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0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江苏省六县一区联考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栏内.)
1.为让徐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把我市建设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B.把污水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分类回收垃圾,就地露天焚烧
D.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2.水是重要资源,我们应当认识水、用好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食物中的重要营养素
B.可以用过滤法除去水中的不溶物
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水灭火时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通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液态氧,然后汽化成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为物理变化
B.液氧变成氧气时氧分子的体积变大
C.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D.所得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同学们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要多动手、勤实验,并能正确观察实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下列是某同学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食醋与纯碱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
B.鸡蛋清倒入开水中产生黄色固体
C.光亮的铜片在火焰上灼烧表面变黑
D.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红棕色铁锈
5.溶解度曲线是物质溶解性的直观体现.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物质可能是熟石灰
B.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
C.使c物质结晶析出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02 B.钠离子可表示为Na1+
C.2H表示两个氢元素 D.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CO3
7.把锌片放入CuS04溶液中,锌片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此现象进行猜想和分析,其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甲认为红色物质是铜
B.乙认为锌的活动性比铜强
C.丙推测气体是二氧化碳并检验
D.丁猜想CuS04溶液呈酸性并验证
8.为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点赞!她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个靑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B.靑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靑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D.青蒿索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成立的是( )
A.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化合物一定含碳、氢元素
B.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碱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溶液中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0.归纳总结能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提高素质和能力.下面是一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物质的构成
B
物质的鉴别
①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①空气和氧气:使用带火星的木条
②烧碱和硝酸铵:加水判断温度变化
C
物质的性质
D
物质的用途
①铁和铜: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②烧碱和纯碱: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①干冰:炎热夏季人工降雨的原料
②液氧: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的燃料
A.A B.B C.C D.D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计15分)
11.现有A.小苏打;B.红磷;C.氧气;D.硝酸钾;E.镁粉等五种物质,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在空格内.
(1)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______.
(2)用于制作照明弹的金属______.
(3)农业上常使用的一种复合肥料______.
(4)焙制糕点的发酵粉主要成分______.
12.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息息相关.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增加了膳食中的______.
(2)汽车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钢铁与水、______接触而生锈.
(3)小强发现妈妈刷洗锅碗时,常加入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作用.
(4)“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又一伟大战略.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丝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5)2016年底骆马湖水将走进徐州百姓家.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发生的反应为:Cl2+H20=HC1+HC10(次氯酸).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生活中为降低自来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13.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水具有相同的组成,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D、E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C均属于氧化物,E是碱.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______.
(2)表中物质都含有的一种元素名称是______.
(3)A转化为B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C→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计20分)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思考作答: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实验室欲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常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来快速制得氨气,可选择上述装置的组合为______,验满时,在集气瓶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成______色,证明已集满.
(4)若用图F来验证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采用瓶口向______排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向瓶中倒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后振荡,矿泉水瓶变瘪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能够反应,需要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_即可.
15.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小组认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可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来验证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该验证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等.小组认为也可借助于下列溶液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可行的是______.
A.无色酚酞试液 B.氯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3)小华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竟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立即停止了滴加,小组决定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还可能含什么溶质呢?
【猜想假设】猜想甲:含有Ca(OH)2; 猜想乙:含有HCl;
猜想丙:含有HCl与Ca(OH)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①小夏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丙的猜想,理由是______.
②小腾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并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排除了猜想甲,你认为他排除的原因是______.
③小飞只用一种溶液完成了对猜想乙的验证,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表格:
实验操作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烧杯中,并向其中滴加足量的______溶液.
______且溶液中出现沉淀
猜想乙正确
【反思拓展】
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就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即: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水,将该表达式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
四、计算与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计5分)
16.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
验
数
据
烧杯和稀盐酸
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
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
合物的质量
150g
12g
157.6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16年江苏省六县一区联考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栏内.)
1.为让徐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把我市建设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B.把污水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分类回收垃圾,就地露天焚烧
D.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分析】A、根据倡绿色出行可减少尾气排进行解答;
B、根据工业废水可以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
C、根据露天焚烧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D、根据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进行解答.
【解答】解:A、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可以有效减少对污染的环境,故正确;
B、工业废水可以污染水资源,所以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再排放,故正确;
C、就地露天焚烧垃圾,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故错误;
D、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调节气候和生态的作用,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知识,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生活中提高“节能、环保”的意识.
2.水是重要资源,我们应当认识水、用好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食物中的重要营养素
B.可以用过滤法除去水中的不溶物
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水灭火时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分析】A、根据水是食物中的重要营养素进行解答;
B、根据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进行解答;
C、根据含磷的洗衣粉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
D、根据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进行解答.
【解答】解:A、水是食物中的重要营养素,故A正确;
B、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故B正确;
C、含磷的洗衣粉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水资源,所以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C正确;
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水灭火是因为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水的相关常识的考查,解题时要综合考虑水在自然界中的情况,属基础性知识识记考查题.
