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苏老师中考语文状元专题讲座
冲刺·决胜
——决胜2013年中考,助推自主学习型状元
●考前精准解密串讲●
——结合北京十年中考、五年模拟系统讲解中考备战要领和备战准备,帮助考生树立必胜信心,助推2013年中考语文状元
——帮助每个考生找到通往成功的钥匙,让其豪迈地走向考场并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为更绚丽的人生打造“开门红”!
——苏老师,自03年起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工作,06年参与中考试题的调研和命制,07年参与新课标的调研和讨论并主持编写《新编语文总复习》,08—12年参与中考阅卷的调研和指导工作,07年起连续六年参与北京市《中考说明》语文科的编写研讨工作。
●冲刺决胜2013中考满分●
中考是你九年来所学知识的精彩展示和集中亮相,也是你人生中重要的一次大阅兵,愿这次讲座帮助你在大阅兵中一展英姿!
请充满自信,作题认真细心,尊重命题专家,尊重阅卷老师,确保规范,怎么问就怎么答,力求书面美观,放松轻松阅读,读题审题认真,确保一分不丢;作文自然率性,希望彰显个性,希望有所创新,切忌生搬硬套,给什么题目就写什么题目,不八股、不固执、不拘泥、求新颖,开头做到简洁明快、自然真实、情感动人、有些思考,结尾做到发人深思,画面共鸣,情感升华,中间力求画面表现,力争可以满分!
期待你有满分,但不希望你有压力;祝愿你考场上自如,且不希望你考场上紧张。本资料中的方法讲解及其作文的素材只是供学习参考,别无它意,不希满脑子装的都是苏老师的方法和素材,别让自己太累!
精准高效、减负提分、鼓励思考、重在探究、贵在创新,苏老师与您一起向前进!
苏老师简介: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专职教研员,首师大教育学博士,原陕师大文学硕士,曾执教北京八中、北大附中(兼)等。苏老师现还被受聘为首都师范大学国学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教育学院等单位事教学教研工作。
北京市西城区2013年初三一模试卷
语 文 2013.5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符合(fǔ) 绯红(fēi) 耳濡目染(rú)
B.濒临(bīn) 贮藏(zhù) 滥竽充数(yú)
C.逮捕(dài) 修葺(qì) 既往不咎(jiū)
D.追溯(sù) 步骤(zòu) 根深蒂固(dì)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A.中秋之夜,一轮满月在清朗的夜空中静静地端 (详、祥)着异乡的游子。
“详”有“详细”的意思,“祥”有“吉利”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详”。
B.遇到脾性暴戾专制的帝王,胆小怕事的臣子大多只能 (尊、遵)命行事。
“尊”有“敬重”的意思,“遵”有“依照”的意思,横线处应填“遵”。
C.民间剪纸艺术展上的作品让参观者初看赏心 (阅、悦)目,细品寓意深刻。
“阅”有“看”的意思,“悦”有“愉快、高兴”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悦”。
D.大陆和台湾,两地政治体系虽然不同,但是文化艺术却是一脉相 (成、承)。
“成”有“完成”的意思,“承”有“继续、接续”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们一位是画家,一位是摄影家,却不谋而合地选择了同一题材进行创作。
B.有关岳阳楼的诗赋很多,范仲淹受滕子京之托班门弄斧,写出了《岳阳楼记》。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会告诉我们什么人才能成为我们真正的朋友。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人如果不及时纠正微小的错误,最终会酿成大祸。
4.根据文段内容,对画线病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中国人来说,院落不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也是家的核心。有院落的地方,就有我们最真实纯朴的情感与记忆。巷、道、瓦、檐、廊等元素,使它形成传统院落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感。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方式、人文情怀,决定了我们对栖身的建筑有着自己独特的文明特征识别,而院落就可以将这一特征表达得淋漓尽致。
A.形成传统院落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感
B.传统院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感
C.形成了独具形式美感特色的传统院落
D.使它形成独具形式美感特色的传统院落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秋风过处,白杨和柳树的叶子片片凋零,墙角下的蒿草们 。白露过后,白杨和柳树洗净铅华,素面朝天。每一棵落下最后一片叶子的树,都是一幅生动的炭笔画。季节确实是 的大师,她默默地为这酷寒的北方点染了一抹简约的韵致。
A.日渐流露出愉快的心情 不动声色
B.日渐显露出枯败的容颜 变幻莫测
C.日渐显露出枯败的容颜 不动声色
D.日渐流露出愉快的心情 变幻莫测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清晨,我被鸟儿们唤醒了。它们在互相比试着歌喉,欢迎从闹市来的不速之客。近处炊烟袅袅,远处湖光潋滟。我们不忍心辜负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未及吃早饭,就急切地扑上山坡,扑进果园,扑向茶树,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晨曦中,棵棵茶树抽新芽,片片绿叶现晶莹。看了眼前的情景,你难道还会怀疑茶叶是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宝物吗?
