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9.50 KB
  • 2021-05-10 发布

2015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精校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仔细选一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统计显示,2013年底杭州市各类高中在校学生人数约是11.4万人,将11.4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11.4×104 B. 1.14×104 C. 1.14×105 D. 0.114×106‎ ‎【答案】C.‎ ‎【考点】科学记数法.‎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在确定n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1还是小于1. 当该数大于或等于1时,n为它的整数位数减1;当该数小于1时,-n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1个0). 因此,∵11.4万=114 000一共6位,∴11.4万=114 000=1.14×105.故选C.‎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 ‎【答案】C.‎ ‎【考点】有理数的计算. ‎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逐一计算作出判断:‎ A. ,选项错误; ‎ B. ,选项错误; ‎ C. ,选项正确; ‎ D. ,选项错误.‎ 故选C.‎ ‎3、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答案】A.‎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因此,‎ A、∵该图形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该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B、∵该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该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C、∵该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该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该图形旋转180°后不能与原图形重合,∴该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A.‎ ‎4、下列各式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考点】代数式的变形. ‎ ‎【分析】根据代数式的运算法则逐一计算作出判断:‎ A. ,选项正确; ‎ B. ,选项错误; ‎ C. ,选项错误; ‎ D. ,选项错误.‎ 故选A.‎ ‎5、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已知∠A=70°,则∠C=【 】‎ A. 20° B. 30° C. 70° D. 110°‎ ‎【答案】D.‎ ‎【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 ‎【分析】∵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已知∠A=70°,‎ ‎∴根据圆内接四边形互补的性质,得∠C=110°.‎ 故选D.‎ ‎6、若 (k是整数),则k=【 】‎ A. 6 B. 7 C.8 D. 9‎ ‎【答案】D.‎ ‎【考点】估计无理数的大小. ‎ ‎【分析】∵,‎ ‎∴k=9.‎ 故选D.‎ ‎7、林地108公顷,旱地54公顷,为保护环境,需把一部分旱地改造为林地,使旱地占林地面积的20%,设把x公顷旱地改为林地,则可列方程【 】‎ A. B. ‎ C. D. ‎ ‎【答案】B.‎ ‎【考点】由实际问题列方程.‎ ‎【分析】根据题意,旱地改为林地后,旱地面积为公顷,林地面积为公顷,等量关系为“旱地占林地面积的20%”,即. 故选B. ‎ ‎8、如图是某地2月18日到23日PM2.5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AQI的统计图(当AQI不大于100时称空气质量为“优良”),由图可得下列说法:①18日的PM2.5浓度最低;②这六天中PM2.5浓度的中位数是112µg/cm2;③这六天中有4天空气质量为“优良”;④空气质量指数AQI与PM2.5浓度有关,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考点】折线统计图;中位数. ‎ ‎【分析】根据两个折线统计图给出的图形对各说法作出判断:‎ ‎①18日的PM2.5浓度最低,原说法正确;‎ ‎②这六天中PM2.5浓度按从小到大排列为:25,66,67,92,144,158,中位数是第3,4个数的平均数,为µg/cm2,原说法错误;‎ ‎③这六天中有4天空气质量为“优良”,原说法正确;‎ ‎④空气质量指数AQI与PM2.5浓度有关,原说法正确.‎ ‎∴正确的说法是①③④.‎ 故选C.‎ ‎9、如图,已知点A,B,C,D,E,F是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的顶点,连接任意两点均可得到一条线段,在连接两点所得的所有线段中任取一条线段,取到长度为的线段的概率为【 】‎ A. B. C. D. ‎ ‎【答案】B.‎ ‎【考点】概率;正六边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等可能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因此,‎ 如答图,∵正六边形的顶点,连接任意两点可得15条线段,其中6条的连长度为:AC、AE、BD、BF、CE、DF,‎ ‎∴所求概率为.