3.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通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液态氧,然后汽化成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为物理变化
B.液氧变成氧气时氧分子的体积变大
C.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D.所得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考点】氧气的工业制法;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A、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液氧变成氧气时氧分子的间隔变大解答;
C、根据空气的成分解答;
D、根据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
【解答】解:
A、工业上制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B、液氧变成氧气时氧分子的间隔变大,体积不变,故错误;
C、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气,故正确;
D、氧气支持燃烧,所得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
答案: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即可制取解答本题.
4.同学们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要多动手、勤实验,并能正确观察实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下列是某同学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食醋与纯碱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
B.鸡蛋清倒入开水中产生黄色固体
C.光亮的铜片在火焰上灼烧表面变黑
D.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红棕色铁锈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分析】A、根据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B、根据鸡蛋清在高温的条件下形成白色固体进行分析;
C、根据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
D、根据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氧化铁进行分析.
【解答】解:A、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A正确;
B、鸡蛋清在高温的条件下形成白色固体,故B错误;
C、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故C正确;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氧化铁,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反应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需要在平时加强记忆.
5.溶解度曲线是物质溶解性的直观体现.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物质可能是熟石灰
B.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
C.使c物质结晶析出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A、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要比较溶解度必需指明温度,否则无意义;
C、据c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D、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即溶解度相等则溶质 的质量分数相等.
【解答】解:A、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错误;
B、要比较溶解度必需指明温度,否则无意义,故错误;
C、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使c物质结晶析出应先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故错误;
D、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02 B.钠离子可表示为Na1+
C.2H表示两个氢元素 D.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CO3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O2可表示:两个氧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钠离子可表示为Na+,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7.把锌片放入CuS04溶液中,锌片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此现象进行猜想和分析,其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甲认为红色物质是铜
B.乙认为锌的活动性比铜强
C.丙推测气体是二氧化碳并检验
D.丁猜想CuS04溶液呈酸性并验证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显酸性的溶液能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
【解答】解:A、红色物质是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该选项说法正确;
B、锌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因此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产生气泡,说明溶液显酸性,和锌反应生成了氢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8.为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点赞!她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个靑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B.靑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靑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D.青蒿索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A.根据青蒿素的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宏观意义来分析;
C.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一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有42个原子,故正确;
B.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正确;
C.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
D.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成立的是( )
A.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化合物一定含碳、氢元素
B.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碱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溶液中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A、考虑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B、考虑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
C、考虑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考虑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随着溶质的析出,溶质质量减小.
【解答】解:A、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该选项说法正确;
B、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但不是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碱溶液的pH>7,但是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水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溶液中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但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例如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随着溶质的析出,溶质质量减小,但是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需要考虑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盐溶液有的显中性,例如氯化钠溶液,有的显酸性,例如氯化铵溶液,有的显碱性,例如碳酸钠溶液,要注意理解.
10.归纳总结能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提高素质和能力.下面是一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物质的构成
B
物质的鉴别
①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①空气和氧气:使用带火星的木条
②烧碱和硝酸铵:加水判断温度变化
C
物质的性质
D
物质的用途
①铁和铜: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②烧碱和纯碱: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①干冰:炎热夏季人工降雨的原料
②液氧: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的燃料
A.A B.B C.C D.D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判断;
B、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烧碱和硝酸铵分别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解答;
C、根据铜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烧碱和纯碱:都能与稀硫酸反应解答;
D、根据干冰升华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不是燃料解答.
【解答】解:
A、①水由水分子构成,不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错误;
B、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烧碱溶于水时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时温度降低,可以区分,故正确;
C、铜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烧碱和纯碱: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错误;
D、干冰升华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不是燃料,故错误.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很好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已逐渐成为中考的热点,要加强记忆.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计15分)
11.现有A.小苏打;B.红磷;C.氧气;D.硝酸钾;E.镁粉等五种物质,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在空格内.
(1)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 C .
(2)用于制作照明弹的金属 E .
(3)农业上常使用的一种复合肥料 D .
(4)焙制糕点的发酵粉主要成分 A .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氧气的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1)根据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因此氧气的用途是: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解答;
(2)根据镁粉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解答;
(3)根据硝酸钾含有钾和氮,可制复合肥解答;
(4)小苏打用于治胃酸过多、作发酵剂等;
【解答】解:
(1)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2)镁粉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可用作照明弹;
(3)硝酸钾含有钾和氮,可制复合肥;
(4)小苏打是糕点生产常用添加剂,遇酸有气体产生;
答案:(1)C;(2)E;(3)D;(4)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2.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息息相关.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增加了膳食中的 铁元素 .
(2)汽车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钢铁与水、 氧气 接触而生锈.
(3)小强发现妈妈刷洗锅碗时,常加入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乳化 作用.
(4)“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又一伟大战略.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丝绸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 .
(5)2016年底骆马湖水将走进徐州百姓家.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发生的反应为:Cl2+H20=HC1+HC10(次氯酸).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生活中为降低自来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 煮沸 .
【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铁锅能增加铁元素、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以及化合价规则、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使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增加了膳食中的铁元素,故填:铁元素.
(2)汽车表面喷漆可有效防止钢铁与水和氧接触而生锈,故填:氧气.
(3)常加入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填:乳化.
(4)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填:蛋白质.