A.文段中用“欢迎”等词语,赋予鸟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鸟儿欢快鸣叫的情景。
B.文段中用“扑……”的排比句式,写出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急切心情。
C.文段中用“棵棵……”“片片……”的对偶句式,写出了晨曦中露珠晶莹剔透的样子。
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气,表达了作者对茶叶由衷地赞美和感叹。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共5分)
(1)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2)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1分)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1分)
(4)《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动作迅疾的语句是: , 。(2分)
8.名著阅读(3分)
“温故知新”一词出自《 ① 》,“舍生取义”出自 ② 家的另一部经典著作《孟子》。在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中,孟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舜、傅说、 ③ (填一个人名)等承担“大任”者须经历各种磨难的事实,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今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为此,学校开展了“提倡‘光盘’,告别浪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加这项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9.下面是两则浪费粮食现象的调查材料,请分别概括它们所包含的主要信息。(4分)
【材料一】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事实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还并不富裕。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显示,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材料二】
某中学“关于食堂浪费现象的调查”统计图
【材料一】 ①
【材料二】 ②
10.概括下列材料中各国防止餐桌浪费的做法。(每空不得超过4个字)(4分)
【材料】
在德国,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都不能浪费,一旦发现有人浪费,任何人都可向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按规定罚款。近年来多所美国高校餐厅决定告别托盘。餐厅停止提供托盘,促使学生选取食品时更慎重,有助于防止浪费。在日本,无论是同事间的小聚,还是公务性聚餐,都不忘AA制,大伙儿最终吃的都是自己的钱,饭局上很少会出现剩酒剩菜等浪费现象。墨西哥人不会觉得将吃剩的东西打包有什么不妥。
①德国: ②美国: ③日本: ④墨西哥:
11.主题活动的组织者介绍说:“‘光盘’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把自己盘子里的饭菜吃光,不要浪费。”请根据“提倡‘光盘’,告别浪费”的活动主题,为学校食堂拟写一个宣传标语。(要求:突出活动主题,使用一种修辞方法)(3分)
宣传标语: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祖逖》,完成第12-14题。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诚:
(2)睿素无北伐之志 素: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逖居京口,纠合骁健 翻译:
(2)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翻译:
14.用自己的话,说说针对司马睿“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的做法,祖逖是如何应对的。(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父亲的村庄》,完成第15—17题。(共15分)
父亲的村庄
孙京涛
①父亲,像他那一代大多数农民一样,没有文化,朴素、勤劳。父亲的村庄,也像大部分胶东农村一样,贫瘠、平淡、寂寂无名。然而,就是这样的父亲,和他的东石水头村,成为了我生命的起航。
②改革开放前,父亲一直是生产队赶马车的,这份略略异于普通农人的职业,是我向小伙伴们夸耀的资本。我总觉得,父亲能走得很远很远,走到村人们都走不到的地方……因此他的每一次离家,都会引发我对外界无穷的想象,然后添油加醋地演绎给伙伴们听。
③大约在我三四岁的时候,父亲第一次带我到生产队的饲养场玩耍。当时的饲养员叫张爱,干瘦老头,跛腿,脾气大,早年在外当长工,闯荡江湖,见多识广。张爱大爷定定地看着我的眼睛,转头对父亲说:“这孩子,以后就靠这双眼吃饭!”父亲不屑:人都靠双手吃饭,哪有靠眼吃饭的?后来我考上大学,学摄影专业,父亲想起张爱大爷当年的“预言”,不胜唏嘘。
④年龄稍长,我随着父亲的马车进了城。我知道,在城里,有不用马拉就会自己跑的汽车,还有能把人吸到肚子底下轧死的火车。父亲说:“使劲念书吧,念好了才能到城里工作。”我听父亲的话,从县城的重点中学一直念到北京的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系里保送我上研究生。四年本科,我已经让家里家徒四壁了,还可能再读三年吗?我回家问父亲,要不要上这个学?“研究生是什么?”父亲问。“大学毕业了可以教高中,研究生毕业了,就可以教大学。”我比划着跟父亲解释。“那咱村有孩子读吗?”“没有。”“那咱附近这三个村子有孩子读吗?”“好像也没有。”“那你得上!砸锅卖铁也得上!这个不是钱能买来的!”父亲果断地替我做了主。
⑤后来,我真的在城里工作了。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支箭,而父亲,就是那张弓。他铆足了一生的气力,把我放飞出去;自己却囿于那个封闭的乡村,日渐衰老。
⑥父亲经常说起一个故事:有一年正月十五晚上,一位年龄比父亲小、辈分比父亲高的小老奶奶来到我家,坐下了,只是一个劲儿地东拉西扯。父亲陪了一会儿,问:“奶奶,您来我家,是有什么事儿吧?”奶奶的确是有事,可她不好意思张口——她是来借钱的。儿子去烟台打工,缺一百块钱盘缠,正着急上不了路。父亲二话不说,拿出钱来:“一百块够不?”“够!够了!”小老奶奶连声说。父亲客客气气地双手呈给她一百块钱,奶奶客客气气双手接过。年尾,腊八刚过,小老奶奶就来了,还拎了两瓶“莱阳白干”。她客客气气地双手呈上一百块钱,父亲客客气气地双手接过。第二年正月十五,小老奶奶又来了,还是客客气气借一百块钱;待到年尾腊八,还是拎两瓶“莱阳白干”,客客气气地还一百块钱,而父亲,总是客客气气地接过。如此往复五六年,直到她的儿子成家立业。父亲说,小老奶奶遵循古训,债不过年,她真是个要面子的人!我喜欢听父亲说这个故事,很多东西,从这个故事一直流淌进我的血脉。
⑦近些年,许多体力活儿,父亲已经力不从心。经常地,他会发现一堆土杂肥“被偷了”;待到耕种时,却发现那堆肥已经被均匀地撒到了地里。或者,在大收时节,门口突然响起一嗓:“大叔,你陡崖山的麦子割回来了,扔门口了啊!”出门去看,却是杳无人影。
⑧2007年4月16日,在我的一再劝诱下,一辈子不愿花钱的父亲终于同意做手术,安装心脏起搏器。在手术室外,我算了一笔账:我一年差不多回老家四趟,父亲已经七十五,假如他再活十年,那么,我统共只能再见他四十次!
