ ‎4.(2019·预测)请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均可;如扣住“到”“成”“方”“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二十三)相见欢 ‎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深秋月夜庭院清幽的景色。‎ ‎2.许多诗词研究者认为词中的“锁”字最为绝妙,请简要赏析这个字的表达作用。‎ 用“锁”字把秋色比为可锁之物,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梧桐深院萧瑟的秋意和凄清的气氛,表意含蓄,表面上锁住的是“清秋”,实际上是身陷囹圄的词人自己。此句写出了词人满腹悲愁、寂寞凄凉的心绪。‎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 ‎“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理还乱”写出离愁的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特点。‎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词人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亡国哀思)‎ ‎(二十四)渔家傲·秋思 ‎1.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①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的风光。②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阕的抒情蓄势。‎ ‎2.(2019·十堰)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 简单的两个数量词,巧妙地连在一起,鲜活地勾画出边疆将士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却因家乡遥远且不知归期,而乡愁更浓。‎ ‎3.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进行赏析。‎ 本句采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用将军与战士的白发与泪,来表达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4.(2019·怀化)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 ‎5.(2019·十堰)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笛瑟悲凉的边塞风光图。‎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表现了征人的内心感受。‎ C.“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爱国热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将军、征夫复杂矛盾的情绪。‎ 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 (二十五)浣溪沙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运用的写法是对比。‎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3.(2019·预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如对仗工整,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等。(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以及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二十六)登飞来峰 ‎1.“鸡鸣日出”是传闻之景,同时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浮云”寓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一、二句。‎ 首句为正面描写,用夸张手法写出塔之高,第二句为侧面描写,通过虚写闻鸡鸣见日升的辉煌景象,从侧面写塔高。这两句也点出诗人立足点之高,暗含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保守势力的勇气和决心。同时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拨开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4.(2019·预测)‎ 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 前两句写出了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后两句做了铺垫(蓄势)。后两句写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抒发了自己的广阔胸襟和远大抱负,是前两句的升华(很自然地表达了本诗主旨)。‎ ‎(二十七)江城子·密州出猎 ‎1.(2019·娄底)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2.(2019·襄阳)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表达了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作者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4.(2019·娄底)“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挽弓成满月状,以“天狼”指代辽和西夏。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5.(2019·曲靖)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词”又称“长短句”,“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锦帽”“貂裘”“千骑”都是实写,突出狩猎大军席卷山冈的盛大声势。‎ C.化用典故“孙权射虎”,写出了词人狩猎的豪情与狂态。‎ D.词的境界雄奇,气势豪迈,是苏轼豪放词和爱国词的代表作之一。‎ ‎(二十八)水调歌头 ‎1.(2019·海南)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时间和缘由。词中的“此事”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诗人对团聚的美好希望。‎ ‎4.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5.(2019·淄博)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二十九)游山西村 ‎1.(2019·昭通模拟)古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表现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2.这首诗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颂,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品析,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行走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户农家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 ‎3.(2019·玉溪模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4.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三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壮”表现在哪些方面。‎ ‎“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又有壮丽豪放的特点。所以是“赋壮词”。‎ ‎2.(2019·昆明官渡模拟)请分析上阕中“秋”字的作用。‎ ‎“秋”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战马奔腾,像“的卢”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让人心惊不已。‎ ‎4.(2019·昆明)本词是一首“壮词”,词人却在结尾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你对此如何理解?‎ 词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甚至在梦里都念念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腐败无能,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当梦醒回到现实,他看到自己鬓边新生的白发,不由发出壮志难酬的慨叹。‎ ‎5.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三十一)过零丁洋 ‎1.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以死明志(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国捐躯)的决心。‎ ‎2.(2019·龙东)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对仗工整,节奏鲜明。‎ ‎3.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诗妙哪里。‎ 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或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的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4.(2019·曲靖二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表达了诗人愿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 ‎5.(2019·预测)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 B.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直抒胸臆,以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为诗歌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 ‎(三十二)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是这首曲的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散曲的题目,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2.“小桥流水人家”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 ‎3.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游子怎样的心情?‎ 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助于枯藤、老树、昏鸦等具有明显深秋景色特点的意象,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4.(2019·预测)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的意象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三十三)山坡羊·潼关怀古 ‎1.