(5)次氯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x+(﹣2)=0,x=+1.生活中为降低自来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故填:+1,煮沸.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难度不大,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即可顺利做题.
13.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水具有相同的组成,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D、E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C均属于氧化物,E是碱.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 O2 .
(2)表中物质都含有的一种元素名称是 氧元素 .
(3)A转化为B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 .
(4)C→E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A和水具有相同的组成,故A是过氧化氢,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是碳酸钙,C、D、E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C均属于氧化物,故C是氧化钙,E是碱,故E是氢氧化钙,据此解答.
【解答】解:A和水具有相同的组成,故A是过氧化氢,B是氧气;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是碳酸钙,C、D、E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C均属于氧化物,故C是氧化钙,E是碱,故E是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B是氧气,故填:O2;
(2)根据推断,各物质都含有氧元素,故填:氧元素;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4)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填:CaO+H2O═Ca(OH)2.
【点评】本题属于框图式推断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计20分)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思考作答: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长颈漏斗 ;b 锥形瓶 .
(2)实验室欲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填字母序号,下同).
(3)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常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来快速制得氨气,可选择上述装置的组合为 BD ,验满时,在集气瓶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成 蓝 色,证明已集满.
(4)若用图F来验证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采用瓶口向 上 排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向瓶中倒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后振荡,矿泉水瓶变瘪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能够反应,需要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水 即可.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收集方法;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认识常用仪器的名称;
(2)考虑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需要加热,进行分析;
(3)实验室常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来快速制得氨气,因此不需要加热;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因此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验证收集满氨气的操作方法为:把一个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红色变蓝色,证明已满.
(4)考虑二氧化碳的密度、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为长颈漏斗;b为锥形瓶;
(2)实验室欲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
(3)实验室常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来快速制得氨气,因此不需要加热;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因此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验证收集满氨气的操作方法为:把一个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红色变蓝色,证明已满;故答案为:BD;蓝.
(4)若用图F来验证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采用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向瓶中倒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后振荡,矿泉水瓶变瘪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能够反应,需要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即可.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锥形瓶.(2)2KMnO4K2MnO4+MnO2+O2↑,A.
(3)BD,蓝.(4)上,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15.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
(2)小组认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可依据中和反应是 放热 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来验证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该验证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温度计 等.小组认为也可借助于下列溶液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可行的是 AC .
A.无色酚酞试液 B.氯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3)小华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竟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立即停止了滴加,小组决定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氯化钙(或CaCl2) ,还可能含什么溶质呢?
【猜想假设】猜想甲:含有Ca(OH)2; 猜想乙:含有HCl;
猜想丙:含有HCl与Ca(OH)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①小夏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丙的猜想,理由是 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者不共存 .
②小腾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并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排除了猜想甲,你认为他排除的原因是 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现不变红,故溶质不可能含氢氧化钙 .
③小飞只用一种溶液完成了对猜想乙的验证,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表格:
实验操作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烧杯中,并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碳酸钠 溶液.
先有气泡产生 且溶液中出现沉淀
猜想乙正确
【反思拓展】
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就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即: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水,将该表达式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H++OH﹣=H2O .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题中的叙述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书写方程式,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
(2)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确定反应是否放热.根据加入试剂法确定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解答.
(3)【提出问题】根据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进行解答;
[实验探究]①根据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进行解答即可;
②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或是酸性溶液不变色,可以据此解答;
③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据此解答,注意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必须是足量的;
【反思拓展】根据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分析解答.
【解答】解:
(1)氢氧化钙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答案为:Ca(OH)2+2HCl═CaCl2+2H2O;
(2)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可依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来验证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该验证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温度计;
B中的氯化钠不能和稀盐酸或是氢氧化钙反应,所以不能判断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反应,但是A中的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若不变红则说明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而C中的硫酸铜溶液能够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同时生成的氢氧化铜能够溶于稀盐酸,所以可以判断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反应;
故选AC.
(3)【提出问题】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物生成了氯化钙和水,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
【实验探究】①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者不共存,所以否定丙的猜想;
②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或是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可以判断在反应的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钙;
③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将碳酸钠溶液滴入反应后的溶液中,若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当没有气泡冒出时,则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氢和氯化钙;
【反思拓展】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就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即: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水,将该表达式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H++OH﹣=H2O.
答案:
(1)Ca(OH)2+2HCl═CaCl2+2H2O;
(2)放热;温度计;AC;
(3)【提出问题】氯化钙;
【实验探究】
①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者不共存;
②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现不变红,故溶质不可能含氢氧化钙;
③
实验操作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烧杯中,并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碳酸钠溶液.
先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出现沉淀
猜想乙正确
【反思拓展】H++OH﹣=H2O.
【点评】解此类题时,首先对题中考查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再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注意氯化钙中的盐酸只能用碳酸钙除去,根据溶解的情况,判断除杂的效果.
四、计算与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计5分)
16.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
验
数
据
烧杯和稀盐酸
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
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
合物的质量
150g
12g
157.6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 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比反应前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g+12g﹣157.6g=4.4g.
(2)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x=10g
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3.3%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