⑨就是这个结果,让我开始拍摄《父亲的村庄》。每拍一个人,我都会向父亲念叨念叨,父亲便给我讲他们的故事。我惊讶地发现:每一个看似最平常的生命,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人到中年,蓦然回首,却发现,这片自己曾经拼命挣脱的土地,却早已注定了此生所有的精魂。
(有删改)
15.阅读③—⑦段的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每空限15字以内)(4分)
情节一:张爱大爷预言我将来靠双眼吃饭
情节二:
情节三:小老奶奶多次年初借钱年尾还钱
情节四:
16.结合第⑥段内容,说说作者7次运用“客客气气”一词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7.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父亲的村庄里的人们有怎样的特点,给予作者怎样的影响。(不超过150字)(7分)
答:
(二)阅读《即将消失的低碳民居——地窨子》,完成第18—19题。(共7分)
即将消失的低碳民居——地窨子
兰博文 张雪梅
①古书记载,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至少在一两千年前,就有一种适应在异常严寒气候下生存的简陋民居——地窨子。这种最为原始的居住方式并不意味着落后,恰恰相反,在它身上体现了很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与建造思想。
②地窨子展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设计才华。为了适应极端寒冷的气候,地窨子多选址在南面向阳坡地,这种设计是为了保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对居所起到杀菌、保温、照明的作用。地窨子多为半在地上半在地下,三面多半在地下,冬季雪后屋顶上就覆盖上厚厚的雪被,起到很好的防寒保温作用,即使冬季不取暖,屋子也能保持在零度以上。地窨子一般建造在山坳与河流小溪附近,这样既【甲】能有效地避免暴风雪的袭击,又【乙】可以就近取水、便于生活。
③
地窨子体现了人类降低房屋造价的调控理念。地窨子的建筑材料主要为泥土和秸秆,便于就地取材;三面利用自然山坡作围墙,省时省料;建筑方式为人工挖掘和土坯夯实,建房技术水平要求不高;面南背北的半地穴式,冬暖夏凉,适宜防寒保温。作为东北地区典型的借助自然环境降低制造成本的经济型民居,简陋低廉的特点成为平民百姓必然的选择,这种民居在东北延续长达千年之久,到民国乃至五六十年代仍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④地窨子采取了人类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措施。地窨子坐北朝南、北面以山坡作墙、一面通风的特点,有利于太阳光的利用,避免在大暴风雪到来时将屋子里的暖空气带走。窗户多为纸质,能有效防止冬季冷风透过窗户缝隙进入室内;开窗取光、关窗留影这种天然的百叶窗适度调节采光与遮阳,很好解决了夏季强光抬高室温的弊端,并随时随地都可修补维护。
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地窨子作为最简陋的居住方式已退出历史舞台,即将消逝。真希望能有一批睿智的人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构建一批能够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地窨子”,使之在历史气息与人文追忆中焕发新的青春。
(有删改)
18.阅读第②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的位置不能调换的理由。(2分)
答:
19.阅读下面材料,说说同为传统民居的窑洞和地窨子有哪些共同点。(5分)
【材料】
窑洞最早出现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文化时期。窑洞式住宅是陕北甚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这种特殊的“建筑”,不是用“加法”,而是以“减法”,即“减”去自然界的某些东西而形成的可用的空间。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有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这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西北部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窑洞的废弃越来越多,挖掘的很少,这种挖掘方式会越来越不为人知。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8分)
①多读、熟读、识破,可以看成读书的三重境界。但在通常情形下,大凡谈到读书,人们往往首先主张多读,继而强调读懂——识破,至于熟读的主张说的并不多,甚至往往被忽视。其实,倘若真能做到熟读,那么,对书内容的理解必定深入以至接近识破。
②【甲】古人称“《文选》烂,秀才半”,即指熟读《昭明文选》,可以成就半个秀才。苏轼的读书体会则是“故书不厌百回读”。古人作诗的秘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更是大实话。其实,眼下倘有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人士,吟哦不绝,不用作诗都要羡煞人。这就是熟读的好处。
③【乙】
我们提倡熟读有价值的书,既可以是通常所说的经典和名著一类的书,也可以是一本或几本优秀的专业类书,甚至可以是一些高质量的知识普及类的图书。但必须是同类书中的精品。只主张熟读,而不问书籍之优劣高下,以至于去熟读诸如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的《厚黑学》一类的垃圾书,熟读许多既无趣又假话连篇的书,熟读内容质量很不可靠的书,实在是对自己宝贵生命的糟践。
④【丙】排除社会功利的目的,作为人生修养的重要手段,读自己喜欢的书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书,其书再好我们也难以读好、读熟。在读书上,哪里有兴趣,哪里才会有阅读,哪里才会有记忆。当然,兴趣可以养成,但需要主客观的修养一致。总之,在选取需要熟读的书时,兴趣实在是不可或缺的。否则,硬着头皮去读,强行去读,再读也熟不起来的。
⑤作为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不妨多读、泛读,随意去读,但最好能选一本乃至几本自己喜爱的好书去熟读,受益必定多多。一个读书人,一生熟读几本好书,只要下一点决心,总还是能做得到的。
20.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答:
21.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A.熟读须好书,但一定得是自己喜欢的好书。
B.书宜熟读,但熟读的一定得是好书。
C.好书宜熟读,这几乎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比较相同的体会。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六、作文(50分)
23.题目:拥有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北京市西城区2013年初三一模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5
一、选择(共12分。每小题2分)
1.B 2. D 3.B 4.A 5.C 6.C
二、填空(共8分)
7.(共5分)
(1)无为在歧路 (1分。错一处不给分)
(2)玉盘珍羞直万钱 (1分。错一处不给分)
(3)似曾相识燕归来 (1分。错一处不给分)
(4)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2分。错一处扣1分)
8.①论语 ②儒 ③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写出其中一个即可,有错不给分)(3分。每空1分)
三、(共11分)
9.①当前我国国民餐桌上浪费粮食现象非常严重(数量惊人),这与我国国情极不相符。②大多数中学生知道有必要节约粮食,但是学校食堂仍然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4分。每空2分)
10.①浪费受罚 ②告别托盘 ③(实行)AA制 ④剩菜打包(4分。每空1分)
11.答案示例:“光盘行动”引领你我,勤俭作风传递大家。
为什么要开展“光盘行动”?为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光盘、光盘,行动、行动!
餐盘微微笑:请把食物全吃掉!
(3分。符合主题、使用修辞、语言各1分)
四、(共9分)
12.(1)如果 (2)一向,向来(2分。每空1分)
13.(1)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
(2)让像我这样的人统领军队去收复中原。(4分。每句2分)
14.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器;率领他自己的部属一百多家人;并且又招募了两千多人。(3分。每个要点1分)
五、(共30分)
(一)(共15分)
15.情节二:父亲决定砸锅卖铁供我上研究生
情节四:乡亲们不留名帮父亲干体力活
(4分。每空2分,人物1分,事件1分)
16.表现了父亲对小老奶奶的恭敬,小老奶奶对父亲的感谢,村庄里的人们重情义、讲礼数的特点。(4分。前两点各1分,后一点2分)
17.
