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3.50 KB
  • 2021-05-10 发布

无锡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目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 苏省无锡市 2013 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1 分)(2013•无锡)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共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C.有机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有百利而无一害  D . 农业上采取滴灌的方式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 响.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A、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共车等“低碳”出行方式,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根据地沟油中提炼生物柴油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对环境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共车等“低碳”出行方式,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 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 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的重大突破,有机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也会对 环境造成污染,如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D、农业上采取滴灌的方式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益,有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 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低碳理念的含义、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对环境的影响、节约用水等 知识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1 分)(2013•无锡)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蜡烛燃烧 C.汽油挥发 D . 甘蔗榨汁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 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项错误. D、甘蔗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 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3.(1 分)(2013•无锡)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干冰 B. 矿泉水 C. 石油 D . 磁铁矿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 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符合题意; 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许多可溶性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4.(1 分)(2013•无锡)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A . 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 .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特点和类别考虑本题. 解答:解:溶质可以是固体例如:氯化钠溶于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溶质可以是液体例如: 酒精的水溶液,溶质是酒精;溶质可以是气体例如:汽水中二氧化碳是溶质;水是最 常用的溶剂,但并不是说溶剂都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 故选 D.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液的组成,知道了溶质可以是气、液、固体.   5.(1 分)(2013•无锡)为了防止坏血病,提高人体抵抗力,应补充(  )  A.碘元素 B.锌元素 C.氟元素 D . 维生素 C 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锌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氟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维生素 C 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错误. B、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 C、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故选项错误. D、维生素 C 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缺乏维生素 C,会患 坏血病,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六大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营养素、人体 化学元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1 分)(2013•无锡)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取用块状固体 D . 读取体积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 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 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 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 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1 分)(2013•无锡)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氢氧根离子:OH﹣B.铝离子:Al+1 C.氮原子:N2 D . 氧化汞:HgO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 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 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 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 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 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故氢氧根离子可表 示为:OH﹣,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 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故铝离子可表示为: Al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 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氮原子表示为:N,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D、氧化汞中汞元素显+2 价,氧元素显﹣2 价,其化学式为:HgO.故选项化学用语 表示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离子符号、原子符号、离子符号等) 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8.(1 分)(2013•无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无色  C.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紫色  D . 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硝酸银溶液是无色的,硝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C、石蕊试液是紫色的,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 故 A 错误; B、硝酸银溶液是无色的,硝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溶 液由无色变蓝色,故 B 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通 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故 C 错误; 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所考知识点较细,在解决此类题目时,要求同学们要注意关键的字眼,否则容易 出错.   9.(1 分)(2013•无锡)根据如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g  C.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2  D . 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 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其核电荷数,而相对原子质量在周期表中已标出;由 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2,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变成阳离 子. 