‎ 故选B.‎ ‎10、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若函数的图象与轴仅有一个交点,则【 】‎ A. B. C. D. ‎ ‎【答案】B.‎ ‎【考点】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综合问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分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 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函数的图象与轴仅有一个交点,‎ ‎∴函数是二次函数,且它的顶点在轴上,即.‎ ‎∴..‎ 令,得,即.‎ 故选B.‎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数据1,2,3,5,5的众数是 ▲ ,平均数是 ▲ ‎ ‎【答案】5;3.2.‎ ‎【考点】众数;平均数 ‎【分析】这组数据中5出现三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故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12. 分解因式: ▲ ‎ ‎【答案】.‎ ‎【考点】提公因式法和应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分析】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公式或平方差公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 因此,‎ 先提取公因式后继续应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13、函数,当y=0时,x= ▲ ;当时,y随x的增大而 ▲ (填写“增大”或“减小”)‎ ‎【答案】;增大.‎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函数,当y=0时,即,解得.‎ ‎∵,‎ ‎∴二次函数开口上,对称轴是,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14、如图,点A,C,F,B在同一直线上,CD平分∠ECB,FG∥CD,若∠ECA为α度,则∠GFB为 ▲ _度(用关于α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 ‎【考点】平角定义;平行的性质.‎ ‎【分析】∵度,∴度.‎ ‎∵CD平分∠ECB,∴度.‎ ‎∵FG∥CD,∴度.‎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设点P(1,t)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过点P作直线l与x轴平行,点Q在直线l上,满足QP=OP,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Q,则= ▲ ‎ ‎【答案】或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勾股定理;分类思想的应用.‎ ‎【分析】∵点P(1,t)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P(1,2).‎ ‎∴OP=.‎ ‎∵过点P作直线l与x轴平行,点Q在直线l上,满足QP=OP,‎ ‎∴Q或Q.‎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Q,‎ ‎∴当Q时,;Q时,.‎ ‎16、如图,在四边形纸片ABCD中,AB=BC,AD=CD,∠A=∠C=90°,∠B=150°,将纸片先沿直线BD对折,再将对折后的图形沿从一个顶点出发的直线裁剪,剪开后的图形打开铺平,若铺平后的图形中有一个是面积为2的平行四边形,则CD= ▲ ‎ ‎【答案】或.‎ ‎【考点】剪纸问题;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轴对称的性质;菱形、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的应用. ‎ ‎【分析】∵四边形纸片ABCD中,∠A=∠C=90°,∠B=150°,∴∠C=30°.‎ 如答图,根据题意对折、裁剪、铺平后可有两种情况得到平行四边形:‎ 如答图1,剪痕BM、BN,过点N作NH⊥BM于点H,‎ 易证四边形BMDN是菱形,且∠MBN=∠C=30°.‎ 设BN=DN=,则NH=.‎ 根据题意,得,∴BN=DN=2, NH=1.‎ 易证四边形BHNC是矩形,∴BC=NH=1. ∴在中,CN=.‎ ‎∴CD=.‎ 如答图2,剪痕AE、CE,过点B作BH⊥CE于点H,‎ 易证四边形BAEC是菱形,且∠BCH =30°.‎ 设BC=CE =,则BH=.‎ 根据题意,得,∴BC=CE =2, BH=1.‎ 在中,CH=,∴EH=.‎ 易证,∴,即.‎ ‎∴.‎ 综上所述,CD=或.‎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个小题,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 17、杭州市推行垃圾分类已经多年,但在厨余垃圾中除了厨余类垃圾还混杂着非厨余类垃圾,如图是杭州市某一天收到的厨余垃圾的统计图.‎ ‎(1)试求出m的值;‎ ‎(2)杭州市那天共收到厨余垃圾约200吨,请计算其中混杂着的玻璃类垃圾的吨数.‎ ‎【答案】解:(1).‎ ‎(2)∵,‎ ‎∴其中混杂着的玻璃类垃圾约为1.8吨. ‎ ‎【考点】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 ‎【分析】(1)由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频率之和等于1计算即可.‎ ‎(2)根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观点,用计算即可.