答案示例一:张爱大爷预言成真,看出他见多识广;父亲砸锅卖铁供“我”读研究生,体现了父亲无私的爱;小老奶奶按时还钱显示了乡亲对诚信的看重;乡亲不留名地帮助父亲干农活,写出了人们的淳朴和善良的性格特点。村里人的这种品质、性格、生活态度深深影响了“我”,铸就“我”一生所有的精魂。
答案示例二:父亲村庄的人们朴实,善良,他们重情义,有爱心,讲信誉,他们虽然贫穷,但是他们热情。那里有见多识广的人,有像我父亲一样对知识和未来充满向往和憧憬的普通人。父亲村庄这些人的性格、品质,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我”,铸就“我”一生所有的精魂。
(7分。结合内容2分,特点2分,影响2分,语言1分)
(二)(共7分)
18.因为【甲】句与上文中地窨子建造在山坳中相对应;【乙】句与上文中地窨子建造在河流小溪附近相对应,所以不能颠倒顺序。(2分。每空1分)
19.历史悠久;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建筑过程中就地取材,使用材料少,建造经济;都能够冬暖夏凉,节约能源;逐渐衰落。(5分。每个要点1分)
(三)(共8分)
20.我们要熟读自己喜爱的好书。(或:熟读自己喜爱的好书,受益必定多多。)(2分)
21.首先指出人们对读书三重境界认识的一个误区,然后强调熟读之重要,从而引出下文对熟读的具体论述。(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2.【甲】处应填:C 【乙】处应填:B 【丙】处应填:A(3分。每空1分)
六、作文(50分)
23.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46分)
说明
书写(4分)
一类卷
(50—43)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46—39分
以4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
二类卷
(42—37)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38—33分
以3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36—30)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32—26分
以2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9—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25—0分
以1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说明: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不写标题扣2分。
3.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苏老师中考语文状元专题讲座决胜2013年中考,助推自主学习型状元
中考将至,如何利用最后有限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复习,这是考生、家长和老师们都很关心的问题。最近我到各校听课,发现许多考生陷入了复习应考的种种误区之中,这里我提醒大家:明确目标;统筹安排;讲究方法;追求效率。
明确目标:熟悉考查内容,依据《中考说明》做一个详尽统计,不能有疏漏;熟悉自己的目标,熟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对这两方面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描述,也就是中考的遥控器在自己手里攥着,有多少胜算,有多大潜力,思考这些问题比做几张卷子要重要得多。
统筹安排:一是多学科的调配;一是时间的调配,一是内容的调配。
讲究方法:复习要有计划。时间怎样安排,任务怎样突破。
中考前该做什么。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有规律的,任何一个知识点也都是有规律的,要抓住这个规律就要善于思考。不要陷入题海之中,该死记硬背的一定要记死背硬,该灵活把握的一定要把握灵活。不可有半点侥幸心理。
追求效率:效率就是目标,就是理想。随着时间的渐进,我们的复习目标应该越来越小,信心越来越足,成绩越来越稳定。
根据我对《中考说明》的理解和对中考的研究,提供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概括起来就是: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得分点。
★一、把握得分点
得分点有三处便于把握:一是基础知识;二是文言文阅读;三是作文。
(一)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第一得分点。
(二)文言文 文言文考查两部分内容:背诵默写和阅读,说它是第二得分点是因为它考查课内圈定的范围。
背诵默写误区是:全文背诵,全文默写。这样效率极低,如果平时已经完成了背默任务还好,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要求,此时再全文背默,痛苦不堪。那怎么办呢?
第一步:明确默写诗文句子的特点。
特点:①名言警句②有一定文采③诗文的核心句④有一定普遍性
第二步:做出统计,制成卡片,随时练习。
文言文阅读应对方法是:
第一步,明确考点。
《中考说明》规定:①理解课文中文言词语的含义。②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③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第二步:筛选。回避近年考过的,圈定次重点,再掌握了一模二模的篇目,中考篇目就浮出水面了。
第三步:做考点统计,明确考查规律。
从形式上看1.单字短句2.直接解释
从内容上看3.偶有古今义4.极少虚词
从选材出处看5.绝大多数都有注释6.没有注释的一定熟悉语境
这样统计告诉我们:不瞎干活,不干瞎活。
(三)作文
明确北京市作文命题特点:全命题或半命题
2003年:喝彩 2004年: 需要我;
2005年:开端 2006年:劳动
2007年:动力来自 2008年:向前 向前 向前
2009年: 并没有结束 2010年:凝聚
2011年:日积月累 2012年:少年风采
半命题的好处是命题人把一部分的命题权交到了我们手里,这还不是自己想什么就写什么?所以它是第三得分点,也是最大得分点。当然也是最大的训练误区。
第一步,明确不该做什么(八大误区)
误区一:观察与认识 误区二:多读与多写 误区三:知识与方法
误区四:概念与形式 误区五:主体与目标 误区六:自改与互改
误区七:评估与反馈 误区八:思想与标准
第二步,明确自身不足(三乏)
写作资源匮乏——没的写 内容肤浅空乏——写不好 语言表现贫乏——不会写
第三步,明确该做什么(知道了不该做什么,再做什么都是有效的)
第一、分项练习
有话可说说自己
——低下头来看自己,闭上眼睛想体验——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有话会说自己说
——说自己的话,说自己想说的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有个性的语言是得分点。
有话敢说说真话
——只有自己喜欢,别人才可能喜欢;只有感动自己,才可能感动别人。
第二、仿写练习
基本动机是感受技巧;直接效果是拔高;
最终目标是创新;过程是由被动变主动。
第三、修改练习
自己搜集整理修改平时习作
请人帮助修改习作——明白修改的理由和价值。
目标是晋升等级
第四、转化练习——多角度、多层次开发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
转写作顺序;转表达方式;转文章体裁;转文章结构;
转详略部分;转开头结尾;转人称人物;转主题落点……
转化例文:
劳动——生命的开端
父亲是个工人,每日都在辛苦地劳动,而奶奶的疾病,妈妈的下岗,无疑对我家来说是当头一棒。近几日爸爸又瘦了一圈,我的心十分苦涩,我自认为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既然家中有难,我这个七尺男儿不得不帮爸爸一把。
暑假里,我把爸爸的“三轮”骑上了街。烈日当头,心里正掂量着在哪避暑,远见一位妇女领着小孩儿向我招手,坐车?还真有活!好热呀,可我怎能拒载,懒洋洋蹬过去,笑盈盈地问:“您到哪儿?”“牵手商场。”这位体态丰满的太太淡淡地吐出一句,没把我的三轮砸趴下。
这是我的第一份生意,加油干!我暗自给自己打气。汗水早已浸湿了背心,额头豆大的汗珠砸在冒烟的马路上,毛巾擦湿了,嘴里咸咸的涩涩的,接着蹬。路还在无限的延伸,我飞似地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心里一百个小心,生怕蹭着哪位爷。
远远的,“牵手”的大招牌赫然矗立在大厦顶层,啊,你就像沙漠中的绿洲,冰山上的烛火,黑夜里的明星!咳,望山跑死马,好不容易到了,我不知道我还像不像人。
“谢谢。”我擦着汗水,接过了钱——3块!我苦笑着,托着钱愣了好久。爸爸,您下班后就是这样挣命的吗?爸爸,我不该拿着您的汗水去买那无关紧要的篮球鞋,我不该拿着您的汗水去冒充“大款”请哥们儿挥洒入土;妈妈,我这时才明白您为什么整天愁眉不展;奶奶,我这时才明您为什么有病不肯吃药……这一刻,我恍然明白了许多许多。我生活在父母一日一日的奔波与劳碌之间,我生活在父母一行一行的泪水与汗水之间,我生活在父母一丝一丝的忧虑与愁苦之间。
“小伙子——走吗?”一位大爷喊醒了我。
“哎,走走,您去哪儿?”