解答:解:A、镁的名称中含有“钅”字旁,所以是金属元素,故 A 错误; B、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能是克,故 B 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该元素是 12 号元素,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2,故 C 正确; D、由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2,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变成 阳离子,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会识别和应用原子结 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掌握元素的简单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10.(1 分)(2013•无锡)对乙酰氨基苯酚(C8H9NO2)是速效感冒胶囊的有效成分之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对乙酰氨基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对乙酰氨基苯酚中含有 2 个氧原子  C.对乙酰氨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41  D . 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氢、氦、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8:9:1: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 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B、根据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 断. 解答:解:A、对乙酰氨基苯酚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乙酰氨基苯酚是由对乙酰氨基苯酚分子构成的,对乙酰氨基苯酚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对乙酰氨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2×8+1×9+14+16×2=151,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氢、氦、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8):(1×9): (14×1):(16×2)≠8:9:1: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1 分)(2013•无锡)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b 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a、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30ga 物质加入 50g 水中得到 80g 溶液  D . t2℃时,c 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有晶体析出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指明温度; B、根据 a、c 的溶解度曲线,比较在 t1℃时,a、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C、根据在 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计算; D、根 c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 解答:解:A、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指明温度,否则比较大小无意义.故 A 叙述错误; B、由 a、c 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t1℃时,a、c 两种物质的曲线交与一点,a、c 两种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 B 叙述正确; C、由 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由溶解度的定义 可知,在 30ga 物质加入 50g 水中,只能溶解 25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5g.故 C 叙述 错误; D、由 c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2℃时, c 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故 D 叙述错误. 故选 B.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知道了溶解度如何比较大小,一定质量 的物质加入水中,如果不溶解的就不能算溶液的质量.在算溶质质量分数时不溶解的 不能算溶液质量.   12.(1 分)(2013•无锡)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  )  A . 物质形成溶液的 pH  B.化合物中氦元素的化合价  C.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  D . 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 碱 的通性. 分析:A、苛性钠即氢氧化钠,其溶液呈碱性,pH>7;食盐溶液呈中性,pH=7; B、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根据氧为﹣2 价,可计算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 价为+2 价,二氧化氮中氮元素为+4 价; C、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氧大于硅分析;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铁、铜; 解答:解:A、苛性钠即氢氧化钠,其溶液呈碱性,pH>7;食盐溶液呈中性,pH=7,图中 苛性钠溶液、食盐溶液的 pH 大小关系为苛性钠>食盐,与事实相符,故不符合题 意. B、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根据氧为﹣2 价,可计算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 价为+2 价,二氧化氮中氮元素为+4 价,图中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由低到高,与事实相符,故不符合题意;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氧大于硅,而图中硅大于氧,与事实不相符,故符合题意;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铁、铜,而图中是铜> 铁,与事实不相符,故符合题意; 故选 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用数轴法表示化学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 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13.(1 分)(2013•无锡)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 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当于原装置,以下评 价不恰当的是(  )  A . 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  D . 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两套装置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逐项判断;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的性质是不变的. 解答:解:A、通过装置可以看出,乙装置的反应容器体积小,里面密封的空气就少,则药 品消耗少的说法正确; B、乙装置比较简洁,空气只存在于注射器内,而甲装置的气体除了集气瓶内的外, 导气管中也含有气体,因此可以减少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的说法正确; C、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白磷比红磷着火点低,故说法错误; D、乙容器内径相等,通过注射器上的刻度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说法正 确; 故选项为:C. 点评:本题通过两套不同的装置的对比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测定 的原理并通过装置的对比进行客观的评价,难度不大.   14.(1 分)(2013•无锡)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①用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 ②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③农业上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⑤全棉棉线燃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⑥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⑥ D . ②⑤⑥ 考点:硬水与软水;金属资源的保护;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①根据硬水和软水与肥皂水作用时的现象不同加以区分; ②很多化学反应伴随着热量的释放,不只燃烧是放热的; ③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 ④氦原子最外层只有 2 个电子; ⑤羊毛燃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⑥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 品等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解答:解:①硬水与肥皂水作用时有较少的泡沫,并有浮渣,软水与肥皂书作用时有较多 的泡沫,现象不同可以区别,故①正确; ②很多化学反应伴随着热量的释放,不只燃烧是放热的,故②错误; ③农业上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故③正确; ④氦原子构成氦气,氦气属于稀有气体,但是氦原子最外层只有 2 个电子,故④错 误; ⑤羊毛燃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燃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⑤错误; ⑥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 品等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故⑥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所考知识点较多,这需要同学们平时知识的积累,虽说不难,但易错.   15.