‎ ‎18、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AD平分∠BAC,点M、N分别在AB、AC边上,AM=2MB,AN=2NC,求证:DM=DN.‎ ‎【答案】证明:∵AM=2MB,AN=2NC,∴.‎ 又∵AB=AC,∴.‎ ‎∵AD平分∠BAC,∴.‎ 又∵AD=AD,∴.‎ ‎∴DM=DN.‎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 ‎【分析】要证DM=DN只要即可,两三角形已有一条公共边,由AD平分∠BAC,可得,只要再有一角对应相等或即可,而易由AB=AC,AM=2MB,AN=2NC证得. ‎ ‎19、如图1,⊙O的半径为r(r>0),若点P′在射线OP上,满足OP′•OP=r2,则称点P′是点P关于⊙O的“反演点”,如图2,⊙O的半径为4,点B在⊙O上,∠BOA=60°,OA=8,若点A′、B′分别是点A,B关于⊙O的反演点,求A′B′的长.‎ ‎【答案】解:∵⊙O的半径为4,点A′、B′分别是点A,B关于⊙O的反演点,点B在⊙O上, OA=8,‎ ‎∴,即.‎ ‎∴.∴点B的反演点B′与点B重合.‎ 如答图,设OA交⊙O于点M,连接B′M,‎ ‎∵OM=OB′,∠BOA=60°,∴△OB′M是等边三角形.‎ ‎∵,∴B′M⊥OM.‎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考点】新定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 ‎【分析】先根据定义求出,再作辅助线:连接点B′与OA和⊙O的交点M,由已知∠BOA=60°判定△OB′M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在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 ‎20、设函数 (k是常数)‎ ‎(1)当k取1和2时的函数y1和y2的图象如图所示,请你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当k取0时函数的图象;‎ ‎(2)根据图象,写出你发现的一条结论;‎ ‎(3)将函数y2的图象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函数y3的图象,求函数y3的最小值.‎ ‎【答案】解:(1)作图如答图:‎ ‎(2)函数 (k是常数)的图象都经过点(1,0).(答案不唯一)‎ ‎(3)∵,‎ ‎∴将函数y2的图象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函数y3为.‎ ‎∴当时,函数y3的最小值为.‎ ‎【考点】开放型;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平移的性质. ‎ ‎【分析】(1)当时,函数为,据此作图.‎ ‎(2)答案不唯一,如:‎ 函数 (k是常数)的图象都经过点;‎ 函数 (k是常数)的图象总与轴交于(1,0);‎ 当k取0和2时的函数时得到的两图象关于(0,2)成中心对称;‎ 等等.‎ ‎(3)根据平移的性质,左右平移时,左减右加。上下平移时,下减上加,得到平移后的表达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最值.‎ ‎21、 “综合与实践”学习活动准备制作一组三角形,记这些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并且这些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为大于1且小于5的整数个单位长度 ‎(1)用记号(a,b,c)(a≤b≤c)表 示一个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如(2,3,3)表示边长分别为2,3,3个单位长度的一个三角形,请列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三角形;‎ ‎(2)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三边满足aAC),∠ACB=90°,点D在AB边上,DE⊥AC于点E ‎(1)若,AE=2,求EC的长 ‎(2)设点F在线段EC上,点G在射线CB上,以F,C,G为顶点的三角形与△EDC有一个锐角相等,FG交CD于点P,问:线段CP可能是△CFG的高线还是中线?或两者都有可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ACB=90°,DE⊥AC,∴DE∥BC.‎ ‎∴.‎ ‎∵,AE=2,∴,解得.‎ ‎(2)①若,此时线段CP1为△CFG1的斜边FG1上的中线.证明如下:‎ ‎∵,∴.‎ 又∵,∴.‎ ‎∴. ∴.‎ 又∵,∴. ∴.‎ ‎∴线段CP1为△CFG1的斜边FG1上的中线.‎ ②若,此时线段CP2为△CFG2的斜边FG2上的高线.证明如下:‎ ‎∵,‎ 又∵DE⊥AC,∴. ∴.‎ ‎∴. ∴CP2⊥FG2.‎ ‎∴线段CP2为△CFG2的斜边FG2上的高线.‎ ③当CD为∠ACB的平分线时,CP既是△CFG的FG边上的高线又是中线.‎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类思想的应用.‎ ‎【分析】(1)证明DE∥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列式求解即可.‎ ‎(2)分,和CD为∠ACB的平分线三种情况讨论即可.‎ ‎23、方成同学看到一则材料,甲开汽车,乙骑自行车从M地出发沿一条公路匀速前往N地,设乙行驶的时间为t(h),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km),y与t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方成思考后发现了图1的部分正确信息,乙先出发1h,甲出发0.5小时与乙相遇,⋯⋯,请你帮助方成同学解决以下问题:‎ ‎(1)分别求出线段BC,CD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当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