蹬着三轮,飞驰在清爽的大街上,我才意识到:生命从这一刻开始。
这是2006年我市一篇中考高分作文(58)。特点是文章题目涵盖了两年的试题“劳动”“开端”。
转化落点:
2003年(喝彩):蹬着三轮,飞驰在清爽的大街上,真为我自己喝彩。
2004年(需要我):蹬着三轮,飞驰在清爽的大街上,我意识到家庭需要我。
2005年(开端):我才意识到:生命从这一刻开始。
2006年(劳动):这时我才真正懂得劳动的意义。
2007年(动力来自):蹬着三轮,飞驰在大街上,我再也不觉得热、也不觉得累了,动力来自那3元钱。
2008年(向前,向前,向前):想着奶奶有病不肯吃药,我蹬着三轮向前;想着妈妈整天愁眉不展,我蹬着三轮向前;想着爸爸的汗水,我向前、向前、向前……
2009年(并没有结束):蹬着三轮,飞驰在清爽的大街上,我知道:这样的劳动并没有结束!
2010年(凝聚):捏着这三元钱,我知道,我对家人的愧疚和回报在这一时刻凝聚!
2011年(日积月累):这次体验让我明白:爸爸和我的那日积月累的汗水,日积月累的三元钱,将是我们一家人互相支撑的坚不可摧的力量!
2012年(少年风采): 蹬着三轮,飞驰在清爽的大街上,我才意识到:这才是少年风采。
启示: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化材料,在把握落点上下功夫。
★二、抓住重点——现代文阅读
阅读所以是重点,也是由于它所占的分值决定的。阅读本该是一种享受,实际的情形是一种最痛苦的挣扎。为了减轻一些挣扎的痛苦,我提醒考生:
(一)走出题海误区,摸清考查规律
题海误区有几种现象:
(1)为了突破阅读关,师生自织天罗地网,埋身于题海之中;
(2)机械做题,师生成为解题工具;
(3)作题没有目标,只为抢占复习时间,自慰空虚的应考心理;
(4)做过文题并没有真正理解文本。
如何跳出题海误区呢?用《课标》的话说就是“少做题,多读书”。这话说得有些轻巧,我知道谁也不会照着去做。静下心来细想,它真是最富“人文关怀”又最有效的忠告。要突破阅读难关,重要的是摸清考查规律。
首先,明确要求。
《中考说明》考查阅读的要求是: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相关材料,对一些问题进行判断和探究。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其次,揣摩考点。
上面的话是命题的依据,我们从中提出的关键词是
内容 中心
关系 思路
意义 作用
心得 判断和探究
表达方式的作用
再有,分析考题。要求、考点最终要用题目的形式呈现,所以要分析题干,透过形式看到考查目的。
(二)走出知识误区,历练阅读能力。
知识误区的标志有三:
(1)死咬文体知识,功夫下在各种文体的要素上,把生动有趣的文章糟蹋到枯燥乏味还不止。比如读记叙文总抓住时间、地点、故事不放;读议论文决离不开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读科学小品文就是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2)情系各种概念,反复无效地“魔练”。什么表达方式、表现方法,甚至各种修辞概念,考纲明确了了解作用和效果,可还变换方式,拐弯抹角对概念难舍难离。
(3)把知识与能力割裂开,把情感、态度孤立起来。
要跳出这个误区,无疑要历练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有:
理解文本的能力;搜索信息的能力;概括大意的能力;感悟语言的能力;鉴赏评价的能力;分析运用的能力等。
在阅读诸多能力中,“概括”是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回避不开的考点。概括在阅读中的工具性很强,是作答须臾不可离开的手段。
概括,从考查的对象总结,大致有:
第一、概括文段内容。 第二、概括文篇中心或内容。
第三、概括人物的特点、思想和行为。 第四、概括写作目的
其他非概括性题目都离不开概括的能力。
概括,从考查方向上总结,大致有:
第一、提取中心句第二、连缀核心词语第三、综合文本信息(一定的语言惯式)
(三)走出题型误区,掌握应对技巧。
陷入题型误区的表现是:
(1)过度关注题型变化,把题型看得比文本重要;
(2)抛开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无限度地向外开放;
(3)只顾作题,不总结规律,滋生浮躁心理。
走出这个误区,我们要认识题型特点,总结作答规律。如苏老师针对作用型、含义型、赏析型、感受型等的A+B+C定律。
阅读有效方法:
1.带着题目读文章 2.带着文章揣摩题目 3.理出文章的思路、特点
4.寻找作者最想说的一句话(主题)5.思考文章的社会效果6.研究题干和作答技巧
★三、突破难点——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实践
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实践题是课程改革的标志性题目,真正考查语文能力。这类题所以被认为是难点,一是它新;二是它答案有不确定性;三是需要考生平时关注生活,有创造和创新意识。
考纲要求:
1.依据设置的情境和提供的资料,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简单方案的设计。
2.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或图表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形成自己初步的认识。
3.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综合题题型大致有:方案设计、图表解读、新闻概括、名著推荐、广告口号、句式仿写、俗语理解运用等。下面就考纲出现的题型示例具体谈谈应对思路。
1.活动方案题
解题思路:
①调动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②要有情境感③步骤、环节等衔接、过渡自然,有操作性。