(1 分)(2013•无锡)某固体混合物由 K2CO3,K2SO4,CaCl2 和 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 成,实验记录如下: 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 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 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 HNO3,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 ④取步骤②的溶液加入 AgNO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 HNO3,振荡,沉淀不消 失.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CaCl2,KCl  B.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K2CO3,K2SO4,KCl  C.只通过步骤①②就可以确定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K2SO4  D . 若步骤②改为滴加过量的 Ba(NO3)2 溶液,其余操作及现象均不变,则原固体混合物 中一定含有 KCl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碳酸钾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硫酸钾与氯化钙 结合能产生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形成沉淀; 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说明碳酸钾、硫酸钾与氯化钙不能同时存在; 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 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钾或硫酸钾; 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 HNO3,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说明产生 的沉淀一定有碳酸钡和硫酸钡; ④取步骤②的溶液加入 AgNO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 HNO3,振荡,沉淀不 消失,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解答:解: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说明碳酸钾、硫酸钾与氯化钙不能同时存 在; 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 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钾或硫酸钾, 故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钙; 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 HNO3,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说明产生 的沉淀一定有碳酸钡和硫酸钡,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④取步骤②的溶液加入 AgNO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 HNO3,振荡,沉淀不 消失,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但是步骤②中加入了氯化钡,引入了氯离子,不能 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钾; A、原固体中不一定含有氯化钾,故 A 错误; B、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K2CO3,K2SO4,不一定含有 KCl,故 B 错误; C、通过实验①②不能说明一定含有硫酸钾,故 C 错误; D、若步骤②改为滴加过量的 Ba(NO3)2 溶液,其余操作及现象均不变,则原固体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KCl,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成分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题干提供的实验现 象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物质性质的掌握,以便灵活应用.   二、(非选择题满分 35 分) 16.(8 分)(2013•无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 H、C、O、Na 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 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酸 H2CO3 ;②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CO2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H2O ; ④发酵粉中的主要成分小苏打 NaHCO3 . (2)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 离子 构成(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冰箱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盖上锅盖 . ④可以利用厨房中的 食醋 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酸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物质的构成和含量 分析;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 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 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2)①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 ③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 物的着火点以下,进行分析解答. ④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①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 碳酸符合要求,其化学式为:H2CO3. ②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④发酵粉中的主要成分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 (2)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以去除冰箱里的异味.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盖上锅盖,利用了是隔绝氧 气的原理. ④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可以利用厨房中的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 垢. 故答案为;(1)①H2CO3;②CO2;③H2O;④NaHCO3;(2)①离子;②吸附; ③盖上锅盖;④食醋.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活 性炭的吸附性、灭火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4 分)(2013•无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C+O2 CO2 ,( 化合 )反应.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氧气 2KClO3 2KCl+3O2↑ ,( 分解 )反 应.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 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1)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C+O2 CO2;化合;(2)2KClO3 2KCl+3O2↑;分 解.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8.(8 分)(2013•无锡)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 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若实验室利用 A、E 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则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产生的气体应从 E 装置的 a (选填“a”或“b”)端通 入.实验室还可利用 A 和 D (选填“B”、“C”或“D”)装置组合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H2SO4+Zn=ZnSO4+H2↑ . (3)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用气卿不断地向弯型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 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移去酒精灯,可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气, 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到 明亮的蓝紫色 火焰.用烧 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得到亚硫酸钠(Na2SO3)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2NaOH+SO2═Na2SO3+H2O ,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在消除有害气体对环境污 染的前提下有利于 进行硫粉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 验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 法;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选择进气 口;根据氢气的密度选择收集方法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硫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回答; 根据信息提供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得到亚硫酸钠和水写出反应的方 程式; 根据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的目的分析装置的优点. 