(2019·昆明)曲中“踌躇”一词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作者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地忧伤。“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现了作者思绪万千、徘徊不前的情态。‎ ‎2.(2019·预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写得生动形象,请你加以赏析。‎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3.你怎样理解结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含意及其表达的情感?‎ 结尾揭示出一个道理:无论王朝兴盛还是灭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因为兴盛了,统治者就会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衰亡了,就会战乱连连,人们流离失所。这里表达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4.(2019·哈尔滨)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B.“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 ‎(三十四)己亥杂诗 ‎1.(2019·昆明模拟)诗的第一句用“浩荡”修饰“离愁”,有什么表达效果?‎ ‎“浩荡”一般用来修饰流水,这里用来修饰“离愁”,使抽象的情绪具体可感,表现了诗人愁绪之浓。‎ ‎2.三、四句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对新生命的赞美;呵护新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3.(2019·昆明模拟)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然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4.(2019·预测)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把“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中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三十五)十五从军征 ‎1.“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由远及近地描绘了一幅老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凄楚画面。‎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古诗反映了兵连祸接的社会现实,控诉了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 B.诗中“十五”与“八十”‎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的时间之久。‎ C.全诗运用白描的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句式整齐,全用五言。‎ D.老兵做好了饭菜等待家人同吃,但家人出去了久久未归,老兵心情很沮丧,不禁落泪。‎ ‎(三十六)木兰诗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2)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3)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4)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做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两句运用对偶和互文的手法,概括表现了战争的频繁、激烈、残酷以及时间的漫长。‎ ‎3.诗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详写:木兰织布时的心事重重,准备行装时的活动,奔赴战场时的心态,凯旋辞官,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穿“女儿装”时的欣喜;略写:军旅生活。这样安排详略一方面突出对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精神的颂扬;另一方面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4.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C.“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繁简描写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5.说说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既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三十七)登幽州台歌 ‎1.诗中的“古人”和“来者”指哪些人?全诗表达怎样的情感?‎ 指像燕昭王和郭隗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感时伤世,吊古悲今,感慨自己生不逢时。‎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两个“不见”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同,前一个“不见”是感怀历史,后一个“不见”是对将来提出希望,悲怆之情递增,由古及今,表现出诗人的感慨。‎ ‎3.此诗篇幅短小,但是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三十八)黄鹤楼 ‎1.(2019·天门)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寂寞孤独(失落惆怅、岁月流逝等)之感。‎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暗含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了诗人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的境况,内心产生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晴空万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芳草长得极其茂盛。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 ‎4.全诗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三十九)卖炭翁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既写出了牛车的重量,又写出了卖炭翁的辛苦,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3.(2019·遵义)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 ‎4.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诗后注释“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四十)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2.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该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住所,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词人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 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了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希望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让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想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十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简要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作者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诉说千年来在眼前这块土地上经历了无数朝代的兴亡更替,且化用杜甫的诗句“不尽长江滚滚来”,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无穷愁绪和伤时之感。‎ ‎2.词人借孙权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热情歌颂孙权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出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表达了其对此的愤懑之情。‎ ‎3.词的下阕怀古,写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根据你所掌握的史料,简述词人为何如此推崇孙权。‎ 讽谏南宋王朝。孙权所处的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但他却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反衬了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表现出词人渴望收复中原,统一中原的强烈的爱国情怀。‎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首词怀念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孙权和曹操。‎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C.上片对景抒怀,抒发“兴亡”之叹。下片歌颂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讽刺最高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D.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善于用典,自然贴切,不露痕迹。‎ ‎(四十二)满江红(小住京华)‎ ‎1.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写佳节美景,并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下阕由慷慨激昂的自白到知音难觅的悲叹再到寂寞自伤的痛苦,层层推进,将一个“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女词人形象活画出来。‎ ‎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表现中秋景色的清秀明丽,把表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和李 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的句子杂用在一起,表达自己初离家时的矛盾心情,既有冲破羁绊的喜悦,也有佳节独寓客栈、青春蹉跎而无可奈何的失落幽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