2.图表题
解题思路:(先学会读表格)①读懂表格内数字所反映的问题。②把握数字表现出的趋势。③分析数字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3.新闻概括题
解题思路:①逐句提取重要信息。②概括准确、简炼。
③注意新闻的特点——抓导语。(题目往往把导语拿出)
总体要求:1。要有情境感;2.要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表述要准确、到位、精要。
各位考生,生活中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似乎不是问题;应考复习,特别是语文复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不是容易认清的问题。要提高复习效率一定做到不该做的不做,该做的也一定要讲究技巧。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得分点,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更重要。
重点:重点知识,重点需要;如果已经抓住了,就要合理分配精力。
难点:知识难点,技巧难点,还有理解难点。理解难点才是真正的复习难点。这里再提醒:经过努力还突破不了的难点,就不要死攻这一点,某种意义上少丢分和多得分是一个道理。
得分点:除了把握知识的得分点外,还要把握自己的长项。
考生们,明确自身优劣,明确自身的需要,讲究应试策略,会有出人预料的效果,不妨你实践一下。
预祝大家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随感而已,不是作文
今天听苏老师讲了几篇写父爱的作文,就特想写点东西。算不上是作文,随感而已。
什么是好文章,我至今才明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看完能使人联想到自己,联想到自己后能哭出眼泪,或能笑出声来,便是好文章。
对照文中的作者和作者笔下的父亲,自己真的感慨万千。
自己曾是那么的不听话,居然让父亲早生白发。初二时,我的离家出走,让父亲的心都快碎了,但父亲从来,即使到现在也没有给我说过一句语气重的话。那时,就是那样的叛逆,他们不喜欢的衣服,我偏爱穿;他们不让做的事情,我偏要做;他们希望的,我偏不做;整天不思进取,沉迷玩乐。那时,我在家时,空气就是凝固的,父亲的声声叹息让我更加反感,于是离家出走。我不在家时,家里的空气是悲戚的,父亲的头发由黑变白比染的还快。回来后,妈妈偷偷告诉我,父亲是个坚强的人,但却唯独因为我偷偷流过两次泪。一次,是担心这离家出走的我,另一次,便是在我出生时。
妈妈说,我出生时,先天性心功能发育不全,而且需手术治疗,但坚强的父亲没有哭,他在手术书上签字的时候还在安慰身体衰弱的妈妈,鼓励妈妈要坚强,要相信医生。可当把我送入手术室,看到我头上身上都插满了大大小小的针管时,他哭了,哭出声,哭了一脸的泪。
妈妈还说,也正是因此,父亲特不舍得和我分开,为了照顾我和妈妈,为了天天能看到我们娘俩,父亲还特意换了份离家近的工作。父亲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一下班奔回来抱我,抱我时一边“丫头”、“丫头”地叫着,一边满眼幸福地逗我玩,有时还特意把我举得很高。那时,一到快下班的时间,我就朝门口看,都形成条件反射了。那时,不光是父亲舍不得我,我也依恋着父亲。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关系就突然僵化了呢?是那次吗?那个周末,同学中午突然约我出去吃饭,而且是玩得很铁的同学,我一边玩着电脑游戏,一边很爽快地答应了,但却没有注意到父亲已经快忙乎了一个上午,正在做我喜欢吃的红烧鱼。没顾得上看父亲失落的眼神,更不会注意到父亲因为一大早就去买鲜活鱼而没有睡好的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我只是轻松地说了句“午饭,你们自己吃吧,我晚上回来吃”,就匆匆出去见同学了!那天和同学吃完饭后,玩到很晚才回来。回到家,晚饭又已经摆在了桌子上,饿坏了的我眼睛亮了起来,居然还是红烧鱼,还以为父亲是又做了一条,谁能想到因为我的一句晚“晚上回来吃”,父亲居然完好无缺地给我留着,而自己中午只吃了一碗方便面。
父亲,是从这次,您生我的气了吗?
应该不是,在那之后,您还是对我那么的好,有时甚至是溺爱。就说去年吧,我怯于中考的压力,又
受了同学的撺掇,给您说,我想去上职高。您听后皱皱眉头,喉腔里翻滚了几下,想说什么,半晌都没有说,最后制止了妈妈对我的说教,说“只要她喜欢,由着她吧”,妈妈便给您闹,可您看看我,眼神里依然是慈爱,只是摇摇头,说“别再离家出走就好”。当时的我还给同学炫耀,说“离家出走可以吓唬住家长”,但是现在回忆起来,怎么是那么的酸涩苦楚呢!
没有上完初三,我便去了职高,然而在职高半个学期,我就又腻烦了,我又给您说,我不想上职高了,我还想参加中考。您一听喜出望外,不辞劳苦,不顾颜面,不惜金钱,帮我跑关系,找老师,买资料;然而我呢,却在这复读补习班里还是那么地任性,还是那么地没有上进心,那么地不主动,就连苏老师每周布置的一篇作文都懒得写!
不仅是懒得写,而且还有多年养成的坏毛病在作祟:平时不练习写作,只在考试时东挪西凑,胡扯八连,抄抄转转,这样自然到了现在也还写不出好文章。好文章是什么?不在于语言多华丽,不在于形式多花哨,关键在于故事真不真,情感实不实,首先能打动自己。连自己都不能打动,又怎能打动别人。今天终于明白,我也有的写了,自己的父亲,自己的悔恨,自己的刻骨铭心,自己的彻悟……从现在开始,真性情写作。
写作不为了什么,只是写给自己,也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些启迪或帮助。
因苏老师正在加紧收集并整理优秀作文素材,以备中考时开拓思路或是转化使用,为此欢迎并期待更多师生把有创意的作文素材或是表达通过电邮与苏老师交流。另向大家致歉:因版面有限,近期优秀作文示例将在“苏老师决胜中考”作文序列悉数呈现!