解答:解:(1)①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进气管是长管﹣a;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 此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反应的方程式为:H2SO4+Zn=ZnSO4+H2↑; (3)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得到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OH+SO2═Na2SO3+H2O; 该装置能够通过空气和氧气与硫粉的接触进行对比现象的不同,又有效的防止了空气 的污染.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2)CaCO3+2HCl=CaCl2+H2O+CO2↑;a;D;H2SO4+Zn=ZnSO4+H2↑; (3)明亮的蓝紫色;2NaOH+SO2═Na2SO3+H2O;进行硫粉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 比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的书写、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以及根据 信息探究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 及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19.(5 分)(2013•无锡)高纯氧化钙是用于电子工业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用硝酸钙溶液 制备高纯氧化钙的工艺流程如下: 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3+2NH3•H2O+Ca(NO3) 2═2NH4NO3+CaCO3↓+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2)过滤后所得沉淀表面可能含有的可溶性杂质有 硝酸钙 (写出一种即可). (3)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二氧化碳 . (4)冷却需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否则制得的高纯氧化钙中会混有的杂质是 氢氧化 钙 . (5)上述流程中的副产物 NH4NO3 可用作氮肥,氮肥的主要作用是 A . A、促进植物生长,叶色浓绿 B、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 的转化;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1)玻璃棒的用途有引流、搅拌、转移物质等; (2)硝酸钙、硝酸铵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3)二氧化碳可以循环使用; (4)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5)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 解答:解:(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填:引流. (2)过滤后所得沉淀表面可能含有的可溶性杂质有硝酸钙、硝酸铵等. 故填:硝酸钙. (3)因为碳酸钙受热分解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二氧化碳. 故填:二氧化碳. (4)冷却需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否则制得的高纯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 钙. 故填:氢氧化钙. (5)上述流程中的副产物 NH4NO3 可用作氮肥,氮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 叶色浓绿. 故填: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的转化,比较简单,只要熟记教材内容即可顺利解答.   20.(10 分)(2013•无锡)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 受热易分解,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 气体产物,并用热重法(TG)确定其分解后所得固体产物的组成,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1、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 H2O,CO,CO2 2、白色的无水 CuSO4 遇水蒸气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 (1)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 没有处理尾气  (2)可选择以下实验装置中的 乙 (选填“甲”或“乙”)作为虚线中的“热分解装 置”. 【问题讨论】 (3)D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干燥气体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B 中白色无水 CuSO4 变成蓝色, 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 中 黑色粉末变红色 (填实验现象),则可证明草酸亚铁晶体 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 H2O,CO,CO2. (4)该兴趣小组进行上述实验时,先点燃热分解装置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 E 处 的酒精灯,原因是 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避免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加热 时发生爆炸  (5)若通过 F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 CO, 则需在 C 和 D 装置之间增加盛有 浓氢氧化钠溶液 (填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溶液的洗 气瓶. 【数据分析】 (6)称取 3.60g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是 180)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 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程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2O4•2H2O FeC2O4+2H2O↑ . ②300℃时剩余固体只有一种且是铁的氧化物,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或名称  Fe2O3 .(请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 法;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1)一氧化碳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 (2)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氧化铜能和还原剂发生反应; (4)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5)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可以判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解:(1)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 故填:没有处理尾气. (2)“热分解装置”应该选择乙装置. 故填:乙. (3)D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B 中白色无水 CuSO4 变成蓝 色,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 中黑色粉末变红色,则可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 气体产物是 H2O,CO,CO2. 故填:干燥气体;黑色粉末变红色. (4)进行上述实验时,先点燃热分解装置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 E 处的酒 精灯,原因是: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避免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加 热时发生爆炸. 故填: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避免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加热时发生 爆炸. (5)若通过 F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 CO,应该把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除尽,只要在 C 和 D 装置之间增加盛有浓氢氧化钠 溶液的洗气瓶即可. 故填:浓氢氧化钠溶液. (6)①通过剩余固体的质量可知,过程Ⅰ发生的反应是: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失去结 晶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 FeC2O4+2H2O↑. 故填:FeC2O4•2H2O FeC2O4+2H2O↑. ②草酸亚铁晶体中的铁元素质量为:3.6g× ×100%=1.12g,草酸亚铁晶体中的铁元 素完全转化到氧化物中, 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0g﹣1.12g=0.48g, 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g:0.48g=7:3, 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FexOy, 则有: 56x:16y=7:3, x:y=2:3, 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Fe2O3. 故填:Fe2O3. 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 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所以,对化 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