苏老师友情提醒中考师生:从现在开始,认真探究各区一、二模试卷,每生每科每天还都可以提升至少一分,三个多星期呢,各科满分还都是有希望的,关键是既要认真,又不紧张,把握规律,方法对路!动力来自教训和经验,向前、向前、向前,学习并没有结束,凝聚汗水,日积月累,没有理由不成功!永不放弃,可以给你摆渡的船,温故知新,可以让你更顺风前行,坚持不懈,你就可以展现少年风采!
附录:苏老师中考讲义精华回顾
1、问脉寻经法:苏老师语文课堂上一种基本的阅读方法,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把握文章脉络,基本了解文章大意,具体操作方法是通过快速审读文章题目和寻找出现次数比较多的词语,提取出关键信息,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抓住明线(事件线索——脉)和暗线(情感线索——经),从而在有效地时间内感知文章大意。一般结合快速阅读法中的跳跃阅读、十字交叉阅读、立体阅读等练习使用。从应用上讲有两个步骤:一是找关键词,串成线,二是以关键词为中心词前后加词语概括成脉或经。以《冬云》、《塑造梦的泥土》、《年夜思》、《我爱北京的小胡同》等为例再行训练并讲解。
2、钻木取火法:苏老师语文课堂上一种基本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把文章当作钻木取火游戏时使用的木块,用分析在哪钻木可取得火种的方法来分析文章纹理,并根据纹理的疏密判断文章的关键句,从而得出理解本文的钥匙。具体操作步骤是可先找出文章的每句话并判断上下句之间或几个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个是中心句等,然后根据中心句概括文章内容。
常可参考以下普遍规则:虽然但是找但是,因为所以找因为,承接递进朝后推,并列分别提,总分找总句等。可结合各区一、二模说明文和议论文等为例训练并讲解。
3、敲骨吸髓法:苏老师语文课堂上一种基本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读到关键词语或优美词语时要仔细认真地推敲词语以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一般是通过词性分析、词义比较、含义、表达效果等多方面来分析,推敲词语,吸取词语所包含的思想精髓,故名之敲骨吸髓。
4、见缝寻针法: 苏老师语文课堂上一种基本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关键句,极力从字面意思内外通过寻找潜台词的方式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主要是人物语言的阅读理解相关内容(略)。
5、求一阅读法:又叫八面受敌法,原创为宋朝文学家苏轼。苏老师语文课堂上常用来指导学生快速做题训练,被归纳为“在哪问,在哪找,怎样问,怎样答”。
6、“行不过三”理论:
是指阅读理解快速做题的一种方法,根据一般问题分两个部分即关键句(关键词)、问词,而迅速通过查找并对照含有关键句或关键词的句子的前后三行左右寻找可以回答问题的准答案,然后组织成语言正确表达即可。这里面,须注意:关键句并非只一处有,要找全找准;准答案未必是答案,要结合问题的问法回答。
7、答案A+B+C定律:是指对于阅读理解大题,如理解类、作用类、含义类试题,均可将其答案归纳为三点,可以从(内容上来说+结构上来说+情感表达上来说)(即A+B+C)角度组织答案,也可以从(本义+含义(引申义)+情感)(也即A+B+C)角度等组织答案。在这里要注意,要不漏要点,要组织语言通顺,要做到能用一句话回答的不用一个词回答,能用一个词回答的不用一个字回答)
★作文大兵法(共有六大兵法供您参考运用,详细内容课堂保留)
◎兵法一、六分钟构思定律(三步六分钟九字快速构思作文定律):一分钟立意——造句——精准新;二分钟选材——转化——熟真新;三分钟布局——谋篇——巧工新。
◎兵法二、蝉联破句扩充法:首尾相接回环照应巧成文,仿写对句以一当十妙点金。
◎兵法三、填充修改转化法
◎兵法四、作文六大标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兵法五、优秀作文六大特征:醒目的标题、意味深长的开头、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文面、经典的语言、发人深思的结尾。
◎兵法六、三部八段论:唐朝文学家韩愈首创,即好文章最好有三部分,首、尾和主体。
首:两段;主体:四段;尾:两段。
●苏老师精讲写作问答(摘自《语文报·名师论坛》,有删节)
※何谓八面体作文素材?八面体作文素材有哪些特征?
详见课堂解析:画面感强、立意集中、文面精美、以小见大、易生共鸣、语言精炼等(需考前打造)。
※何谓转化?为什么转化还需要训练?
转化其实是一种创作过程,这就像用原著改编电视剧本,用采访资料进行文学作品散文或小说的创作等,因为转化本身是一种能力,所以需要训练。孰能生巧,练多了,自然就可以转化成满分作文了。
※何谓破句?何谓蝉联?二者有什么关系?
破句是苏老师作文课堂上的专有名词,其实就是把一个句子拆解来快速扩展语句帮助构思的一种方式,同样蝉联也是这样一种方式,蝉联是首尾相接、回环照应的方式来扩展语句。二者都是快速成文的一种技巧(写作界认为是一种伎俩,说不利于真情实感的表达,我未予理会),若能综合运用破句和蝉联将会让写作者文思如泉涌,下笔即千言。(以经典作品例析)
※何谓“三步六分钟九字构思定律”?
苏老师认为若构思时间过长,容易写成烂文章,故写作构思时间规定六分钟之内必须着笔,着笔之前的构思应遵循三步走、应思忖九个字方能胜出。(详见课堂解析)
※三部八段论、一二一结构、大树开花、横向组合等又说的是什么呢?
文章的布局谋篇而已,在构思时若能想着点就最好了,多练习养成一种自然成文的习惯就更好了。
※苏老师眼中优秀作文的特征有哪些呢?
因为文如人,文即人,故六大优秀作文的特征:醒目新颖(如标题即眉目)、意味深长(如开头即容颜)、生动活泼(如故事即画面)、身材优美(如结构即文面)、发人深思(如首尾即足踝)、经典韵味(如语句即质感),要让读者喜欢并爱不释手就需精心打造并细细修饰。
※苏老师可以透露一下您参与指导的作文阅卷内幕吗?
阅卷没有内幕,全都是公开的秘密,在大部分学校可能都会被抽调数名老师参与作文的评阅。我可将这几年在阅卷指导工作中的个人体会给你们交流一下。
(更多内容请参见苏老师冲刺满分作文专题课堂)
※苏老师对写作教学和考试的吁请(节选)
“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课标要求)
这应该是我们写作教学和考试的指导方针和行为底线——是不容许逾越,甚至不容许讨论的底线。
这个底线的坚守,还不仅只是为了一次考试的使命,一个标准的遵循;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对中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尊重,而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这种坚守,实质是在坚守民族振兴的底线。同时,这也是对写作固有规律的遵循,对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的遵循。
应试点拨(详见课堂例析)
8、作文六大标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9、优秀作文六大特征:醒目的标题、意味深长的开头、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文面、经典的语言、发人深思的结尾。
10、三部八段论:唐朝文学家韩愈首创,即好文章最好有三部分,首、尾和主体。
首:两段;主体:四段;尾:两段。
11、三步六分钟九字快速构思作文定律:一分钟立意——造句——精准新;二分钟选材——转化——熟真新;三分钟布局——谋篇——巧工新。
12、考场快速成文法:破句法、蝉联法、转化法(详见课堂讲析)。
【最后提示】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化材料,在把握落点上下功夫。
☆自然个性表达,巧妙迁移转化,彰显写作实力,规范确保稳定,创新提高自己。
最后提醒:考场作文忌:长段、长句子、生僻字词、拖泥带水、过度含蓄、较为抽象、故作深沉; 考场作文喜:少逗号多句号(多样标点符号)、简单明了、干脆利落、简洁明快、一目了然。材料不但可以用而且可以进一步转化练习。但要在考前练习转化写作,不能有背作文套用的思想,要重新创作。准备“看家作文”要多样化,而不能只背一篇文章就认为万事大吉,更不能有侥幸心理,考试是检测自己的能力,而不能有投机取巧的心理。不要太单一,若套用太机械,反而会弄巧成拙,不能先入为主,应该多准备些素材,为了新的题目尤其是意想不到的题目服务,而不是套用。一定要知道是新写的一篇作文,新的写作。一定不能跑题!
写作方面的几点叮嘱 “写作题”作为中考的“半壁江山”无疑是重中之重。 训练重点:“确保一个中心”、“最好一两件事”、“六到八个段落”。“千招会”不如“一招绝”:快速转化。
特别强调:1、把作文题完整书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中间。2、根据确定的主题、文体按照正确的格式完成作文。3、开头精美,有吸引力;中间内容丰富;结尾干脆有力,或余味无穷;结构合理。4、格式、文字、标点,书写正确、工整、匀称。5、符合文字要求。等等。
附录:可用修改符号
如有问题想咨询请短信:13264261257,如有佳作想发表请电邮:jiaoyan_suyujie@163.com
【考试也可笑翻天】此为纯属虚构,如有巧合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默写】(1)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因身在最高处 。(王安石《登飞来峰》)
(2)_鲜花零落化作尘,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3)学而不思则罔, 死而不学则带 。(《论语》)(1分)
(4)《岳阳楼记》中叙述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 百废待兴 , 满目萧然 ”。
【名著阅读】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 闰土 ;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百草园和 美女蛇 ;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 圣洁贤惠 的好品质。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范爱农》中正直倔强的范爱农, 《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 , 《阿庆嫂》中的阿庆嫂 。
《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除了头领宋江,文有(武用)、公孙胜等人的运筹谋划,武有鲁智深、(李奎)等人的浴血奋战,屡次大败官军,比如 (制取生辰纲 ) (填写相关情节)。这正验证了那句著名的俗语“___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____”啊!
【作文】____并没有结束
生命并没有结束
“死不死?”“就该枪毙!”一群人说着、骂着。
“你死不死?”监考老师在前面看着下面交头接耳的考生。
虽然考试还没有开始,但是火药味已经很浓了,似乎张开嘴就能吃到枪药了。
语文卷子在考试前5分钟就发下来了,看到作文后我就想到了这个题目《生命并没有结束》。我的脑子里顿时思绪万千,已经无暇顾及前面的那60分题了,拿起笔就添上了答案,也不知道有没有多选题。
好好想作文怎么写,突然我看到了脚下的阿迪王,这让我联想到了春哥、大帝……那句口口相传,老幼皆知,最经典的口号:信春哥,得永生!对啊,生命并没有结束,因为我们都信春哥,我们可以得到永生,生命怎能结束?!
我又一次欣赏了脚下的阿迪王,那么光艳美丽!大帝、春哥保佑我吧,我不仅要生命,还要分数!
老师,这份试卷是有魔力的,如果你不信春哥、不信大帝,那么你必死无疑。如果你希望你的生命不会结束,那么就请给我一个满分,我们敬爱的春哥和大帝一定会饶恕你的!
写到这里差不多400字了,距离要求的600字还差点,那我就再写上几句吧。
还是说说考场里面的事情,此时考场内已经乱了,此时不是武松的血溅鸳鸯楼,而是血溅中考场!带着刀的那个人我不认识,但是看到他脚下的阿迪王我就知道他是我哥们。我也看到了有人躺在了地上,早已血肉模糊,希望他也信春哥,生命不会结束,否则估计死定了。
考场中一片惨象,两位监考老师似乎都很胆小,躲在讲台后面不敢出来,考场内好学生面前的卷子早已被抢跑,一群穿着阿迪王的学生在狂抄。我不想去抄,因为我不想违反考场纪律,仍然坐在我的位置上完成这篇作文。
突然,我听到了警车的声音,隐隐约约的,因为考场里面太嘈杂了。没错,就是警察,手持防暴盾进入了我们考场,那些打人的、抢卷子的学生全被带出去了,我想我做对了,要不就会进去了,这篇作文也没法再展现在世人面前了。
生命并没有结束,因为我的目标还没有实现,我的希望,我的理想,我的一切……
(“考试也可笑翻天”为逗乐部分,请不要模仿哦!!!)
【最后友情提醒】动力来自信心,向前、向前、向前,学习还没有结束,奋斗还可以重新开始,凝聚精气神,日积月累汗水和激情,尽情地展示少年之风采,你可以给世界一个全新的形象!
唱歌听歌可放松,适当游戏换心情,身体保健很重要,每天可以笑一笑!
如需单独辅导,敬请提前预约!
注:欢迎就中考语文的教学和辅导与本人交流,本人期待在您的帮助下提高教研和教学辅导水平,谢谢。市基础教研中心苏玉杰联系邮箱:jiaoyan_suyujie@163.com suyujie123@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